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制定过程中时间压力效应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anzi0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批准号:05JAXLX007)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金资助(课题批准号:2007BJY005)。
  王大伟(1978-),男,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管理与经济决策、人力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研究。
  胡瑜(1975-),男,湖北秭归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时间压力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变量。研究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却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一种是时间压力严重降低了决策质量;另一种是时间压力提升了决策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引入时间压力变量(高时间压力、中等时间压力、低时间压力),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为决策任务,继续考察时间压力对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时间压力 决策 认知努力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ime pressure affecting decision
  Wang Dawei Hu Yu
  Abstract:Time pressure is an important variable which impacts decision making.Researchers have studied it indepth,however,there have been two different results:one results is that decision quality decreased as the level of time pressure is high.The other is vice versa.This article introduce a variable called time pressure (high/moderate/low level ) and take management problems as decision task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ime pressure on decision.
  Keywords:Time pressure Decision Cognitive resources
  【中图分类号】F20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7-0026-04
  
  1.前言
  
  许多研究表明,时间压力严重影响了决策制定:在时间受到限定的条件下,决策制定者做出的决策质量明显降低(Miller,1960;Wright,1974;Rouse,1979;Ben-Zur & Breznitz,1981;Isenberg,1984;Zakay & Wooler,1984;Svenson,Edland & Karlsson,1985;Rothstein,1986;Payne etc,1993,1995,1996;Svenson & Maule,1993;Goldberger & Breznitz,1999;Zakay,2001;Gonzalez etc,2004;Payne,2006)[1]。例如,时间压力降低了多重线索概率学习的决策的准确性(Rothstein,1986;Payne,1985)[2],对决策质量自信心的下降(Smith,1982;Svenson & Maule,1993)[3]。对于上述现象,研究者们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提出了解释它们的几种重要观点:
  认知努力(cognitive effort)与准确性权衡说(Beach & Mitchell,1978;Bockenholt,Albert,Aschenbrenner,& Schmalhofer,1991;Payne,1993)。该理论认为,在时间压力情境中,个体会加快对信息的搜寻,提升对问题判断与决策的速度,然而这就可能阻碍有效认知资源的提取,致使决策的准确率下降[4]。
  认知能力受限说(Miller,1960;Maule & Edland,1997;Svenson & Maule,1993)。该假设是以认知能力为基础,认为在时间压力情境中,个体在提取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决策时,更多地求助于需要较少认知资源需求的简单加工策略。也就是说,由于时间压力的侵入,个体提取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决策时,记忆中有效的决策信息会受到阻碍,对个体认知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降低了决策质量[3]。
  情绪、一般知识假说(Bless,2001,Bless et al.,1996)。该假说认为对于个体而言,不同程度的依赖一般知识结构(脚本、刻板印象、特征)具有高度适应意义(Bless,1994)。如果个体体验到一种积极情绪,这种情绪预示当前环境是良好的,那么根据经验依赖一般知识结构对信息进行加工是有效的;相反,如果个体体验到消极情绪,该种情绪预示环境中出现了问题,此时还依赖一般知识结构就是适应不良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和依赖更加具体的信息可以帮助个体解决环境中的问题[5]。
  综观以往研究的文献以及理论发现,时间压力降低了决策质量,影响了决策者的自信心。但是,近来有的研究者(Svenson,Benson,1993;Galotti et al.,1986)对时间压力情境中的决策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结果发现时间压力非但没有降低决策质量,甚至提升了决策质量[6]。比如,研究者发现在时间压力情境中,决策的准确性比非时间压力情境中更高,问题解决的成绩更好。这是为什么?换言之,到底时间压力是降低了决策质量,还是提升了决策质量?
  为了进一步探讨该问题,我们引入时间压力状态变量(高时间压力/中等时间压力/非时间压力),运用企业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为决策任务,整个实验程序用VB6.0编制,所有的操作规程都在奔腾4计算机上呈现。需要说明一点:以往对时间压力条件下决策的研究,时间压力状态变量只采用时间压力与非时间压力两个水平,笔者认为中间缺少一个过渡环节,因此,本实验中加入一个中间水平作为比较对象,以便更加细致地、深入地探索时间压力对决策的影响。
  在实验正式开始前,要进行的是时间压力的设定。基于以往对时间压力操作规程的研究(Benson & Svenson,1993;Zakay & Wooler,1984;Svenson,Edland & Karlsson,1985),我们进行预备性实验测定引发压力的具体时间。具体的测量方法如下:首先测定完成每个决策项目的平均反应时间(RT)以及标准差(SD),用RT减去SD就得到能引起时间压力的具体时间,同时运用时间压力量表测量当时被试的时间压力感,形成中等时间压力的具体时间。然后以毫秒为单位减少每个决策问题的时间,并让每个被试完成时间压力以及情绪量表,测得引起高时间压力的具体时间[7]。反之,增加每个决策问题的时间,在完成上述量表的基础上,测得感受不到压力的具体时间。这样得到三个具体时间:非时间压力的时间(no time pressure,简称NTP)、中等时间压力的时间(Moderate time pressure,简称MTP)以及高时间压力的时间(high time pressure,简称HTP)。实验一的具体测量结果如下表1、2。
  


