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帕梅拉》中的父亲形象看18世纪英国父权制社会下的男性权威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_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约翰·安德鲁斯在《帕梅拉》中担任的三个角色,指出在18世纪英国父权制社会下,作为父权制代表的父亲时时刻刻以其背后的男性权威控制着女性的言行举止,揭示在当时社会女性无法摆脱男性的权威,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的现状。
  【关键词】:帕梅拉;父亲形象;父权制
  18世纪的英国是父权制社会,男性一直处于中心和主宰地位,女人必须崇拜和服从。而男人的主导地位不仅体现在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所有意识形态领域,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男性作家的文学创作。在《帕梅拉》中,虽然作者对约翰·安德鲁斯的描述只有寥寥数笔,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角度对《帕梅拉》中父亲角色进行分析,指出其父权制代表的身份。进而揭示出在当时的父权制社会中,女性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无法摆脱男性的权威而存在。
  一、帕梅拉写信的主要对象
  拉康曾指出“自我意识的存在是依赖于他人的认可”,而在父权社会中,女性作为边缘群体,只能通过男性的认可来获得自我身份的认同。在《帕梅拉》这部小说中作者理查逊采用了书信体的文体样式,让女主人公帕梅拉以第一人称发声,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隐藏在其书信和日记背后的约翰·安德鲁斯男性权威。在《帕梅拉》中,第一卷的三十二封的书信全是写给父母,而由于他父亲约翰·安德鲁斯知识水平较高的缘故,他成为了帕梅拉信件的主要读者。帕梅拉的书信是自我表达的媒介,信中记录了周围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痛苦与深思。值得注意的是帕梅拉在书信中反复提到“贞洁”“美德”等词,如第五封信:“我亲爱的父亲母亲,请对你们可怜孩子的贞洁放心。”第十六封信:“选择贫穷与贞洁,而不选择财富与邪恶,这样的选择将会幸福得多”。由此可以看出帕梅拉书写的更重要目的是反复向父亲确认自己清白的身份以及证明自己守贞的决心,获得父亲对自己贞洁和美德的认同。而在B先生将帕梅拉拘禁在林肯郡庄园时,虽然父亲很难看到她的信,但她仍以向父亲诉说的口吻将自己的处境写到日记中,父亲此时就成为了帕梅拉日记的虚拟读者,她时常把自己的“贞洁宣言”写到日记中去。约翰安德鲁斯虽然看不到日记,但他对帕梅拉的影响与控制从未消失,他背后的男性权威像无形中的一股力量推动着帕梅拉向他“报告”贞洁状况,并不断强调自己誓守贞洁的观点,被囚禁的帕梅拉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自我的认同与精神上的支撑。
  父亲作为男权社会中的权威形象,代表了对女性的审视和监督,所以从始至终,帕梅拉自觉的把自己放在被父亲评判的位置,通过对父亲的倾诉来获得自我认同。而理查森看似赋予了帕梅拉最大的话语权,但帕梅拉所发出的声音却无法摆脱男性权威的影响,本质上来说是在男性权威的控制下而发出的声音。
  二、帕梅拉美德的培养者与行为引导者
  约翰·安德鲁斯在《帕梅拉》中一共只出现过两次,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一直用自己的男性权威影响与控制着帕梅拉的成长以及与B先生开展的贞洁保卫战。首先,约翰·安德鲁斯作为一个慈父的形象,他将帕梅拉引向了贞洁的道路,是帕梅拉美德的培养者。约翰·安德鲁斯是一个清教徒,受过一定的教育,通情达理为人正直。在他的培养下,帕梅拉接受了注重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的清教主義教育,成长为一个完美的美德楷模。帕梅拉12岁时便离开父亲身边,但父亲对女儿的关爱却丝毫不因此而减少。