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1990年汉语水平考试(HSK)正式推出后,20多年来HSK的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但是HSK辅导教材的研究与建设发展缓慢。编写适合HSK辅导教学,符合备考者学习规律,具有较强交际性、层次性、实用性、综合性的HSK辅导教材,对完善HSK辅导教材的建设、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及促进汉语国际推广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汉语水平考试 教材建设 编写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31-02
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重点考查第一语言非汉语者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1]HSK“面向成人汉语学习者。其成绩可以满足多元需求:为汉语学习者了解和提高自己的汉语应用能力提供参考依据;为相关汉语教学单位、培训机构评价教学或培训成效提供参考依据;为院校招生、分班授课、课程免修、学分授予提供参考依据;为用人机构录用、培训、晋升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依据。”[2]1990年,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正式在国内推广,1991年推向海外,20多年来,HSK的发展规模和在全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年来,考生人数增长迅猛。国家汉办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全球HSK报考人数为11.7万,2011年为17.9万,2012年为23.4万,而2013年度达到37万人次。HSK考试规模的扩大和考生数量的增加,对HSK辅导教材的研究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HSK辅导教材的研究与建设一直发展缓慢,现有汉语口语、听力、阅读等教材内容自成体系,与HSK考试大纲要求不匹配,HSK辅导性教学用书大多局限于对试题的模真训练和讲解,而结合HSK考试大纲、词汇大纲编写的分类教材较少。因此,研究开发适合HSK辅导,符合备考者学习规律,有较强交际性、层次性、实用性、综合性的HSK辅导教材有着深远意义,对完善HSK辅导教材建设、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及促进汉语推广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HSK辅导教材现状
我国对外汉语教材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6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仅“近10 年,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的种类大约已有548种”[3]。其中,“通用型教材所占比例较大,有针对性、创新性教材所占比例较少”[4],专门针对HSK的课堂教学用书更是少之又少。从我们搜集到的HSK相关书籍来看,语法知识、技能单项和应试技巧训练方面的较多。如2004年出版的《HSK快乐阅读》和《学汉语新招儿,教你关联词语100例》,2005年的《HSK捷径汉语水平考试应试对策与考点精练》《HSK听力题型分析与训练》《征服HSK 汉语语法》《HSK精选词汇辨析与练习》,及2006年的《HSK全攻略教程》和2007年的《HSK全攻略语法手册》等。近几年出版了大量的模拟题集、考试攻略及应试辅导丛书,如《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出题分析及模拟题集(四级)》(2011)、《新汉语水平考试(HSK)攻略:阅读(五级) 》(2012)及《北大版新HSK应试辅导丛书:新HSK词汇精讲精炼》(2013)等等。
由于旧版HSK一直奉行“考教分离”的原则,强调“不以任何特定教材为依据,考生不需要按特定教材的内容准备考试”,[5]所以早期相关的辅导教材多以考核汉语知识水平和训练应试技巧为主,对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训练不足。这类教材的共同特点就是从听力、语法、阅读、写作等单项训练入手,对重点词汇、语法难点、考点与应试技巧进行分析、梳理、强化训练和模拟测试,结构设计以老师的讲解为主,而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这样的“精讲”教材培养出来的只能是“考试机器”、“哑巴汉语”。
