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浪县土门镇保存有一块万历二十八年(1600)树立的石碑,当地称为“大明碑”。本文对土门大明碑进行了校补,对旧边、新边修筑及屯田等情况进行了阐述。该碑是研究新边、松山战役及明代甘肃军事、屯田等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大明碑;新边;屯田制度;阅视制度
[中图分类号]K87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6-0014-02
一、大明碑概况
大明碑为淡红色砂砾石质,高1.2米,宽0.8米,厚0.2米,圆额,正中双线勾勒“大明”二字,故名。正文楷体阴文,计7行,满行25字,计132字,字2厘米见方,局部漫漶不清,周饰卷云纹。通高1.73米,碑身高1.28米,宽0.57米,厚0.18米。碑座为覆斗形,高0.44米。正面上宽0.73米,下宽0.84米,浮雕火珠纹,侧面上宽0.4米,下宽0.78米,浮雕莲花纹。现摘录正面碑文如下:
钦差巡抚甘肃地方赞理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徐批允又同\钦差巡抚甘肃地方赞理军务都察院右都御史□□□□□会\钦差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兼理粮饷□□□□□□□□□\题过新边扒沙土门二处新务戍军凡军民新开田亩永不起科
万历二十八年二月二十五日
钦差督理粮储屯田水利陕西布政使分守西宁□□□□张蒲\南京湖广道监察御史□□□立石
背面文字大多漫漶不清。残存文字记录了万历二十七年(1599)三月,平羌将军达云率军收复松山后,筑打土门城、开荒给地、引水灌溉等事宜。由土门守备立石。
二、大明碑树立缘起
青海一带,长期以来主要由藏族部落驻牧,只有零星蒙古部落。嘉靖三十九年至万历十年间,蒙古俺答袭据青海,留其子丙兔居青海,宾兔居松山,与河套蒙古连成一线。“时为陕西患者,有三大寇,一河套,一青海,一松山。”?譹?訛自此,河西一线,被蒙古部落南北夹击,边患频起,凉庄不宁。俺答归顺后,出现过短暂和平。万历十年(1582)俺答去世后,蒙古各部落互相为战,烽火复起,战事不断。三边总督李汶和甘肃巡抚田乐决计改变被动现状,制定了先攻青海、再收松山、后筑新边以断绝松山通道的战略部署。万历二十三年(1595),从五月到十月,先后主动进攻青海甘山、南川、西川等地,取得了胜利,沉重打击了青海蒙古势力。大小松山是河套进入青海的重要通道,“盖松山左拥兰靖,右护凉古,前逼庄浪,两河则腹心,甘镇则咽喉。”万历二十六年(1598)三月、七月、九月,甘肃巡抚田乐、凉州总兵达云率两河五道官军,分三次出击,击败占据松山的宾兔、阿赤兔等部落,彻底收复了大小松山。松山蒙古部落退至贺兰山一带。兰州以北,西至凉庄边墙,东至黄河,北至腾格里沙漠南缘的松山地区,全部被明军收复,凉庄与靖虏相连,河西通道畅通。战役结束后,田乐上奏修筑“新边”,得到批准。万历二十七年修筑新边370里。万历二十八年二月,朝廷派李汶、田乐等官员,到扒沙、土门等地阅视新边沿线军务、屯戍等事务,在土门堡树立了大明碑。
三、大明碑校补
“钦差巡抚甘肃地方赞理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徐”:即时任甘肃巡抚徐三畏。字子敬,号理斋,直隶任丘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万历二十六年七月,升右佥都御史、甘肃巡抚。但这年的松山战役有关碑文、奏议、叙功人员中都未提及。说明或任命后实未到任,或记载有误,其任职或在万历二十七年田乐离任后。万历三十三年(1605),加兵部尚书衔,次年接替李汶任陕西三边总督。
“钦差巡抚甘肃地方赞理军务都察院右都御史□□□□□”:徐三畏之前,田乐任甘肃巡抚。田乐,号东洲,直隶任丘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万历二十年(1592)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万历二十三年,击退青海蒙古,加兵部左侍郎衔。万历二十四年(1596)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衔。万历二十六年六月,以恢复松山功,加兵部尚书衔,九月加太子太保,树碑纪功。万历二十七年四月,加太子太傅。
