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族教育关乎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更需要教育的支撑,保障基础教育是“三保障”之一,凉山彝族自治区辍学率仍然高于普通地区,政府、学校、家长、大学生多方参与推动控辍保学工作是解决彝区辍学率高的可行之策。文章认为大学生可以组织公益组织与政府、学校取得联系,通过公益才艺表演、政策宣传等来积极挽回辍学学生,将辍学防患于未然。本课题组织通过对彝区进行相关调研,列举相关举措以及研究成效,针对公益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彝区辍学的一些共性,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措施,旨在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公益辅助彝区控辍保学提供具体途径。
[关键词] 控辍保学;民族地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公益
中图分类号: G7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6-0083-0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2017年)中提出精准确定教育扶贫对象,将民族地区适龄儿童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控辍保学宣传力度[1]。2019年1月15日,凉山州委、州政府研究出台《凉山州控辍保学“一个都不能少”工作方案》,助力凉山州脱贫攻坚控辍保学攻坚克难,致力于让彝区每一个孩子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2]。彝区受办学条件、地理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和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凉山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学辍学现象仍然存在,直接影响了全州义务教育发展和巩固脱贫攻坚大局。
当前处于巩固脱贫的关键期,巩固教育、降低辍学率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长远、关键性举措,民族地区高校为民族地区谋长远发展更是义不容辞,高校大学生更应承担起时代的责任。西昌学院作为凉山州唯一一所本科院校,为凉山脱贫攻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见民族地区高校辅助彝区控辍保学是有具体成果基础的。高校大学生应深入彝区,与彝区儿童、家长以及教育机构直接接触,进行调查、了解、宣传,从实践中得出民族地区高校助力彝区控辍保学的具体路径,让高校辅助控辍保学公益从多种维度进一步辅助民族地区的控辍保学工作,让大学生在学习贯彻国家相关政策,履行大学生应承担的时代责任。目前,民族地区高校公益助力控辍保学在组织建设、理论研究、实践行为方面仍有所欠缺,而公益实施的路径就是组建一支团队,通过实践,得出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组建控辍保学公益组织,为彝区控辍保学工作注入新的血液,对大学生实践能力进行锻炼,为高校联合组织公益参与推动民族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实施理论、学术借鉴是本课题研究主旨[3]。
一、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公益辅助彝区控辍保学具体途径研究过程及成效
西昌学院17级行政管理专业和16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组成了控辍保学公益小组,小组稳定人员有马海伍沙莫、吉克可哈、罗旻、王浩琳、马丁宁,运用文献搜集法,搜集原凉山州六个贫困县控辍保学相关资料,了解控辍保学最新进展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同时调查研究西昌学院已有的关于控辍保学的举措。在实践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公益试点的方式以凉山州越西县为试点地区,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了解彝区孩子辍学原因,采取对口联系当地大学生以及公益才艺表演等方式,进行了控辍保学政策宣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4]。具体研究过程见表1。
在与试点地区政府部门的合作中,本着公益辅助控辍保学的目标,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试点公益小组下乡,投入控辍保学工作中,亲身参与到这场脱贫攻坚战中,不仅帮助了彝区学生,还收获了公益组织创建的经验;征集了部分当地大学生加入控辍保学的宣传活动,发挥了本土大学生在沟通以及榜样化宣传的优势,从观念上改变了公益帮扶对象的一些观点;成员学会了用民族特色化的方式来进行控辍保学的有效沟通,深化了对民族学知识的认识;通过本项目的实践探索,最终本次活动的大学生们都得到了锻炼,更加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更加乐于投入控辍保学的教育扶贫公益活动。控辍保学宣传有效案例见表2。