2009年国家汉办在借鉴了近年来国际语言测试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推行了新版HSK。新版HSK遵循“考教结合”的原则,考试设计要与现行汉语教材相结合,要与海内外汉语教学实际相结合,目的是“以考促教”“以考促学”[6]。“教”既包括教学改革又包括教材建设,而新版HSK自推行到现在教材建设与改革并没有明显跟进,据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后出版的HSK辅导教材多以考试攻略、高分实战等应试技巧讲授为主要内容,或真题解析、或模拟题训练,形式单一。这些只为汉语水平考试的高分“攻略”或“习题集”并不适合用作汉语课堂教学的教材,它无法将考试内容同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交际能力训练很好地结合起来,另外单一的形式、枯燥的内容既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严重影响了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由于缺乏与HSK考试大纲匹配的各类汉语教材,不少教师只好采取讲真题的方式训练学生答题技巧。这样的训练方式既缺乏知识的系统性,内容又比较乏味与枯燥,不能从口语、听力、阅读以及写作等汉语交际需求层面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也很难实现HSK“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二、对HSK辅导教材编写的思考
(一)HSK辅导教材的编写依据
国家汉办编制出版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1992),《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1996),《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1-6级)》(2009),《新汉语水平考试(HSK)5000词2012年修订稿(草稿)》可以为教材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尤其是在词汇、句型和语法的选择、分层以及难度定位上提供一定的标准和依据。
(二)HSK辅导教材的编写原则
1. 注重交际性。HSK遵循“考教结合”的原则,目的是“以考促教、以考促学”,而对外汉语教学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HSK辅导教材的编写应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放在首位,从内容选择到课文编写,从注释添加到练习设计,都应以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目的,“以教带考,以书助考”,使学生在提高汉语交际能力的同时,能顺利通过HSK相应级别的考试。 2. 注重层次性。《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对HSK一到六级的等级目标做了详细的说明,那么在编写HSK辅导教材时,无论是在词汇选择还是语法句式讲解方面,都要紧紧结合《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和《新汉语水平考试(HSK)5000词2012年修订稿(草稿)》对不同等级的要求,根据HSK不同等级的特点和考核重点,分层次、分类型选择教学内容,编写对应的辅导教材。如分为HSK基础辅导教材(一、二、三级)、HSK初级(四级)辅导教材、HSK中级(五级)辅导教材、HSK高级(六级)辅导教材等。
3. 注重实用性。在注重交际能力培养的同时不忘HSK备考者的直接需求,适当进行应试技巧训练,使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提高了,自然能顺利通过汉语水平考试。教材在容量和设计上,不能片面注重某一单项能力,如口语或听力的训练,也不能片面注重应试技巧的训练或搞题海战术。教材要通过典型课文、练习的集中设计和教学,完成听说读写等交际能力的培养;用最短的课文篇章涵盖最多的考点并辅以真题训练,真题训练可以起到将汉语交际能力训练和考试技巧训练连成体系的作用。教材课文的选取应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提升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4. 注重综合性。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教材的课文编写、词语讲解、课后练习都应注重中国文化的融入。除内容选择上注重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外,综合性原则也体现在教材体系的架构中。在课文和习题的布局与设计上,应该综合多种方法和手段,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设计多种多样的练习、安排一些参与体验的活动、配备插图或者视频光盘,方便学习者的自学。
(三)教材内容的构成
1. 词汇的选择是HSK辅导教材编写的关键。
编写好的对外汉语教材,重中之重的工作是词汇的选择和词汇量的控制。选择词汇时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依据,围绕词汇大纲去拓展语言交际要素。撰写阅读课文时避免所表述的语言太难或者过易,应保证课文语言的流畅性和自然性。在课文中保证重点词汇的重现率是控制词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功能教学法的基本精神。课文所涵盖的词汇应尽量控制在教材设定的HSK等级范围,超出等级范围的词汇视情况适当列入生词表,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每篇课文的生词应该控制在30个左右,太多或者太少都不利于实际教学。
2. 课文的质量决定教材的质量,是整套教材的核心。
