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藏于江西省万载县革命烈士馆的工农兵银行石印版(插六图1),长305,宽256,厚52mm,石质细嫩润白,打磨(用过的地方)面十分光滑。据几位曾在本县印刷厂五、六十年代做过石印工作的老师傅讲,这种石头是从外国进口的,本国不产这种石头,据说是从德国进口的。
在版面中央还清晰可见当年最后一次印刷而制作的图案与字迹,其中间一幅为“湘鄂赣省二期革命战争公债券 大洋伍角 公历一九三三年十月发行”(插六图2)。版面图案右(实际印出效果与此相反)椭圆花框中是马克思像,左椭圆花框中是宝塔山景,四周为花边图框,与收集到的公债实物伍角、壹圆正面(插六图3、4)完全吻合。在主版图景的侧边不同位置上,还留有较多未完全磨去的制版痕迹,如公债背面的“条例摘要”(插七图5),套印“大洋壹圆”字样(插七图6),还有一些不甚清楚的字图,不一一列举。
从制版情况看,石印版最后一批印制的是湘鄂赣省二期革命战争公债,有壹圆和伍角两种,这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中记录的二期革命战争公债发行于1933年10月相吻合。1933年底至1934年初,国民党军队大举进军苏区,斗争形势恶化,湘鄂赣省委、省苏撤出小源,湘鄂赣省工农兵银行相继转移,逐步停止了工作,所以石印版在此后就再也没有用过。
从版面上字图分析,每种票券分正反两面单次单张印刷,二期公债共发行了8万元,伍角为多,需印十几万张。在这样简陋的印刷条件下,全靠手工操作,印制这么多的苏区票币是非常不容易的,要完成这艰巨的任务,金融前辈们不知要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在此之前,湘鄂赣苏区还发行过大量的纸钞、股票、短期公债(一期公债)。
通过对当时发行的壹圆和伍角两种公债实物与版图进行对比测量,仔细分析,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壹圆和伍角两种票面是用同一次制作的主景图版印制的,将“大洋壹圆”四个字另制版,在印制壹圆正面时将“大洋伍角”四个字遮盖,然后再定位,将“大洋壹圆”四个字套印上去,从“大洋壹圆”四个字印刷着色明显深于周围颜色也证明了这四个字是套印上去的,尽管用的是同一种油墨,因是分两次印刷,着色深浅很难做到一致。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制版的难度,相对省时省力,以适应当时战争环境条件下保证印制任务的完成。那为何不将辅券大洋伍角挖补套印,而要将主券大洋壹圆挖补套印呢?这与当时苏区经济条件有关,大洋壹圆即银元一块,这对当时苏区群众来讲,是个很难拿得出的数字,所以大量印制的是大洋伍角公债,大洋壹圆公债印制很少,目前虽还未找到可靠的资料来证明它的印制比例,但从收集的实物来看,壹圆券的存世量不足伍角券的五十分之一,现已难得一见。这从湘鄂赣省工农兵银行发行的钞票中,壹圆的很少,存世量较多的主要是二百文、一角、二角、三角中得到印证。由此可见,将需大量印制的采用一次制版直印法,只需少量印制的采用挖补套印法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从现存的湘鄂赣省二期革命战争公债实物看,壹圆和伍角两种券正面字图尺寸、式样除中间面额四个字外,其余完全一样,证明是同版印制,只不过油墨颜色不一样。壹圆券用的是黑中略带淡绿色油墨,伍角券用的蓝色油墨。两种债券背面的字图也完全一样,只是油墨颜色有区别。伍角券用的是酱红色(插七图7),壹圆券用的浅红色(插七图8),证明是同一次制版印刷的。纵观湘鄂赣苏区各种票币,有很多主景图相同的现象,如万载县工农兵银行一角、二角、湘鄂赣省工农兵银行三角、二期革命战争公债壹圆、伍角主景图相同;浏阳工农兵银行一角,湘鄂赣省工农兵银行一角、伍角主景图相同;万载县工农兵银行一角、二角、湘鄂赣省工农兵银行三角,1933年版湘鄂赣省工农兵银行二角背面图相同,只是尺寸略作改变。有的票币甚至正背两面的图案都相同,只是巧妙地搭配不同颜色,套印不同的主题名和面额来加以区别。究其原因,主要是苏区条件有限,无论人才、技术、设备都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甚至连一个稳定的工作场所都难以保证。“银行驻扎,因陋就简,银行转移,肩挑背驼,不打仗时银行职工,打仗时便又成了红军战士,这就是当年金融战线的实况。”尽管设备简陋,条件异常艰苦,金融前辈们开动脑筋,想尽一切办法,巧妙地设计搭配,印制出一大批革命主题鲜明,质量上乘,丰富多彩的红色货币,以满足苏区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需要。
