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废邮箱
整整一个冬天,呆在屋子里无所事事,听着窗外的风声,一张旧报纸就能让我消磨一天。为了整理一摞旧信札,我翻箱倒柜,忙碌了整整一周;给远方的朋友复信,哪怕是短短的几句话,也要写在纸上,然后到镇上的小邮局去发信。
我拒绝乘车,口袋里装着一摞书信,它们在我的手里有纸质的亲切温度。我步行十几里路,来到那个被粉刷了绿油漆的小门,远远望去,里面黑洞洞的。邮局里坐着几个胖胖的姑娘,正守着电脑用QQ与网友聊天,似乎很忙碌。她们见我掏出一叠信封,不情愿地抬起头问:“是发挂号吗?”我说:“不,发平信。”她们的表情瞬间起了变化,嘴唇像屋檐的一角噘了起来,仍是不情愿地嘟嚷了一句:“现在很少有人发平信了,如果不怕收不到,您就发吧。”我听了微微一愣,这才意识到时代已经变化很大:是啊,现在谁还有闲心在纸上写信呢?
而我一时无法做出解释,说自己没带电脑?说自己不喜欢发电子邮件只喜欢书写?都显得多余而矫情。事实上,像季节的候鸟,我短期居住在偏僻的胶南,这里有山野,大海和树林,缺少的是喧嚣和热闹。当然,自然界也有自己的热闹——冬天,芒草和荻花铺满了海滩,各种动物都在里面奔跑和睡眠,而海滩外的大片丛林,茫茫积雪下隐藏着金色的叶片。
我害怕书信丢失,只好选择挂号。在每一封信上补贴邮票,花去了一个钟头。
从邮局回来的路上,想起多年前生活过的小城,我居住在河边一幢低矮的房子里。那时我刚刚开始一场朦胧的恋爱,每天都要给女友写一封信——我不敢妄称它们为情书,因为信中没有牵涉一个肉麻的字眼。我们每天一封书信地谈人生和理想,一谈就是三年时光。呵,你明明在谈恋爱却扯地球以外的事,天底下还有这么虚伪的傻瓜吗?为了方便收信,我特意让小城里的木匠做了个邮箱,涂绿,上锁,牢牢固定在蓝色的木门旁边。那时候,母亲还算年轻,穿着一件长长的花格子布裙,双手沾满了面粉,忙忙碌碌。春天过后,母亲蹲在院子里种花草,有木槿、金盏花,也有草莓,还种植了一些紫藤和爬山虎,它们长得可真快!一两个月后就爬满了墙壁,攀上了屋顶。母亲找人在院子里搭了一个木架,让这些植物可劲地生长,直到垂下一片夏日浓荫。
而我,坐在紫藤花架下读书,发呆,写信。写到中途,凝神停笔,听到虫子在月光下的瓦砾中叫,叫得人心里泛起一阵莫名的惆怅,像某部电影中的一列小火车,蜿蜒穿越隧道。
那时,与脸皮较厚的网络时代不同,写信构成了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那些飞鸟似的信笺,两点一线地穿梭在两个小城的道路与天空之上,在一个少年和一个纺织女工之间实现着热力的传递交换。而且,除了一些伟大的字眼可以直奔主题,一切酝酿于内心的风暴与雷霆都将化为灰烬,有多少情感的表达因难以启齿无疾而终。在第二年春天,女孩突然来信说她要嫁人了,男方是个卡车司机,是她父亲老战友的儿子。收到信后,我破例地没有立即回信,在恍惚中度过了一段时日,直到再收到她的又一封信,才仓促地写了几句搪塞的话:告诉她自己病倒了,发了十来天热,今天刚刚退烧……她接着回信,还寄来一罐喜糖,字里行间,散发着幸福的信息:她还沉浸在新婚的兴奋中,讲述婚礼的隆重场面和蜜月旅行的种种异乡见闻。我一气,决定中断这种不公平的书信往来,当晚就把她全部的书信略加搜罗,粗暴地塞进一个废纸盒里,拎到河岸上销毁烧掉。面对冉冉上升的火焰,我的内心想到了什么?委屈、懊丧、嫉妒、怨恨、自尊、虚荣、失败……各种情绪得到了释放。然后,我把纸盒子丢到水里,看它像一只乌篷船那样漂远。
