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这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语文教师形成的基本共识。可是,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低年级教师感到最困难的还是识字量大、课时紧、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如何突破这个难点,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调动兴趣——“我愛识字”
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特别注重创设灵活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我在教学中经常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比如《识字1》一课,我先向学生介绍了阿拉伯数字1—10,说了它们的来历,再告诉学生我们中国人也有自己表示数字的符号——“一到十”的汉字。这样一引导,使他们对相应的词语产生兴趣。接下来学生便兴趣盎然,认真地读、记词语了。在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时,我告诉学生数字是好朋友,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本领大着哩。相机出示数字诗,再让学生一边观察图一边说说数字在这里的“本领”,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牢牢记住了汉字。再如《识字3》这课,是以介绍公园景物与设施的词语串连起来组成的韵文,我在教完两组描写景物的词语后,为了让学生很快地掌握,便把这些词语编成一首儿歌:“大公园,景物多,有绿树,有红花,小桥弯弯流水清,宝塔尖尖高又高。小朋友看了拍手笑,拍手笑。”然后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学生看着图饶有兴趣地边拍边读,一会儿就能记住这首儿歌,也就能记住这些词语了。
二、鼓励优秀——“我识字最棒”
由于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学生在识字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字学前差不多都会认了,但有的学生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再加上学习能力的差异,如果要统一地从头学起、从零开始,学生一定不喜欢,这样就会影响教学效果。能不能将认识较多字的学生作为我们识字教学中的有利条件,让他们成为我们最有利的教学资源呢?我进行了尝试:
(一)培养合作能力,实现优势互补。
刚入学的儿童大部分不会与他人合作,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但是通过我三个月的培养,学生已初步形成合作习惯。在识字教学时,我通常先让学生尝试读课文,不会读的除了借助拼音认读以外,还让他们请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或老师。在这一环节里,小组成员就可以实现异质互补,会的教不会的,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了一篇课文后,可以让小组里的同学互相听读课文,辨识生字,并告诉他们:如果你的同学读得好,请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学需要帮助,请你帮帮他。这样做,既让识字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会让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获得帮助。
(二)聘任“小老师”,实现多元评价。
一个班共有42个学生,可见我的语文教学任务相对来说是比较重的。课堂上我要在短时间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识字情况是很难的。于是我采用聘任“小老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刚学的(甚至是未教的)生字,就让他读给老师听。对于确实读得好的,就聘任其为“小老师”,其他同学都可以到他那儿认读生字。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每一位识字过关的同学都可以被聘为“小老师”。因此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就积极地到老师、“小老师”处认读生字,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体验快乐——“我是识字小能手”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教材第一册平均每课要认的字大约是十三四个,如果还是采用老师教、学生认的形式识记,那肯定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这几百个字,我觉得: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让学生愉快识字尤为重要。
首先是在教学中进行识字方法的渗透。让学生知道有听读识字、借助拼音识字、询问别人识字等方法。在这几种方法中,我鼓励学生多采用拼音识字,因为这是巩固汉语拼音、自己学会汉字的最好办法。
然后运用自己已会的方法去学习。学习一篇课文中的生字是这样的:第一,听一听,记一记,能记住几个字音就记几个;第二、读一读,圈一圈,在不认识的字旁边打上小问号;第三,认一认,记一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识字,记住字音,并把新认识的字旁边的问号擦去,画颗小五星奖励自己;第四、说一说,教一教,汇报你用什么方法新学会了哪些字,教大家读一读。通过逐步训练,学生已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从中体验到识字的快乐。
另外,我还把学生识字的空间延伸到生活中,拓宽学生识字的范围。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识字本”,要求学生把自己最爱看的动画片里的人物的名字记下;把自己家的生活用品名字记下;把爱吃的蔬菜、水果等名称记下;把自己家的小区名字记下等等,带到学校来交流。交流时,学生把卡片放在展示台上教大家认。一个星期结束,根据识字多少评“星级识字能手”,一个月后,评“星级识字大王”。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举行各种形式的课外识字大比武,以此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这样,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们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我们也应创设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
