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知识女性,她温润、典雅、睿智,上帝为她关上了一道门,却又打开了一扇窗,她经历了生活的波澜,但迅速坚强地成长为民办教育办学中的强者,敢为天下先是她办学的理念,她在用她的爱心和责任心感染着大家。她就是黄河科技学院院长胡大白。
胡大白
黄河科技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4年,创办黄河科技学院。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高校第九届党代会代表,第九届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第七次、第八次党代会代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监事会主席,中华职教社常务理事,河南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河南省残联名誉主席,河南省妇联执委,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等。
2008年12月20日,北京零下10度、寒风凛冽,但在“2008中国民办教育发展高峰论坛”的会场上却充满暖流、暖意融融。在这里,各地的民办教育家齐聚一堂,他们或交流办学的经验,或共商今后的发展。
他们在会场上带给大家的是融融暖流,而在背后,他们却独自承担着重重困难。黄河科技学院院长胡大白就是这样一位。
生活的波澜
1943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鬼子轰炸郑州的时候,在父母逃难途中,胡大白降生在一个简陋的石灰抹顶的棚里。据胡大白介绍,胡家男女辈分排序不同,到他们那一代男子为“大”字辈,女子为“瑞”字辈,但只有小学文化的父亲,却接受了男女平等的新观念,在为她取名时,用了族谱中男孩子的“大”字,而“白”就是因为石灰棚是白色的——胡大白,这个名字也许注定了她的人生与众不同。
“我最欣赏球星乔丹的一句话:我不相信被动会有收获,凡事一定要主动出击。”胡大白说。话语间衬托出了知识女性特有的温润、典雅和睿智。其实胡大白自己也没有想到,她这一生会走这么远。她原来只是郑州大学中文系一名普通的女教师。如果不出意外,她也不过像别的教师那样一边教课一边过日子,先争取一个副教授的头衔,老了弄一个教授的待遇再退休。但是,一次意外的磨难,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26年前,国家正处于百业待兴、人才奇缺的复苏时期,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高校在两条战线中痛苦挣扎,他们既要调整力量努力完成国家交付的正规教学任务,又要抽出师资到各地各类学校讲学(1981年时,各类培训学校还很少)。当时,胡大白正在郑州大学中文系任教,作为年轻教师,她被派到国家建工总局干校去讲学。
胡大白的人生转折期就是从那年的夜晚开始……
一天深夜,备完课后刚刚沉入梦想的胡大白突然感觉胸闷、窒息,本来就对煤气(一氧化碳)十分敏感的她意识到自己煤气中毒了,她赶快起身到走廊里的煤炉前,发现炉口未被水壶遮严,致使煤气飘到屋内。她提起水壶想重新遮严炉口时突然昏倒在地,一大壶滚烫的开水全倒在了她的身上,造成全身大面积烫伤,体表烫伤面积达37%。
“之后,我昏迷了整整12天12夜,醒来之后,发现全身都是黑的,全身都结上了厚厚的痂。由于痂底感染,痂底全是脓,当时我还发着高烧,医生决定,把痂全都去掉,为我做了一个7个小时的全麻醉的大手术。”回忆当初难以忍受的痛苦,胡大白面色平和。7个小时的手术结束后,胡大白发现自己的两只手被捆着吊起来了,两条腿也被捆着吊起来了,自己好像被吊到一个铁笼子里头。全身挂着4个吊瓶,还要打肌肉针,简直是“任人宰割”,医生怎么收拾就得怎么挺着,换一次药就像扒一次皮一样,那真是生不如死。胡大白就这样躺着,一直躺了三年。安宁幸福的人生,从此被冰冻。
办学的艰难
胡大白被烧伤时是38岁,正是一个人特别是一名高校教师最出成果的时候,而她却躺在病床上。她出院的时候,医生说她今后会是残疾,正值人生最好时光的胡大白不甘心啊!“我想人残疾了那是天灾人祸,没办法,但是对社会来说,我不能残废,不能当个废人,对家庭来说我是四个孩子的母亲,我不能在孩子面前成为一个废人,我总在思考自己能做点什么。”胡大白平静的表情上,泛起一丝亮光,那是她的信念与希望。
