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总结56例慢性胃炎患者从饮食、心理、服药、生活起居和个人生活习惯有针对性的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帮助患者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复发。
关键词:慢性胃炎 护理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58-02
慢性胃炎是指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及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胃黏膜上皮受损后,黏膜发生改建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为主的一种疾病[1]。慢性胃炎属中医胃痛、胃痞、嗳气等证范畴,该起病缓慢、长期反复发作,常见辨证分型: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胃络瘀阻、饮食停滞。各型慢性胃炎无特殊典型症状,大多数患者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呕吐等等,少数患者可以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该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与饮食不节、服药不当有关,如: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饥饱过度或长期服用刺激性食物或药物、胆汁返流、胃酸缺乏、营养不良等,本病也与精神神经有关,在情绪紧张、忧虑、愤怒、抑郁等中枢神经不稳定状态下,易使胃粘膜变性而导致胃炎、急性胃炎,长期久治不愈就发展为慢性胃炎。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使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自觉采纳并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避免导致慢性胃炎的诱因发生,减少了疾病的复发,提高了治愈率,现将辩证施护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1月一2012年11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56例,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经纤维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86岁,平均年龄54岁;发病时间最短1年,最长20年。
2 护理
2.1 辩证施膳。
2.1.1 肝胃不和型。患者出现胃脘胀痛,或连两胁,嗳气频作,嘈杂泛酸,喜长叹息,因情志因素而加重。舌质红,苔薄白,脉弦。饮食上指导患者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行气开胃之品,如大蒜、香菇、萝卜、柑橘、柠檬等,食疗方有金橘饮。忌食土豆、山芋、南瓜、红薯、等壅阻气机的食物,禁酒。
2.1.2 脾胃湿热型。患者出现胃脘疼痛或痞满,或嘈杂不适,口苦口臭或口中粘腻,小便黄赤,便溏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数。饮食指导患者宜少食多餐,可多食清热化湿、健脾和胃之品,如陈皮、茯苓山药瘦肉汤、玉竹粥等,忌烤熏甜腻之品。
2.1.3 脾胃虚弱型。患者出现胃脘胀满,餐后明显,或隐隐作痛,喜按喜温,纳呆,便溏,疲倦乏力,舌质淡或有齿印、舌苔薄白,脉弱乏力。饮食上指导患者以温补、营养丰富、易消化,少量多餐;多食温中健脾之品,如山药、蚕蛹、龙眼、大枣等。忌生冷、寒凉及肥腻、甜腻、炙热之品,疼痛时可饮生姜红糖汤;饭前胃痛,可在饥饿时稍进饼干、糕点,以缓中止痛;形体消瘦者,餐后应卧床休息片刻,不宜劳累和活动过多。
2.1.4 胃阴不足型。患者出现胃脘灼热疼痛,餐后饱满胀,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舌苔少或无,脉细或数。饮食上指导患者宜多食益胃生津之品,如桃、梨、莲藕、八宝粥等,忌辛香温燥及浓茶、咖啡等;注意补充津液,多饮水或果汁,或石斛、麦冬煎汤代茶饮,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如大便干燥可服蜂蜜、白木耳或晨起空腹服淡盐水一杯以养胃润肠通便[1]。
2.1.5 胃络瘀阻型。患者出现胃痛日久不愈,痛处固定,刺痛为主,痛作拒按,或呕血黑便,舌质暗红,或紫暗瘀斑,脉弦涩。饮食上指导患者宜细软,少量多餐,食行气化瘀之品,如山楂、玫瑰花茶等。忌食煎炸、粗糙、硬固之品,戒烟酒。呕血黑便者应暂禁食。
2.1.6 饮食停滞型。患者出现胃脘饱胀而痛,嗳腐吞酸,厌食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或矢气后痛减,舌苔黄腻,脉滑。饮食上指导患者出现胃储溜时按医嘱予暂禁食6~12小时,症状缓解后给予全流或半流饮食,饮食宜健脾消食、理气为宜,如萝卜粥、山楂淮山粥,忌食产气类食物,如土豆等。
2.2 心理护理措施。
