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多年教学AP微观/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很多学生不是学不会而是不会学,现在有很多高中老师也缺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的意识,只是在课堂内外狠抓学生的成绩。结果造成低分的考生越来越边缘化,既得不到老师的关注,也丧失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笔者想借助这篇文章中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讨论一些常见的关于学习技能的话题。
【关键词】自主式学习 AP项目 注意力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25-02
当今, 很多国内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国内的大部分高中毕业生在进入大学时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课堂。很多学生尤其是正在准备去国外念大学的人,都常来向我抱怨说高中与大学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个很高的台阶,以至于到了大学都不知道该怎么学习了。这种问题的出现其根本主要是因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特别是在高二及高三时,不仅没有在学业上做好进入大学深造的准备,甚至也没有机会锻炼出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因此,很多大一新生因为他们刚刚脱离了高中“被動式学习”的环境,一方面感觉在大学学习的课程内容与高中的基础课程差距较大,另一方面又因为缺乏“自主式学习”的能力,而迟迟无法赶上课程进度。造成的结果就是国内很多大学生浑浑噩噩地出了大学却抱怨没学到什么东西,而去国外上大学的学生则更加糟糕,既无法融入另一种文化氛围,又听不懂教授讲的内容,自暴自弃者甚多。事实上,这些为完成大学学业所做的准备工作及好的学习方法的培养,正是广大高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关心的问题。在这篇论文中,笔者将详细阐述如何从学业上来做好高中与大学课堂的完美衔接,以及通过纠正常见的一些错误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来说明高中教师应如何在课堂内外指导学生养成“自主式学习”的习惯。
一、学业准备
目前安生在各个合作学校积极推广AP课程,很多学生及家长对该课程并不十分了解。实际上,笔者2012年在美国几所中学考察期间,发现AP课程在美国高中已是非常普及。下面我将对该项目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AP(Advanced Placement) level program是美国相当多的高中为他们已经完成高中课程并积极想要学习大学课程的学生准备的大学先修课程。该项目起始于1955年,在提供课程学习结束后,美国大学委员会会在每年的5月上旬为修课的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格考试。当考生考到3分及3分以上的成绩后(满分为5分),可以根据他们所申请的学校的要求预先抵用部分大学学分。同时这些学分不仅适用于美国的大学,也被全球超过40个国家的大学承认。现如今学生可以进修的AP课程有37门之多,涉及诸如环境科学,写作,微观/宏观经济学等。学生不仅可以继续深造部分高中课程,也可以通过学习AP课程来确定自己未来大学的研究方向。
根据美国教育部一份1999年正对University of Texas和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研究显示,在高中时参加AP课程并取得及格(3分及3分以上)的学生比未参加AP课程的学生更能很好地完成大学学业并用更少的时间毕业。而2005年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Accountability (NCEA)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前者比后者在大学中更具有竞争力。基于以上原因及笔者亲身的教学经历,笔者相信AP课堂也将为更多的中国高中学生提供英才教育的体验。
二、如何成为有效率的学生
在实际教学AP微观/宏观经济学多年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尽管刚开始想要学习,有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但却因为糟糕的考试成绩逐渐丧失信心而无法坚持下去。换句话说,要想真正地在高中阶段做好进入大学课堂的准备,要想真正完成AP课程,不仅要在心理上,而且还要在学习方法上,彻底将自己转变成有效率的学习人。这一过程的转变可以由教师来帮助指导完成。下面我将通过对一些常见的学习技能的误区进行讲解与纠正来解释如何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常常来源于他们自身对于“如何才能学好”这一问题的探索所积累的经验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比方说,如果有学生因为提前预习过课本而能够在课堂上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而获得表扬和肯定,学生自然就会记住预习对自己是有好处的,并逐渐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但是不是所有的学习方法都能得到正确的引导。正确的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反之,错误的学习方法却会降低学习效率,最终影响知识的吸收与掌握。
常见的与课堂行为、自主学习有关的错误的学习方法如下:
1.“我可以在短时间内看完一本书。”