首先,当他收到伪造信件猜测女儿凶多吉少时,焦虑不安的约翰安·德鲁斯当晚便动身,走了整整一夜前往B先生家中讨要心爱的女儿。其次,约翰·安德鲁斯为了证实帕梅拉即将结婚的消息立马动身前往林肯郡,在没有见到帕梅拉前,他“老泪纵横,放声大哭起来”,而帕梅拉在见到父亲后,更是推翻了桌子前去扑倒在他的脚跟前。父女间的感情十分深厚。但在约翰·安德鲁斯“慈父”形象的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他“父权制代表”的本质,他不断用男性权威告诫与控制着帕梅拉,使她成长为一个符合社会规范的美德楷模。小说的开始,当安德鲁斯先生知道年轻的B先生成为了女儿的新主人并且对女儿特别照顾的时候,富有人生经验的他立刻觉察到B先生的不良企图,所以严肃地告诫女儿:“如果你发现有一丁点儿蛛丝马迹,看上去好像对你的贞洁有侵害的企图,那就请你务必离开那里,回到我们身边。在与帕梅拉的通信中,父亲在信中从来没有问起过帕梅拉对事情的看法而只是一味的告诉她应该怎么做,时时刻刻以男性权威指导帕梅拉的所作所为。在向B先生讨要女儿时,他说道:“我要看到他是清白无瑕的,如果不是这样,我不愿承认她是我的女儿。”即使知道女儿身处险境,他关心的首要问题也是女儿是否清白。而最后得知B先生准备迎娶帕梅拉时,他没有询问女儿的意愿,仍然只是反复提及贞洁,因为在他心目中,贞洁是头等重要的。由以上可以看出,约翰安德鲁虽然表面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但却一直用自己的男性权威影响、引导着帕梅拉的所作所为,而父权制下生活的帕梅拉由于受到自身传统观念的困扰,也无法摆脱传统女性的命运,她自觉遵从着父亲的一切指示,显示出父权社会中女性的从属地位。
  三、理查森的“发声者”
  在《帕梅拉》中,约翰安德鲁斯自始至终以权威的姿态向帕梅拉灌输的“贞洁观念”,这正是本书中产阶级的作者理查森想要告诫当时社会中广大女性的。所以本质上说,帕梅拉的父亲是书中的“理查森”,一直替理查森发声。
  18世纪,英国仍处于父权制社会,理查森也无法避免这种制度的束缚。他本人是一个清教道德的典范,一生勤奋工作、严格约束自己并最终获得物质回报。因此,在关于女人的贞洁问题上,他坚定的站在传统一边,认为女性的贞洁是无价之宝。他创造了一个“灰姑娘”式的美丽童话,用“回报“为诱饵劝说女性婚前守贞,在潜移默化中向广大妇女施加了男性话语霸权。《帕梅拉》一书中,理查森把美德等同于贞洁与善良,所以在约翰·安德鲁斯写给帕梅拉的几封书信中,一直对“贞洁”有着非比寻常的关注,而“守贞”也正是理查森希望中产阶级女性可以达到的道德标准。因此,理查森把笔下的帕梅拉塑造成传统意义上妇女的典范,让她始终以贞洁淑女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她的贞洁也获得了回报,最终嫁给了B先生成为贵族传统文化所称道的贤良淑德的妻子。理查森成功的通过约翰·安德鲁斯的男性权威向社会中的女性进行说教,在潜移默化中向她们施加男性话语霸权,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此书在发行后成了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帕梅拉”形象引起了当时英国女性的竞相模仿。
  四、结语
  在《帕梅拉》中,约翰·安德鲁斯是帕梅拉书信的读者、其美德的培养者与行为的引导者,同时也是书中的理查森,替作者发声。而“父亲”作为男权社会中的权威形象,时时刻刻以男性权威影响与控制着帕梅拉,她的一言一行都是父亲的意志在其身上的反映。同时,对《帕梅拉》中父亲形象的分析也为我们反映出一个女性生活在男性权威的阴影下,无条件顺从男性的父权社会。
  参考文献:
  [1]拉康.拉康选集[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塞缪尔理查森.《帕梅拉》[M].吴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3]崔静雅、尤丹丹.《帕梅拉》中的父亲形象——浅析父亲对帕梅拉的影响[J].大观周刊,2012(25).
  [4]张莉.《帕梅拉》中新道德范式的建构[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1).
  [5]范荣.父亲是一种隐喻——试析拉康的“父亲之名”在杜拉斯作品中的能指作用[J].外国文学研究,2006.
