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低碳化战略的影响下,中国生态型住区的建设不仅仅是停留在生态建筑的建设上,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建筑以为的户外空间的环境质量,本文将简要的分析户外空间环境设计中所强调的设计内容,用以指导今后中国城市住区的可持续性建设。
关键词:生态住区、户外环境、设计内容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户外空间环境
住区空间环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是人类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综合统一体, 它是指由居住实体围合的住宅室内空间之外的一切活动区域,即以居住建筑为主的群体,为了满足各种功能需要,分割围合组成的不同大小、形状、特征与色彩的空间,通常也被称为住区外部空间1。
2户外空间环境设计内容
2.1住区选址
国外生态社区对选址的土地开发顺序是:等待整治和修复的土地---棕地---未开发的土地---绿地和农地,根据地块的生态特性,又可以分为:生态保护的选址、生态修复的选址、有便利条件的选址和未开发地块的选址,其中生态保护的选址包括为栖息地、湿地与水体保护设计的选址、保护耕地的选址;生态修复的选址包括实现土地修复的选址、棕地再开发的选址;有便利条件的选址包括降低机动车依赖的选址、有便利公共交通的选址。
2.2紧凑布局
紧凑高效的住区能为更多人提供更加高品质的生活、缩短行程、提供多样的交通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达到城市土里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环境破坏的最小化的目的。在紧凑布局原则指导下的住区规划时,应该注意以下内容:
(1)充分合理的利用住区周边的便利条件:对于住区周边现有的便利的公共基础设施、发挥市政、综合服务等优势,如交通站点、商业中心、大型城市绿地等区域周边应该采用高密度的开发模式,随着距离越远密度越小。
(2)有明确的住区中心,形成多组团的布局模式:住区中心一般是指住区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要集中地,而围绕住区中心布置的不同类型的组团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功能上提倡形成多功能混合形式。
(3)充分考虑场地的风环境、热环境、绿化环境、水环境等自然要素的微气候设计:为了从根本上减少建筑和室外空间的能耗,不让大量的供暖、制冷和通风设备在建筑使用上大行其道,我们就必须充分结合场地内的微气候环境,将建筑布局与之呼应。例如将建筑错列布置增加建筑的迎面风,面向主导风向可以布置底层建筑或者围合式建筑的开口等。
(4)紧凑布局的住区应该是融合了开放性的共享住区:面对封闭住区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开放住区的理念,主要是通过建立城市与住区之间的交通连接、商业服务、公共开放空间等,实现住区小社会与城市大社会资源的共享和有机的融合2。
2.3街区街道
街区街道是最能积聚人气的地方,为了最大程度上增进住区活力,在生态住区的设计之时应该更加要强调住区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因此对于街区街道的环境设计和空间规划讨论显得尤为必要。
(1)发展功能混合的开放型街区:街区的混合使用有助于提高住区的活力,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活动和交往空间,对于住区中的广场、花园、活动场地、街头绿地、步行小径等空间要素,与建筑围合的空间有机融合,而开放街区主要体现在街区能为城市系统提供一定层面上面向城市开放的空间,街区内的资源和设施能更多的市民服务系。
(2)鼓励较小尺度的步行街区:基于简·雅各布斯的街区研究,短街区、窄街道组成的城市区域会更加舒适宜人,同时也更加适于步行环境,国外城市工作者从城市功能的容纳、城市空间的可渗透性、土地效益的经济化、街区的活性、建筑开发的实用性等方面都证明了100米X100米左右的街区尺度较为便利,而较小尺度的街区意味着更加密集的路网,因此,小规模的街区适合以步行为主的住区,即便是较为密集的步行路网也是对住区的绿色交通有利的。
(3)富有连续性和韵律感的街道界面:街道界面由建筑物和地面构成,对于构成街道界面的建筑而言,其在空间组合、立面形式、屋顶轮廓、材质色彩等方面都应该有自己的规律和统一性。而地面作为街道界面的底界面,有效的限定空间、标志空间、改变空间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交通引导的作用,地面的竖向处理可以增加街道空间的丰富性,局部抬高或下沉是有助于街道上更多活动和交往的产生,而对于地面细节的人性化处理,能产生美感和韵律感的同时也是最大程度上方便不同人群的使用3。
2.4硬质广场和绿化空间
生态住区的开放空间注重场所的开放性,绿化空间则注重其参与性,两者均是建筑外部环境设计的重要内容。对于两者的设计我们更加提倡:
(1)将开放空间和绿地摆在明显的位置:这里所说的明显位置不是说在住区中心布置集中的景观绿地和硬质广场,相反,我们应该是创造更大程度上便于使用的空间场地和可以频繁进入的户外空间,这就意味着将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的分散化,而不是集中布局。从传统意义的绿地系统层级上讲,应该是要提倡加强组团绿地和街旁绿地的设计,让绿色空间可以布置在居民日常进出的道路上,便于居民在全天的活动中都能随时随地的享受。
(2)实现渗透的设计:绿地空间和开放空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依存和紧密联系的,在设计中不仅需要拓展开放空间之间、绿化空间之间、开放空间与绿化空间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需要将这些空间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利用地形高差、水体、建筑灰空间等将彼此整体考虑。
(3)通用化设计:通用设计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它不再强调只为残疾人考虑,它将设计考虑的范围扩展至所有特定人群,以全体大众为出发点,让环境、空间、设备产品适合所有人使用。在住区的通用化设计中首先强调的活动场地的多样性,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空间应该增加相应的细节,例如在户外场地中设计便捷的坡道,坡道的坡度不宜过大;地面材料的防滑处理;增强住区导向标志系统等。
3结语
面对生态社区的种种优势,我国也开始大力发展住区的可持续建设,近些年,相關学者和城市工作者们共同努力建立起了多种评估体系和建造标准来指导我国的生态建设,文章中提出的户外空间环境相关内容也是基于这些评估体系,相信不用多久,我国的生态住区建设将会更加成熟,同时也会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土特色的城市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智彬.Townhouse社区空间环境设计及营造 [D].四川大学,2006.
[2] 【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 尹陪桐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救社.
[3]翁奕城.上海城市生态型住区建设的规划对策与实施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
[4]孙良,夏海山.关于"生态住区"建设的思考——以上海住区发展为例[J].重庆建筑,2002,(3):20-23.
关键词:生态住区、户外环境、设计内容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户外空间环境
住区空间环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是人类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综合统一体, 它是指由居住实体围合的住宅室内空间之外的一切活动区域,即以居住建筑为主的群体,为了满足各种功能需要,分割围合组成的不同大小、形状、特征与色彩的空间,通常也被称为住区外部空间1。
2户外空间环境设计内容
2.1住区选址
国外生态社区对选址的土地开发顺序是:等待整治和修复的土地---棕地---未开发的土地---绿地和农地,根据地块的生态特性,又可以分为:生态保护的选址、生态修复的选址、有便利条件的选址和未开发地块的选址,其中生态保护的选址包括为栖息地、湿地与水体保护设计的选址、保护耕地的选址;生态修复的选址包括实现土地修复的选址、棕地再开发的选址;有便利条件的选址包括降低机动车依赖的选址、有便利公共交通的选址。
2.2紧凑布局
紧凑高效的住区能为更多人提供更加高品质的生活、缩短行程、提供多样的交通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达到城市土里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环境破坏的最小化的目的。在紧凑布局原则指导下的住区规划时,应该注意以下内容:
(1)充分合理的利用住区周边的便利条件:对于住区周边现有的便利的公共基础设施、发挥市政、综合服务等优势,如交通站点、商业中心、大型城市绿地等区域周边应该采用高密度的开发模式,随着距离越远密度越小。
(2)有明确的住区中心,形成多组团的布局模式:住区中心一般是指住区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主要集中地,而围绕住区中心布置的不同类型的组团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功能上提倡形成多功能混合形式。
(3)充分考虑场地的风环境、热环境、绿化环境、水环境等自然要素的微气候设计:为了从根本上减少建筑和室外空间的能耗,不让大量的供暖、制冷和通风设备在建筑使用上大行其道,我们就必须充分结合场地内的微气候环境,将建筑布局与之呼应。例如将建筑错列布置增加建筑的迎面风,面向主导风向可以布置底层建筑或者围合式建筑的开口等。