田乐离任时间,当在万历二十七年正月壬寅至甲辰间。万历二十六年十二月,甘肃巡抚田乐以病辞本兵任,未允。万历二十七年正月庚寅,兵部还在覆奏甘肃巡抚田乐松山善后事宜疏。壬寅,兵部覆奏科臣张辅之奏言时还称为甘肃巡抚田乐。到了甲辰,称呼变为原任甘肃巡抚田乐。二月辛酉,也称为原任甘肃巡抚。上述称呼的变化,说明了田乐离任甘肃、实任兵部尚书的时间。也说明徐三畏任职甘肃在万历二十七年田乐离任后。与这年三月徐三畏开始为安排甘肃降夷上奏的记载是一致的。同时,田乐熟悉甘肃事务,任职兵部,也是阅视大臣的合理人选。
明代在边督抚多加兵部尚书衔。田乐在万历二十六年亲自率军荡平松山蒙古部落,六月,加兵部尚书衔。九月,再次击退松山蒙古部落后,在扒沙住七昼夜筹划边垣,上疏修筑新边。说明田乐既是松山疆域的收复者,又是修筑新边的策划者。为记其在甘肃功勋,故碑文中沿用原任职衔。但从上下文意分析,碑文中的“同”,是类同之意,与同进士出身的“同”是一个含义。“ 会”用于多部门官员共同参与的活动。说明朝廷专命田乐以巡抚甘肃、赞理军务的身份和地方督抚、御史进行阅视,时任职务又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兵部尚书。故碑中缺文为“兵部尚书田”。万历二十八年二月,正在阅视土门、扒沙期间,田乐上奏议叙十一年李汶、霍鹏斩获功。自己时为抚臣,自乞免叙。后来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十月,田乐又奏其七镇阅视之功。说明参加了这次阅视活动,是以兵部尚书身份参与的。
“钦差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兼理粮饷□□□□□□□□□”:即时任三边总督李汶,李汶字宗齐,别号次豀,直隶任丘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万历二十二年(1594),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万历二十三年,组织田乐、达云击退青海蒙古部落。万历二十六年十二月,以恢复松山功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万历二十七年,组织修筑“新边”和沿边城堡。二月乞罢,职务为总督三边太子太傅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因筑新边等功,加少保。后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二月,叙扫除松山、创筑新边功,加少傅。万历三十四年(1606)离任。故碑中缺文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少保李”。 “钦差督理粮储屯田水利陕西布政使分守西宁□□□□张蒲”:张蒲,河南偃师人,癸酉举人,万历二十四年任陕西右参议,驻凉州。万历二十六年,参加松山战役。《定松山碑》记载其职衔为“凉州粮储分守右参议”。万历二十九年三月升右参政。万历三十二年十二月,以阅视去任。明以布政使司所属参政、参议分别领守各道。故碑文缺文为“分守西宁、凉州参议。”
“南京湖广道监察御史□□□”:南京都察院下设湖广道监察御史,监察两湖,并临时受命监察外地。协管右军都督府、五城兵马司等军,及江淮八卫、华阳五府、荆襄楚三府长史司等。明以御史临时委派巡按地方。本次阅视活动,始于万历二十七年十一月,朝廷派御史杨宏科、姚思仁、于永清、徐元正、赵文炳、李思孝、毕三才、吴楷八人阅视各边。其中,吴楷巡按陕西,但吴楷未任过湖广道监察御史。而湖广道监察御史毕三才在之前巡按陕西,这次有可能也一同阅视。这个湖广道监察御史当是毕三才。
扒沙,即今古浪县大靖镇,蒙语,意为天市,明属小松山范围。万历二十六年被明军收复。万历二十七年,明朝在修建新边时,展筑扒沙城。在万历二十八年的阅视后,为纪收复松山功,取大治、稳定之意,更名为大靖,沿用至今。