2.2.1 服务热情,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对新入院的患者,我们电脑班护士和主管护士均热情接待,和蔼可亲的向患者表示问候,并把病区、病房的环境详细地给患者介绍,做好入院宣教,保持病房安静、整洁、空气新鲜,日常生活用品方便可取,使之感到温暖,进入病房有一种家的感觉,从而在治疗中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2.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科学评估,调整心理平衡,护士在平时应多了解患者的病情,兴趣爱好等,在巡视病房时多与患者沟通,由于患者的主观症状常有夸张色彩,护士应结合临床检查,科学地分析,不可完全被患者的谈话内容左右,以免影响制定护理措施。对老年患者的称呼不能直呼其床号和姓名,要用尊称或用“姓+职务”称呼,取得心理配合,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2.2.3 走近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富有同情心的个体化健康教育,与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认识本病,阻断心理因素与临床症状之间的恶性循环,帮助患者调整情绪。针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心理,对其多讲解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对疾病的恢复和防止复发有重要意义,告诉患者不要因本病而恐惧,而应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不快,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2.2.4 调动社会支持系统:调查发现,家庭各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慢性胃炎患者疾病的预后。我们在患者住院期间,适当延长亲友探视的时间,减轻病人的孤独与寂寞感,让亲友成为患者的精神之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通过采取以上各种措施,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都能以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5 情志刺激对胃的功能影响很大,悲伤、愤怒抑郁、紧张、焦虑均能影响胃肠正常蠕动,抑制胃液分泌。中医学认为:思则伤脾,脾气受伤,脾胃不和;怒伤肝,肝气疏泄太过则伤及脾胃。抑郁情志不畅则会导致肝失疏泄,脾胃运化不足。故慢性胃炎的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2.3 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人细微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详细掌握了解病人的饮食起居,如病人突然大量呕吐,黑便而有冷汗和脉冲血压波动,应立即和医生联系,应根据慢性胃炎的不同证型来中医辨证施护。
2.4 不良习惯的禁忌。吸烟对胃功能的损伤很大,其中一些有害物质能使胃黏膜血管痉挛,导致胃黏膜缺血,同时还能使胃黏膜损害因子分泌增多,降低胃的自身保护功能,使胃黏膜受损,可出现炎症,吸烟还能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含有碱性物质,包括胆汁,其能直接反流到胃腔,对胃黏膜造成严重损害,故慢性胃炎的患者不能吸烟。
2.5 合理服药的指导。遵医嘱服用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许多药物有刺激胃肠道的副作用如非甾体类消炎药,消炎痛、保太松、强的松、炎痛喜康、某些抗生素、制霉菌素等,应避免使用。其他许多西药及部分中药也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刺激作用,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尤其要注意许多抗感冒西药对胃刺激较大,故建议慢性胃炎患者感冒时要尽量服用中成药物。
2.6 生活调护的指导。慢性胃炎患者应合理安排生活规律,起居有节,要注意保暖避风寒,防外感,适当体育锻炼,每天坚持练内养功、打太极拳、自我保健按柔腹部,以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应劳逸结合,不可在过度劳累时进食,饭后不宜急于卧床休息,把好病从口入关,患者生活环境应安静,嘱患者慢性胃炎应“三分治,七分养”,使其得到最佳配合疗法。
3 小结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临床主要以胃黏膜充血、水肿及萎缩为主要病理改变。多由于饮食所伤,包括饥饱失常、饮食寒温不适、食物不洁、嗜食辛辣、饮酒等,《素问·痹论》就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提出了“饮食有节”的护理方法。首先要避免吃各种刺激的食物,如烈性酒、浓咖啡、浓茶、生蒜、芥末等对胃黏膜有损伤的食物.同时避免吃过硬、过酸、过咸、过辣、过冷、过热、过分粗糙、含纤维过多、油炸、油煎的食物,可选用易于消化的食品,食物宜清淡、软烂。其次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慢性胃炎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我们认为在护理中应当重视饮食、心理和生活护理。针对不同的病因及症状,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从而促进或加速慢性胃炎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郭增才.慢性胃炎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I,4(7):173—174