  2.实验目的
  
  本实验引入时间压力状态(时间压力状态:高时间压力、中等时间压力、非时间压力)变量,探讨时间压力是否影响决策?
  
  3.实验方法
  
  3.1 被试。
  自愿参加实验的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生90名,其中男生48人,女生42人,平均年龄为23.5岁,标准差是0.45,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此前均未参加过类似的实验。
  3.2 实验设计。
  单因素的完全随机设计,时间压力状态(高时间压力、中等时间压力、非时间压力)为自变量,因变量为决策成绩,即再认击中率、虚报率。
  3.3 材料和设备:
  实验材料的编制:
  ①通过访谈,确定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访谈约80名企业员工,了解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通常采用的解决方案;②问题的整理以及方案的确立。把访谈的问题进行整理、加工,形成11个出现频数较高的问题,如,“感觉到自己付出与所得(报酬)不成正比,怎么办?”、“与其他员工沟通出现障碍,怎么办?”等等,在此基础上整理出这11个问题通常采用的解决方案;③将形成的11个问题以开放式问卷的形式发放给同质企业员工(约60人),进行调查,要求他们写出自己在遇到该问题时通常所采用的所有解决方案,以词语或短语(二字词语或四字短语)的形式呈现;④解决方案的最终形成。整理回收问卷,对解决方案的词语或短语进行频数统计,选出频数最高的9个词语短语作为最终的解决方案。下面是问题与解决方案的举例:
  感觉到自己付出与所得(报酬)不成正比,怎么办?
  解决方案为:反省辞职 进取 维权 发泄 协商 怠工 忍受 安慰
  与其他员工沟通出现障碍,你会怎么办?
  解决方案是:内省 置之不理 忍让 沟通 改变 求助汇报 自我调整 让步
  ⑤通常不采用解决方案的形成。把上述企业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11个问题的问卷,发放给企业同质员工,让他们写出自己在遇到该问题时所有通常不采用的解决方案,以词语或短语(二字词语或四字短语)的形式呈现;然后将问卷进行整理、统计,最终形成频数最高的9个词语、短语为通常不采用的解决方案。举例如下:
  感觉到自己付出与所得(报酬)不成正比,怎么办?
  通常不采用的解决方案:反馈 自我表露 辞退 争取 维护 发奋 协议 旷工 承受 抚慰
  3.4 实验程序。
  把被试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参加高时间压力条件下的再认测验,第二组参加中等时间压力条件下的再认测验,第三组参加非时间压力条件下的再认测验。
  实验共分四个阶段,指导语以及测验内容均在奔腾4计算机上呈现,由被试单独在计算机上操作完成。
  3.4.1 情绪测量阶段:在进入正式实验前,运用庄锦英(2003)编制的情绪量表,让被试在计算机上用如实选择自己现在的感受。
  3.4.2 学习阶段:
  采用偶然学习指导语,告知被试下面呈现的是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通常的解决方案。计算机屏幕中央呈现一个注视符“+”400ms后,黑屏300ms,然后呈现一个员工遇到的问题3秒,之后黑屏300ms,接着呈现通常的解决方案(9个),每3秒呈现一个,直至呈现完毕,然后间隔1秒后再进行下一问题的呈现,以此循环直至完成。这样在屏幕中央共随机呈现11个问题(99个解决方案),其中9个为正式学习的项目,前后各有1个问题作为缓冲项目。最后提示被试要看清问题,认真学习其解决方案,以便进行后面的测验。
