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的多民族性与诸宗派的个性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e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佛教是由汉族僧俗文人和侨民游僧,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自东汉末年安息人安世高,大月氏人支娄迦谶始,来自希腊、波斯.中国古文化交汇地的中亚、西亚诸国和天竺、斯里兰卡、中南半岛古国的域外僧侣以及我国新疆于(?)、龟兹、疏勒的名僧纷纷到内地译经传教,中国佛教融进了多民族的思想文化,两晋与十六国以后,五胡进入中原,少数民族政治家把奉佛作为入主中原的南面之术,大力支持佛教,从而成为当时推动中国佛教发展的主力。隋唐佛教诸宗形成,多数宗派的创立者与非汉族僧侣有关。为陈叔宝、杨广等末代帝王欢迎的三论宗创始者是安息人吉藏.为唐太宗所选中的唯识法相学的创始者为玄奘,他的学说的最后形成则靠其弟子鲜卑人窥基、朝鲜族人圆测。为了经略西域,流行于于阗的华严宗为唐高宗、武则天所推重,其僧人在内地倍受尊崇。以上诸宗均有自己个性、密宗、禅宗个性更为突出:它们正是以自己鲜明的个性而适应了社会的特殊需要. 外来佛教在内地的发展还导致了中国僧侣阶层的形成,这是社会对抗中的一种缓冲力量。
其他文献
<正> 在同中世纪封建生产方式激烈搏斗中成熟起来的资本主义的大生产,以及民主政治制度和文化精神在近代对西欧、北美以外的封建国家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所导致的资本主义近代化("早期现代化")过程在近代中国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回应和结果呢?章开沅教授主持的中外近代化比较研究这一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对此做了较深入的研究,《离异与回归》就是作者富有新意的作品。现代化与发展的课题在五、六十年代就已成为西方学术界的"显学",并且形成了社会学的、经济学的、政治学的以及激进发展主义的多种现代化学派,
<正> “独生子女”本来是任何时期、任何社会的任何人群中都存在的一种社会人口现象。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出现在我国社会中的独生子女却由于它的来势之猛、数量之大、背景之特别,而成为一代“特殊人口”。数以千万计的独生子女的出现,对整个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引起了国内外广大社会学家、人口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普遍关注。由风笑天博士撰写的《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一书,是国内第一部从社会学角度系统研究我国独生子女问题的专著。通读全书,感到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
<正> 青年学者欧阳哲生著《自由主义之累——胡适思想的现代阐释》,是海内外系统论述胡适思想的 第一部学术专著。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一位文化巨匠、思想大师孜孜求索的历程。这一历程耸立着一些在今天仍有夺目光彩的界碑,但它却划上了一个带有悲剧意味的句号。这是胡适的命运,也是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这就使这部著作具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是为人们全面、客观地认识、理解胡适提供了基础;二是对胡适终其一生所力倡的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的探讨以新的启迪。因此,本书在学术上的贡献和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这里,仅就本书方法及
<正>在目前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念出现了嬗变和重组。一些曾被公认的定论被打破,一些习惯性说法受到诘难,而一些标新立异的见解则不断涌现并受
<正> 西藏高原在西方人眼中是一片神秘的土地,足迹难至。他们直接了解我国的西藏地方,是在17 世纪至18世纪中叶,伴随着西欧殖民主义势力向东方扩张而开始的。当时,作为殖民主义势力先导的传教士从印度北部进入西藏地方进行传教活动,与此同时,他们开始把西藏地方的大量情况介绍给西方。这段早期西方与我国西藏地方关系的历史,是藏学研究和藏学发展史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国外,研究这一课题的人为数不多,只有少数一些学者在某些方面作了研究和资料编纂工作。如意大利的G·M·托斯卡诺所撰《西藏最早的天主教传教会》(意
<正> 卢兴基先生的《论<金瓶梅>——16世纪一个新兴商人的悲剧》(见《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正视了西门庆的富商身份,比之于硬把他当作"地主"、"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和"封建社会的基层柱石",无疑是一大进步。但我有两个疑问:其一,西门庆可以称作新兴商人吗?其二,他的一生是否称得上悲剧?
本文考察了建国40年来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从社区研究的角度讨论了其内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强调指出:集市贸易和乡镇企业是近年来小城镇发展的两个支柱。文章论述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几种主要形式,政策因素对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影响以及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中的意义和地位。
<正> 陈望衡的《艺术创作之谜》是一本深入地并且在有些方面开拓性地探寻文艺创作奥秘的专著。全书共六章,前二章分别研究文艺的本质和文艺创作主体,后四章论述艺术创作动机、构思、传达和非逻辑思维。它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涉及的内容很多,创见不少。这里择其要者略加评述: 第一,关于艺术本体的研究。谈艺术创作的规律自然不能不先谈艺术是什么。作者从哲学的高度,从不同层面为艺术提出三个定义:"人类自我意识的特殊形式","人类创造活动的最高形式",
<正> 《太玄》是我国西汉末年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扬雄的重要著作之一。《汉书·扬雄传》说扬雄"实好古而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皆斟酌其本,相与放依而驰骋云。"《太玄》和《法言》是扬雄以"拟经"形式写的两部重要哲学著作,因其"拟经",故曾遭到当时一些儒生的反对,"或讥以为雄非圣人而作经,犹春秋吴楚之君僭
本文认为,马克思关于股份制是私人财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的论述,不仅指明了股份制是这种生产方式通过"自行扬弃"走向新生产方式的"过渡点",而且包含着它可以成为新生产方式的财产形式的意思。股份制不过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财产组织形式或实现形式,它可以同资本主义私有制相联系,为这种私有制的实现服务,也可以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为这种公有制的实现服务。股份制之所以成为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财产组织形式或实现形式,是因为商品经济的运行产生一种内在要求,推动原始产权转化为单纯所有权,单纯所有权又转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