这是一段青春旧事,关乎一个时代的荷尔蒙,也关乎一个人的美学原则与心理承受尺度——这让我觉得,人无论活到哪个份上,总有一些东西无法完成超越,比如对情感的占有欲,再比如趣味选择和思维习惯。人啊人啊……在骨血的深处,有着对旧物的天然迷恋。
后来,母亲来电话,说突然接到一纸通知,小城的老房子面临拆迁,让我回去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母亲透露,旧居之上,将被大片的高层建筑取而代之,改革开放的曙光终于如期抵达。此时我已在外漂泊多年,几乎不假思索地对着电话吼道:“拆吧,拆吧,到处都是……”
从居住分配空间,可以判别一个人的家庭地位。我住过的房间位于阴面,面积最小,至多有十平米,窗外即是人头攒动的马路,散发着腥味的肉铺,以及散发着霉味的杂货店和阴气很重的寿衣店。如果不是近处有条河,其它的一切可谓乏善可陈。有一年冬夜,睡眠中的我被一位疯子隔窗骚扰,受到惊吓,索性拿一把铁锤,将窗子牢牢钉死,只留下一道缝隙用来维持呼吸,其质地结构与监牢何异?因此,当母亲给我电话时,突然浮现的回忆让我的生理产生了难以掩饰的恶感。
但说归说,还是伺机回去了一趟。哪知时隔一两个月,老屋已化为一片废墟。此时的母亲,已经搬到大姐家临时过度,她神情凄惶,流露对未知日子的担忧和不安,这让我悄然泛起一阵心酸。
当天夜里,母亲带我来到旧居原址,时间已是立秋节气,周围光线幽暗,在废墟之上,需要借助手电筒辨别事物,好在我嗅觉灵敏,凭借鼻子就顺利地找到了目标。秋天的肃杀气息从瓦砾中烟雾袅袅地冒出来,生长多年的藤萝已经变成枯枝败叶,到处都透着一股李易安诗词中的寒凉韵意。突然,我被什么很很地绊了一脚,很疼!在大拇脚趾与后跟键之间,引发了一系列小小的冲突反馈。
我站起身又弯下腰,经仔细辨认,发现那是一个木质旧邮箱。我知道,作为许多旧日子的象征,它已经被时间压扁,蛋壳般破碎成谜,没有分泌一滴汁液。
掉在地上的东西
那时候,屋子里的东西不多,墙上挂着几把镰刀,门后立着几把锄头,灶前堆着一堆柴草。
一大早做饭,母亲把手伸进黑色的米缸,抓一把金黄的小米,偶尔从中摸出两只鸡蛋。看得出,此时的母亲是开心的,嘴角上挑着一丝笑意。而我们赖在被子里不肯起床,听院子里的鸡窝里传来阵阵鸡叫,昨晚的一场大雪把门封住了,寒风从窗户的缝隙里吹进屋来,我们赶紧缩了缩脖子,用被子捂住多半个脸,只剩下两只眼睛。其实,即便是閉着眼睛,也知道母亲正在忙活些啥:风箱呱哒呱哒地响着,她在朝铁锅的边缘贴大饼子,饼子蒸熟后,捡到饭筐里,用笼布盖好。然后再用大铁锅煮米粥,往粥里切上几块生地瓜,抓上一把白豆。不一会儿,饭香的气味弥漫了屋子,我们的肚子咕咕地叫一阵,便纷纷从炕上爬起来,扑向那些食物。 母亲也有不开心的时候,那是她把手伸进米缸,瞬间触摸到一股生硬的凉意,差点把手指头顶坏,母亲的情绪顿时跌到了谷底,手中的拨火棍摔摔打打,这时候,躲在被子里的人个个老实,屏神静气,不敢多言语。如果此时不长眼色,提出非分要求,或者嘻嘻哈哈,屁股上是要挨上一棍子的。挨了白挨,谁让你不长眼色呢。