二、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公益辅助彝区控辍保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公益辅助彝区控辍保学工作不全面、覆盖面窄。由于彝区分布较广,公益小组人员能力受限,并且与政府、学校等的横向联系不足,使得活动主要在越西县,研究覆盖面窄。结合调研来看,造成彝区孩子辍学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观念错误,部分家长仍然有重男轻女或读书无用的思想;家庭贫困,家庭经济压力过大;民风民俗、彩礼以及迷信等风俗原因,造成家庭负担过大;教育不均衡,由于地方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升学时出现脱节的情况。大学生公益组织主要是做政策宣传等工作,加强与学生主体、学生父母沟通这一环节,在学生辍学好于继续读书的观念形成前就使其坚定读书的信念,让父母更加明确读书的重要性。但针对教育不均衡等问题,控辍保学公益組织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存在大学生公益辅助彝区控辍保学工作不全面的问题[5]。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参与控辍保学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彝区民族人口分布具有多样性,需要组织多种宣传方案,对如何开展公益组织,加强公益组织的针对性、有效性,提升公益组织的可行性,造成一定困难。大学生公益主体与公益对象学生、家长存在时间冲突,导致研究时间过长,公益组织实施连续性不够,横向纵向的思考不够全面,给全面实施公益活动造成一定困难。再者,大学生榜样多样性,是为彝区孩子带去不同的公益才艺表演的前提,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公益实施主体与彝区人民的思维、心理、观念存在冲突的情况,给公益组织队伍的建立以及公益组织宣传工作造成一定困难。
三、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公益辅助彝区控辍保学的具体途径
结合大学生榜样化、才艺多样化、情感化宣传等优势,并针对公益组织目前存在的活动连续性不足、覆盖面窄、公益组织时间与公益对象时间冲突等问题,以及所面临的观念冲突等困难提出以下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公益辅助彝区控辍保学的具体途径。 (一)加强公益组织队伍建设
第一,需要得到民族地区高校的进一步指导支持,指导公益组织更好地扩大队伍,实现大学生与学生、家长一对一的沟通,把握公益帮扶对象的最新动态,克服活动时间连续性上不足的问题。第二,积极动员高校内大学生加入公益辅助控辍保学的队伍,尤其动员懂彝语大学生、本土大学生以及拥有民族学知识的大学生参与,并利用大学生在彝区的人脉关系,适当吸收当地高中生等爱心人士参与公益组织活动,让公益组织人员有效覆盖面更广、更符合彝区不同区域的特点、更好发挥优势。第三,在扩大、优化组织队伍过程中注重组织队伍才艺的多样性,让公益组织有针对性地为彝区学生提供多样的榜样化引领方案,引导彝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寻找多样化的道路。第四,对公益组织队伍进行培训,以便更好地了解公益组织的性质、活动内容,发挥公益组织成员的影响力,从而更好地为彝区控辍保学贡献力量,尤其加强成员对民族学知识的学习,让成员学会主客位互换的思考方式,尽可能避免观念冲突的情况。第五,提升公益组织活动的稳定性,做好公益组织人员对接的事宜,避免由于公益人员工作、升学等原因导致公益活动中断,与彝区儿童保持连续的沟通,稳定宣传效果[6]。
(二)加强与学校、政府的合作
民族地区政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控辍保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政府工作人员,为控辍保学工作注入了巨大的心血,公益组织应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合作,让政府、学校了解、指导、支持、帮助公益组织的活动,做政府控辍保学工作的好帮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好伙伴,才能更快地了解学生、家长的具体情况,更好地扩大公益组织活动的范围,提升公益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克服公益组织覆盖面不全的问题。控辍保学宣传的重点应该是未辍学的学生,学校应该是公益组织控辍保学宣传的关键点,大学生公益组织应在学校积极进行榜样话的控辍保学宣传,尤其是小学,幼年时期的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只有在学生自我人格塑造的过程中,为孩子们树立控辍保学的长远影响,才能让孩子们将教育阻断贫困代际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让彝区孩子在面临复杂多样的辍学原因时,坚定学习的道路,克服困难,才能让控辍保学工作防患于未然。
(三)控辍保学公益组织活动应结合彝区特点
彝区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公益组织活动应结合彝区的特点,尊重、爱戴彝区优秀的文化传统,注意遵循询问相关文化、简便有效沟通、避免过度打扰、尊重生活习惯的原则等,在公益才艺表演中融入民族文化,让公益对象学生、家长更乐于去观看、接受。考虑彝族族系关系严密且隆重,应说服彝族家族里面德高望重的人,共同进行控辍保学宣传,提升控辍保学重要性宣传的有效性。针对彝区辍学原因多样的问题,公益组织的宣传活动应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宣讲主题,如在重男轻女方面,主持专门的控辍保学宣传工作,向彝区家长宣讲优秀彝族女同胞的事迹,从观念上为彝族女同胞发声。此外,彝区同一个县里面的不同村落由于民族人口分布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政策宣传接受方式存在差异,需要观察特定区域彝汉文化的情况,采用不同控辍保学公益宣传方案[7]。
(四)发挥大学生优势
发挥大学生榜样的优势,尤其要发挥本土大学生的优势,以彝区同胞实际感触到的方式进行控辍保学宣传,向彝区家长、儿童介绍自己,宣传读书的益处,让家长、学生切实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对贫困代际产生的深远影响,提升公益组织的宣传力量、沟通力量;实现以本土大学生为中心点,以一个本土大学生带动其他高中生、大学生的方式,并结合区域特点形成公益小组,更好地解决公益组织面临的活动区域广的困难,提升公益活动方案的针对性。