(4)紧凑布局的住区应该是融合了开放性的共享住区:面对封闭住区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开放住区的理念,主要是通过建立城市与住区之间的交通连接、商业服务、公共开放空间等,实现住区小社会与城市大社会资源的共享和有机的融合2。
2.3街区街道
街区街道是最能积聚人气的地方,为了最大程度上增进住区活力,在生态住区的设计之时应该更加要强调住区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因此对于街区街道的环境设计和空间规划讨论显得尤为必要。
(1)发展功能混合的开放型街区:街区的混合使用有助于提高住区的活力,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活动和交往空间,对于住区中的广场、花园、活动场地、街头绿地、步行小径等空间要素,与建筑围合的空间有机融合,而开放街区主要体现在街区能为城市系统提供一定层面上面向城市开放的空间,街区内的资源和设施能更多的市民服务系。
(2)鼓励较小尺度的步行街区:基于简·雅各布斯的街区研究,短街区、窄街道组成的城市区域会更加舒适宜人,同时也更加适于步行环境,国外城市工作者从城市功能的容纳、城市空间的可渗透性、土地效益的经济化、街区的活性、建筑开发的实用性等方面都证明了100米X100米左右的街区尺度较为便利,而较小尺度的街区意味着更加密集的路网,因此,小规模的街区适合以步行为主的住区,即便是较为密集的步行路网也是对住区的绿色交通有利的。
(3)富有连续性和韵律感的街道界面:街道界面由建筑物和地面构成,对于构成街道界面的建筑而言,其在空间组合、立面形式、屋顶轮廓、材质色彩等方面都应该有自己的规律和统一性。而地面作为街道界面的底界面,有效的限定空间、标志空间、改变空间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交通引导的作用,地面的竖向处理可以增加街道空间的丰富性,局部抬高或下沉是有助于街道上更多活动和交往的产生,而对于地面细节的人性化处理,能产生美感和韵律感的同时也是最大程度上方便不同人群的使用3。
2.4硬质广场和绿化空间
生态住区的开放空间注重场所的开放性,绿化空间则注重其参与性,两者均是建筑外部环境设计的重要内容。对于两者的设计我们更加提倡:
(1)将开放空间和绿地摆在明显的位置:这里所说的明显位置不是说在住区中心布置集中的景观绿地和硬质广场,相反,我们应该是创造更大程度上便于使用的空间场地和可以频繁进入的户外空间,这就意味着将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的分散化,而不是集中布局。从传统意义的绿地系统层级上讲,应该是要提倡加强组团绿地和街旁绿地的设计,让绿色空间可以布置在居民日常进出的道路上,便于居民在全天的活动中都能随时随地的享受。
(2)实现渗透的设计:绿地空间和开放空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依存和紧密联系的,在设计中不仅需要拓展开放空间之间、绿化空间之间、开放空间与绿化空间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需要将这些空间形成一个有机的网络,利用地形高差、水体、建筑灰空间等将彼此整体考虑。
(3)通用化设计:通用设计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它不再强调只为残疾人考虑,它将设计考虑的范围扩展至所有特定人群,以全体大众为出发点,让环境、空间、设备产品适合所有人使用。在住区的通用化设计中首先强调的活动场地的多样性,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的空间应该增加相应的细节,例如在户外场地中设计便捷的坡道,坡道的坡度不宜过大;地面材料的防滑处理;增强住区导向标志系统等。
3结语
面对生态社区的种种优势,我国也开始大力发展住区的可持续建设,近些年,相關学者和城市工作者们共同努力建立起了多种评估体系和建造标准来指导我国的生态建设,文章中提出的户外空间环境相关内容也是基于这些评估体系,相信不用多久,我国的生态住区建设将会更加成熟,同时也会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土特色的城市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智彬.Townhouse社区空间环境设计及营造 [D].四川大学,2006.
[2] 【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 尹陪桐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救社.
[3]翁奕城.上海城市生态型住区建设的规划对策与实施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
[4]孙良,夏海山.关于"生态住区"建设的思考——以上海住区发展为例[J].重庆建筑,2002,(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