根据编写教材的实用性原则,结合《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所提倡的任务式教学的基本精神,编写时以交际功能为纲,划分饮食起居、旅游聚会、问路求助、礼仪交往、学习生活、娱乐休闲等基本功能项目,并将这些基本功能项目按照课文结构细化为更多的功能子项。在功能划分上,要有别于普通汉语分类教材,应重视交际功能和应试功能在课文、生词学习、课堂练习等各环节中的综合体现。
课文采用对话类和阅读类两种形式。对话类课文针对的教学对象以基础和初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为主,内容编写要符合这个阶段学习者日常生活的实际语境和快速提高言语表达能力的实际要求。对话设置4至8位固定的中外学生身份的角色贯穿整套教材以保证内容的连贯性,另外设置不固定的朋友、亲属以及各类职业的角色穿插在对话中,以保证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对话内容包括介绍、咨询、评价、建议、致歉、请求、服务等类型,这些类型的功能、任务在对话中得到充分地体现。
阅读类课文因其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难度大于对话类课文,它与对话类课文构成了整套教材的难度梯次,教学对象以中高级层次汉语学习者为主。阅读类课文可多角度、多方面、多手段地设计文章内容,可以设计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成语故事、民间传说,也可以选择反映现代生活、走访名胜古迹的优美散文,另外还可以选用趣味性较强的科普文和针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议论文。这些内容既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又有利于提高学习者流利地使用汉语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习者在HSK考试中高效地完成阅读和写作任务。
3. 教材的练习应重视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近年来汉语类教材研究发现,设计多题量、多类型的课中、课后练习成为各类教材的编写趋势,“提供足够的练习对于学生把汉语知识转化为汉语的表达技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7]
优秀的教材应提供记忆操练性、理解性、交际性等不同类型的练习,并且兼顾教学内容和心理认知的次序由浅入深地排列,从而对学习者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操练性训练所获得的对语言材料的记忆是前提和基础,理解性练习是对交际能力培养的过渡,交际性练习是对语言交际能力的直接培养,这三种练习为学习者进入实际交际活动和考试答题活动做了充分的基础准备。同时,HSK辅导教材练习设计在切合编写原则的基础上,应紧扣交际与考试两个要点。
扩展词汇的听读练习对词汇积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HSK辅导教材练习设计时可以安排词汇重现、听读等操练性练习。替换与扩展是介于机械与理解之间的常用练习形式,一些词类、词汇、句型的用法都可通过这种练习加强学习者的印象,例如量词练习“我要买一辆自行车/一斤苹果/一支笔/一双鞋/一台电脑”等。常用句型、特殊句式等可以采用理解性的练习来进行巩固,如作为汉语交际基本单位的存现句是留学生学习难点,使用填空或者连词成句的形式进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而连词成句也是HSK考试常用题型。再如“仿照例子,完成对话(A:他的汉语怎么样?B:他说得很流利。)A:你会包饺子吗?B:会呀,_____。”这类带有情态补语的短句是交流常用语,更是HSK考试中的常考内容,通过这种理解性的练习可以有效加强学习者对补语位置或常用句式的把握。
交际性的练习应该鼓励学习者进行语言实践,两人一组完成对话并互相问答,情景交流或看图说话都是很好的形式。交际性练习的设计应注意针对HSK考试题目设计一些趣味性更强的形式,在交际情景设计中适当增加句型、句式提示使之降低难度,练习设计注意给学习者更多的提示和启发,练习的设计要紧紧围绕真实交际场景展开等。交际性练习可以有效地将课堂教学内容最大程度上转化为真实的交际能力,起到沟通课堂、交际实践和考试应试的纽带作用,在练习设计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在教材编写中应予以更多的重视。
4. 教材的注释是对课文重点、难点的解释与说明。
注释可以包括重点词汇、语法难点、常用短句、句式或专业术语的解释。附录应附上词汇等级表。
三、结束语
具有较强交际性及综合性的HSK辅导教材,既可以为汉语教师提供行之有效的HSK辅导途径,也可以在备考者高效掌握考试知识点基础上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因此研究、编写HSK辅导教材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1]张晋军.新汉语水平考试(HSK)题库建设之我见[J].中国考试,2011(4)
[2]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朱志平,江丽莉,马思宇. 1998-2008十年对外汉语教材述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杨小彬.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成就与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4)