  3.4.3 干扰阶段:
  学习阶段后是3分钟的干扰任务,用以掩蔽学习和测验之间的关系。干扰任务为呈现一些美丽的世界名城,要求被试在预发的白纸上写出含有某个字的城市的名称。
  3.4.4 测验阶段:
  通过屏幕上的链接按钮指导被试进入高时间压力、中等时间压力或非时间压力条件下测验的不同程序。
  将学习过的9个问题中每个问题的9个解决方案(旧项目)与相对应每个问题9个未学习过的解决方案(新项目)混合,以随机顺序在计算机上呈现。随机顺序有两种安排,在被试间平衡,一个被试只以其中一个顺序进行。问题的每个解决方案在高时间压力条件下的呈现时间为1005毫秒,中等时间压力为1900毫秒,而非时间压力条件下为4800毫秒,若被试在1005毫秒、1900毫秒或4800毫秒内按键反应,则这一方案消失出现下一个方案。若被试1005毫秒、1900毫秒或4800毫秒内没有按键,这一方案自动消失,出现下一个方案。
  在此阶段,高时间压力、中等时间压力和非时间压力条件下再认测验要求被试判断呈现过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否学习过,如果是学习过的方案就按“A”键,如果是没有学习过的方案就按“D”键。计算机将自动记录被试按键的结果。三种条件的差异在于每个解决的方案呈现的时间不同,高时间压力条件下每个问题解决方案的呈现时间为1005毫秒,中等时间压力情境中呈现的时间为1900毫秒,而非时间压力条件的呈现时间为4800毫秒。
  每种条件的测验结束后,首先要进行时间压力检测:从一点没有压力到完全感受到有压力的10点量表上让被试划出自己现在的感受。然后再要求其回答以下问题:①可用的时间太少;②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③感到有时间压力(时间压力);④对自己的决策很满意。整个实验过程,高时间压力测验大约需要5分钟左右,中等时间压力测验需要8分钟左右,而非时间压力测验则需要16分钟左右。
  
  4.结果与讨论
  
  4.1 结果。
  实验一没有发现无效数据,对被试的再认测验成绩:击中(准确再认出先前学习的内容)和虚报(把没有学习过的内容错误地报告为学习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描述统计,结果示于表3。
  


  上述数据均运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对决策成绩,即再认击中率、虚报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时间压力状态在击中率上主效应显著,F(2,87)=70.397,P=.000;在虚报率上主效应也非常显著,F(2,87)=465.898,P=.000。
  


  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击中率上,高时间压力同中等时间压力、非时间压力差异显著,表明高时间压力显著降低了决策质量;而中等时间压力同非时间压力差异不显著,说明中等时间压力情境中决策质量并没有下降,从上述表格可以看中等时间压力的成绩稍微好于非时间压力。在虚报率指标上,高时间压力同中等时间压力、非时间压力差异显著,表明高时间压力增加被试报告的错误次数;中等时间压力同非时间压力差异不显著,说明中等时间压力情境中和非时间压力情境中报告错误的次数相当。(如图1、2所示)
  


