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测试与分项测试下听说能力相关性分析报告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测试是语言能力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其中英语语言听说能力的测试则更引以为重,如何有效评价英语语言的听说能力则成为教考改革的重点。本文在尝试听说整合式测评模式的过程中,统计分析了分项测试与整合测试的相关性。通过实证研究,证明整合测试具有等效性,能够大力推动英语人才听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整合测试 分项测试 听说能力
  1 听说整合测试研究基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新型英语教学模式应基于计算机课堂,并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氛围。《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也强调防止应试教育,语言测试应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我国极具代表性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于2008年始在复旦大学等50所高校开始了机考试点。与传统笔试最大不同之处为机考更注重听力,听力比重占70%。其中写作部分也建立在听力理解之上,听力部分也加入了跟读环节,这足以说明以“听”带“说”,以“听”带“写”的一体性。虽大多考生反映机考形式极为挑战,但这也正为英语教育指明了发展改革方向。同时,国际托福(TOEFL)和雅思(IELTS)考试也有力带动了国内英语测试的发展。两种考试都趋向于现代化计算机设备的使用,特别是托福考试,从传统的纸质(PBT)考试发展到计算机(CBT)考试再到现在的网络化(IBT)考试,更加进一步提高了考试的效度。因此,改革好英语听说教考,科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逐步完善英语听说一体的测试是本课题的重要研究任务。
  2 听说整合测试研究题型
  计算机听说测试基于《教学要求》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今后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听说试题的研究通过听说课、口语课教师的多次教学研讨,站在交际法教学和交际法测试的教育理念下,综合大多同年级学生的水平,按照Krashen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原则,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研究出每个年级的测试内容。这里以11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例,试题内容主要包括三大类:跟读句子、短文复述和情景对话。各部分主要考查语音、表达、理解及交际等各方面听说语言能力。但重要的是,整合式测试每部分内容都融合了输入和输出,输出主要以输入为基础,而又成为下一个听说交际的起点,构成一个有效听说循环。
  3 听说整合测试研究问题
  基于以上听说能力整合测试的教考实验,目的在于研究整合式测试模式是否与原分项式测试模式具有相关性。具体说来,利用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中描述分析功能,数据分析整合式听说成绩与原分项式测试成绩的均值和标准差以及显著性水平分析。如果两者具有显著性,且成绩均值和标准差正常,则说明整合式测试不但具有等效性,而且具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4 听说整合测试与分项测试相关性分析
  4.1 研究对象
  听说整合式测试模式已经开展两年了,在不断呈现的问题中,教学工作者们总是不断地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力求完善。本次分析主要以2011级商务英语专业11班和12班研究对象,共有100学生,每位学生的各次成绩均有效。这些学生为大二第三学期,英语听说水平相对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且相对稳定,特别是计算机操作水平也比较熟悉,对于机考形式也没有陌生感。因此,他们的成绩研究更具稳定性和代表性。
  4.2 研究方法
  首先,分别拟定测试时间。根据教学计划,听说整合式测试安排在第21周进行。因此,分项式测试定于19周进行,留有时间阅卷(听力试卷),而且口语考试需要4个课时(2周时间)。其次,听说整合式测试评卷。待测试结束,任课教师到机器上拷贝各班音频数据及阅卷软件,根据听说口语考查的侧重点,进行打分。然后,整理成绩。分别EXCEL分项式测试和整合式测试成绩,剔除无效分数。最后,利用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研究整合式测试模式是否与分项式测试模式具有显著性。
  4.3 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针对听说能力分项测试成绩与整合测试成绩进行了描述性分析,见表1,表2:
  从表1和表2得出: 在均值上,分项测试与整合测试成绩相差不大,而标准差方面,整合测试离散程度稍小,这也说明利用计算机媒介考试受其他主观因素干扰较小。
  另外,本研究主要还针对听说能力分项测试成绩与整合测试成绩进行了皮尔逊相关分析,见表3,表4:
  从表3和表4得出:听说能力分项与整合测试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原听力能力与口语能力相对较好的同学,听说整合测试水平也相对较好。
  综合以上四个表格信息可以得出:听说能力整合测试与原来分项测试具有等效性,具有进一步的测试研究价值。
  5 整合测试对英语听说能力教考的启示
  总体来说,整合式测试是时代的需要,是教改的需要,更是社会英语人才的需要。但回归到语言能力本身,整合式测试更能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增强语言综合交际能力。李清华(2006,4)指出:“尽管基于纸笔的测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在远程教育、证书考试等大规模测试和分班测试、成绩测试等小规模测试中,基于计算机的语言测试已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1)计算机系统软件的调试。加强系统软件的维护,有力保障考试顺利进行。其次,升级软件功能,特别是在组卷方面,实现一定面积的试卷差异化。另外, 保证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正常使用,提高考试效率。同时,对英语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也有所促进。
  (2)试题库的建设。语言测试的题库不同于一般的数据库,绝不仅仅是若干试题的简单组合。(田文燕,2006,5)题库的建设不仅要考虑试题的效度,还要注意试题的信度,特别要考虑各年级层次的区分度,充分利用计算机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提高英语真实场景的交际性。
  (3)利用多种研究分析方法。在今后的数据分析中,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如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发挥互补作用,加强分析结果的科学性。
  (4)树立语言测试计算机化。真正实现语言测试的科学化和人性化,也只有借助计算机和网络现代技术。这也正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蕴含的教考理念相一致。
  (5)突出语言交际实用性。一切的教考改革都是为了语言“实用性”而服务。在教学和测试各项教学任务中,加强交际性理念的嵌入,注意语言交际过程中的“信息差”,加强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3] 覃继良.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输入与输出[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6.
  [4] 李清华.基于纸笔的语言测试与基于计算机的语言测试的等效研究综述[J].外语界,2006(4):73-77.
  [5] 田文燕.国外计算机化语言测试(IBT)现状综述[J].外语界,2006(5):68-74.
  [6] 邱东林,季佩英,万江波等.大学英语听说机考尝试[J].外语界,2005(4):76-79.
  [7] 王捷.国内外大规模英语考试改革趋势研究[N].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5-119.
其他文献
创新型国家发展和新常态经济的背景下,加快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带动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高新
胃肠道是一个复杂的消化系统,每一部分都具有独特的生理特征。酸碱度(p H)是消化道重要的生理指标之一,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肠道微生物的生长等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
董国强,1962年出生于江苏南京。曾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近代
县级公立医院是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是缓解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压力和维护基层乡村卫生院服务发展的龙头,对保证基层人民的生命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随着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