关键词:慢性胃炎 护理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58-02
慢性胃炎是指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及环境因素、自身免疫因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胃黏膜上皮受损后,黏膜发生改建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萎缩甚至消失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为主的一种疾病[1]。慢性胃炎属中医胃痛、胃痞、嗳气等证范畴,该起病缓慢、长期反复发作,常见辨证分型: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胃络瘀阻、饮食停滞。各型慢性胃炎无特殊典型症状,大多数患者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呕吐等等,少数患者可以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等。该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与饮食不节、服药不当有关,如: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饥饱过度或长期服用刺激性食物或药物、胆汁返流、胃酸缺乏、营养不良等,本病也与精神神经有关,在情绪紧张、忧虑、愤怒、抑郁等中枢神经不稳定状态下,易使胃粘膜变性而导致胃炎、急性胃炎,长期久治不愈就发展为慢性胃炎。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使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自觉采纳并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避免导致慢性胃炎的诱因发生,减少了疾病的复发,提高了治愈率,现将辩证施护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0年11月一2012年11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56例,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经纤维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86岁,平均年龄54岁;发病时间最短1年,最长20年。
2 护理
2.1 辩证施膳。
2.1.1 肝胃不和型。患者出现胃脘胀痛,或连两胁,嗳气频作,嘈杂泛酸,喜长叹息,因情志因素而加重。舌质红,苔薄白,脉弦。饮食上指导患者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行气开胃之品,如大蒜、香菇、萝卜、柑橘、柠檬等,食疗方有金橘饮。忌食土豆、山芋、南瓜、红薯、等壅阻气机的食物,禁酒。
2.1.2 脾胃湿热型。患者出现胃脘疼痛或痞满,或嘈杂不适,口苦口臭或口中粘腻,小便黄赤,便溏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数。饮食指导患者宜少食多餐,可多食清热化湿、健脾和胃之品,如陈皮、茯苓山药瘦肉汤、玉竹粥等,忌烤熏甜腻之品。
2.1.3 脾胃虚弱型。患者出现胃脘胀满,餐后明显,或隐隐作痛,喜按喜温,纳呆,便溏,疲倦乏力,舌质淡或有齿印、舌苔薄白,脉弱乏力。饮食上指导患者以温补、营养丰富、易消化,少量多餐;多食温中健脾之品,如山药、蚕蛹、龙眼、大枣等。忌生冷、寒凉及肥腻、甜腻、炙热之品,疼痛时可饮生姜红糖汤;饭前胃痛,可在饥饿时稍进饼干、糕点,以缓中止痛;形体消瘦者,餐后应卧床休息片刻,不宜劳累和活动过多。
2.1.4 胃阴不足型。患者出现胃脘灼热疼痛,餐后饱满胀,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舌苔少或无,脉细或数。饮食上指导患者宜多食益胃生津之品,如桃、梨、莲藕、八宝粥等,忌辛香温燥及浓茶、咖啡等;注意补充津液,多饮水或果汁,或石斛、麦冬煎汤代茶饮,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如大便干燥可服蜂蜜、白木耳或晨起空腹服淡盐水一杯以养胃润肠通便[1]。
2.1.5 胃络瘀阻型。患者出现胃痛日久不愈,痛处固定,刺痛为主,痛作拒按,或呕血黑便,舌质暗红,或紫暗瘀斑,脉弦涩。饮食上指导患者宜细软,少量多餐,食行气化瘀之品,如山楂、玫瑰花茶等。忌食煎炸、粗糙、硬固之品,戒烟酒。呕血黑便者应暂禁食。
2.1.6 饮食停滞型。患者出现胃脘饱胀而痛,嗳腐吞酸,厌食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或矢气后痛减,舌苔黄腻,脉滑。饮食上指导患者出现胃储溜时按医嘱予暂禁食6~12小时,症状缓解后给予全流或半流饮食,饮食宜健脾消食、理气为宜,如萝卜粥、山楂淮山粥,忌食产气类食物,如土豆等。
2.2 心理护理措施。