一、调动兴趣——“我愛识字”
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特别注重创设灵活多样的形式,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我在教学中经常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比如《识字1》一课,我先向学生介绍了阿拉伯数字1—10,说了它们的来历,再告诉学生我们中国人也有自己表示数字的符号——“一到十”的汉字。这样一引导,使他们对相应的词语产生兴趣。接下来学生便兴趣盎然,认真地读、记词语了。在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时,我告诉学生数字是好朋友,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本领大着哩。相机出示数字诗,再让学生一边观察图一边说说数字在这里的“本领”,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牢牢记住了汉字。再如《识字3》这课,是以介绍公园景物与设施的词语串连起来组成的韵文,我在教完两组描写景物的词语后,为了让学生很快地掌握,便把这些词语编成一首儿歌:“大公园,景物多,有绿树,有红花,小桥弯弯流水清,宝塔尖尖高又高。小朋友看了拍手笑,拍手笑。”然后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学生看着图饶有兴趣地边拍边读,一会儿就能记住这首儿歌,也就能记住这些词语了。
二、鼓励优秀——“我识字最棒”
由于学前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学生在识字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字学前差不多都会认了,但有的学生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再加上学习能力的差异,如果要统一地从头学起、从零开始,学生一定不喜欢,这样就会影响教学效果。能不能将认识较多字的学生作为我们识字教学中的有利条件,让他们成为我们最有利的教学资源呢?我进行了尝试:
(一)培养合作能力,实现优势互补。
刚入学的儿童大部分不会与他人合作,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但是通过我三个月的培养,学生已初步形成合作习惯。在识字教学时,我通常先让学生尝试读课文,不会读的除了借助拼音认读以外,还让他们请教小组里的其他同学或老师。在这一环节里,小组成员就可以实现异质互补,会的教不会的,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学了一篇课文后,可以让小组里的同学互相听读课文,辨识生字,并告诉他们:如果你的同学读得好,请你夸夸他;如果你的同学需要帮助,请你帮帮他。这样做,既让识字多的孩子更有自信,也会让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获得帮助。
(二)聘任“小老师”,实现多元评价。
一个班共有42个学生,可见我的语文教学任务相对来说是比较重的。课堂上我要在短时间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识字情况是很难的。于是我采用聘任“小老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刚学的(甚至是未教的)生字,就让他读给老师听。对于确实读得好的,就聘任其为“小老师”,其他同学都可以到他那儿认读生字。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每一位识字过关的同学都可以被聘为“小老师”。因此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就积极地到老师、“小老师”处认读生字,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体验快乐——“我是识字小能手”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教材第一册平均每课要认的字大约是十三四个,如果还是采用老师教、学生认的形式识记,那肯定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这几百个字,我觉得: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让学生愉快识字尤为重要。
首先是在教学中进行识字方法的渗透。让学生知道有听读识字、借助拼音识字、询问别人识字等方法。在这几种方法中,我鼓励学生多采用拼音识字,因为这是巩固汉语拼音、自己学会汉字的最好办法。
然后运用自己已会的方法去学习。学习一篇课文中的生字是这样的:第一,听一听,记一记,能记住几个字音就记几个;第二、读一读,圈一圈,在不认识的字旁边打上小问号;第三,认一认,记一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识字,记住字音,并把新认识的字旁边的问号擦去,画颗小五星奖励自己;第四、说一说,教一教,汇报你用什么方法新学会了哪些字,教大家读一读。通过逐步训练,学生已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从中体验到识字的快乐。
另外,我还把学生识字的空间延伸到生活中,拓宽学生识字的范围。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识字本”,要求学生把自己最爱看的动画片里的人物的名字记下;把自己家的生活用品名字记下;把爱吃的蔬菜、水果等名称记下;把自己家的小区名字记下等等,带到学校来交流。交流时,学生把卡片放在展示台上教大家认。一个星期结束,根据识字多少评“星级识字能手”,一个月后,评“星级识字大王”。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举行各种形式的课外识字大比武,以此激发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这样,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们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我们也应创设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