米吃光的时候,母亲就朝胡同的邻居借,披上厚厚的大棉袄,拿一只葫芦瓢出门,回来时冻得丝丝呵呵,葫芦瓢里盛满了借来的米,有时成色还不错,于是,愉悦的气氛会接续起来。早晨愉快了,一天都会愉快,早晨不愉快,这一天算是糟蹋了,干嘛也不顺心。但有时候,母亲跑了好几家也没有借到米,回来便生闷气,嘴里嘟嘟嚷嚷,坐在灶火的灰烬前犯难,愁眉苦脸。最后,母亲坐起身来,再次走向黑黑的米缸,企图有所收获,用炊帚清理了半天,直到缸里不剩下一粒米为止,结果呢,就是我们要喝一顿和白开水近似的稀粥,碗里的米粒都数得过来:一粒、两粒、三粒……
当时,我已经听母亲无数次讲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听得想入非非。我想啊,想让自己家的米缸变成一个聚宝盆——米吃完了,里面还有馒头;馒头吃完了,是满满一缸炸丸子,炸丸子吃完了,是满满一缸红烧肉。
我听说共产主义就是这个样子的。
我那么想着,一股口水就河水一样地涌出来,一不小心弄湿了枕头。那时候,有许多口水,是来不及咽回肚子里去的。
“掉在地上的东西不要吃。”母亲说。
即便如此贫穷饥饿,母亲也坚持履行这一古老的家训,一见我们眼巴巴望着从嘴中滑脱到地上的食物,便制止不要捡拾,让伸向地面的手迅速停在了半空,害臊地缩回袖子里。非但如此,母亲还在小学堂教课时,这样教育镇子里的孩子们:“掉在地上的食物不要捡拾,吃了会生病的。”
这一点让我百思不解,心想都穷成那鸟样了,还瞎讲究个啥呢?
夜晚,月光从窗棂里照进来,照着圆圆的锅盖,灶膛前明灭的灰烬,和被烟熏黑的土墙。
我躺在母亲用柴禾烧热的火炕上,听到耗子在厨柜里“喳”地叫了一声,很是响亮。
站在水缸里的草
在沙河镇,有个流传很广的说法——一旦看到水缸里有一根草站立起来,说明有稀客要来了。
那个年代,家家户户把瓮一样的水缸放在院子里,如若木盖子没及时把水缸盖上,风一吹,落点干草棒或麦秸杆进去是很平常的事儿,还时常落些树叶子,取水时用葫芦瓢朝两边撇一撇,把上面的一层漂浮物撇清,将清水取走做饭。那些漂浮在水上的草屑、麦壳、细小的树棍之类,其实一点也不脏,倒给水里增添了别样的营养。那时候的水,散发一股亲切的泥土与树脂味,像极了雨后泥塘里的气息,有点淡淡的腥,又有点野生植物的味道。
有一天,姐姐故作神秘地告诉我:“如果你看到水缸里有干草棒站立在水中,三天内咱家准来稀客,不信你试试——很灵验的。”还举例说明,哪天大舅来,哪天小姨来,事先她每次去水缸里舀水,都看到一根草在水中直直地立起来,就差一探头朝她说话了。
我听了觉得十分惊讶,怎样也琢磨不透其中的道理。我不明白一口小小的水缸,居然隐藏着神奇的预卜能力,一根站立的干草,究竟和那位远足跋涉而来的人有何关联?换句话说,它是如何得知千里之外的信息的呢?
