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猛烈的冲击,新课程一扫延续已久的沉闷课堂气氛,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课堂活了,老师活了,孩子们活了。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过程,而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是一种潜能的开发,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是一种充满着创造的激情和人性光辉的互动和交流。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课改浪潮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我们教育的希望和灿烂前景。
一、课堂氛围民主化
教育家陶行知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使大多数人创造力发挥到高峰。”因此,教师应发扬民主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切实转变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解放思想,让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之花在课堂开放。过去课堂上,教师常说的一句话是“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现在,教师们在课堂上常说的话是“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谁还有问题请站起来说。”“你的想法比老师的还好。”教师心中有了学生,学生的愿望、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在教师心中有了位置。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孩子们在一种愉悦、宽松的气氛中学习,他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个性化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教学内容游戏化
好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利用学生喜欢做游戏的心理,赋予枯燥乏味的数学以“生命”,让妙趣横生的“动感”数学进入课堂,能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小动物找家”,我画了三间分别标着得数3、6、8的房子,然后给扮演小动物的7位小朋友分别挂上8-2,5+3,1+2,7+4,9-6,0+6,10-2等算式,让他们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中找到各自的“家”,看谁找得又对又快。结果只有7+4找不到“家”。“怎么办呢?小朋友快来帮他想想办法,比如说改一个数字或一个运算符号。”这时,热心的小朋友很快就想到:(1)把+号改为-号,可住进3号房;(2)把7改为2可住进6号房;(3)把4改为1可住进8号房。最后,我又让小朋友们观察:“住在同一个‘家’里的几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兴趣极高的孩子们一下子就发现:1+2=9-6=7-4=3;8-2=0+6=2+4=6;10-2=5+3=7+1=8。这个小游戏穿插于教学活动中,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了知识,整理了知识,并使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教学过程合作化
教学活动是师生、生生多边的互动,“小组合作”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学习群体,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合作为手段开展的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活动。
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时,可用如下形式进行:在学生理解“周长”这一概念后,全班同学按4人一组,围桌而坐,桌面上放了一些大小不等的长方形,以及直尺、小细绳等学具。老师微笑着对大家说:“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问题,你们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研究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语音刚落,同学们就行动起来,比划着、思考着……大家动脑、动口,兴致勃勃地交流着、讨论着。有的说:“我用细绳把长方形围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有的说:“用直尺把四条边长度量一下,然后把它们的长度加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有的说:“我只要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把长×2,宽×2,再加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有的说:“把长方形的长和宽看成一组,那么长方形不是有两组的长+宽吗?所以可用(长+宽)×2求出长方形的周长。”课堂学习气氛非常活跃,出现了争先恐后发言及互相帮助的场面,小组讨论完了,各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做汇报。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不仅有助于全体学生学习进步,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真诚合作,使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景观。
四、作业设计灵活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些老师可能还在为布置作业或不布置作业而苦恼。我觉得作业是要布置,但不是单一地做数学题,而是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融入作业中,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作业,让作业丰富起来,让作业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做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比如学习了“比多少”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用4个相同的杯子装一样多的水,然后分别放入1、2、3、4块冰糖,猜猜哪杯水最甜。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糖最多的那杯水最甜。第二天,我请学生汇报作业情况,学生基本上都举了手,还讲得条条有理呢!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体验了水一样多,糖越多越甜的道理,而且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增强了数学学习的情感。
总之,教师“课要上得有趣”,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样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从而使数学课堂神采飞扬,充满活力。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英都中心小学)
一、课堂氛围民主化
教育家陶行知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使大多数人创造力发挥到高峰。”因此,教师应发扬民主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切实转变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解放思想,让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之花在课堂开放。过去课堂上,教师常说的一句话是“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现在,教师们在课堂上常说的话是“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谁还有问题请站起来说。”“你的想法比老师的还好。”教师心中有了学生,学生的愿望、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发展在教师心中有了位置。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孩子们在一种愉悦、宽松的气氛中学习,他们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个性化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教学内容游戏化
好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利用学生喜欢做游戏的心理,赋予枯燥乏味的数学以“生命”,让妙趣横生的“动感”数学进入课堂,能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小动物找家”,我画了三间分别标着得数3、6、8的房子,然后给扮演小动物的7位小朋友分别挂上8-2,5+3,1+2,7+4,9-6,0+6,10-2等算式,让他们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中找到各自的“家”,看谁找得又对又快。结果只有7+4找不到“家”。“怎么办呢?小朋友快来帮他想想办法,比如说改一个数字或一个运算符号。”这时,热心的小朋友很快就想到:(1)把+号改为-号,可住进3号房;(2)把7改为2可住进6号房;(3)把4改为1可住进8号房。最后,我又让小朋友们观察:“住在同一个‘家’里的几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兴趣极高的孩子们一下子就发现:1+2=9-6=7-4=3;8-2=0+6=2+4=6;10-2=5+3=7+1=8。这个小游戏穿插于教学活动中,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了知识,整理了知识,并使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教学过程合作化
教学活动是师生、生生多边的互动,“小组合作”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学习群体,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合作为手段开展的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活动。
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时,可用如下形式进行:在学生理解“周长”这一概念后,全班同学按4人一组,围桌而坐,桌面上放了一些大小不等的长方形,以及直尺、小细绳等学具。老师微笑着对大家说:“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问题,你们可以利用手中的学具,研究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语音刚落,同学们就行动起来,比划着、思考着……大家动脑、动口,兴致勃勃地交流着、讨论着。有的说:“我用细绳把长方形围一周,这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有的说:“用直尺把四条边长度量一下,然后把它们的长度加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有的说:“我只要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把长×2,宽×2,再加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有的说:“把长方形的长和宽看成一组,那么长方形不是有两组的长+宽吗?所以可用(长+宽)×2求出长方形的周长。”课堂学习气氛非常活跃,出现了争先恐后发言及互相帮助的场面,小组讨论完了,各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做汇报。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不仅有助于全体学生学习进步,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真诚合作,使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景观。
四、作业设计灵活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些老师可能还在为布置作业或不布置作业而苦恼。我觉得作业是要布置,但不是单一地做数学题,而是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融入作业中,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作业,让作业丰富起来,让作业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做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比如学习了“比多少”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用4个相同的杯子装一样多的水,然后分别放入1、2、3、4块冰糖,猜猜哪杯水最甜。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糖最多的那杯水最甜。第二天,我请学生汇报作业情况,学生基本上都举了手,还讲得条条有理呢!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体验了水一样多,糖越多越甜的道理,而且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增强了数学学习的情感。
总之,教师“课要上得有趣”,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样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从而使数学课堂神采飞扬,充满活力。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英都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