其他文献
【摘要】:小说《半生缘》中女主人公曼帧与曼璐几对原本如玉的璧人最终却是走上了离别乃至悲剧的结局,这一切究竟是时代造就还是命运使然?本文分别从社会原因,自身原因以及风格原因三个方面,对作品中女性命运悲剧的缘由进行剖析。  【关键词】:半生缘;命运悲剧;根源  张爱玲笔下的爱情是悲凉的,她认为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
期刊
记得初中的时候学过魏巍的一篇文章叫《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文中,人民志愿军奋勇杀敌、拼杀到底,用自己的血肉为群众拉起一道血红的警戒线,那时候,我们觉得一线人民子弟兵是最可爱的人;03年非典爆发,医护人员无私无畏,救死扶伤,冒着被传染的风险坚守救治岗位,结果死亡人数中1/3 是我们的医护人员,那时候,我们觉得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是最可爱的人。前些天的天津滨海爆炸事故,消防官兵们义无反顾,深入火场,给人们留
期刊
【摘要】:苏童的小说具有多种多样不同的属性。他的成名作《妻妾成群》是一部充溢着古典性和抒情性的中篇小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本文拟就《妻妾成群》艺术特色相关的几个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对苏童的小说创作作些初涉皮毛的分析。  【关键词】:苏童;妻妾成群;艺术特色  在中国读者和研究者心目中,小说家苏童具有多种多样的风格和属性,他常以迥然不同的形象刺激读者的阅读习惯。很多学者提起苏童,首先说他是先
期刊
【摘要】:中篇小说《漫水》是王跃文夺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也是继沈从文《边城》之后又一次把湘西特有的人性美、人情美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佳作,更是当代乡土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小说中构建了一座和谐宁静的家园,塑造了一群淳朴善良的故乡人。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对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刻画,来展现一方山水的风土人情。本文将从桃源乡土,人性书写,诗意反思等三个方面来论述小说《漫水》中的审美特征,以此来展示王跃文
期刊
三五好友聚会上,本来是想好好聊聊。在简单的寒暄之后,我们却开始低头看着手机,在各种朋友圈上晒起来。各种媒介交流平台的出现,似乎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像是被无限的拉近又拉近了。事实上确是越来越远,远到我们心灵之间的距离,从咫尺成天涯。  在作者的心中,“交流的无奈”也许并不是指没有办法交流,有的时候是,自己不敢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在,表达自己的感情,害怕被拒绝,害怕被奚落,害怕被孤立,也只好远远的看着,小
期刊
【摘要】:从微观上讲,文学还原、唤醒并创造一个个“自我”。这个“自我”有着各种各樣的梦,大至家国民族,小至亲爱友情,内至心灵隐秘,思接千载,畅行天下。研究大学问题的人,不能忽视文学的叙述;一般的人,文学仍然是其阅读大学的一种方式。现代中国文学起源于现代中国大学,使得大学占了文学叙事的先机。  【关键词】:大学叙事;《一日》;留学生活;《沉沦》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第一篇作品陈衡哲的短篇小说《一日》便
期刊
【摘要】:女性是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另一半,女性形象以自己独特的存在总是既反映出这个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这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又反映出这个社会中占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但是大部分文化中,女性一直是受轻视的一群。这种在传统文化中长期积累下来的性别意识在当今时期也是影响着男性作家对女性形象异性想象式的构造与女性作家本体经验式的抒写存在本质甚至难以调和的鸿沟。新时期以来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期刊
人到中年,过去的好多事慢慢地淡忘了。但是,童年的一些事,记忆总是那么深刻,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模糊……  黑房子  小时候,我家是一个有老房子的四合院。院子的大门朝东开。院子里有上房、书房、角房。南面的房子属于我家,北面的房子属于三奶奶家。上房是两家共有的,作为库房。南书房是奶奶的卧室,也是客厅。角房是父母的卧室,也是我家的厨房。  屋子里面特别黑,墙壁是黑乎乎的,房顶是黑乎乎的,靠墙对着门有一个
期刊
【摘要】:凭借《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小说,迟子建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身份,用讲故事的叙述方式,在简短一天的时光里,将鄂温克民族百年的兴衰娓娓道来,深入挖掘了生活在东北地区山林中的鄂温克人的生存模式、民俗文化以及宗教信仰,将读者的思绪引入那片神秘广袤的白山黑水,去感受一代代鄂温克人用爱恨情仇和生死传奇演绎出的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其中,正是作者独特的叙
期刊
【Abstract】:《Before I Go to Sleep》, a mystery thriller, was releas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on 5 September 2014. Since its first release, it has received mixed reviews from critics. This paper intends 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