发挥大学生才艺多样化的优势,为彝区孩子带去不同的才艺形式,丰富彝区音、体、美的活动和彝区孩子读书目的的多样性,为彝区孩子展示多样化的学习道路。发挥大学生热情主动的优势,而非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方式与彝区学生、家长一对一沟通,了解学生辍学原因,并积极主动探索有针对性的劝解方法,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传达读书的作用,从而提高公益活动的效率。
(五)注重方式多样化
公益组织应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方法的多样性、合理性,发挥好大学生优势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及时学习国家相关新政策,积极观察彝区生活的变化,及时改变相应的控辍保学方案,克服大学生公益辅助彝区控辍保学工作不全面的困难。注重现代化信息手段的应用,通过大众传媒,比如快手、抖音、微博、微信,将公益项目推送出去,让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公益活动中来,出谋划策,进一步突破不同地域的限制。通过信息沟通手段,追踪公益组织宣传对象最新的学习意向,克服公益人员与公益对象时间冲突的问题。注重与有关社会公益组织的联系。社会公益组织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源,包括资金和物资,不仅可以拓宽公益组织人员的视野,并且可以更好、更全面地为控辍保学工作服务,解决如贫困失学等问题,为控辍保学工作提供更多的方案。
四、结语
西昌学院行政管理以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建立公益小组深入彝区,帮助彝区儿童提高入学率的一系列工作,得出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公益辅助彝区控辍保学的一些具体途径:通过加强与政府、学校等组织机构合作,发挥大学生的优势,结合民族心理、思维等特点,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等方式,为组建能够为彝区控辍保学提供有效助力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公益组织提供了具体经验,相信会有更多的大学生积极投入到民族地区控辍保学的工作中,为彝区儿童都能进入义务教育系统、提升彝区整体文化素质、助力彝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Z].2017.
[2] 凉山州控辍保学“一个都不能少”工作方案[Z].2019.
[3] 本刊评论员,岳振.控辍保学重在学以立志[J].当代贵州,2020(45):1.
[4]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的意见[Z].2014.
[5] 吴晨玲.义务教育新政背景下黔东南侗寨中学学生辍学问题的归因研究[D].西南大学,2014.
[6] 曾铮.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7] 朱文華.义务教育阶段彝族女童辍学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
[关键词] 控辍保学;民族地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公益
中图分类号: G7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6-0083-0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2017年)中提出精准确定教育扶贫对象,将民族地区适龄儿童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控辍保学宣传力度[1]。2019年1月15日,凉山州委、州政府研究出台《凉山州控辍保学“一个都不能少”工作方案》,助力凉山州脱贫攻坚控辍保学攻坚克难,致力于让彝区每一个孩子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2]。彝区受办学条件、地理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和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凉山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学辍学现象仍然存在,直接影响了全州义务教育发展和巩固脱贫攻坚大局。
当前处于巩固脱贫的关键期,巩固教育、降低辍学率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长远、关键性举措,民族地区高校为民族地区谋长远发展更是义不容辞,高校大学生更应承担起时代的责任。西昌学院作为凉山州唯一一所本科院校,为凉山脱贫攻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见民族地区高校辅助彝区控辍保学是有具体成果基础的。高校大学生应深入彝区,与彝区儿童、家长以及教育机构直接接触,进行调查、了解、宣传,从实践中得出民族地区高校助力彝区控辍保学的具体路径,让高校辅助控辍保学公益从多种维度进一步辅助民族地区的控辍保学工作,让大学生在学习贯彻国家相关政策,履行大学生应承担的时代责任。目前,民族地区高校公益助力控辍保学在组织建设、理论研究、实践行为方面仍有所欠缺,而公益实施的路径就是组建一支团队,通过实践,得出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组建控辍保学公益组织,为彝区控辍保学工作注入新的血液,对大学生实践能力进行锻炼,为高校联合组织公益参与推动民族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提供有针对性的实施理论、学术借鉴是本课题研究主旨[3]。