很多学生低估了完成作业和读懂一本书所需的时间。曾经有学生在课前对我说,“老师,昨天晚上我就预先看完了书上第七章有关“产品市场”的内容。”而事实上呢,通过课堂对该生的提问我发现该学生并没能提前掌握任何相关的知识点。当我课下再次询问该生后,才了解到他所说的“看完一章的内容”仅仅是读了一遍黑体字的概念和重点,而并没有仔细研读概念的意思与详细的案例分析。
当下,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很多学生都误认为当自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或比别人花更少的时间看完一本书,就足以证明自己学习十分有“效率”。实际上,学习不仅没有捷径,也是一种“慢功夫”——学习也需要放慢脚步。经过多年的教学体验,笔者甚少在当天布置需要书写超过半个小时的家庭作业,但笔者会要求学生为作业预先计划留出额外的时间来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学生可以在复习中获得比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点更多的体悟。当学生在复习时运用“康奈尔笔记法”来记录的课堂笔记对课堂上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总结归纳再加工时,这些知识点教师就不用担心只会停留在学生的书本上或还留在教师那里,而是真正进入到学生自己的脑袋里,变成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点。 2.“我觉得知识是由无数独立的事实所组成的。”
Schommer - Aikins and Easter (2006)在研究中将学生的这一错误认知与学生糟糕的學习表现联系起来。这一错误认知正是来自于国内外各种教科书的误导——它们一般在书中将定义或重要的概念在文中用黑体标示出来,或将概念列在文章旁边的空白部分,或在每章结尾处列一张关键词表。当学生为了能记住这些定义(是单纯的记忆而不是理解)时,有些学生将这些定义写在单词卡上早起晚睡地背诵。部分教师甚至用抽背或默写的方法来检查学生记忆的程度。但研究显示,这样去做的学生非但不能记住这些定义,而且还会比别人考试成绩更差。
关键原因就在于学生只将这些概念记忆成独立的个体,并错误地以为知识就是由这些无数独立的概念和定理组成的,而忽视了它们内在的联系。笔者在测试学生对所学概念掌握的程度时,不仅仅测试他们是否能写出每个概念的定义,更要求他们将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可以用画图的形式表达出来),比方说,当教学经济学基础概念时,笔者先由稀缺性(Scarcity)入手,表示资源只有在面对人类无穷欲望的前提下才显得有限。因此这一问题带出人们必须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做出选择(choice)——选择A或B。选择A就意味着放弃了B。因此当选择A时人们付出的代价就等同于选择B的价值。所以经济学中将选择B的价值定义为选择A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3.“我语文好,但我数学总学不好。我天生就不擅长数学。”
你是不是经常会听到学生说,“老师,我英语不好,我从小到大英语就一直不行。”很多学生被大众误导为天生就擅长或不擅长某些学科,并以自己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成绩为证,反复以此为借口,为自己失败的成绩脱罪。Dweck(2002)强调说那些相信自己天生不具备学好某门学科才能的学生恰恰在该学科上花的时间最少。也就是说面对接受失败的学习结果与加倍努力学习之间,他们选择了前者,并给自己安上“天生没有外语才能”的帽子。
笔者做过一个实验。虽然经济学对所有中国高中学生来说都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但就在学习仅仅一个月后的一次小测试中,我发现同一个班的学生成绩立马分成了好、中、差三个层次。通过笔者细心观察后发现,取得高分的学生与取得低分的学生之间的差距主要来自于两点:一是: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二是:是否花功夫花时间去学习的。而在这两者之中后者制约成功的几率往往高于前者。在继续半个学期的观察后,笔者又发现曾经取得低分的考生逐渐减少了学习这门学科的时间,而曾经取得高分的学生则一如既往。结果在期中考试中,高分考生自然还是考得很好,而低分考生仍然是原来那些学生。所以,每当有学生来跟我辩解说考试不好的原因是诸如“不擅长”等时,笔者都会告诉他们其实是他们不够努力,所以,与其相信自己没有学好英语/数学的能力,不如去思考“我应该怎样特别努力、勤奋地去学习英语/数学”。在日本有个著名的0.99/1.01的法则——0.99365 = 0.03; 1.01365 = 37.8 ——是说只要你多努力一点点,最后就会形成巨大的力量;反之,只要你多偷懒一点点,最后就会变得毫无份量了。
4.“我可以在课堂上或自习时同时做好几件事。”
当你细心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堂下的表现时,不难发现有的学生自认为同时能完成好几件事。比如说,课上有的学生无法在整个45分钟内集中注意力听讲。一段时间后,有人开始发呆睡觉,有人开始补做别的学科作业。这个问题在学生课下自习时变得尤为严重。由于缺乏监管,在当今信息手段高科技化的时代,有的学生在写作业的短短10分钟内一会儿刷微博一会儿回短信,但却自认为自己是多任务处理者。有研究显示,分散的注意力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甚大。
从心理学角度讲,“注意”被定义为“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有选择的集中”,这意味着注意不限于知觉。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它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无须作意志的努力。学生对网络的留恋就属于一种无意注意,由于网络的新鲜与娱乐性对人的大脑的刺激要大于学习这一单调而枯燥的工作,使得网络和微博更容易成为学生注意的对象。