自那以后,我便留心观察水缸里的微妙变化——在白天,它波澜不惊,里面映衬着我年幼的面影,乱糟糟的头发和忧郁的眼神;而当夜晚来临,水缸是月亮和星星的居所,幽深得像个黑洞。
隐隐的期盼驻扎在我的心里,但却每每一无所获。
世界上的事物往往如此:越是刻意期盼某种东西出现,内心为之烦躁焦虑,那东西却偏偏不来,而一旦你放弃它,干脆不关心它,索性忘却它,它却会不期而至,咚咚地叩门。
时隔不久,夏天的中午,我从田野里割草回来,因为出汗多口太渴了,一进院子便把草篮子往羊圈旁边一丢,径直奔向水缸,操起水瓢舀了半瓢水就咕咚咕咚地喝,但在放下水瓢的刹那间我发现了奇迹:一根草棒站立在水中央!我惊讶地差点叫出声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把手伸到水里,企图打捞这根散发神迹的干草,好像这根草是有生命似的,打捞几次均告失败,——它像一条小魚那样游来游去,从我手中成功滑脱,溜掉了。
吃午饭时,我忍不住把这个消息悄悄地传达给姐姐,她似乎不信,拉着我蹑手蹑脚地来到水缸前观看,当看清的确有一根干草棒挺立在水中时,眼睛眨来眨去,瞳仁闪烁疑惑的亮光,自言自语地嘟哝:“会是谁要来咱家呢?没有呀……”
姐姐还特意吩咐,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说出去就不灵了。这无意间强化了某种神秘色彩,使这桩在我童年经历中的小事物至今记忆犹新。
在整个沙河镇,周氏家族不算大,社会关系相对单纯,亲戚也不太多,平时与我们家来往最密切的,自然是母亲的娘家人,外公外婆,大舅二舅,因为他们在镇子三华里外的李堂村,来往很方便,差不多十天半月地来一趟。我当时想,如果水缸里的草果然显灵,来的客人是他们中的一个,那么,我会很失望。
话说在这个重大发现过后的第二天,水缸里的预言得到应验——时间是1970年代夏季的某一天黄昏,有个衣着时髦的中年女人撑着一把雨伞走进了沙河镇的领地,只见她从一辆租来的三轮车上走下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扎着两个羊角辫,这两个特征明显的外地人搭眼一看就是从远方的城里来的,顿时吸引了镇上人好奇的目光。中年女人上前问路,打听我们家住在哪里。
事后得知,中年女人是传说中的姨表姑,小女孩自然就是小表姐了,她们来自遥远的城市长春,听说那里有奔跑的小火车和茂密的森林。当天晚上,我们家一下子热闹起来。真是稀客呀,从东北到山东,要经历多少旅程?光火车要坐七八天!
二话没说,祖父很悲壮地走向猪圈和鸡窝,宰杀了一头猪,两只鸡。
在此之前,这门亲戚因为相距遥远,就只能停留在父亲于某个节日夜晚的冗长讲述,那是一摞永远也说不完的往事——父亲的童年,在长春,与祖父一起。那时候整个家族,在寒冷的东北艰难谋生,那是一段如冬天般被冻得伸不出手掌的瑟缩的历史。
至今记得那个夏夜,因为表姑和表姐的到来,给家中带来的欢乐景象:祖父把一盏汽灯悬挂在院子里,整个院子弥漫着一股煮骨头的香气,小桌上摆满了切开的西瓜、煮熟的花生,一家人围坐在一桌前,说说笑笑,听表姑讲述一路的历险和奇遇,以及美丽的长春,那些遥远新奇的城里故事。——如今,表姑已经在五年前因病去世,她的形象依然停留在童年的那一次相见,在我的印象里,她容貌瘦削,着一件碎花布裙,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头在风中飘逸着的革命式的黑色短发。
她的门牙,因常年磕瓜子而留下锯齿的形状;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话语像松花江水滔滔不绝,笑起来则像男人一样爽朗,毫无顾忌。而皮肤雪白的小表姐,伏在妈妈的腿上睡着了。
表姑带来许多好吃的食物,如今多半都忘记了,只记得其中有大列巴面包。
那是我头一次吃到大列巴面包。
周蓬桦,山东省作协首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化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第十一届高研班学员。已出版散文诗集《月光下的马》等2部,散文集《干草垛》《告别坏心情》《风吹树响》《心灵书》4部,长篇小说《野草莓》《木纽扣》中短篇小说集《遥远》等。发表各类文字500余万字,被《小说选刊》《十月》《天涯》《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读者》《文艺报》美国《侨报》等评介和转载。曾获第三届中华铁人文学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等。
责任编辑 杨晓澜
整整一个冬天,呆在屋子里无所事事,听着窗外的风声,一张旧报纸就能让我消磨一天。为了整理一摞旧信札,我翻箱倒柜,忙碌了整整一周;给远方的朋友复信,哪怕是短短的几句话,也要写在纸上,然后到镇上的小邮局去发信。
我拒绝乘车,口袋里装着一摞书信,它们在我的手里有纸质的亲切温度。我步行十几里路,来到那个被粉刷了绿油漆的小门,远远望去,里面黑洞洞的。邮局里坐着几个胖胖的姑娘,正守着电脑用QQ与网友聊天,似乎很忙碌。她们见我掏出一叠信封,不情愿地抬起头问:“是发挂号吗?”我说:“不,发平信。”她们的表情瞬间起了变化,嘴唇像屋檐的一角噘了起来,仍是不情愿地嘟嚷了一句:“现在很少有人发平信了,如果不怕收不到,您就发吧。”我听了微微一愣,这才意识到时代已经变化很大:是啊,现在谁还有闲心在纸上写信呢?