“我在病床上躺了3年,之前,从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专门读书和思考。”胡大白如今的回忆竟然带着几分眷恋。据她的朋友介绍,在住院的3年期间,胡大白一直专心读书、思考教育的问题,投身于民办教育也是当时深思熟虑的结果。她说,“一番灵魂的挣扎之后,我想通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如果找到一个最适合我的能力、又是社会需要的事情做,我就会成功。办教育是我的强项,动乱十年的国家需要人才,我的口、脑都没有问题,我能行!” 她立即把目光投向一大批由于种种原因进不了大学校园的人。本可以靠国家工资过一辈子清闲日子的胡大白,踏上了一条连健康人都难以承受的曲折艰难之路——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
1984年10月31日,胡大白的第一个辅导班在郑州四中一间破烂的音乐教室悄无声息地诞生了。同时,为了招生,胡大白发动全家人,在户外贴了一个令同行震动的特殊广告:“凡在本班学习不及格者,退还全部学费。”
“广告贴出当天,来了两个人,一个是亲戚,交了30块钱学费,一个是戴红袖箍的,因为我们乱贴广告要罚15元。”胡大白笑着说。在当时全省辅导班平均合格率只有6%的“悲观情绪”中,胡大白顺应市场需求的“广告”果然奏效。
开学的第一天,来了143名学员,很快又增加到218人。学员中有厅级、局级干部,也有高考落榜生,有工人,也有农民。从年龄结构看,几乎是几代同堂。
1985年4月底,河南省自学考试成绩公布。胡大白辅导班的各项成绩全省第一,平均合格率达87%,全省开考的7门课,前21名中胡大白的学生占16名。
消息一传开,胡大白的辅导班立即受到社会的好评,第二学期辅导班一下就招收了两千多人,第三学期招收了五六千人。“像鲁迅写完《狂人日记》以后那样,一发不可收,我们学校到1988年,已有上万人的规模。”胡大白自豪地向记者说。
辅导班规模日益壮大,胡大白的办学思想也从学校最初的定位——建一个成人教育基地,转变为创办一所民办大学。
而那时,并不具备办大学的硬件条件:没有固定的校舍、师资,没有充足的资金。要办学校,没有钱是不行的,靠单纯的学费收入不可能让学校得到快速发展。思来想去,胡大白走上了“办工厂、当厂长”的道路。她的想法是:把这些校办企业的赢利投入到学校的发展中去,使学校形成规模,再以学校的知名度去提高校办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此循环,形成滚动式发展。为此,学校先后开办了新产品研制厂、黄河图书发行公司等8个校办企业。有了资金做支撑,学校也由原来的“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一所高楼林立、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的民办大学。
提起做“厂长”的滋味,胡大白流露出的是兴奋,还有自豪。开办校办企业之初,每次出差开诸如订货会之类的会议,她都亲自出马。“那个时候真是争分夺秒,往往是晚上从郑州出发,坐一夜的火车,第二天参加完会议就回来了。从来不住宾馆,一是因为时间紧, 二是因为没有钱。”她说。一位女性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单枪匹马地闯荡南北,支撑她的信念就是为了办好学校。
胡大白极其敏锐地预感到民办教育的前景,她说:“大浪推着我往前走。”现在回想起来,胡大白颇觉欣慰,虽然创业的脚步很艰辛,但它毕竟为民办大学的发展踩出了一条路。在她的努力下,当年那所连固定教室都没有的学校,今天已经是另一番模样。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642人,其中本科生14143人,专科生5499人。现有专任教师1072人,聘请校外教师158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19人、副教授17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430人;外籍教师8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41.1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4.66万平方米。万余名在校生的美丽校园,在彰显着民办教育蓬勃生命力的同时,也彰显着办学者的远见和魄力。