实际上,当学生自认为自己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多个事务时,微博或短信的时间已经大大地占用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导致学生越来越难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最终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抱怨无法适应大学里一两个小时的大课。对此,笔者采取了两个办法:其一,课堂上笔者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每节课开头10分钟用来检测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给出适当的奖励),授课结束前5分钟用来总结本节课的精华要点,中间实际教学的30分钟或用于activity或用game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主动学习中去。其二,课后笔者指导学生自习时使用了一个学习闹钟——将闹钟设为25分钟,在这25分钟内隔绝一切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干扰,每25分钟的学习后设一个10分钟的休息,并以此为一个循环。每完成四个循环奖励自己20分钟的休息时间,直到学习任务结束。通过设置这个学习闹钟,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它是有自觉的目的,是与意志、努力相联系的注意。维持这种注意力的稳定性,主要是通过减少其他刺激的干扰,人为创造一个无干扰的环境。但这种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长时间维持这一状态,学生会变得愈来愈焦虑,最后严重影响学习效果。1980年,心理学家叶克思—道森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叶克思—道森定律:个体智力活动的效率与其相应的焦虑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表现为一种倒“U”形曲线,既随着考试焦虑水平的增加,个体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会随之增强。这时焦虑水平对效率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当焦虑水平超过了一定限度时,过强的焦虑对学习和能力的发挥又会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如果让学生连续学习一、两个小时甚至整晚,会使他们的情绪过于紧张,产生精神疲劳和心理疲劳的现象,影响其能力的发挥。所以,每隔25分钟让学生彻底放松一下,并用10分钟的休息时间做为附加刺激使主体持续感兴趣,这样有张有弛的学习进度既可以有效地避免长时间伏案学习对学生造成的生理上的疲劳,又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笔者在教授2011届扬州中学中美班AP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将上述四种方法充分运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使得当年中美班在AP结业考试中“微观经济学”的平均成绩达到4.3分(满分为5分)。现在这些学生已奔赴美国各大学留学。有学生兴奋地来信对我说,“非常感谢老师教的AP微观经济学,现在我还能在美国充当同班同学的老师,用老师您教给我的方法去教他们。”所以我确信,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最后,笔者想再次强调一下:学生是否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成果往往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学习。有一个单词叫元认知(metacognition)。元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识和控制。是否有较好的元认知体现在好学生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知识点;但元认知不足或较弱的学生则在考前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成绩。他们会因为自己实际上的得分与预估的分数差距较大而感到惊讶。Roediger & Karpicke (2006) 指出,这些学生很可能是因为具有不正确的学习策略而导致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懂了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学进去。这些学生可能会认为只要自己更加努力,花更多的時间就可以在下次的考试中取得进步。但研究显示仅仅增加学习时间是不够的。教师应告诉学生这一事实并指导他们改变从小学累积到现在的错误的学习认识,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去胜任高中及AP课程,并为进入大学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Dweck, C.S. (2002). Messages that motivate: How praise molds student’s beliefs, motiv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surprising ways). In J. Aronson (Ed.), Improving academic achievement: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education (pp.37-60). Boston: Academic Press.
[2]Roediger, H.L., Ⅲ & Karpicke, J.D. (2006). Test-enhanced learning: Taking memory tests improves long-term reten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 249-255.