而我一时无法做出解释,说自己没带电脑?说自己不喜欢发电子邮件只喜欢书写?都显得多余而矫情。事实上,像季节的候鸟,我短期居住在偏僻的胶南,这里有山野,大海和树林,缺少的是喧嚣和热闹。当然,自然界也有自己的热闹——冬天,芒草和荻花铺满了海滩,各种动物都在里面奔跑和睡眠,而海滩外的大片丛林,茫茫积雪下隐藏着金色的叶片。
我害怕书信丢失,只好选择挂号。在每一封信上补贴邮票,花去了一个钟头。
从邮局回来的路上,想起多年前生活过的小城,我居住在河边一幢低矮的房子里。那时我刚刚开始一场朦胧的恋爱,每天都要给女友写一封信——我不敢妄称它们为情书,因为信中没有牵涉一个肉麻的字眼。我们每天一封书信地谈人生和理想,一谈就是三年时光。呵,你明明在谈恋爱却扯地球以外的事,天底下还有这么虚伪的傻瓜吗?为了方便收信,我特意让小城里的木匠做了个邮箱,涂绿,上锁,牢牢固定在蓝色的木门旁边。那时候,母亲还算年轻,穿着一件长长的花格子布裙,双手沾满了面粉,忙忙碌碌。春天过后,母亲蹲在院子里种花草,有木槿、金盏花,也有草莓,还种植了一些紫藤和爬山虎,它们长得可真快!一两个月后就爬满了墙壁,攀上了屋顶。母亲找人在院子里搭了一个木架,让这些植物可劲地生长,直到垂下一片夏日浓荫。
而我,坐在紫藤花架下读书,发呆,写信。写到中途,凝神停笔,听到虫子在月光下的瓦砾中叫,叫得人心里泛起一阵莫名的惆怅,像某部电影中的一列小火车,蜿蜒穿越隧道。
那时,与脸皮较厚的网络时代不同,写信构成了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那些飞鸟似的信笺,两点一线地穿梭在两个小城的道路与天空之上,在一个少年和一个纺织女工之间实现着热力的传递交换。而且,除了一些伟大的字眼可以直奔主题,一切酝酿于内心的风暴与雷霆都将化为灰烬,有多少情感的表达因难以启齿无疾而终。在第二年春天,女孩突然来信说她要嫁人了,男方是个卡车司机,是她父亲老战友的儿子。收到信后,我破例地没有立即回信,在恍惚中度过了一段时日,直到再收到她的又一封信,才仓促地写了几句搪塞的话:告诉她自己病倒了,发了十来天热,今天刚刚退烧……她接着回信,还寄来一罐喜糖,字里行间,散发着幸福的信息:她还沉浸在新婚的兴奋中,讲述婚礼的隆重场面和蜜月旅行的种种异乡见闻。我一气,决定中断这种不公平的书信往来,当晚就把她全部的书信略加搜罗,粗暴地塞进一个废纸盒里,拎到河岸上销毁烧掉。面对冉冉上升的火焰,我的内心想到了什么?委屈、懊丧、嫉妒、怨恨、自尊、虚荣、失败……各种情绪得到了释放。然后,我把纸盒子丢到水里,看它像一只乌篷船那样漂远。
这是一段青春旧事,关乎一个时代的荷尔蒙,也关乎一个人的美学原则与心理承受尺度——这让我觉得,人无论活到哪个份上,总有一些东西无法完成超越,比如对情感的占有欲,再比如趣味选择和思维习惯。人啊人啊……在骨血的深处,有着对旧物的天然迷恋。