2.2.1 服务热情,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对新入院的患者,我们电脑班护士和主管护士均热情接待,和蔼可亲的向患者表示问候,并把病区、病房的环境详细地给患者介绍,做好入院宣教,保持病房安静、整洁、空气新鲜,日常生活用品方便可取,使之感到温暖,进入病房有一种家的感觉,从而在治疗中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2.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科学评估,调整心理平衡,护士在平时应多了解患者的病情,兴趣爱好等,在巡视病房时多与患者沟通,由于患者的主观症状常有夸张色彩,护士应结合临床检查,科学地分析,不可完全被患者的谈话内容左右,以免影响制定护理措施。对老年患者的称呼不能直呼其床号和姓名,要用尊称或用“姓+职务”称呼,取得心理配合,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2.2.3 走近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富有同情心的个体化健康教育,与老年慢性胃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认识本病,阻断心理因素与临床症状之间的恶性循环,帮助患者调整情绪。针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心理,对其多讲解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对疾病的恢复和防止复发有重要意义,告诉患者不要因本病而恐惧,而应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不快,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
2.2.4 调动社会支持系统:调查发现,家庭各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慢性胃炎患者疾病的预后。我们在患者住院期间,适当延长亲友探视的时间,减轻病人的孤独与寂寞感,让亲友成为患者的精神之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通过采取以上各种措施,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都能以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5 情志刺激对胃的功能影响很大,悲伤、愤怒抑郁、紧张、焦虑均能影响胃肠正常蠕动,抑制胃液分泌。中医学认为:思则伤脾,脾气受伤,脾胃不和;怒伤肝,肝气疏泄太过则伤及脾胃。抑郁情志不畅则会导致肝失疏泄,脾胃运化不足。故慢性胃炎的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2.3 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人细微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详细掌握了解病人的饮食起居,如病人突然大量呕吐,黑便而有冷汗和脉冲血压波动,应立即和医生联系,应根据慢性胃炎的不同证型来中医辨证施护。
2.4 不良习惯的禁忌。吸烟对胃功能的损伤很大,其中一些有害物质能使胃黏膜血管痉挛,导致胃黏膜缺血,同时还能使胃黏膜损害因子分泌增多,降低胃的自身保护功能,使胃黏膜受损,可出现炎症,吸烟还能使幽门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含有碱性物质,包括胆汁,其能直接反流到胃腔,对胃黏膜造成严重损害,故慢性胃炎的患者不能吸烟。
2.5 合理服药的指导。遵医嘱服用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物。许多药物有刺激胃肠道的副作用如非甾体类消炎药,消炎痛、保太松、强的松、炎痛喜康、某些抗生素、制霉菌素等,应避免使用。其他许多西药及部分中药也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刺激作用,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尤其要注意许多抗感冒西药对胃刺激较大,故建议慢性胃炎患者感冒时要尽量服用中成药物。
2.6 生活调护的指导。慢性胃炎患者应合理安排生活规律,起居有节,要注意保暖避风寒,防外感,适当体育锻炼,每天坚持练内养功、打太极拳、自我保健按柔腹部,以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应劳逸结合,不可在过度劳累时进食,饭后不宜急于卧床休息,把好病从口入关,患者生活环境应安静,嘱患者慢性胃炎应“三分治,七分养”,使其得到最佳配合疗法。
3 小结
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临床主要以胃黏膜充血、水肿及萎缩为主要病理改变。多由于饮食所伤,包括饥饱失常、饮食寒温不适、食物不洁、嗜食辛辣、饮酒等,《素问·痹论》就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提出了“饮食有节”的护理方法。首先要避免吃各种刺激的食物,如烈性酒、浓咖啡、浓茶、生蒜、芥末等对胃黏膜有损伤的食物.同时避免吃过硬、过酸、过咸、过辣、过冷、过热、过分粗糙、含纤维过多、油炸、油煎的食物,可选用易于消化的食品,食物宜清淡、软烂。其次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慢性胃炎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我们认为在护理中应当重视饮食、心理和生活护理。针对不同的病因及症状,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从而促进或加速慢性胃炎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郭增才.慢性胃炎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I,4(7):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