大明碑反映了明朝的阅视制度。明代阅视官员一般是给事、御史等官,阅视事务是职权内事务。兵部职方司“以时修浚其城池而阅视之”,逐步形成了阅视八事:积钱谷、修险隘、练兵马、整器械、开屯田、理盐法、收塞马、散叛党。阅视时间上,结合吏部三年、六年、九年考核,一般是三年一阅。万历十八年七月,万历说“三年阅视是常差,如今要特差”,增加了特殊情况的阅视。这次阅视人员有兵部、御史以及地方督抚等官员,反映了多部门会同地方共同阅视的史实。
四、新边屯田概况
屯田是明朝解决戍军粮草、稳定边防的一种有效方式。新边内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宜于开荒种田。沿线各营堡驻扎军队后,为了稳定军心,解决粮草,鼓励戍军开垦荒田。采取分屯置戍的方式,屯田和戍守相结合,划分区域屯田,并进行戍守,无事则耕,有事则战。新边双墩以西各营堡,驻扎士兵2420名,粮草转运烦杂,需要给予鼓励,大兴屯田。大明碑背面记录,万历二十七年三月,修筑土门城后,对驻扎军队给地耕种,“守备给地六十五亩,中军给地□□□,百守所名分地三十五亩……使古浪二坝河水浇灌。”在万历二十八年的这次阅视中,颁布了新开荒田永不交纳粮草的命令,并树碑宣示。甘肃巡抚徐三畏曾请求对归顺部落给予房屋、月粮、地亩、耕牛、籽种等,得到批准。这些部落也成为民屯的一支力量。大明碑就是修筑土门城,鼓励新边土门、扒沙一带军民屯田,免征粮草的证据。此后,在万历三十四年,徐三畏上疏,凉、永沿边一带,地广民多,每遇虏患,趋避为难。申请在黄羊川(今黄羊河)、湖边(今土门镇胡家边)等地筑团庄以便收敛。《秦边纪略》记土门堡地平水顺,麦豆、青稞、黄米为古浪属堡之最。新边屯田活动一直持续到崇祯年间。崇祯十三年《参戎王公碑记》,记录大靖参将王孟颜“开垦酸茨沟荒地,增粮百石,以资课税”的屯田史实。
五、结语
大明碑记录了明朝在万历二十八年二月派三边总督、甘肃巡抚等要员巡视新边的历史。从侧面反映了明朝获胜松山、开疆拓土的历史事实,同时,也反映了明朝屯田和阅视制度。是现存研究松山战役和新边的珍贵实物资料,对研究明朝军事、屯田、阅视、书法等具有重要价值。
[注 释]
张廷玉:《明史·西域传二》。
梁云龙:《荡空松山碑》。
张廷玉:《明史卷·职官二》。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
[关键词]大明碑;新边;屯田制度;阅视制度
[中图分类号]K87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6-0014-02
一、大明碑概况
大明碑为淡红色砂砾石质,高1.2米,宽0.8米,厚0.2米,圆额,正中双线勾勒“大明”二字,故名。正文楷体阴文,计7行,满行25字,计132字,字2厘米见方,局部漫漶不清,周饰卷云纹。通高1.73米,碑身高1.28米,宽0.57米,厚0.18米。碑座为覆斗形,高0.44米。正面上宽0.73米,下宽0.84米,浮雕火珠纹,侧面上宽0.4米,下宽0.78米,浮雕莲花纹。现摘录正面碑文如下:
钦差巡抚甘肃地方赞理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徐批允又同\钦差巡抚甘肃地方赞理军务都察院右都御史□□□□□会\钦差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兼理粮饷□□□□□□□□□\题过新边扒沙土门二处新务戍军凡军民新开田亩永不起科
万历二十八年二月二十五日
钦差督理粮储屯田水利陕西布政使分守西宁□□□□张蒲\南京湖广道监察御史□□□立石
背面文字大多漫漶不清。残存文字记录了万历二十七年(1599)三月,平羌将军达云率军收复松山后,筑打土门城、开荒给地、引水灌溉等事宜。由土门守备立石。
二、大明碑树立缘起
