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有人说,平庸的教师灌输,一般的教师讲解,高明的教师引导,伟大的教师启迪。无论哪种教师,我想他都希望自己的课堂能让学生喜欢。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呢?我觉得,如果想让语文课堂充满迷人的魅力,语文教师要有饱满的热情、魅力的语言、渊博的学识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堂。
关键词: 语文课堂;饱满热情;魅力语言;渊博学识;教法新颖
我曾经在我们班做过一个调查,我发现我们班大部分同学喜欢上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喜欢上语文课的最少了。我也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听到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时,便会急切地问“你们为什么不喜欢上语文课呢”。很多学生会说“听着没意思呗”,好一个听着没意思,学生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我沉思了良久。是啊,没意思的课堂就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大声讲,学生在台下小声讲,整个课堂乱糟糟的局面,课堂效率之低就可想而知了。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打造魅力语文课堂呢?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反思、总结以及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分析,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语文教师要有饱满的热情
笔者记得读师范的时候,每到上心理学课,总能看到心理学老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仿佛从来没有烦心事似的,后来才知道心理学老师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伤心事,上课的时候总会把悲伤埋入心底,而把微笑和热情留给同学们。就是因为心理学老师的微笑和热情,我们喜欢他,也因此喜欢上他的心理学课。
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一定是充满激情,满怀对生活和教育的热爱,这种热情不仅表现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中,而且他还把这种激情通过课堂教学传染给学生,使整个课堂也会由于学生的情绪高涨而活力四射。如在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紧紧围绕着父亲对儿子说的“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一中心问题,进行循循善诱,让同学们在开放式的问题中,由浅入深地理解了文章的含义。在处理下面这段话时——“他挖了8小时、12小时 、24小,时、36小时……”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中去。我首先提出:作者为何要如此不厌其烦地写出时间的流逝?为什么不精练地写:“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止他?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这样写出了父亲挖得很艰难;有的说这样突出了父亲挖了很长的时间;还有的说这样写出了不断有人阻止父亲,可父亲永不放弃……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这简短的49个子,字字书写的是父亲的了不起,字字流露的是父亲对儿子的爱。在学生的多种感悟的基础上,我又巧妙的将文本改编成一首体现父爱无疆的诗,引着学生满怀深情的朗诵,带着对文本的理解,联系当时的情境,读到真情之处,我的眼中流露着深情的泪花,同学们也是,为父子的了不起。如此深情地演绎,如此深情地呼唤,怎能不让人震撼呢!那一声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让孩子们真正领会了父爱的真谛,明白了父爱的内涵。我想,这就是激情。是老师浑身上下洋溢着这种叫激情的火焰,让孩子们收获了许多许多。
二、语文教师要有魅力的语言
生活中,美的东西给人以享受;教学中,美的语言也会令学生心神愉悦。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在课堂上,教师要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声情并茂,和谐动听。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讲课有声有色,加之体态语言的配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旋律。增强学生美的享受,才能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高潮。总之,对教材内容凝练集中的语速应稳重而有味,可增强感染力,对层次结构特别紧凑的内容,语速要稍快,使学生精神振奋,集中注意力。这样,可将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无声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生动地再现教材的主要内容。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
三、语文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眼中的老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因此,有人主张语文教师因当使自己成为杂家,读得越多,知识就越广阔,文化底蕴就越深厚。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一问三不知,常常会处于无力招架的尴尬困境。那么,必然会压抑或挫伤学生的求职兴趣和追根溯源的积极性。有位老师在讲鲁迅的《三味书屋》时,学生问道:“老师,三味是什么意思?”结果这位教师张口结舌,面红耳赤,可见,教师不求甚解,又何以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呢?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文化底蕴深厚、知识储备充足的话,我们就会在讲课中随时补充一些必要的资料,让孩子们听了耳目一新,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如在《秋天的怀念》一课的教学中,我在分析课文时及时补充了一些内容就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何为肝癌晚期;史铁生的《我与地毯》;《病隙碎笔》文字片段等,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伟大,史铁生的悔恨以及对母亲深深的怀念等。课外知识的及时补充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引起学生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我利用这些知识驾驭了课堂。
四、语文教师要有新颖的教学手段
近年来,现代化教学设备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知识信息形态多样化、数字准确化、传播网络化,给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以严重冲击。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可使课堂容量大、涉及范围广、双方交流快。再加上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多种信息传输手段于一体,创设情境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极易使学生动情入境,利于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和渴望学习的动机。潜心寻找现代和传统教学的切合点,定会使语文课堂魅力四射,深受孩子喜欢。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语文课堂魅力的方式很多很多,只要运用得当,就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语文新课程标准,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地从外而内的构建阳光的、和谐的、富有智慧的语文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地遨游在语文天地中,让语文课堂充满迷人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你这位语文老师,喜欢你的课堂。