胡大白不是那种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之辈,她的身上体现着知识女性严谨务实、精细坚韧的优良品格。她把民办高校事业称作一轮喷薄欲出的太阳,自己愿作那一抹晨霞,为那喷薄欲出的太阳造势添彩。围绕着自己后半生的人生理想,她提出三句话作为办学的战略方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提高管理水平为手段,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多年来,胡大白坚定地向着自己确立的目标,按照这三句话办学方针,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往前走。
爱心与责任心的感染力
无论是面对人生的巨大波澜,还是办学的重重艰辛,胡大白都没有倒下,而是笑面人生,敢为天下先,以非凡的勇气和胆略创办了黄河科技学院,还以自己的行动,为那些需要知识和需要帮助的人们送上爱心与温暖。
1994年春天,胡大白曾作为特邀嘉宾,在地方电台的节目中讲述自己在遇到事故后如何思考人生和艰苦创业的故事,她试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只要奋斗,就能扼住命运的喉咙。
恰巧,一个身高不足0.7米的残疾姑娘王春芳收听了这个节目,王春芳联想到了自己多舛的命运,与胡大白的经历进行了对比。在胡大白的身上,小姑娘看到了希望,并向电台透露了一个愿望:进入黄河科技学院学习,用知识同命运抗争。
接到电台转来的这封信,胡大白就像母亲看到自己的亲生子女正在受难一样,立即亲笔复信邀王春芳入学。
由父亲背着,王春芳进了学院中专部。在学院里,她渐渐树立了自信,变得日益开朗、坚强。她说是胡校长和学校为她“注入了重新生活的勇气”,为她“扬起生命的风帆”,使她“深深感到了人间自有真情在。”
像王春芳这样受到胡大白关心的孩子还有很多。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害,黄河科技学院立即着手解决家里受灾学生的生活困难,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胡大白在与受灾学生座谈时,当场公布自己的手机号,“有困难,给我打手机!”
因对民办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因为对社会的巨大回报,胡大白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河南省“十大女杰”、河南省“十大新闻人物”、河南省“助残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在众多的荣誉、称号、角色中,胡大白最喜欢的还是“老师”这个角色与称号,因为她始终把自己看成一个教书育人的“先生”。
胡大白
黄河科技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4年,创办黄河科技学院。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高校第九届党代会代表,第九届河南省人大代表,河南省第七次、第八次党代会代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监事会主席,中华职教社常务理事,河南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河南省残联名誉主席,河南省妇联执委,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等。
2008年12月20日,北京零下10度、寒风凛冽,但在“2008中国民办教育发展高峰论坛”的会场上却充满暖流、暖意融融。在这里,各地的民办教育家齐聚一堂,他们或交流办学的经验,或共商今后的发展。
他们在会场上带给大家的是融融暖流,而在背后,他们却独自承担着重重困难。黄河科技学院院长胡大白就是这样一位。
生活的波澜
1943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鬼子轰炸郑州的时候,在父母逃难途中,胡大白降生在一个简陋的石灰抹顶的棚里。据胡大白介绍,胡家男女辈分排序不同,到他们那一代男子为“大”字辈,女子为“瑞”字辈,但只有小学文化的父亲,却接受了男女平等的新观念,在为她取名时,用了族谱中男孩子的“大”字,而“白”就是因为石灰棚是白色的——胡大白,这个名字也许注定了她的人生与众不同。
“我最欣赏球星乔丹的一句话:我不相信被动会有收获,凡事一定要主动出击。”胡大白说。话语间衬托出了知识女性特有的温润、典雅和睿智。其实胡大白自己也没有想到,她这一生会走这么远。她原来只是郑州大学中文系一名普通的女教师。如果不出意外,她也不过像别的教师那样一边教课一边过日子,先争取一个副教授的头衔,老了弄一个教授的待遇再退休。但是,一次意外的磨难,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26年前,国家正处于百业待兴、人才奇缺的复苏时期,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高校在两条战线中痛苦挣扎,他们既要调整力量努力完成国家交付的正规教学任务,又要抽出师资到各地各类学校讲学(1981年时,各类培训学校还很少)。当时,胡大白正在郑州大学中文系任教,作为年轻教师,她被派到国家建工总局干校去讲学。