青海一带,长期以来主要由藏族部落驻牧,只有零星蒙古部落。嘉靖三十九年至万历十年间,蒙古俺答袭据青海,留其子丙兔居青海,宾兔居松山,与河套蒙古连成一线。“时为陕西患者,有三大寇,一河套,一青海,一松山。”?譹?訛自此,河西一线,被蒙古部落南北夹击,边患频起,凉庄不宁。俺答归顺后,出现过短暂和平。万历十年(1582)俺答去世后,蒙古各部落互相为战,烽火复起,战事不断。三边总督李汶和甘肃巡抚田乐决计改变被动现状,制定了先攻青海、再收松山、后筑新边以断绝松山通道的战略部署。万历二十三年(1595),从五月到十月,先后主动进攻青海甘山、南川、西川等地,取得了胜利,沉重打击了青海蒙古势力。大小松山是河套进入青海的重要通道,“盖松山左拥兰靖,右护凉古,前逼庄浪,两河则腹心,甘镇则咽喉。”万历二十六年(1598)三月、七月、九月,甘肃巡抚田乐、凉州总兵达云率两河五道官军,分三次出击,击败占据松山的宾兔、阿赤兔等部落,彻底收复了大小松山。松山蒙古部落退至贺兰山一带。兰州以北,西至凉庄边墙,东至黄河,北至腾格里沙漠南缘的松山地区,全部被明军收复,凉庄与靖虏相连,河西通道畅通。战役结束后,田乐上奏修筑“新边”,得到批准。万历二十七年修筑新边370里。万历二十八年二月,朝廷派李汶、田乐等官员,到扒沙、土门等地阅视新边沿线军务、屯戍等事务,在土门堡树立了大明碑。
三、大明碑校补
“钦差巡抚甘肃地方赞理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徐”:即时任甘肃巡抚徐三畏。字子敬,号理斋,直隶任丘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万历二十六年七月,升右佥都御史、甘肃巡抚。但这年的松山战役有关碑文、奏议、叙功人员中都未提及。说明或任命后实未到任,或记载有误,其任职或在万历二十七年田乐离任后。万历三十三年(1605),加兵部尚书衔,次年接替李汶任陕西三边总督。
“钦差巡抚甘肃地方赞理军务都察院右都御史□□□□□”:徐三畏之前,田乐任甘肃巡抚。田乐,号东洲,直隶任丘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万历二十年(1592)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万历二十三年,击退青海蒙古,加兵部左侍郎衔。万历二十四年(1596)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衔。万历二十六年六月,以恢复松山功,加兵部尚书衔,九月加太子太保,树碑纪功。万历二十七年四月,加太子太傅。
田乐离任时间,当在万历二十七年正月壬寅至甲辰间。万历二十六年十二月,甘肃巡抚田乐以病辞本兵任,未允。万历二十七年正月庚寅,兵部还在覆奏甘肃巡抚田乐松山善后事宜疏。壬寅,兵部覆奏科臣张辅之奏言时还称为甘肃巡抚田乐。到了甲辰,称呼变为原任甘肃巡抚田乐。二月辛酉,也称为原任甘肃巡抚。上述称呼的变化,说明了田乐离任甘肃、实任兵部尚书的时间。也说明徐三畏任职甘肃在万历二十七年田乐离任后。与这年三月徐三畏开始为安排甘肃降夷上奏的记载是一致的。同时,田乐熟悉甘肃事务,任职兵部,也是阅视大臣的合理人选。
明代在边督抚多加兵部尚书衔。田乐在万历二十六年亲自率军荡平松山蒙古部落,六月,加兵部尚书衔。九月,再次击退松山蒙古部落后,在扒沙住七昼夜筹划边垣,上疏修筑新边。说明田乐既是松山疆域的收复者,又是修筑新边的策划者。为记其在甘肃功勋,故碑文中沿用原任职衔。但从上下文意分析,碑文中的“同”,是类同之意,与同进士出身的“同”是一个含义。“ 会”用于多部门官员共同参与的活动。说明朝廷专命田乐以巡抚甘肃、赞理军务的身份和地方督抚、御史进行阅视,时任职务又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兵部尚书。故碑中缺文为“兵部尚书田”。万历二十八年二月,正在阅视土门、扒沙期间,田乐上奏议叙十一年李汶、霍鹏斩获功。自己时为抚臣,自乞免叙。后来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十月,田乐又奏其七镇阅视之功。说明参加了这次阅视活动,是以兵部尚书身份参与的。
