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中占据重要地位,化学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因素,渗透环保教育,另外,通过化学实验、化学课外活动等途径都可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关键词】环保教育 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 渗透 化学实验 课外活动
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的影响,曾经风景如画的南京十里秦淮,如今已是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淮河水无法饮用,大运河鱼虾绝迹,黄河断流,长江洪水以及近几年的沙尘暴等,其后果触目惊心,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已经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议程,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
一、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的重要地位
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化学教学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二、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初中化学教材包含着许多与环保有关的内容,例如,通过讲述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介绍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我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有关大气污染的报道材料,对当地有关的乡镇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作些调查了解,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在讲述过程中介绍大气的自净作用(一种自然环境的调节的重要机能)一般来说能使空气成分相对保持固定,但当污染,如煤烟、金属粉尘、酸雾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程度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从早期的英国伦敦烟雾型发展到新型的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公害事件连绵不断,此起彼伏,据统计,单是伦敦的十几起烟雾事件,就夺走了近万人的生命,有记载的公害事件不胜枚举,从而启发学生一定要学好化学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论干什么行业,都应该在各自的岗位上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任意排放CO会污染空气,破坏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此,要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尾气、煤和石油的不完全燃烧、钢铁冶炼的废气等都是人为排放的CO的主要来源,教学必须从道理上说服学生树立防止和控制CO对空气污染的思想,增强环境保护的观念。
通过讲述水被污染后给人类造成的灾难,介绍有关环保知识,电脑演示:在我国中部有一个湖泊,受酸雨的污染,湖水酸度加大,鱼虾不生,变成一潭死水,湖边有一个大型蛋糕厂,每日要扔掉许多蛋壳,苦于无法处理这些废物,有人建议,在那里开通一条水路,让蛋壳顺水流入湖中,既解决了蛋壳的去处,又使湖水酸度下降,鱼虾重现,水草繁生,湖中呈现一派生机,上述知识既涉及防止水污染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结合教学进度,还可设计一些环保方面的问题让学生练习,例如:(1)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提出防止土壤污染的措施。(2)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具体建议。(3)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料做燃料不仅是极大的浪费,而且固体煤中含有S的在燃烧时生成SO2气体,造成环境污染,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4)请你提出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5)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应该采取措施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通过这些练习,可有效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了解采取措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重要意义。
(二)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实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等等,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身实际的进行环保教育,例如做有毒气体CO等放出的实验时,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对每次实验结束后的废液、废物应放在指定容器内,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也教育学生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加强环保教育
一方面,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保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附近河流的酸碱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处理参观,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保意识,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如电池回收,不乱倒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P的洗衣粉等),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加入到捡垃圾、清理“白色污染”的行列中来,为形成良好的生活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利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学生加强环保教育。
【关键词】环保教育 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 渗透 化学实验 课外活动
我国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的影响,曾经风景如画的南京十里秦淮,如今已是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淮河水无法饮用,大运河鱼虾绝迹,黄河断流,长江洪水以及近几年的沙尘暴等,其后果触目惊心,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已经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议程,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
一、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的重要地位
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化学教学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二、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初中化学教材包含着许多与环保有关的内容,例如,通过讲述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介绍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我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有关大气污染的报道材料,对当地有关的乡镇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作些调查了解,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在讲述过程中介绍大气的自净作用(一种自然环境的调节的重要机能)一般来说能使空气成分相对保持固定,但当污染,如煤烟、金属粉尘、酸雾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程度超过其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从早期的英国伦敦烟雾型发展到新型的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公害事件连绵不断,此起彼伏,据统计,单是伦敦的十几起烟雾事件,就夺走了近万人的生命,有记载的公害事件不胜枚举,从而启发学生一定要学好化学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论干什么行业,都应该在各自的岗位上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义务,任意排放CO会污染空气,破坏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此,要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尾气、煤和石油的不完全燃烧、钢铁冶炼的废气等都是人为排放的CO的主要来源,教学必须从道理上说服学生树立防止和控制CO对空气污染的思想,增强环境保护的观念。
通过讲述水被污染后给人类造成的灾难,介绍有关环保知识,电脑演示:在我国中部有一个湖泊,受酸雨的污染,湖水酸度加大,鱼虾不生,变成一潭死水,湖边有一个大型蛋糕厂,每日要扔掉许多蛋壳,苦于无法处理这些废物,有人建议,在那里开通一条水路,让蛋壳顺水流入湖中,既解决了蛋壳的去处,又使湖水酸度下降,鱼虾重现,水草繁生,湖中呈现一派生机,上述知识既涉及防止水污染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结合教学进度,还可设计一些环保方面的问题让学生练习,例如:(1)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提出防止土壤污染的措施。(2)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具体建议。(3)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料做燃料不仅是极大的浪费,而且固体煤中含有S的在燃烧时生成SO2气体,造成环境污染,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4)请你提出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方法。(5)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应该采取措施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通过这些练习,可有效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了解采取措施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重要意义。
(二)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实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等等,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身实际的进行环保教育,例如做有毒气体CO等放出的实验时,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对每次实验结束后的废液、废物应放在指定容器内,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也教育学生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加强环保教育
一方面,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保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附近河流的酸碱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处理参观,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保意识,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如电池回收,不乱倒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P的洗衣粉等),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加入到捡垃圾、清理“白色污染”的行列中来,为形成良好的生活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利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学生加强环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