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筋急转弯”是一种充满机巧和谐趣的智力型题目,它具有反常规甚至反逻辑的特点。要解码“脑筋急转弯”,先要弄清它所暗藏的玄机。
一、利用双关产生歧义。在一定的语言条件下,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言模棱两可,人为地造成歧义,会增强思维的难度。例如:
⑴用铁锤锤鸡蛋,为什么锤不破?
⑵一只狗总是不洗澡,为什么不生虱子?
例⑴中,因为“锤”既可以作名词“锤子”解,又可以作动词“敲打”的意思,题目巧妙利用“锤”字的多义性,使“锤不破”一词出现歧义。如果理解成“(鸡蛋)敲不破”,就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只有把“锤”理解成“铁锤”就迎刃而解了。因为,铁锤当然不会破了。
例⑵的奥妙在一“生”字上。“生”有“产生(长)”、“生育”等意思,这里如果理解成“产生(长)”就会陷入死胡同,因为狗只能生狗崽,无论如何也是不能生虱子的。
二、利用字形形成谐趣。题目真正的意义不是字面上通常所表达的意义,而是在汉字本身的形体上做文章。有以下几种情形:
1.利用拆字,对某个字的字形增损离合。答案一般是构成该字的某一部件。例如:
⑶中国内地生产什么?
例⑶看似问“中国内地”,实际上要分析“中国”的“国”字形体结构的内部构成:外部是“口”,里面是“玉”。由此得出答案:玉。
2.对字形移位、换向、组接。例如:
⑷什么东西倒立后会增加一半?
⑸“只”字加一笔,变成什么字?
例⑷中的“东西”不是某一物品,而是一个字,确切地说,是一个数字:6。因为6倒过来就是9。
例⑸不是按常规在“只”字上加一笔,而是将“只”字旋转90°后再加上一竖,组成一个“冲”字。这种方式很有些荒谬,但它增添了一份谐趣,这恰恰是“脑筋急转弯”的特点之一。
3.对某几个字进行分析推演。例如:
⑹太平洋中间怎么样?
回答这个问题不能直接从地理学的角度去思考太平洋中间是怎样的情形,而要着眼于“太平洋”三个字本身。原来,答案是指这三个字中间的一个字:“平”。
三、利用曲解造成迷惑。
1.题目中的曲解。题目中的某个词语表达的不是通常的意义,要将它有意加以歪曲别解之后,才能得出答案。例如:
⑺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言而无信?
“言而无信”是一个成语,其中“信”是“信用”的意思。但在题目里这样解释是万万不行的。这里的“信”要理解成“信件”,答案是“因为有了电话”。
2.答案中的曲解。回答问题时,先把某个词语曲解后,再进行推演,然后用作答案。例如:
⑻张飞的妈妈姓什么?
先把“无事生非”曲解成“吴氏(无事)生飞(非)”,然后推断出张飞的妈妈姓吴。
四、暗换概念,形成误导。例如:
⑼为什么有的果树生长十几年也不结一个苹果?
这个题目粗看不知其所以然,其实,前面说的是“果树”,后面问的是“苹果”,暗中转换了概念,很容易把人引入思维的误区。一旦弄清这一奥秘,答案就是不言自明了。原来,那不是一棵苹果树。
还有时候,题目中出现的数字不是通常所表示的数量关系,而是表示另外的概念。
例如:
⑽什么时候四减三等于五?
通常情况下,这个算式是不可能成立的。这里的数字实际上是指珠算时候的算盘珠子。四粒珠子(上面一粒,下面三粒,表示8)减去三粒珠子(下面三粒,表示3)等于五(上面一粒珠子,表示5)。
五、提供模糊信息,让人产生错觉。例如:
⑾有一个眼睛瞎了的人,走到山崖边上,突然停住了,然后往回走,为什么?
题目中“一个眼睛瞎了的人”,使人误认为是双目失明的人,其实,他只瞎了一只眼。
六、列举不合常理的现象,干扰思维。
1.貌似不合常理,实为平常的事实。
⑿一条绳子从中间剪断还是一条绳子,为什么?
例⑿按照惯常思维是得不出答案的,因为一般情况下,一条绳子从中间剪断后会成为两截。但是,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就会发现其中还有一种特例:绳子剪断之前是一个绳圈。
2.列举的现象不合常理,其答案往往也是悖情的。例如:
⒀鸡鹅赛跑,鸡比鹅跑得快,为什么鹅先到终点?