“钦差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兼理粮饷□□□□□□□□□”:即时任三边总督李汶,李汶字宗齐,别号次豀,直隶任丘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万历二十二年(1594),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万历二十三年,组织田乐、达云击退青海蒙古部落。万历二十六年十二月,以恢复松山功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万历二十七年,组织修筑“新边”和沿边城堡。二月乞罢,职务为总督三边太子太傅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因筑新边等功,加少保。后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二月,叙扫除松山、创筑新边功,加少傅。万历三十四年(1606)离任。故碑中缺文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少保李”。 “钦差督理粮储屯田水利陕西布政使分守西宁□□□□张蒲”:张蒲,河南偃师人,癸酉举人,万历二十四年任陕西右参议,驻凉州。万历二十六年,参加松山战役。《定松山碑》记载其职衔为“凉州粮储分守右参议”。万历二十九年三月升右参政。万历三十二年十二月,以阅视去任。明以布政使司所属参政、参议分别领守各道。故碑文缺文为“分守西宁、凉州参议。”
“南京湖广道监察御史□□□”:南京都察院下设湖广道监察御史,监察两湖,并临时受命监察外地。协管右军都督府、五城兵马司等军,及江淮八卫、华阳五府、荆襄楚三府长史司等。明以御史临时委派巡按地方。本次阅视活动,始于万历二十七年十一月,朝廷派御史杨宏科、姚思仁、于永清、徐元正、赵文炳、李思孝、毕三才、吴楷八人阅视各边。其中,吴楷巡按陕西,但吴楷未任过湖广道监察御史。而湖广道监察御史毕三才在之前巡按陕西,这次有可能也一同阅视。这个湖广道监察御史当是毕三才。
扒沙,即今古浪县大靖镇,蒙语,意为天市,明属小松山范围。万历二十六年被明军收复。万历二十七年,明朝在修建新边时,展筑扒沙城。在万历二十八年的阅视后,为纪收复松山功,取大治、稳定之意,更名为大靖,沿用至今。
大明碑反映了明朝的阅视制度。明代阅视官员一般是给事、御史等官,阅视事务是职权内事务。兵部职方司“以时修浚其城池而阅视之”,逐步形成了阅视八事:积钱谷、修险隘、练兵马、整器械、开屯田、理盐法、收塞马、散叛党。阅视时间上,结合吏部三年、六年、九年考核,一般是三年一阅。万历十八年七月,万历说“三年阅视是常差,如今要特差”,增加了特殊情况的阅视。这次阅视人员有兵部、御史以及地方督抚等官员,反映了多部门会同地方共同阅视的史实。
四、新边屯田概况
屯田是明朝解决戍军粮草、稳定边防的一种有效方式。新边内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宜于开荒种田。沿线各营堡驻扎军队后,为了稳定军心,解决粮草,鼓励戍军开垦荒田。采取分屯置戍的方式,屯田和戍守相结合,划分区域屯田,并进行戍守,无事则耕,有事则战。新边双墩以西各营堡,驻扎士兵2420名,粮草转运烦杂,需要给予鼓励,大兴屯田。大明碑背面记录,万历二十七年三月,修筑土门城后,对驻扎军队给地耕种,“守备给地六十五亩,中军给地□□□,百守所名分地三十五亩……使古浪二坝河水浇灌。”在万历二十八年的这次阅视中,颁布了新开荒田永不交纳粮草的命令,并树碑宣示。甘肃巡抚徐三畏曾请求对归顺部落给予房屋、月粮、地亩、耕牛、籽种等,得到批准。这些部落也成为民屯的一支力量。大明碑就是修筑土门城,鼓励新边土门、扒沙一带军民屯田,免征粮草的证据。此后,在万历三十四年,徐三畏上疏,凉、永沿边一带,地广民多,每遇虏患,趋避为难。申请在黄羊川(今黄羊河)、湖边(今土门镇胡家边)等地筑团庄以便收敛。《秦边纪略》记土门堡地平水顺,麦豆、青稞、黄米为古浪属堡之最。新边屯田活动一直持续到崇祯年间。崇祯十三年《参戎王公碑记》,记录大靖参将王孟颜“开垦酸茨沟荒地,增粮百石,以资课税”的屯田史实。
五、结语
大明碑记录了明朝在万历二十八年二月派三边总督、甘肃巡抚等要员巡视新边的历史。从侧面反映了明朝获胜松山、开疆拓土的历史事实,同时,也反映了明朝屯田和阅视制度。是现存研究松山战役和新边的珍贵实物资料,对研究明朝军事、屯田、阅视、书法等具有重要价值。
[注 释]
张廷玉:《明史·西域传二》。
梁云龙:《荡空松山碑》。
张廷玉:《明史卷·职官二》。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