[3]Schommer-Aikins, M., & Easter M. (2006). Ways of knowing and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Combined effect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6, 411-423.
【关键词】自主式学习 AP项目 注意力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25-02
当今, 很多国内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国内的大部分高中毕业生在进入大学时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课堂。很多学生尤其是正在准备去国外念大学的人,都常来向我抱怨说高中与大学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个很高的台阶,以至于到了大学都不知道该怎么学习了。这种问题的出现其根本主要是因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特别是在高二及高三时,不仅没有在学业上做好进入大学深造的准备,甚至也没有机会锻炼出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因此,很多大一新生因为他们刚刚脱离了高中“被動式学习”的环境,一方面感觉在大学学习的课程内容与高中的基础课程差距较大,另一方面又因为缺乏“自主式学习”的能力,而迟迟无法赶上课程进度。造成的结果就是国内很多大学生浑浑噩噩地出了大学却抱怨没学到什么东西,而去国外上大学的学生则更加糟糕,既无法融入另一种文化氛围,又听不懂教授讲的内容,自暴自弃者甚多。事实上,这些为完成大学学业所做的准备工作及好的学习方法的培养,正是广大高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关心的问题。在这篇论文中,笔者将详细阐述如何从学业上来做好高中与大学课堂的完美衔接,以及通过纠正常见的一些错误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来说明高中教师应如何在课堂内外指导学生养成“自主式学习”的习惯。
一、学业准备
目前安生在各个合作学校积极推广AP课程,很多学生及家长对该课程并不十分了解。实际上,笔者2012年在美国几所中学考察期间,发现AP课程在美国高中已是非常普及。下面我将对该项目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AP(Advanced Placement) level program是美国相当多的高中为他们已经完成高中课程并积极想要学习大学课程的学生准备的大学先修课程。该项目起始于1955年,在提供课程学习结束后,美国大学委员会会在每年的5月上旬为修课的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格考试。当考生考到3分及3分以上的成绩后(满分为5分),可以根据他们所申请的学校的要求预先抵用部分大学学分。同时这些学分不仅适用于美国的大学,也被全球超过40个国家的大学承认。现如今学生可以进修的AP课程有37门之多,涉及诸如环境科学,写作,微观/宏观经济学等。学生不仅可以继续深造部分高中课程,也可以通过学习AP课程来确定自己未来大学的研究方向。
根据美国教育部一份1999年正对University of Texas和University of California的研究显示,在高中时参加AP课程并取得及格(3分及3分以上)的学生比未参加AP课程的学生更能很好地完成大学学业并用更少的时间毕业。而2005年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Accountability (NCEA)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前者比后者在大学中更具有竞争力。基于以上原因及笔者亲身的教学经历,笔者相信AP课堂也将为更多的中国高中学生提供英才教育的体验。
二、如何成为有效率的学生
在实际教学AP微观/宏观经济学多年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尽管刚开始想要学习,有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但却因为糟糕的考试成绩逐渐丧失信心而无法坚持下去。换句话说,要想真正地在高中阶段做好进入大学课堂的准备,要想真正完成AP课程,不仅要在心理上,而且还要在学习方法上,彻底将自己转变成有效率的学习人。这一过程的转变可以由教师来帮助指导完成。下面我将通过对一些常见的学习技能的误区进行讲解与纠正来解释如何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常常来源于他们自身对于“如何才能学好”这一问题的探索所积累的经验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比方说,如果有学生因为提前预习过课本而能够在课堂上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而获得表扬和肯定,学生自然就会记住预习对自己是有好处的,并逐渐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但是不是所有的学习方法都能得到正确的引导。正确的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反之,错误的学习方法却会降低学习效率,最终影响知识的吸收与掌握。
常见的与课堂行为、自主学习有关的错误的学习方法如下:
1.“我可以在短时间内看完一本书。”
很多学生低估了完成作业和读懂一本书所需的时间。曾经有学生在课前对我说,“老师,昨天晚上我就预先看完了书上第七章有关“产品市场”的内容。”而事实上呢,通过课堂对该生的提问我发现该学生并没能提前掌握任何相关的知识点。当我课下再次询问该生后,才了解到他所说的“看完一章的内容”仅仅是读了一遍黑体字的概念和重点,而并没有仔细研读概念的意思与详细的案例分析。