后来,母亲来电话,说突然接到一纸通知,小城的老房子面临拆迁,让我回去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母亲透露,旧居之上,将被大片的高层建筑取而代之,改革开放的曙光终于如期抵达。此时我已在外漂泊多年,几乎不假思索地对着电话吼道:“拆吧,拆吧,到处都是……”
从居住分配空间,可以判别一个人的家庭地位。我住过的房间位于阴面,面积最小,至多有十平米,窗外即是人头攒动的马路,散发着腥味的肉铺,以及散发着霉味的杂货店和阴气很重的寿衣店。如果不是近处有条河,其它的一切可谓乏善可陈。有一年冬夜,睡眠中的我被一位疯子隔窗骚扰,受到惊吓,索性拿一把铁锤,将窗子牢牢钉死,只留下一道缝隙用来维持呼吸,其质地结构与监牢何异?因此,当母亲给我电话时,突然浮现的回忆让我的生理产生了难以掩饰的恶感。
但说归说,还是伺机回去了一趟。哪知时隔一两个月,老屋已化为一片废墟。此时的母亲,已经搬到大姐家临时过度,她神情凄惶,流露对未知日子的担忧和不安,这让我悄然泛起一阵心酸。
当天夜里,母亲带我来到旧居原址,时间已是立秋节气,周围光线幽暗,在废墟之上,需要借助手电筒辨别事物,好在我嗅觉灵敏,凭借鼻子就顺利地找到了目标。秋天的肃杀气息从瓦砾中烟雾袅袅地冒出来,生长多年的藤萝已经变成枯枝败叶,到处都透着一股李易安诗词中的寒凉韵意。突然,我被什么很很地绊了一脚,很疼!在大拇脚趾与后跟键之间,引发了一系列小小的冲突反馈。
我站起身又弯下腰,经仔细辨认,发现那是一个木质旧邮箱。我知道,作为许多旧日子的象征,它已经被时间压扁,蛋壳般破碎成谜,没有分泌一滴汁液。
掉在地上的东西
那时候,屋子里的东西不多,墙上挂着几把镰刀,门后立着几把锄头,灶前堆着一堆柴草。
一大早做饭,母亲把手伸进黑色的米缸,抓一把金黄的小米,偶尔从中摸出两只鸡蛋。看得出,此时的母亲是开心的,嘴角上挑着一丝笑意。而我们赖在被子里不肯起床,听院子里的鸡窝里传来阵阵鸡叫,昨晚的一场大雪把门封住了,寒风从窗户的缝隙里吹进屋来,我们赶紧缩了缩脖子,用被子捂住多半个脸,只剩下两只眼睛。其实,即便是閉着眼睛,也知道母亲正在忙活些啥:风箱呱哒呱哒地响着,她在朝铁锅的边缘贴大饼子,饼子蒸熟后,捡到饭筐里,用笼布盖好。然后再用大铁锅煮米粥,往粥里切上几块生地瓜,抓上一把白豆。不一会儿,饭香的气味弥漫了屋子,我们的肚子咕咕地叫一阵,便纷纷从炕上爬起来,扑向那些食物。 母亲也有不开心的时候,那是她把手伸进米缸,瞬间触摸到一股生硬的凉意,差点把手指头顶坏,母亲的情绪顿时跌到了谷底,手中的拨火棍摔摔打打,这时候,躲在被子里的人个个老实,屏神静气,不敢多言语。如果此时不长眼色,提出非分要求,或者嘻嘻哈哈,屁股上是要挨上一棍子的。挨了白挨,谁让你不长眼色呢。