[5][6]张晋军,解妮妮,王世华,李亚男,张铁英.新汉语水平考试(HSK)研制报告[J].中国考试,2010(9)
[7]周健.对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考察与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4):68
【关键词】汉语水平考试 教材建设 编写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31-02
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重点考查第一语言非汉语者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1]HSK“面向成人汉语学习者。其成绩可以满足多元需求:为汉语学习者了解和提高自己的汉语应用能力提供参考依据;为相关汉语教学单位、培训机构评价教学或培训成效提供参考依据;为院校招生、分班授课、课程免修、学分授予提供参考依据;为用人机构录用、培训、晋升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依据。”[2]1990年,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正式在国内推广,1991年推向海外,20多年来,HSK的发展规模和在全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年来,考生人数增长迅猛。国家汉办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全球HSK报考人数为11.7万,2011年为17.9万,2012年为23.4万,而2013年度达到37万人次。HSK考试规模的扩大和考生数量的增加,对HSK辅导教材的研究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HSK辅导教材的研究与建设一直发展缓慢,现有汉语口语、听力、阅读等教材内容自成体系,与HSK考试大纲要求不匹配,HSK辅导性教学用书大多局限于对试题的模真训练和讲解,而结合HSK考试大纲、词汇大纲编写的分类教材较少。因此,研究开发适合HSK辅导,符合备考者学习规律,有较强交际性、层次性、实用性、综合性的HSK辅导教材有着深远意义,对完善HSK辅导教材建设、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及促进汉语推广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HSK辅导教材现状
我国对外汉语教材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6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仅“近10 年,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的种类大约已有548种”[3]。其中,“通用型教材所占比例较大,有针对性、创新性教材所占比例较少”[4],专门针对HSK的课堂教学用书更是少之又少。从我们搜集到的HSK相关书籍来看,语法知识、技能单项和应试技巧训练方面的较多。如2004年出版的《HSK快乐阅读》和《学汉语新招儿,教你关联词语100例》,2005年的《HSK捷径汉语水平考试应试对策与考点精练》《HSK听力题型分析与训练》《征服HSK 汉语语法》《HSK精选词汇辨析与练习》,及2006年的《HSK全攻略教程》和2007年的《HSK全攻略语法手册》等。近几年出版了大量的模拟题集、考试攻略及应试辅导丛书,如《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出题分析及模拟题集(四级)》(2011)、《新汉语水平考试(HSK)攻略:阅读(五级) 》(2012)及《北大版新HSK应试辅导丛书:新HSK词汇精讲精炼》(2013)等等。
由于旧版HSK一直奉行“考教分离”的原则,强调“不以任何特定教材为依据,考生不需要按特定教材的内容准备考试”,[5]所以早期相关的辅导教材多以考核汉语知识水平和训练应试技巧为主,对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训练不足。这类教材的共同特点就是从听力、语法、阅读、写作等单项训练入手,对重点词汇、语法难点、考点与应试技巧进行分析、梳理、强化训练和模拟测试,结构设计以老师的讲解为主,而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这样的“精讲”教材培养出来的只能是“考试机器”、“哑巴汉语”。
2009年国家汉办在借鉴了近年来国际语言测试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推行了新版HSK。新版HSK遵循“考教结合”的原则,考试设计要与现行汉语教材相结合,要与海内外汉语教学实际相结合,目的是“以考促教”“以考促学”[6]。“教”既包括教学改革又包括教材建设,而新版HSK自推行到现在教材建设与改革并没有明显跟进,据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后出版的HSK辅导教材多以考试攻略、高分实战等应试技巧讲授为主要内容,或真题解析、或模拟题训练,形式单一。这些只为汉语水平考试的高分“攻略”或“习题集”并不适合用作汉语课堂教学的教材,它无法将考试内容同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交际能力训练很好地结合起来,另外单一的形式、枯燥的内容既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严重影响了汉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由于缺乏与HSK考试大纲匹配的各类汉语教材,不少教师只好采取讲真题的方式训练学生答题技巧。这样的训练方式既缺乏知识的系统性,内容又比较乏味与枯燥,不能从口语、听力、阅读以及写作等汉语交际需求层面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也很难实现HSK“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