  4.2 讨论。
  4.2.1 高时间压力降低了决策质量。
  本研究通过明确要求被试全面、准确地再认先前学习过的内容,从而保证三组被试在对任务的精细加工的动机强度是一致的。分析上述结果发现,被试在高时间压力条件下,决策成绩显著下降,这同以往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Zakay,Wooler,1984;Svenson,Edland,Karlsson,1985;Rothstein,1986;Payne etc,1993,1995,1996;Svenson&Maule,1993;Goldberger&Breznitz,1999)[8]。
  时间压力降低决策质量可以从下面一个现实的例子中得到很好的印证。1990年1月25日是美国人们记忆最为深刻、最为痛心的一天,阿维安卡52航班(Avianca Flight52)在美国的肯尼迪机场上空坠毁,机上73名人员全部遇难。当时飞机飞行至肯尼迪机场上空时,像往常一样等候机场调度员的降落指令。按照以往的惯例,飞行员操作飞机降落到机场可能需要10分钟时间,时间牢牢地印在飞行员以及乘务组成员的心里。但是,由于当天天气恶劣,加至飞行员与机场工作人员的沟通问题,飞机坠落的时间只剩下9分钟,时间压力引发了飞行员的心理压力,使飞行员决定飞机降落的方式出现了严重失误,最终酿成了严重的后果[9]。
  4.2.2 高时间压力条件下个体严重缺乏认知加工能力。
  按照本实验的逻辑,如果时间压力组的被试由于记忆中信息的提取受到阻碍而降低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受限说),那么,他们在解决方案上的再认成绩应该低于非时间压力组;同样,如果时间压力组的被试由于要加快速度完成任务而增加信息搜寻困难、准确率下降(认知努力-准确性权衡说),那么,他们在解决方案上的再认成绩也应该低于非时间压力组;特别依据情绪、知识一般学说的提示,当时间压力作用于个体时,就会引发个体情绪的唤醒水平,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这就使个体在决策时,不再依赖以往的知识结构进行决策,而是依靠当前的具体信息进行判断与决定。这种非有效信息的运用使被试的再认成绩也应该低于非时间压力组。
  从图表1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被试在对以往解决方案的再认上,高时间压力击中率低于非时间压力,但是虚报率却高于非时间压力。这表明高时间压力增加了被试提取信息进行决策的困难,认知加工能力下降,导致决策质量下降。
  4.2.3 对一种矛盾现象的阐释。
  很多研究(包括本实验)指出时间压力使个体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压力,阻碍了记忆中有效信息的提取,降低了对问题的认知能力,从而使决策质量下降;而又有研究表明,时间压力激发了个体的创造性、灵感,提升解决问题的速度与效率,没有降低决策质量,甚至是提高了决策质量。这就造成两种观点相互矛盾,背道而驰,如何解释?
  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了前一种观点,对后一种研究思想提出了质疑。特别是在仔细分析了后一种观点的所有研究后,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对引发压力的具体时间操作程序不够严谨。这就有可能造成时间压力情境中的决策是在没有真正引发出时间压力的条件下进行的;②时间压力的诱发手段不够成熟。单一地规定完成的时间限制是不够的,需要真正把压力诱发出来才能起作用;③实验方法假定的时间状态过于简单,只有时间压力与非时间压力两种,中间缺少一个环节,那就是中等时间压力。它有可能激发个体的创造性,促进其采取有效地行动,最终提升对紧急事件处理的效率与准确率。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如果设定的时间没有让被试感受到时间压力,则就相当于在没有时间压力情境中进行决策,这样当然可能提升决策的成绩;如果诱发的时间压力是中等的时间压力,则就可能“有压力,才有动力”,提升了决策的效度。网上用优惠券购物是现代比较流行的消费方式。当最后购买时间限定为16S、32S和64S的时候,发现时间限制让个体产生相应的时间压力,决策速度加快(优惠券规定的时间没有用尽),购买倾向有时也会发生改变。比如,16S决定购买的物品明显少于低时间压力的情况(64S),而中等时间32S的压力下,个体决定购买物品的数量是高时间压力的2倍,是低时间压力的1倍多。(根据购物店的损失与收益的对比来说,优惠券运用的越少,自己的获益就会越多)[8]。
  而本研究则严格控制了对时间压力设定的操作,将时间压力状态变量设定为三个水平(高时间压力/中等时间压力/非时间压力),结果发现高时间压力严重降低了决策的质量,中等时间压力反而提升了决策质量。从这一意义上说,中等时间压力的作用是积极的:它可能会激活大脑中储存的信息,增加当前信息的丰富性、联想性,扩大了当前注意的范围,提升了信息加工的速度与质量。
  