米吃光的时候,母亲就朝胡同的邻居借,披上厚厚的大棉袄,拿一只葫芦瓢出门,回来时冻得丝丝呵呵,葫芦瓢里盛满了借来的米,有时成色还不错,于是,愉悦的气氛会接续起来。早晨愉快了,一天都会愉快,早晨不愉快,这一天算是糟蹋了,干嘛也不顺心。但有时候,母亲跑了好几家也没有借到米,回来便生闷气,嘴里嘟嘟嚷嚷,坐在灶火的灰烬前犯难,愁眉苦脸。最后,母亲坐起身来,再次走向黑黑的米缸,企图有所收获,用炊帚清理了半天,直到缸里不剩下一粒米为止,结果呢,就是我们要喝一顿和白开水近似的稀粥,碗里的米粒都数得过来:一粒、两粒、三粒……
当时,我已经听母亲无数次讲过《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听得想入非非。我想啊,想让自己家的米缸变成一个聚宝盆——米吃完了,里面还有馒头;馒头吃完了,是满满一缸炸丸子,炸丸子吃完了,是满满一缸红烧肉。
我听说共产主义就是这个样子的。
我那么想着,一股口水就河水一样地涌出来,一不小心弄湿了枕头。那时候,有许多口水,是来不及咽回肚子里去的。
“掉在地上的东西不要吃。”母亲说。
即便如此贫穷饥饿,母亲也坚持履行这一古老的家训,一见我们眼巴巴望着从嘴中滑脱到地上的食物,便制止不要捡拾,让伸向地面的手迅速停在了半空,害臊地缩回袖子里。非但如此,母亲还在小学堂教课时,这样教育镇子里的孩子们:“掉在地上的食物不要捡拾,吃了会生病的。”
这一点让我百思不解,心想都穷成那鸟样了,还瞎讲究个啥呢?
夜晚,月光从窗棂里照进来,照着圆圆的锅盖,灶膛前明灭的灰烬,和被烟熏黑的土墙。
我躺在母亲用柴禾烧热的火炕上,听到耗子在厨柜里“喳”地叫了一声,很是响亮。
站在水缸里的草
在沙河镇,有个流传很广的说法——一旦看到水缸里有一根草站立起来,说明有稀客要来了。
那个年代,家家户户把瓮一样的水缸放在院子里,如若木盖子没及时把水缸盖上,风一吹,落点干草棒或麦秸杆进去是很平常的事儿,还时常落些树叶子,取水时用葫芦瓢朝两边撇一撇,把上面的一层漂浮物撇清,将清水取走做饭。那些漂浮在水上的草屑、麦壳、细小的树棍之类,其实一点也不脏,倒给水里增添了别样的营养。那时候的水,散发一股亲切的泥土与树脂味,像极了雨后泥塘里的气息,有点淡淡的腥,又有点野生植物的味道。
有一天,姐姐故作神秘地告诉我:“如果你看到水缸里有干草棒站立在水中,三天内咱家准来稀客,不信你试试——很灵验的。”还举例说明,哪天大舅来,哪天小姨来,事先她每次去水缸里舀水,都看到一根草在水中直直地立起来,就差一探头朝她说话了。
我听了觉得十分惊讶,怎样也琢磨不透其中的道理。我不明白一口小小的水缸,居然隐藏着神奇的预卜能力,一根站立的干草,究竟和那位远足跋涉而来的人有何关联?换句话说,它是如何得知千里之外的信息的呢?