二、对HSK辅导教材编写的思考
(一)HSK辅导教材的编写依据
国家汉办编制出版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1992),《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1996),《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1-6级)》(2009),《新汉语水平考试(HSK)5000词2012年修订稿(草稿)》可以为教材编写提供一定的参考,尤其是在词汇、句型和语法的选择、分层以及难度定位上提供一定的标准和依据。
(二)HSK辅导教材的编写原则
1. 注重交际性。HSK遵循“考教结合”的原则,目的是“以考促教、以考促学”,而对外汉语教学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HSK辅导教材的编写应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放在首位,从内容选择到课文编写,从注释添加到练习设计,都应以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目的,“以教带考,以书助考”,使学生在提高汉语交际能力的同时,能顺利通过HSK相应级别的考试。 2. 注重层次性。《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对HSK一到六级的等级目标做了详细的说明,那么在编写HSK辅导教材时,无论是在词汇选择还是语法句式讲解方面,都要紧紧结合《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和《新汉语水平考试(HSK)5000词2012年修订稿(草稿)》对不同等级的要求,根据HSK不同等级的特点和考核重点,分层次、分类型选择教学内容,编写对应的辅导教材。如分为HSK基础辅导教材(一、二、三级)、HSK初级(四级)辅导教材、HSK中级(五级)辅导教材、HSK高级(六级)辅导教材等。
3. 注重实用性。在注重交际能力培养的同时不忘HSK备考者的直接需求,适当进行应试技巧训练,使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提高了,自然能顺利通过汉语水平考试。教材在容量和设计上,不能片面注重某一单项能力,如口语或听力的训练,也不能片面注重应试技巧的训练或搞题海战术。教材要通过典型课文、练习的集中设计和教学,完成听说读写等交际能力的培养;用最短的课文篇章涵盖最多的考点并辅以真题训练,真题训练可以起到将汉语交际能力训练和考试技巧训练连成体系的作用。教材课文的选取应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提升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4. 注重综合性。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教材的课文编写、词语讲解、课后练习都应注重中国文化的融入。除内容选择上注重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外,综合性原则也体现在教材体系的架构中。在课文和习题的布局与设计上,应该综合多种方法和手段,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设计多种多样的练习、安排一些参与体验的活动、配备插图或者视频光盘,方便学习者的自学。
(三)教材内容的构成
1. 词汇的选择是HSK辅导教材编写的关键。
编写好的对外汉语教材,重中之重的工作是词汇的选择和词汇量的控制。选择词汇时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依据,围绕词汇大纲去拓展语言交际要素。撰写阅读课文时避免所表述的语言太难或者过易,应保证课文语言的流畅性和自然性。在课文中保证重点词汇的重现率是控制词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功能教学法的基本精神。课文所涵盖的词汇应尽量控制在教材设定的HSK等级范围,超出等级范围的词汇视情况适当列入生词表,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每篇课文的生词应该控制在30个左右,太多或者太少都不利于实际教学。
2. 课文的质量决定教材的质量,是整套教材的核心。
根据编写教材的实用性原则,结合《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所提倡的任务式教学的基本精神,编写时以交际功能为纲,划分饮食起居、旅游聚会、问路求助、礼仪交往、学习生活、娱乐休闲等基本功能项目,并将这些基本功能项目按照课文结构细化为更多的功能子项。在功能划分上,要有别于普通汉语分类教材,应重视交际功能和应试功能在课文、生词学习、课堂练习等各环节中的综合体现。