胡大白的人生转折期就是从那年的夜晚开始……
一天深夜,备完课后刚刚沉入梦想的胡大白突然感觉胸闷、窒息,本来就对煤气(一氧化碳)十分敏感的她意识到自己煤气中毒了,她赶快起身到走廊里的煤炉前,发现炉口未被水壶遮严,致使煤气飘到屋内。她提起水壶想重新遮严炉口时突然昏倒在地,一大壶滚烫的开水全倒在了她的身上,造成全身大面积烫伤,体表烫伤面积达37%。
“之后,我昏迷了整整12天12夜,醒来之后,发现全身都是黑的,全身都结上了厚厚的痂。由于痂底感染,痂底全是脓,当时我还发着高烧,医生决定,把痂全都去掉,为我做了一个7个小时的全麻醉的大手术。”回忆当初难以忍受的痛苦,胡大白面色平和。7个小时的手术结束后,胡大白发现自己的两只手被捆着吊起来了,两条腿也被捆着吊起来了,自己好像被吊到一个铁笼子里头。全身挂着4个吊瓶,还要打肌肉针,简直是“任人宰割”,医生怎么收拾就得怎么挺着,换一次药就像扒一次皮一样,那真是生不如死。胡大白就这样躺着,一直躺了三年。安宁幸福的人生,从此被冰冻。
办学的艰难
胡大白被烧伤时是38岁,正是一个人特别是一名高校教师最出成果的时候,而她却躺在病床上。她出院的时候,医生说她今后会是残疾,正值人生最好时光的胡大白不甘心啊!“我想人残疾了那是天灾人祸,没办法,但是对社会来说,我不能残废,不能当个废人,对家庭来说我是四个孩子的母亲,我不能在孩子面前成为一个废人,我总在思考自己能做点什么。”胡大白平静的表情上,泛起一丝亮光,那是她的信念与希望。
“我在病床上躺了3年,之前,从来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专门读书和思考。”胡大白如今的回忆竟然带着几分眷恋。据她的朋友介绍,在住院的3年期间,胡大白一直专心读书、思考教育的问题,投身于民办教育也是当时深思熟虑的结果。她说,“一番灵魂的挣扎之后,我想通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如果找到一个最适合我的能力、又是社会需要的事情做,我就会成功。办教育是我的强项,动乱十年的国家需要人才,我的口、脑都没有问题,我能行!” 她立即把目光投向一大批由于种种原因进不了大学校园的人。本可以靠国家工资过一辈子清闲日子的胡大白,踏上了一条连健康人都难以承受的曲折艰难之路——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
1984年10月31日,胡大白的第一个辅导班在郑州四中一间破烂的音乐教室悄无声息地诞生了。同时,为了招生,胡大白发动全家人,在户外贴了一个令同行震动的特殊广告:“凡在本班学习不及格者,退还全部学费。”
“广告贴出当天,来了两个人,一个是亲戚,交了30块钱学费,一个是戴红袖箍的,因为我们乱贴广告要罚15元。”胡大白笑着说。在当时全省辅导班平均合格率只有6%的“悲观情绪”中,胡大白顺应市场需求的“广告”果然奏效。
开学的第一天,来了143名学员,很快又增加到218人。学员中有厅级、局级干部,也有高考落榜生,有工人,也有农民。从年龄结构看,几乎是几代同堂。
1985年4月底,河南省自学考试成绩公布。胡大白辅导班的各项成绩全省第一,平均合格率达87%,全省开考的7门课,前21名中胡大白的学生占16名。
消息一传开,胡大白的辅导班立即受到社会的好评,第二学期辅导班一下就招收了两千多人,第三学期招收了五六千人。“像鲁迅写完《狂人日记》以后那样,一发不可收,我们学校到1988年,已有上万人的规模。”胡大白自豪地向记者说。
辅导班规模日益壮大,胡大白的办学思想也从学校最初的定位——建一个成人教育基地,转变为创办一所民办大学。
而那时,并不具备办大学的硬件条件:没有固定的校舍、师资,没有充足的资金。要办学校,没有钱是不行的,靠单纯的学费收入不可能让学校得到快速发展。思来想去,胡大白走上了“办工厂、当厂长”的道路。她的想法是:把这些校办企业的赢利投入到学校的发展中去,使学校形成规模,再以学校的知名度去提高校办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此循环,形成滚动式发展。为此,学校先后开办了新产品研制厂、黄河图书发行公司等8个校办企业。有了资金做支撑,学校也由原来的“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一所高楼林立、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的民办大学。