一、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公益辅助彝区控辍保学具体途径研究过程及成效
西昌学院17级行政管理专业和16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组成了控辍保学公益小组,小组稳定人员有马海伍沙莫、吉克可哈、罗旻、王浩琳、马丁宁,运用文献搜集法,搜集原凉山州六个贫困县控辍保学相关资料,了解控辍保学最新进展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同时调查研究西昌学院已有的关于控辍保学的举措。在实践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公益试点的方式以凉山州越西县为试点地区,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了解彝区孩子辍学原因,采取对口联系当地大学生以及公益才艺表演等方式,进行了控辍保学政策宣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4]。具体研究过程见表1。
在与试点地区政府部门的合作中,本着公益辅助控辍保学的目标,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试点公益小组下乡,投入控辍保学工作中,亲身参与到这场脱贫攻坚战中,不仅帮助了彝区学生,还收获了公益组织创建的经验;征集了部分当地大学生加入控辍保学的宣传活动,发挥了本土大学生在沟通以及榜样化宣传的优势,从观念上改变了公益帮扶对象的一些观点;成员学会了用民族特色化的方式来进行控辍保学的有效沟通,深化了对民族学知识的认识;通过本项目的实践探索,最终本次活动的大学生们都得到了锻炼,更加了解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更加乐于投入控辍保学的教育扶贫公益活动。控辍保学宣传有效案例见表2。
二、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公益辅助彝区控辍保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公益辅助彝区控辍保学工作不全面、覆盖面窄。由于彝区分布较广,公益小组人员能力受限,并且与政府、学校等的横向联系不足,使得活动主要在越西县,研究覆盖面窄。结合调研来看,造成彝区孩子辍学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观念错误,部分家长仍然有重男轻女或读书无用的思想;家庭贫困,家庭经济压力过大;民风民俗、彩礼以及迷信等风俗原因,造成家庭负担过大;教育不均衡,由于地方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升学时出现脱节的情况。大学生公益组织主要是做政策宣传等工作,加强与学生主体、学生父母沟通这一环节,在学生辍学好于继续读书的观念形成前就使其坚定读书的信念,让父母更加明确读书的重要性。但针对教育不均衡等问题,控辍保学公益組织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存在大学生公益辅助彝区控辍保学工作不全面的问题[5]。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参与控辍保学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彝区民族人口分布具有多样性,需要组织多种宣传方案,对如何开展公益组织,加强公益组织的针对性、有效性,提升公益组织的可行性,造成一定困难。大学生公益主体与公益对象学生、家长存在时间冲突,导致研究时间过长,公益组织实施连续性不够,横向纵向的思考不够全面,给全面实施公益活动造成一定困难。再者,大学生榜样多样性,是为彝区孩子带去不同的公益才艺表演的前提,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公益实施主体与彝区人民的思维、心理、观念存在冲突的情况,给公益组织队伍的建立以及公益组织宣传工作造成一定困难。
三、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公益辅助彝区控辍保学的具体途径
结合大学生榜样化、才艺多样化、情感化宣传等优势,并针对公益组织目前存在的活动连续性不足、覆盖面窄、公益组织时间与公益对象时间冲突等问题,以及所面临的观念冲突等困难提出以下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公益辅助彝区控辍保学的具体途径。 (一)加强公益组织队伍建设
第一,需要得到民族地区高校的进一步指导支持,指导公益组织更好地扩大队伍,实现大学生与学生、家长一对一的沟通,把握公益帮扶对象的最新动态,克服活动时间连续性上不足的问题。第二,积极动员高校内大学生加入公益辅助控辍保学的队伍,尤其动员懂彝语大学生、本土大学生以及拥有民族学知识的大学生参与,并利用大学生在彝区的人脉关系,适当吸收当地高中生等爱心人士参与公益组织活动,让公益组织人员有效覆盖面更广、更符合彝区不同区域的特点、更好发挥优势。第三,在扩大、优化组织队伍过程中注重组织队伍才艺的多样性,让公益组织有针对性地为彝区学生提供多样的榜样化引领方案,引导彝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寻找多样化的道路。第四,对公益组织队伍进行培训,以便更好地了解公益组织的性质、活动内容,发挥公益组织成员的影响力,从而更好地为彝区控辍保学贡献力量,尤其加强成员对民族学知识的学习,让成员学会主客位互换的思考方式,尽可能避免观念冲突的情况。第五,提升公益组织活动的稳定性,做好公益组织人员对接的事宜,避免由于公益人员工作、升学等原因导致公益活动中断,与彝区儿童保持连续的沟通,稳定宣传效果[6]。
(二)加强与学校、政府的合作