当下,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很多学生都误认为当自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或比别人花更少的时间看完一本书,就足以证明自己学习十分有“效率”。实际上,学习不仅没有捷径,也是一种“慢功夫”——学习也需要放慢脚步。经过多年的教学体验,笔者甚少在当天布置需要书写超过半个小时的家庭作业,但笔者会要求学生为作业预先计划留出额外的时间来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学生可以在复习中获得比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点更多的体悟。当学生在复习时运用“康奈尔笔记法”来记录的课堂笔记对课堂上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总结归纳再加工时,这些知识点教师就不用担心只会停留在学生的书本上或还留在教师那里,而是真正进入到学生自己的脑袋里,变成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点。 2.“我觉得知识是由无数独立的事实所组成的。”
Schommer - Aikins and Easter (2006)在研究中将学生的这一错误认知与学生糟糕的學习表现联系起来。这一错误认知正是来自于国内外各种教科书的误导——它们一般在书中将定义或重要的概念在文中用黑体标示出来,或将概念列在文章旁边的空白部分,或在每章结尾处列一张关键词表。当学生为了能记住这些定义(是单纯的记忆而不是理解)时,有些学生将这些定义写在单词卡上早起晚睡地背诵。部分教师甚至用抽背或默写的方法来检查学生记忆的程度。但研究显示,这样去做的学生非但不能记住这些定义,而且还会比别人考试成绩更差。
关键原因就在于学生只将这些概念记忆成独立的个体,并错误地以为知识就是由这些无数独立的概念和定理组成的,而忽视了它们内在的联系。笔者在测试学生对所学概念掌握的程度时,不仅仅测试他们是否能写出每个概念的定义,更要求他们将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可以用画图的形式表达出来),比方说,当教学经济学基础概念时,笔者先由稀缺性(Scarcity)入手,表示资源只有在面对人类无穷欲望的前提下才显得有限。因此这一问题带出人们必须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做出选择(choice)——选择A或B。选择A就意味着放弃了B。因此当选择A时人们付出的代价就等同于选择B的价值。所以经济学中将选择B的价值定义为选择A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3.“我语文好,但我数学总学不好。我天生就不擅长数学。”
你是不是经常会听到学生说,“老师,我英语不好,我从小到大英语就一直不行。”很多学生被大众误导为天生就擅长或不擅长某些学科,并以自己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成绩为证,反复以此为借口,为自己失败的成绩脱罪。Dweck(2002)强调说那些相信自己天生不具备学好某门学科才能的学生恰恰在该学科上花的时间最少。也就是说面对接受失败的学习结果与加倍努力学习之间,他们选择了前者,并给自己安上“天生没有外语才能”的帽子。
笔者做过一个实验。虽然经济学对所有中国高中学生来说都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但就在学习仅仅一个月后的一次小测试中,我发现同一个班的学生成绩立马分成了好、中、差三个层次。通过笔者细心观察后发现,取得高分的学生与取得低分的学生之间的差距主要来自于两点:一是: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二是:是否花功夫花时间去学习的。而在这两者之中后者制约成功的几率往往高于前者。在继续半个学期的观察后,笔者又发现曾经取得低分的考生逐渐减少了学习这门学科的时间,而曾经取得高分的学生则一如既往。结果在期中考试中,高分考生自然还是考得很好,而低分考生仍然是原来那些学生。所以,每当有学生来跟我辩解说考试不好的原因是诸如“不擅长”等时,笔者都会告诉他们其实是他们不够努力,所以,与其相信自己没有学好英语/数学的能力,不如去思考“我应该怎样特别努力、勤奋地去学习英语/数学”。在日本有个著名的0.99/1.01的法则——0.99365 = 0.03; 1.01365 = 37.8 ——是说只要你多努力一点点,最后就会形成巨大的力量;反之,只要你多偷懒一点点,最后就会变得毫无份量了。
4.“我可以在课堂上或自习时同时做好几件事。”
当你细心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堂下的表现时,不难发现有的学生自认为同时能完成好几件事。比如说,课上有的学生无法在整个45分钟内集中注意力听讲。一段时间后,有人开始发呆睡觉,有人开始补做别的学科作业。这个问题在学生课下自习时变得尤为严重。由于缺乏监管,在当今信息手段高科技化的时代,有的学生在写作业的短短10分钟内一会儿刷微博一会儿回短信,但却自认为自己是多任务处理者。有研究显示,分散的注意力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甚大。
从心理学角度讲,“注意”被定义为“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有选择的集中”,这意味着注意不限于知觉。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它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无须作意志的努力。学生对网络的留恋就属于一种无意注意,由于网络的新鲜与娱乐性对人的大脑的刺激要大于学习这一单调而枯燥的工作,使得网络和微博更容易成为学生注意的对象。