既然鸡比鹅跑得快,自然应该先到达终点。为什么鹅反而先到达终点呢?是鸡中途滑倒,或者发挥失常,还是出了其他意外呢?其实,这些都不是值得关注的。它的答案很有些出人意外:鸡跑错了方向。
七、貌似平常,暗含诡谲,使人莫名其妙。题目本意不在让人作科学分析,其答案往往是反常规甚至是反逻辑的。例如:
⒁为什么鱼生活在水中?
这是一个十分平常的问题,但如果从鱼的生理结构和习性等方面来分析,就变成了一个纯生物学问题,题目的趣味性也就消失殆尽了。这一个题目只能实问虚答:因为岸上有猫。
可见,只有准确抓住其特点,运用求异思维方式来缜密分析,真正让脑筋转一个弯,才能顺利解码“脑筋急转弯”。(注:文中带下画线的文字为相关题目的答案)
下面提供一组题目,让您一显身手。
1.古时候,什么人没有当爸爸就先当公公?
2.屋子里明明有三个人,全都出去了,可偏偏还有两个人说话,为什么?
3.最不听话的人是谁?
4.人的胸中能藏些什么?
5.“人”加一笔不是“个”、“大”,是什么?
6.开心就是快乐,那么关心呢?
7.爷爷精读兵法,但是每次与孙子下象棋都输,为何?
8.世界上最小的手铐是什么?
9.小聪的爸爸不是画家,为什么他的作品却一直挂在画展大厅很显眼的地方?
10.为什么11加上2之后等于1?
11.王先生有两个当警察的朋友,其中一个是另外一个的孩子的父亲,这可能吗?为什么?
12.某人被一个从3000米高空落下的东西碰到了头,却没有受伤,为什么?
13.老王的头发已经掉光了,可为什么他还老去理发店?
14.警方发现一起杀人案,现场没有留下线索,也无目击者,但一个小时后警方宣布破案,为什么?
15.什么地方你永远也坐不上去?
16.下雪天,阿文开了暖气,关上门窗,为什么还感到很冷?
(以上题目均选自《第二课堂》)
答案:
1.太监
2.出去的那个人叫全都
3.聋子
4.凶
5.及
6.是不快乐(“开心”的反面)
7.爷爷用的是“兵来将挡”
8.戒指
9.他的作品是“左拐,公厕”
10.手表上的指针。十一点再过两个小时就是一点
11.可能。两个警察是夫妇
12.碰到头的是雨点
13.老王是理发师
14.凶手自首了
15.自己的大腿
16.他关在门外
一、利用双关产生歧义。在一定的语言条件下,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言模棱两可,人为地造成歧义,会增强思维的难度。例如:
⑴用铁锤锤鸡蛋,为什么锤不破?
⑵一只狗总是不洗澡,为什么不生虱子?
例⑴中,因为“锤”既可以作名词“锤子”解,又可以作动词“敲打”的意思,题目巧妙利用“锤”字的多义性,使“锤不破”一词出现歧义。如果理解成“(鸡蛋)敲不破”,就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只有把“锤”理解成“铁锤”就迎刃而解了。因为,铁锤当然不会破了。
例⑵的奥妙在一“生”字上。“生”有“产生(长)”、“生育”等意思,这里如果理解成“产生(长)”就会陷入死胡同,因为狗只能生狗崽,无论如何也是不能生虱子的。
二、利用字形形成谐趣。题目真正的意义不是字面上通常所表达的意义,而是在汉字本身的形体上做文章。有以下几种情形:
1.利用拆字,对某个字的字形增损离合。答案一般是构成该字的某一部件。例如:
⑶中国内地生产什么?
例⑶看似问“中国内地”,实际上要分析“中国”的“国”字形体结构的内部构成:外部是“口”,里面是“玉”。由此得出答案:玉。
2.对字形移位、换向、组接。例如:
⑷什么东西倒立后会增加一半?
⑸“只”字加一笔,变成什么字?
例⑷中的“东西”不是某一物品,而是一个字,确切地说,是一个数字:6。因为6倒过来就是9。
例⑸不是按常规在“只”字上加一笔,而是将“只”字旋转90°后再加上一竖,组成一个“冲”字。这种方式很有些荒谬,但它增添了一份谐趣,这恰恰是“脑筋急转弯”的特点之一。
3.对某几个字进行分析推演。例如:
⑹太平洋中间怎么样?
回答这个问题不能直接从地理学的角度去思考太平洋中间是怎样的情形,而要着眼于“太平洋”三个字本身。原来,答案是指这三个字中间的一个字:“平”。
三、利用曲解造成迷惑。
1.题目中的曲解。题目中的某个词语表达的不是通常的意义,要将它有意加以歪曲别解之后,才能得出答案。例如:
⑺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言而无信?
