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迅猛,信息层出不穷,人类正处于一个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强调学习者自身的进取和努力,突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和潜能的自主开发。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大量的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去学习,大量的社会现象,以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都要靠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解决。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当今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学校的主旋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个性张扬,天性回归”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主动发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在学习中自主发展,在探索中不断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就目前的中学现状,思想政治课,在重理轻文的中学氛围中,一定程度上没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很多学生心目中,总认为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宣传说教,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读读背背应付了之,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增强学生课前和课后的自主学习主动性,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政治课教学具有重大实际意义。
那么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一、增强学生政治学习的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学习活动本身能使学生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就感。?它是一种由学生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当学生意识到学习的意义,了解到学习对他们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这个时候他们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他们会变得对学习非常感兴趣并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其中。
与此类推,当学生认识到政治课对他们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意义所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要通过学习政治达到自我满足,对政治科目的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真正的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愿意在政治科目上花时间,这样一来,对学生政治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才得以开展。
二、鼓励学生尝试自学,大胆探索
学生是参与政治课教学活动的主人,是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角”。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新知,最大限度的为学生创造读书思考、动手操作、独立探求新知的时间和空间,不轻易铺垫,不轻易讲解,不轻易暗示,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发现新知。在这一环节,教师只将需将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一提纲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内容,在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教师要适当点拨,让学生认真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分析问题,提倡不同观点的争鸣。其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自始至终就是一个创造性思维过程,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只讲述学习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变成内在的知识发生和创新探索过程。
三、实现生活化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建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所在就是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生活中的素材是丰富的,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可以走进我们的教学内容,和学们一起讨论。例如在学习必修①《经济与生活》第一单元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政治教师让学生列举高中生在日常消费中都有哪些不好的消费现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消费的建议;在学习第三单元的“依法纳税”时,让学生观察、收集发生在身边的某些偷税抗税的事例,分析其原因和危害,自觉增强纳税意识。从学生身边事讲起有利于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同时增强学生对学习哲学有用性的认同。
四、创新教学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前提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这门学科的学习方法,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才不至于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因此在教学方法创新这一块就需要政治老师多花心思,既能将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融会贯通,又能体现政治学科的独特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要与学生的认知逻辑相适应,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对整个课堂的学习思维有所体会。
在新课改过程中,很多老师推崇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并对学生进行引导, 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 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从而归纳总结出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直接经验,最终形成体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些教师会走进一种误区:一些教师也创设情境,也发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最后却缺少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归纳、总结的关键步骤。直接告诉学生书本间接知识,这样的教学看似热闹,学生却无所收获,等于只是套上新课程外衣;只有合作,却无自主探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新课程的理念,更不是体验式教学模式。
五、增强教师个人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凭借自己的真才识学、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所酿就的人格吸引力,它是教师的才、情、智、气质、能力、品质、语言等各方面的感染力的综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教师无法替代的。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人格的“模板”,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教师产生敬重感,从而自觉自愿的接受教师的教育与指导。所以,当它固化在一个人身上并体现在他们行为之中时,本身就成为一种无形无声的教育力 量,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从而使学生各个方面得到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教师的这种人格魅力来源于身后的知识积累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饱含激情鼓舞人心的话语以及从不满足的执着精神,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当学生为好成绩欢欣鼓舞时,我们要与他共同分享这份快乐;当学生为失败伤心流泪时,我们要送上及时的安慰和鼓励。发至内心地走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用行动传达对他们的爱,学生会因为爱政治老师而爱政治课。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学校的主旋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个性张扬,天性回归”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主动发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在学习中自主发展,在探索中不断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就目前的中学现状,思想政治课,在重理轻文的中学氛围中,一定程度上没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很多学生心目中,总认为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宣传说教,因此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读读背背应付了之,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增强学生课前和课后的自主学习主动性,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政治课教学具有重大实际意义。
那么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一、增强学生政治学习的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学习活动本身能使学生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就感。?它是一种由学生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当学生意识到学习的意义,了解到学习对他们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这个时候他们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他们会变得对学习非常感兴趣并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其中。
与此类推,当学生认识到政治课对他们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意义所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要通过学习政治达到自我满足,对政治科目的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真正的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愿意在政治科目上花时间,这样一来,对学生政治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才得以开展。
二、鼓励学生尝试自学,大胆探索
学生是参与政治课教学活动的主人,是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角”。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新知,最大限度的为学生创造读书思考、动手操作、独立探求新知的时间和空间,不轻易铺垫,不轻易讲解,不轻易暗示,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发现新知。在这一环节,教师只将需将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一提纲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内容,在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教师要适当点拨,让学生认真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分析问题,提倡不同观点的争鸣。其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自始至终就是一个创造性思维过程,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只讲述学习方法、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变成内在的知识发生和创新探索过程。
三、实现生活化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建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所在就是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生活中的素材是丰富的,尤其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可以走进我们的教学内容,和学们一起讨论。例如在学习必修①《经济与生活》第一单元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政治教师让学生列举高中生在日常消费中都有哪些不好的消费现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消费的建议;在学习第三单元的“依法纳税”时,让学生观察、收集发生在身边的某些偷税抗税的事例,分析其原因和危害,自觉增强纳税意识。从学生身边事讲起有利于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同时增强学生对学习哲学有用性的认同。
四、创新教学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前提之一就是要教会学生这门学科的学习方法,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才不至于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因此在教学方法创新这一块就需要政治老师多花心思,既能将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融会贯通,又能体现政治学科的独特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要与学生的认知逻辑相适应,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对整个课堂的学习思维有所体会。
在新课改过程中,很多老师推崇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并对学生进行引导, 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 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 从而归纳总结出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直接经验,最终形成体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些教师会走进一种误区:一些教师也创设情境,也发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最后却缺少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归纳、总结的关键步骤。直接告诉学生书本间接知识,这样的教学看似热闹,学生却无所收获,等于只是套上新课程外衣;只有合作,却无自主探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新课程的理念,更不是体验式教学模式。
五、增强教师个人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凭借自己的真才识学、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所酿就的人格吸引力,它是教师的才、情、智、气质、能力、品质、语言等各方面的感染力的综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的教育作用是其它教师无法替代的。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人格的“模板”,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教师产生敬重感,从而自觉自愿的接受教师的教育与指导。所以,当它固化在一个人身上并体现在他们行为之中时,本身就成为一种无形无声的教育力 量,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从而使学生各个方面得到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教师的这种人格魅力来源于身后的知识积累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饱含激情鼓舞人心的话语以及从不满足的执着精神,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当学生为好成绩欢欣鼓舞时,我们要与他共同分享这份快乐;当学生为失败伤心流泪时,我们要送上及时的安慰和鼓励。发至内心地走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用行动传达对他们的爱,学生会因为爱政治老师而爱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