提起做“厂长”的滋味,胡大白流露出的是兴奋,还有自豪。开办校办企业之初,每次出差开诸如订货会之类的会议,她都亲自出马。“那个时候真是争分夺秒,往往是晚上从郑州出发,坐一夜的火车,第二天参加完会议就回来了。从来不住宾馆,一是因为时间紧, 二是因为没有钱。”她说。一位女性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单枪匹马地闯荡南北,支撑她的信念就是为了办好学校。
胡大白极其敏锐地预感到民办教育的前景,她说:“大浪推着我往前走。”现在回想起来,胡大白颇觉欣慰,虽然创业的脚步很艰辛,但它毕竟为民办大学的发展踩出了一条路。在她的努力下,当年那所连固定教室都没有的学校,今天已经是另一番模样。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642人,其中本科生14143人,专科生5499人。现有专任教师1072人,聘请校外教师158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119人、副教授17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430人;外籍教师8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41.1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4.66万平方米。万余名在校生的美丽校园,在彰显着民办教育蓬勃生命力的同时,也彰显着办学者的远见和魄力。
胡大白不是那种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之辈,她的身上体现着知识女性严谨务实、精细坚韧的优良品格。她把民办高校事业称作一轮喷薄欲出的太阳,自己愿作那一抹晨霞,为那喷薄欲出的太阳造势添彩。围绕着自己后半生的人生理想,她提出三句话作为办学的战略方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提高管理水平为手段,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多年来,胡大白坚定地向着自己确立的目标,按照这三句话办学方针,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往前走。
爱心与责任心的感染力
无论是面对人生的巨大波澜,还是办学的重重艰辛,胡大白都没有倒下,而是笑面人生,敢为天下先,以非凡的勇气和胆略创办了黄河科技学院,还以自己的行动,为那些需要知识和需要帮助的人们送上爱心与温暖。
1994年春天,胡大白曾作为特邀嘉宾,在地方电台的节目中讲述自己在遇到事故后如何思考人生和艰苦创业的故事,她试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只要奋斗,就能扼住命运的喉咙。
恰巧,一个身高不足0.7米的残疾姑娘王春芳收听了这个节目,王春芳联想到了自己多舛的命运,与胡大白的经历进行了对比。在胡大白的身上,小姑娘看到了希望,并向电台透露了一个愿望:进入黄河科技学院学习,用知识同命运抗争。
接到电台转来的这封信,胡大白就像母亲看到自己的亲生子女正在受难一样,立即亲笔复信邀王春芳入学。
由父亲背着,王春芳进了学院中专部。在学院里,她渐渐树立了自信,变得日益开朗、坚强。她说是胡校长和学校为她“注入了重新生活的勇气”,为她“扬起生命的风帆”,使她“深深感到了人间自有真情在。”
像王春芳这样受到胡大白关心的孩子还有很多。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害,黄河科技学院立即着手解决家里受灾学生的生活困难,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胡大白在与受灾学生座谈时,当场公布自己的手机号,“有困难,给我打手机!”
因对民办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因为对社会的巨大回报,胡大白先后荣获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河南省“十大女杰”、河南省“十大新闻人物”、河南省“助残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在众多的荣誉、称号、角色中,胡大白最喜欢的还是“老师”这个角色与称号,因为她始终把自己看成一个教书育人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