民族地区政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控辍保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政府工作人员,为控辍保学工作注入了巨大的心血,公益组织应进一步加强与政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合作,让政府、学校了解、指导、支持、帮助公益组织的活动,做政府控辍保学工作的好帮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好伙伴,才能更快地了解学生、家长的具体情况,更好地扩大公益组织活动的范围,提升公益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克服公益组织覆盖面不全的问题。控辍保学宣传的重点应该是未辍学的学生,学校应该是公益组织控辍保学宣传的关键点,大学生公益组织应在学校积极进行榜样话的控辍保学宣传,尤其是小学,幼年时期的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只有在学生自我人格塑造的过程中,为孩子们树立控辍保学的长远影响,才能让孩子们将教育阻断贫困代际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让彝区孩子在面临复杂多样的辍学原因时,坚定学习的道路,克服困难,才能让控辍保学工作防患于未然。
(三)控辍保学公益组织活动应结合彝区特点
彝区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公益组织活动应结合彝区的特点,尊重、爱戴彝区优秀的文化传统,注意遵循询问相关文化、简便有效沟通、避免过度打扰、尊重生活习惯的原则等,在公益才艺表演中融入民族文化,让公益对象学生、家长更乐于去观看、接受。考虑彝族族系关系严密且隆重,应说服彝族家族里面德高望重的人,共同进行控辍保学宣传,提升控辍保学重要性宣传的有效性。针对彝区辍学原因多样的问题,公益组织的宣传活动应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宣讲主题,如在重男轻女方面,主持专门的控辍保学宣传工作,向彝区家长宣讲优秀彝族女同胞的事迹,从观念上为彝族女同胞发声。此外,彝区同一个县里面的不同村落由于民族人口分布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政策宣传接受方式存在差异,需要观察特定区域彝汉文化的情况,采用不同控辍保学公益宣传方案[7]。
(四)发挥大学生优势
发挥大学生榜样的优势,尤其要发挥本土大学生的优势,以彝区同胞实际感触到的方式进行控辍保学宣传,向彝区家长、儿童介绍自己,宣传读书的益处,让家长、学生切实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对贫困代际产生的深远影响,提升公益组织的宣传力量、沟通力量;实现以本土大学生为中心点,以一个本土大学生带动其他高中生、大学生的方式,并结合区域特点形成公益小组,更好地解决公益组织面临的活动区域广的困难,提升公益活动方案的针对性。
发挥大学生才艺多样化的优势,为彝区孩子带去不同的才艺形式,丰富彝区音、体、美的活动和彝区孩子读书目的的多样性,为彝区孩子展示多样化的学习道路。发挥大学生热情主动的优势,而非站在道德制高点的方式与彝区学生、家长一对一沟通,了解学生辍学原因,并积极主动探索有针对性的劝解方法,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传达读书的作用,从而提高公益活动的效率。
(五)注重方式多样化
公益组织应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方法的多样性、合理性,发挥好大学生优势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及时学习国家相关新政策,积极观察彝区生活的变化,及时改变相应的控辍保学方案,克服大学生公益辅助彝区控辍保学工作不全面的困难。注重现代化信息手段的应用,通过大众传媒,比如快手、抖音、微博、微信,将公益项目推送出去,让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公益活动中来,出谋划策,进一步突破不同地域的限制。通过信息沟通手段,追踪公益组织宣传对象最新的学习意向,克服公益人员与公益对象时间冲突的问题。注重与有关社会公益组织的联系。社会公益组织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源,包括资金和物资,不仅可以拓宽公益组织人员的视野,并且可以更好、更全面地为控辍保学工作服务,解决如贫困失学等问题,为控辍保学工作提供更多的方案。
四、结语
西昌学院行政管理以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建立公益小组深入彝区,帮助彝区儿童提高入学率的一系列工作,得出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公益辅助彝区控辍保学的一些具体途径:通过加强与政府、学校等组织机构合作,发挥大学生的优势,结合民族心理、思维等特点,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等方式,为组建能够为彝区控辍保学提供有效助力的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公益组织提供了具体经验,相信会有更多的大学生积极投入到民族地区控辍保学的工作中,为彝区儿童都能进入义务教育系统、提升彝区整体文化素质、助力彝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Z].2017.
[2] 凉山州控辍保学“一个都不能少”工作方案[Z].2019.
[3] 本刊评论员,岳振.控辍保学重在学以立志[J].当代贵州,2020(45):1.
[4] 凉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的意见[Z].2014.
[5] 吴晨玲.义务教育新政背景下黔东南侗寨中学学生辍学问题的归因研究[D].西南大学,2014.
[6] 曾铮.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7] 朱文華.义务教育阶段彝族女童辍学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