关于石印版的来源有这样几种渠道:一是投奔革命者捐献;二是战争中收缴;三是通过秘密渠道向外采购;四是向附近的石印店借用。在万载县革命烈士馆展出的英烈事迹中,有一段这样的叙述:成功烈士(1895~1937)原名陈鸿钧,万载大桥西江人,原经营书纸石印店,1929年参加革命后,将自己店里的资产全部捐献给苏维埃政府,并烧毁店铺,以示革命决心。1931年任万载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创办万载县工农兵银行,发行了纸币,发展了苏区经济。1932年4月调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先后任财政部副部长、部长(兼任省工农兵银行行长)等职……。这段记叙道出了石印设备的主要来源之一。
“省苏石印局是1931年8月在浏阳东门白沙成立的,主任方赤名,开始有工人28个,……当时省苏石印局有印刷机四部,其中一部专印纸币。1931年4月,省委省苏机关都迁往万载小原,省苏石印局也迁到万载陈坑上新屋,和万载石印局合并。1933年12月,由于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刘学浩叛变,造成小源事变,印刷工具全部摧毁,从而被迫停办。”后来的调查和石印版的完好保存事实证明,并未全部被毁,此版应该就是那部专印纸币的石印机上的石印版,是红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临危不惧,在撤退前的最后一刻用腊纸、油布小心翼翼地将这块视作比自己生命还珍贵的石印版包裹好,深藏地下。也许,年青的红军战士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据当时任仙源区(后改乡)区长潘福生同志回忆“石印版于1953年冬在万载县仙源乡(大革命时期称小源)陈坑上新屋旁的菜地里被发现,由村民送到区政府,在区政府放了约三个月,区政府派三人(刘志明、邱思燕、邱炳昆)徒步运送几十公里山路到大桥后,搭乘客车送至万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该馆1952年筹办,1955年开馆,自此石印版就在馆中保存至今。”
石印版历经战火硝烟,又在地下埋藏了整整二十年,至今版面上的字图仍清晰可辨,实在难得。它的存在,对研究和解读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货币史、印钞史不失为一件最好和最珍贵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琛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在版面中央还清晰可见当年最后一次印刷而制作的图案与字迹,其中间一幅为“湘鄂赣省二期革命战争公债券 大洋伍角 公历一九三三年十月发行”(插六图2)。版面图案右(实际印出效果与此相反)椭圆花框中是马克思像,左椭圆花框中是宝塔山景,四周为花边图框,与收集到的公债实物伍角、壹圆正面(插六图3、4)完全吻合。在主版图景的侧边不同位置上,还留有较多未完全磨去的制版痕迹,如公债背面的“条例摘要”(插七图5),套印“大洋壹圆”字样(插七图6),还有一些不甚清楚的字图,不一一列举。
从制版情况看,石印版最后一批印制的是湘鄂赣省二期革命战争公债,有壹圆和伍角两种,这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中记录的二期革命战争公债发行于1933年10月相吻合。1933年底至1934年初,国民党军队大举进军苏区,斗争形势恶化,湘鄂赣省委、省苏撤出小源,湘鄂赣省工农兵银行相继转移,逐步停止了工作,所以石印版在此后就再也没有用过。
从版面上字图分析,每种票券分正反两面单次单张印刷,二期公债共发行了8万元,伍角为多,需印十几万张。在这样简陋的印刷条件下,全靠手工操作,印制这么多的苏区票币是非常不容易的,要完成这艰巨的任务,金融前辈们不知要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在此之前,湘鄂赣苏区还发行过大量的纸钞、股票、短期公债(一期公债)。