关键词: 语文课堂;饱满热情;魅力语言;渊博学识;教法新颖
我曾经在我们班做过一个调查,我发现我们班大部分同学喜欢上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喜欢上语文课的最少了。我也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听到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时,便会急切地问“你们为什么不喜欢上语文课呢”。很多学生会说“听着没意思呗”,好一个听着没意思,学生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我沉思了良久。是啊,没意思的课堂就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大声讲,学生在台下小声讲,整个课堂乱糟糟的局面,课堂效率之低就可想而知了。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打造魅力语文课堂呢?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反思、总结以及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分析,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语文教师要有饱满的热情
笔者记得读师范的时候,每到上心理学课,总能看到心理学老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仿佛从来没有烦心事似的,后来才知道心理学老师无论生活中遇到什么伤心事,上课的时候总会把悲伤埋入心底,而把微笑和热情留给同学们。就是因为心理学老师的微笑和热情,我们喜欢他,也因此喜欢上他的心理学课。
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一定是充满激情,满怀对生活和教育的热爱,这种热情不仅表现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中,而且他还把这种激情通过课堂教学传染给学生,使整个课堂也会由于学生的情绪高涨而活力四射。如在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紧紧围绕着父亲对儿子说的“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一中心问题,进行循循善诱,让同学们在开放式的问题中,由浅入深地理解了文章的含义。在处理下面这段话时——“他挖了8小时、12小时 、24小,时、36小时……”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中去。我首先提出:作者为何要如此不厌其烦地写出时间的流逝?为什么不精练地写:“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止他?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这样写出了父亲挖得很艰难;有的说这样突出了父亲挖了很长的时间;还有的说这样写出了不断有人阻止父亲,可父亲永不放弃……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这简短的49个子,字字书写的是父亲的了不起,字字流露的是父亲对儿子的爱。在学生的多种感悟的基础上,我又巧妙的将文本改编成一首体现父爱无疆的诗,引着学生满怀深情的朗诵,带着对文本的理解,联系当时的情境,读到真情之处,我的眼中流露着深情的泪花,同学们也是,为父子的了不起。如此深情地演绎,如此深情地呼唤,怎能不让人震撼呢!那一声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让孩子们真正领会了父爱的真谛,明白了父爱的内涵。我想,这就是激情。是老师浑身上下洋溢着这种叫激情的火焰,让孩子们收获了许多许多。
二、语文教师要有魅力的语言
生活中,美的东西给人以享受;教学中,美的语言也会令学生心神愉悦。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的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在课堂上,教师要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声情并茂,和谐动听。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讲课有声有色,加之体态语言的配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旋律。增强学生美的享受,才能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高潮。总之,对教材内容凝练集中的语速应稳重而有味,可增强感染力,对层次结构特别紧凑的内容,语速要稍快,使学生精神振奋,集中注意力。这样,可将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无声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生动地再现教材的主要内容。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
三、语文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眼中的老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因此,有人主张语文教师因当使自己成为杂家,读得越多,知识就越广阔,文化底蕴就越深厚。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一问三不知,常常会处于无力招架的尴尬困境。那么,必然会压抑或挫伤学生的求职兴趣和追根溯源的积极性。有位老师在讲鲁迅的《三味书屋》时,学生问道:“老师,三味是什么意思?”结果这位教师张口结舌,面红耳赤,可见,教师不求甚解,又何以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呢?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文化底蕴深厚、知识储备充足的话,我们就会在讲课中随时补充一些必要的资料,让孩子们听了耳目一新,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如在《秋天的怀念》一课的教学中,我在分析课文时及时补充了一些内容就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何为肝癌晚期;史铁生的《我与地毯》;《病隙碎笔》文字片段等,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伟大,史铁生的悔恨以及对母亲深深的怀念等。课外知识的及时补充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引起学生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我利用这些知识驾驭了课堂。
四、语文教师要有新颖的教学手段
近年来,现代化教学设备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知识信息形态多样化、数字准确化、传播网络化,给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以严重冲击。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可使课堂容量大、涉及范围广、双方交流快。再加上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多种信息传输手段于一体,创设情境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极易使学生动情入境,利于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和渴望学习的动机。潜心寻找现代和传统教学的切合点,定会使语文课堂魅力四射,深受孩子喜欢。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语文课堂魅力的方式很多很多,只要运用得当,就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语文新课程标准,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地从外而内的构建阳光的、和谐的、富有智慧的语文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地遨游在语文天地中,让语文课堂充满迷人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你这位语文老师,喜欢你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