课文采用对话类和阅读类两种形式。对话类课文针对的教学对象以基础和初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为主,内容编写要符合这个阶段学习者日常生活的实际语境和快速提高言语表达能力的实际要求。对话设置4至8位固定的中外学生身份的角色贯穿整套教材以保证内容的连贯性,另外设置不固定的朋友、亲属以及各类职业的角色穿插在对话中,以保证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对话内容包括介绍、咨询、评价、建议、致歉、请求、服务等类型,这些类型的功能、任务在对话中得到充分地体现。
阅读类课文因其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难度大于对话类课文,它与对话类课文构成了整套教材的难度梯次,教学对象以中高级层次汉语学习者为主。阅读类课文可多角度、多方面、多手段地设计文章内容,可以设计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成语故事、民间传说,也可以选择反映现代生活、走访名胜古迹的优美散文,另外还可以选用趣味性较强的科普文和针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议论文。这些内容既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又有利于提高学习者流利地使用汉语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习者在HSK考试中高效地完成阅读和写作任务。
3. 教材的练习应重视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近年来汉语类教材研究发现,设计多题量、多类型的课中、课后练习成为各类教材的编写趋势,“提供足够的练习对于学生把汉语知识转化为汉语的表达技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7]
优秀的教材应提供记忆操练性、理解性、交际性等不同类型的练习,并且兼顾教学内容和心理认知的次序由浅入深地排列,从而对学习者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操练性训练所获得的对语言材料的记忆是前提和基础,理解性练习是对交际能力培养的过渡,交际性练习是对语言交际能力的直接培养,这三种练习为学习者进入实际交际活动和考试答题活动做了充分的基础准备。同时,HSK辅导教材练习设计在切合编写原则的基础上,应紧扣交际与考试两个要点。
扩展词汇的听读练习对词汇积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HSK辅导教材练习设计时可以安排词汇重现、听读等操练性练习。替换与扩展是介于机械与理解之间的常用练习形式,一些词类、词汇、句型的用法都可通过这种练习加强学习者的印象,例如量词练习“我要买一辆自行车/一斤苹果/一支笔/一双鞋/一台电脑”等。常用句型、特殊句式等可以采用理解性的练习来进行巩固,如作为汉语交际基本单位的存现句是留学生学习难点,使用填空或者连词成句的形式进行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而连词成句也是HSK考试常用题型。再如“仿照例子,完成对话(A:他的汉语怎么样?B:他说得很流利。)A:你会包饺子吗?B:会呀,_____。”这类带有情态补语的短句是交流常用语,更是HSK考试中的常考内容,通过这种理解性的练习可以有效加强学习者对补语位置或常用句式的把握。
交际性的练习应该鼓励学习者进行语言实践,两人一组完成对话并互相问答,情景交流或看图说话都是很好的形式。交际性练习的设计应注意针对HSK考试题目设计一些趣味性更强的形式,在交际情景设计中适当增加句型、句式提示使之降低难度,练习设计注意给学习者更多的提示和启发,练习的设计要紧紧围绕真实交际场景展开等。交际性练习可以有效地将课堂教学内容最大程度上转化为真实的交际能力,起到沟通课堂、交际实践和考试应试的纽带作用,在练习设计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在教材编写中应予以更多的重视。
4. 教材的注释是对课文重点、难点的解释与说明。
注释可以包括重点词汇、语法难点、常用短句、句式或专业术语的解释。附录应附上词汇等级表。
三、结束语
具有较强交际性及综合性的HSK辅导教材,既可以为汉语教师提供行之有效的HSK辅导途径,也可以在备考者高效掌握考试知识点基础上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因此研究、编写HSK辅导教材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1]张晋军.新汉语水平考试(HSK)题库建设之我见[J].中国考试,2011(4)
[2]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朱志平,江丽莉,马思宇. 1998-2008十年对外汉语教材述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杨小彬.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成就与问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4)
[5][6]张晋军,解妮妮,王世华,李亚男,张铁英.新汉语水平考试(HSK)研制报告[J].中国考试,2010(9)
[7]周健.对汉语教材练习设计的考察与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