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导航
文档转换
企业服务
Action
Another action
Something else here
Separated link
One more separated link
vip购买
不 限
期刊论文
硕博论文
会议论文
报 纸
英文论文
全文
主题
作者
摘要
关键词
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期刊论文
中国东北地区浅源地震活跃期特征和现今所处的地球动力学环境
中国东北地区浅源地震活跃期特征和现今所处的地球动力学环境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j_2323
【摘 要】
:
2011年3月11日日本海沟发生9.0级地震,是有记录以来日本海沟发生的最大浅源地震,2013年5月24日鄂霍次克海发生8.2级巨大深源地震,是有记录以来全球发生的最大深源地震,这两次
【作 者】
:
高立新
李娟
戴勇
【机 构】
: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
【出 处】
:
国际地震动态
【发表日期】
:
2017年8期
【关键词】
:
中国东北地区
地震活跃期
地球动力学环境
特征和
日本海沟
深源地震
鄂霍次克海
地震危险性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下载此文
赞助VIP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3月11日日本海沟发生9.0级地震,是有记录以来日本海沟发生的最大浅源地震,2013年5月24日鄂霍次克海发生8.2级巨大深源地震,是有记录以来全球发生的最大深源地震,这两次地震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我国东北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带及地震危险性产生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2013年10月吉林省前郭强震群研究
从2013年10月31日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吉林省前郭县就发生了5次5级以上地震,最大地震为11月23日的Ms5.8地震。根据震源机制解、余震序列特征、震中区地质构造特点以及历史地震
期刊
前郭强震群
松辽盆地
推覆构造
Qianguo strong earthquake swarm Songliao basin nappe structure
地震活动性参数在地震危险性判断中的应用
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简称张渤带)在华北地区的地震活动历年来备受关注,特别是1991年后张渤带西段的晋冀蒙交界区多年来被确定为地震危险区,中部的首都圈地区、东段的秦唐及
期刊
地震活动性参数
地震危险性
环渤海地区
应用
晋冀蒙交界区
地震构造带
地震危险区
首都圈地区
跨断层流动观测速报系统设计
跨断层流动观测作为大地形变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以往的地震预测预报工作中,显示出较好的中短期—短期预测效能,由于野外流动采集数据的工作方式和传统的人工整理数据撰写
期刊
速报系统
流动观测
跨断层
设计
地震趋势判定
预测预报工作
数据分析处理
形变监测
面向地震数值预报的综合计算方法
地球科学家正从两个方面探讨地震的可预测性问题:①研究人员使用基于统计物理的方法,如加卸载响应比(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LURR),加速地震力矩释放(Accelerateseismic Mom
期刊
数值预报
地震
RESPONSE
RELEASE
计算
加卸载响应比
地球科学家
RATIO
无锡市地震速报信息智能发布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建设地震速报信息智能发布系统,是把EQIM速报信息共享服务系统、地震信息自动发布平台、发布子平台等实现一体化集成。系统建成后,实时获取各类地震速报结果、自动规范生成多种类型的地震信息,实现地震速报信息的规范、实时、多手段智能发布。通过扩展发布服务、对接地震信息数据,提高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多样性。
期刊
地震速报
信息
自动
智能发布
earthquake rapid report
information
automatic
intelligently rele
其他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