“言而无信”是一个成语,其中“信”是“信用”的意思。但在题目里这样解释是万万不行的。这里的“信”要理解成“信件”,答案是“因为有了电话”。
2.答案中的曲解。回答问题时,先把某个词语曲解后,再进行推演,然后用作答案。例如:
⑻张飞的妈妈姓什么?
先把“无事生非”曲解成“吴氏(无事)生飞(非)”,然后推断出张飞的妈妈姓吴。
四、暗换概念,形成误导。例如:
⑼为什么有的果树生长十几年也不结一个苹果?
这个题目粗看不知其所以然,其实,前面说的是“果树”,后面问的是“苹果”,暗中转换了概念,很容易把人引入思维的误区。一旦弄清这一奥秘,答案就是不言自明了。原来,那不是一棵苹果树。
还有时候,题目中出现的数字不是通常所表示的数量关系,而是表示另外的概念。
例如:
⑽什么时候四减三等于五?
通常情况下,这个算式是不可能成立的。这里的数字实际上是指珠算时候的算盘珠子。四粒珠子(上面一粒,下面三粒,表示8)减去三粒珠子(下面三粒,表示3)等于五(上面一粒珠子,表示5)。
五、提供模糊信息,让人产生错觉。例如:
⑾有一个眼睛瞎了的人,走到山崖边上,突然停住了,然后往回走,为什么?
题目中“一个眼睛瞎了的人”,使人误认为是双目失明的人,其实,他只瞎了一只眼。
六、列举不合常理的现象,干扰思维。
1.貌似不合常理,实为平常的事实。
⑿一条绳子从中间剪断还是一条绳子,为什么?
例⑿按照惯常思维是得不出答案的,因为一般情况下,一条绳子从中间剪断后会成为两截。但是,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就会发现其中还有一种特例:绳子剪断之前是一个绳圈。
2.列举的现象不合常理,其答案往往也是悖情的。例如:
⒀鸡鹅赛跑,鸡比鹅跑得快,为什么鹅先到终点?
既然鸡比鹅跑得快,自然应该先到达终点。为什么鹅反而先到达终点呢?是鸡中途滑倒,或者发挥失常,还是出了其他意外呢?其实,这些都不是值得关注的。它的答案很有些出人意外:鸡跑错了方向。
七、貌似平常,暗含诡谲,使人莫名其妙。题目本意不在让人作科学分析,其答案往往是反常规甚至是反逻辑的。例如:
⒁为什么鱼生活在水中?
这是一个十分平常的问题,但如果从鱼的生理结构和习性等方面来分析,就变成了一个纯生物学问题,题目的趣味性也就消失殆尽了。这一个题目只能实问虚答:因为岸上有猫。
可见,只有准确抓住其特点,运用求异思维方式来缜密分析,真正让脑筋转一个弯,才能顺利解码“脑筋急转弯”。(注:文中带下画线的文字为相关题目的答案)
下面提供一组题目,让您一显身手。
1.古时候,什么人没有当爸爸就先当公公?
2.屋子里明明有三个人,全都出去了,可偏偏还有两个人说话,为什么?
3.最不听话的人是谁?
4.人的胸中能藏些什么?
5.“人”加一笔不是“个”、“大”,是什么?
6.开心就是快乐,那么关心呢?
7.爷爷精读兵法,但是每次与孙子下象棋都输,为何?
8.世界上最小的手铐是什么?
9.小聪的爸爸不是画家,为什么他的作品却一直挂在画展大厅很显眼的地方?
10.为什么11加上2之后等于1?
11.王先生有两个当警察的朋友,其中一个是另外一个的孩子的父亲,这可能吗?为什么?
12.某人被一个从3000米高空落下的东西碰到了头,却没有受伤,为什么?
13.老王的头发已经掉光了,可为什么他还老去理发店?
14.警方发现一起杀人案,现场没有留下线索,也无目击者,但一个小时后警方宣布破案,为什么?
15.什么地方你永远也坐不上去?
16.下雪天,阿文开了暖气,关上门窗,为什么还感到很冷?
(以上题目均选自《第二课堂》)
答案:
1.太监
2.出去的那个人叫全都
3.聋子
4.凶
5.及
6.是不快乐(“开心”的反面)
7.爷爷用的是“兵来将挡”
8.戒指
9.他的作品是“左拐,公厕”
10.手表上的指针。十一点再过两个小时就是一点
11.可能。两个警察是夫妇
12.碰到头的是雨点
13.老王是理发师
14.凶手自首了
15.自己的大腿
16.他关在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