实际上,当学生自认为自己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多个事务时,微博或短信的时间已经大大地占用了他们的学习时间,导致学生越来越难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最终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抱怨无法适应大学里一两个小时的大课。对此,笔者采取了两个办法:其一,课堂上笔者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每节课开头10分钟用来检测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给出适当的奖励),授课结束前5分钟用来总结本节课的精华要点,中间实际教学的30分钟或用于activity或用game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的主动学习中去。其二,课后笔者指导学生自习时使用了一个学习闹钟——将闹钟设为25分钟,在这25分钟内隔绝一切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干扰,每25分钟的学习后设一个10分钟的休息,并以此为一个循环。每完成四个循环奖励自己20分钟的休息时间,直到学习任务结束。通过设置这个学习闹钟,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它是有自觉的目的,是与意志、努力相联系的注意。维持这种注意力的稳定性,主要是通过减少其他刺激的干扰,人为创造一个无干扰的环境。但这种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长时间维持这一状态,学生会变得愈来愈焦虑,最后严重影响学习效果。1980年,心理学家叶克思—道森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叶克思—道森定律:个体智力活动的效率与其相应的焦虑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表现为一种倒“U”形曲线,既随着考试焦虑水平的增加,个体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会随之增强。这时焦虑水平对效率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当焦虑水平超过了一定限度时,过强的焦虑对学习和能力的发挥又会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如果让学生连续学习一、两个小时甚至整晚,会使他们的情绪过于紧张,产生精神疲劳和心理疲劳的现象,影响其能力的发挥。所以,每隔25分钟让学生彻底放松一下,并用10分钟的休息时间做为附加刺激使主体持续感兴趣,这样有张有弛的学习进度既可以有效地避免长时间伏案学习对学生造成的生理上的疲劳,又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笔者在教授2011届扬州中学中美班AP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将上述四种方法充分运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使得当年中美班在AP结业考试中“微观经济学”的平均成绩达到4.3分(满分为5分)。现在这些学生已奔赴美国各大学留学。有学生兴奋地来信对我说,“非常感谢老师教的AP微观经济学,现在我还能在美国充当同班同学的老师,用老师您教给我的方法去教他们。”所以我确信,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最后,笔者想再次强调一下:学生是否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成果往往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学习。有一个单词叫元认知(metacognition)。元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识和控制。是否有较好的元认知体现在好学生知道自己是否掌握了知识点;但元认知不足或较弱的学生则在考前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成绩。他们会因为自己实际上的得分与预估的分数差距较大而感到惊讶。Roediger & Karpicke (2006) 指出,这些学生很可能是因为具有不正确的学习策略而导致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懂了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学进去。这些学生可能会认为只要自己更加努力,花更多的時间就可以在下次的考试中取得进步。但研究显示仅仅增加学习时间是不够的。教师应告诉学生这一事实并指导他们改变从小学累积到现在的错误的学习认识,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去胜任高中及AP课程,并为进入大学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Dweck, C.S. (2002). Messages that motivate: How praise molds student’s beliefs, motiv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surprising ways). In J. Aronson (Ed.), Improving academic achievement: Impact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education (pp.37-60). Boston: Academic Press.
[2]Roediger, H.L., Ⅲ & Karpicke, J.D. (2006). Test-enhanced learning: Taking memory tests improves long-term reten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 249-255.
[3]Schommer-Aikins, M., & Easter M. (2006). Ways of knowing and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Combined effect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6, 41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