  5.结论
  
  5.1 时间压力影响了决策质量,高时间压力下的决策质量严重下降。
  5.2 中等的时间压力有时会提升决策者的创造性,从而提高决策质量。
  5.3 高时间压力情境中个体严重缺乏认知加工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大伟.决策制定过程中时间压力效应的实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上海,2007
  [2] Ranyard,R.,Croizer,R.W.,Svenson,O.(Eds.),Decision Making:Cognitive Models and Explan-ations.Routledge,London,New York.1997.
  [3] Sevenson,O.,Maule,J.A.,Time Pressure and Stress in Human Jud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New York,NY:Plenum Press,1993
  [4] Payne,J.W.,Bettman,J.R.,&Johson,E.L.The Adaptive decision maker.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5] 庄锦英.决策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 Benson,L.,&Svenson,O.Postdecision consolidation following the debriefing of subjects about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s affecting their prior decisions.Psychological Research Bulletin,1993,32:1~3
  [7] Edland,A.Time pressur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decision rules:Choices and judgments among multiattribute alternatives.Journal of Psychology,1994,35:281~291
  [8] Zakay,Ariely.A timely account of the role of duration in decision making.Acta Psychologica,2001,108:187~207
  [9] 柳青、蓝天.有效沟通技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选取CNKI数据库收录的关联数据相关研究文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文献计量法对关联数据领域作者共现和高频关键词共现进行可视化,在此基础上对高频作者的合著网络、中介中心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重庆市九龙坡区部分小学武术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得出结论:小学在武术发展中存在武术教师缺少培训机会,武术内容没
目的探究针刺应激对小鼠肠道微生物、酶活性及血常规的影响。方法设正常组和针刺组,针刺组用银针扎小鼠尾部,使其疼痛、紧张,共21d;所有小鼠均自由采食饮水。分析小鼠肠道菌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GIS)设备因其占地面积少、运行维护工作量小、可靠性高、寿命长而被广泛采用,但一旦发生内部故障,其修复周期较长且过程复杂,对供电系统影响较大。通过
一个人,一家医院,一家药企——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纸技术转让合同及由此产生的利益纠葛,让一剂驰名中外的中成药在三方之间争抢不休。
“野外地质掌中宝”系统是以Windows CE为软件平台,以掌上电脑为硬件载体, 适用于野外地质勘探和国土资源调查的便携式工作平台。它包括前端工具软件包、后台伺服处理子外地质勘探和国土
由于环境治理问题的复杂性,区域大气污染问题的协同治理会陷入协作困境中。对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这些占主导地位的主体而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制度上
分析选取中国与德国进行阅读促进活动比较的缘由,介绍中德两国阅读促进活动情况,从阅读活动组织机构、服务对象、支持力量三个方面分析其差异:在活动组织机构上,中国的阅读促进活
从R&D活动类型和R&D投入产出两个方面入手,选取R&D研究类型所占比例、R&D经费投入、R&D投入强度(R&D/GDP)、每万人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人员、从事不同执行部门的R&D活动人员比例、ESI论
摘要:项目管理模式对项目成功地实施所起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并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而企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项目。本文从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出发,说明通过项目模式,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来进行企业资源的整合及最佳配置,能够提升企业绩效,促进企业快速发展。面对各种挑战,项目管理只有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要。  关键词:项目管理 促进 企业发展    Searches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