通过对当时发行的壹圆和伍角两种公债实物与版图进行对比测量,仔细分析,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壹圆和伍角两种票面是用同一次制作的主景图版印制的,将“大洋壹圆”四个字另制版,在印制壹圆正面时将“大洋伍角”四个字遮盖,然后再定位,将“大洋壹圆”四个字套印上去,从“大洋壹圆”四个字印刷着色明显深于周围颜色也证明了这四个字是套印上去的,尽管用的是同一种油墨,因是分两次印刷,着色深浅很难做到一致。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制版的难度,相对省时省力,以适应当时战争环境条件下保证印制任务的完成。那为何不将辅券大洋伍角挖补套印,而要将主券大洋壹圆挖补套印呢?这与当时苏区经济条件有关,大洋壹圆即银元一块,这对当时苏区群众来讲,是个很难拿得出的数字,所以大量印制的是大洋伍角公债,大洋壹圆公债印制很少,目前虽还未找到可靠的资料来证明它的印制比例,但从收集的实物来看,壹圆券的存世量不足伍角券的五十分之一,现已难得一见。这从湘鄂赣省工农兵银行发行的钞票中,壹圆的很少,存世量较多的主要是二百文、一角、二角、三角中得到印证。由此可见,将需大量印制的采用一次制版直印法,只需少量印制的采用挖补套印法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从现存的湘鄂赣省二期革命战争公债实物看,壹圆和伍角两种券正面字图尺寸、式样除中间面额四个字外,其余完全一样,证明是同版印制,只不过油墨颜色不一样。壹圆券用的是黑中略带淡绿色油墨,伍角券用的蓝色油墨。两种债券背面的字图也完全一样,只是油墨颜色有区别。伍角券用的是酱红色(插七图7),壹圆券用的浅红色(插七图8),证明是同一次制版印刷的。纵观湘鄂赣苏区各种票币,有很多主景图相同的现象,如万载县工农兵银行一角、二角、湘鄂赣省工农兵银行三角、二期革命战争公债壹圆、伍角主景图相同;浏阳工农兵银行一角,湘鄂赣省工农兵银行一角、伍角主景图相同;万载县工农兵银行一角、二角、湘鄂赣省工农兵银行三角,1933年版湘鄂赣省工农兵银行二角背面图相同,只是尺寸略作改变。有的票币甚至正背两面的图案都相同,只是巧妙地搭配不同颜色,套印不同的主题名和面额来加以区别。究其原因,主要是苏区条件有限,无论人才、技术、设备都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甚至连一个稳定的工作场所都难以保证。“银行驻扎,因陋就简,银行转移,肩挑背驼,不打仗时银行职工,打仗时便又成了红军战士,这就是当年金融战线的实况。”尽管设备简陋,条件异常艰苦,金融前辈们开动脑筋,想尽一切办法,巧妙地设计搭配,印制出一大批革命主题鲜明,质量上乘,丰富多彩的红色货币,以满足苏区发展和革命斗争的需要。
关于石印版的来源有这样几种渠道:一是投奔革命者捐献;二是战争中收缴;三是通过秘密渠道向外采购;四是向附近的石印店借用。在万载县革命烈士馆展出的英烈事迹中,有一段这样的叙述:成功烈士(1895~1937)原名陈鸿钧,万载大桥西江人,原经营书纸石印店,1929年参加革命后,将自己店里的资产全部捐献给苏维埃政府,并烧毁店铺,以示革命决心。1931年任万载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创办万载县工农兵银行,发行了纸币,发展了苏区经济。1932年4月调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先后任财政部副部长、部长(兼任省工农兵银行行长)等职……。这段记叙道出了石印设备的主要来源之一。
“省苏石印局是1931年8月在浏阳东门白沙成立的,主任方赤名,开始有工人28个,……当时省苏石印局有印刷机四部,其中一部专印纸币。1931年4月,省委省苏机关都迁往万载小原,省苏石印局也迁到万载陈坑上新屋,和万载石印局合并。1933年12月,由于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刘学浩叛变,造成小源事变,印刷工具全部摧毁,从而被迫停办。”后来的调查和石印版的完好保存事实证明,并未全部被毁,此版应该就是那部专印纸币的石印机上的石印版,是红军战士冒着生命危险,临危不惧,在撤退前的最后一刻用腊纸、油布小心翼翼地将这块视作比自己生命还珍贵的石印版包裹好,深藏地下。也许,年青的红军战士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据当时任仙源区(后改乡)区长潘福生同志回忆“石印版于1953年冬在万载县仙源乡(大革命时期称小源)陈坑上新屋旁的菜地里被发现,由村民送到区政府,在区政府放了约三个月,区政府派三人(刘志明、邱思燕、邱炳昆)徒步运送几十公里山路到大桥后,搭乘客车送至万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该馆1952年筹办,1955年开馆,自此石印版就在馆中保存至今。”
石印版历经战火硝烟,又在地下埋藏了整整二十年,至今版面上的字图仍清晰可辨,实在难得。它的存在,对研究和解读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货币史、印钞史不失为一件最好和最珍贵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琛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