自那以后,我便留心观察水缸里的微妙变化——在白天,它波澜不惊,里面映衬着我年幼的面影,乱糟糟的头发和忧郁的眼神;而当夜晚来临,水缸是月亮和星星的居所,幽深得像个黑洞。
隐隐的期盼驻扎在我的心里,但却每每一无所获。
世界上的事物往往如此:越是刻意期盼某种东西出现,内心为之烦躁焦虑,那东西却偏偏不来,而一旦你放弃它,干脆不关心它,索性忘却它,它却会不期而至,咚咚地叩门。
时隔不久,夏天的中午,我从田野里割草回来,因为出汗多口太渴了,一进院子便把草篮子往羊圈旁边一丢,径直奔向水缸,操起水瓢舀了半瓢水就咕咚咕咚地喝,但在放下水瓢的刹那间我发现了奇迹:一根草棒站立在水中央!我惊讶地差点叫出声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把手伸到水里,企图打捞这根散发神迹的干草,好像这根草是有生命似的,打捞几次均告失败,——它像一条小魚那样游来游去,从我手中成功滑脱,溜掉了。
吃午饭时,我忍不住把这个消息悄悄地传达给姐姐,她似乎不信,拉着我蹑手蹑脚地来到水缸前观看,当看清的确有一根干草棒挺立在水中时,眼睛眨来眨去,瞳仁闪烁疑惑的亮光,自言自语地嘟哝:“会是谁要来咱家呢?没有呀……”
姐姐还特意吩咐,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说出去就不灵了。这无意间强化了某种神秘色彩,使这桩在我童年经历中的小事物至今记忆犹新。
在整个沙河镇,周氏家族不算大,社会关系相对单纯,亲戚也不太多,平时与我们家来往最密切的,自然是母亲的娘家人,外公外婆,大舅二舅,因为他们在镇子三华里外的李堂村,来往很方便,差不多十天半月地来一趟。我当时想,如果水缸里的草果然显灵,来的客人是他们中的一个,那么,我会很失望。
话说在这个重大发现过后的第二天,水缸里的预言得到应验——时间是1970年代夏季的某一天黄昏,有个衣着时髦的中年女人撑着一把雨伞走进了沙河镇的领地,只见她从一辆租来的三轮车上走下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扎着两个羊角辫,这两个特征明显的外地人搭眼一看就是从远方的城里来的,顿时吸引了镇上人好奇的目光。中年女人上前问路,打听我们家住在哪里。
事后得知,中年女人是传说中的姨表姑,小女孩自然就是小表姐了,她们来自遥远的城市长春,听说那里有奔跑的小火车和茂密的森林。当天晚上,我们家一下子热闹起来。真是稀客呀,从东北到山东,要经历多少旅程?光火车要坐七八天!
二话没说,祖父很悲壮地走向猪圈和鸡窝,宰杀了一头猪,两只鸡。
在此之前,这门亲戚因为相距遥远,就只能停留在父亲于某个节日夜晚的冗长讲述,那是一摞永远也说不完的往事——父亲的童年,在长春,与祖父一起。那时候整个家族,在寒冷的东北艰难谋生,那是一段如冬天般被冻得伸不出手掌的瑟缩的历史。
至今记得那个夏夜,因为表姑和表姐的到来,给家中带来的欢乐景象:祖父把一盏汽灯悬挂在院子里,整个院子弥漫着一股煮骨头的香气,小桌上摆满了切开的西瓜、煮熟的花生,一家人围坐在一桌前,说说笑笑,听表姑讲述一路的历险和奇遇,以及美丽的长春,那些遥远新奇的城里故事。——如今,表姑已经在五年前因病去世,她的形象依然停留在童年的那一次相见,在我的印象里,她容貌瘦削,着一件碎花布裙,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一头在风中飘逸着的革命式的黑色短发。
她的门牙,因常年磕瓜子而留下锯齿的形状;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话语像松花江水滔滔不绝,笑起来则像男人一样爽朗,毫无顾忌。而皮肤雪白的小表姐,伏在妈妈的腿上睡着了。
表姑带来许多好吃的食物,如今多半都忘记了,只记得其中有大列巴面包。
那是我头一次吃到大列巴面包。
周蓬桦,山东省作协首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化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第十一届高研班学员。已出版散文诗集《月光下的马》等2部,散文集《干草垛》《告别坏心情》《风吹树响》《心灵书》4部,长篇小说《野草莓》《木纽扣》中短篇小说集《遥远》等。发表各类文字500余万字,被《小说选刊》《十月》《天涯》《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读者》《文艺报》美国《侨报》等评介和转载。曾获第三届中华铁人文学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等。
责任编辑 杨晓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