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出国培训中角色的再认识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底,我作为海淀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派出的海淀区督学培训团团长到英国培训考察。此次出国培训明确的角色定位令我印象深刻:不是校长或副校长,而是督学,所有的培训内容与流程都围绕这一角色安排设计。这引发了我对出国培训中“角色”的关注与思考。
  《2010-2020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中提出,干部出国(境)培训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趋利避害、注重实效”的方针。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对于“我”这一培训主体的强调。作为培训主体的“我”,在培训中处于什么地位,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承担怎样的使命?想达到什么目标?在出国培训中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吸收什么,扬弃什么?回顾从2003年以来的历次出国培训、考察,我们出国培训的角色定位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学习者、交流者、传播者。
  我们是会学习的学习者
  什么是学习?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如何学习?这是不可回避的几个关键问题。有这样一种对学习的界定:学习是指学习者因实践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可见,学习是在经验基础上的社会活动,学习中我们无需倒空自己,而是在基于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补充、修正与完善;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变化的过程,没有变化、不试图改变均不是学习的状态。在尊重培训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我们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策略适合,保证了学习的良好效果。此次培训围绕“海淀区督学能力建设”选择学习的内容,并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的团队学习热情高,大家带着问题、带着智慧而去,在分段式、多样化、情境式相结合的学习策略引导下渐入佳境,陶醉其中。
  我们是平等交流者
  此次英国培训之旅是学习之旅,也是交流之旅。在培训中,我们接触了英国的督学、地方教育官员、校长、教师、学生,他们常常问我们“有什么问题”。记得2003年在新西兰基督城教育学院参加教师教育专题研修时,新西兰专家总是问:你们有什么问题?你们是怎么做的?在交流中,我们的很多做法令外国专家赞叹不已,如我们海淀区的教师教研进修制度的完善,这是新西兰教师无法想象的。国外的专家同行非常看重同一话题的对话,而不是一味地给别人讲授和灌输自己的东西。在培训中,ANGIE老师在讲《领导力与管理》时,提出如何让“情感银行”不断加分?我们的学员积极讨论,提出很多好的想法,这体现了我们在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教育管理者的专业水平。除了中西教育的理解与交流,我们学员内部也处处闪现由交流而产生的思想火花。小组讨论、共同的课题讨论与研究、课后的自由交流,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思想更加丰富。
  我们是自觉的传播者
  作为中国督学,我们代表的是国家形象,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光荣使命,我们应当保持自尊、自信、自觉;作为人口和经济大国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有一种大国心态。在对外交流中,我们首先应该自尊,规范自己的行为,赢得别人的尊重。比如给外国朋友选送礼物这件“小”事,礼物承载着中国文化,代表着中国的形象,所以送的礼物不在于有多贵重,而在于是否代表中国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是否有品质和品位,体现中国制造的品质和品位。
  此次培训我们是作为学习者,学习了解英国的督学制度。但这种学习是谦逊的平视,而非盲目的仰视。今天中国的基础教育有许多优势,在对外的学习交流中,我们完全有理由保持文化自信,与外国友人平等地交流与对话。
  此去英国,我们一行人常常被英国的大学和教堂里那古老而厚重、神秘而优雅的历史气息所感染和震撼。反观我们中国,有更加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作为中国人,是否更应具有一种文化的自觉,展示中国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智慧,传播中华文化,让深沉而厚重、睿智而通达的中华文化更多地为世人所了解并喜爱?要实现“中国人应该为人类做更大的贡献”美好愿望,首先是中国人对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
  □ 编辑 吴君
其他文献
导语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大很多人发现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了高发病,这种疾病容易使人在心理上产生压力、紧张感。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上时还会引起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极泉穴是人体的一个主要的穴位,那么,极泉穴的位置以及极泉穴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和急救,以及此类保健的原理和目的是什么?下面我们将为您一一进行解答。    极泉连于心  单看极泉这二字,很容易就和泉水联系在一起,极泉就是处于极致的泉水。极泉穴
4月下旬的午后,阳光暖暖的。  沿着“问道”路走进育英学校的大门,向右走大约100米,就到了“世纪之林”。  刚踏上林间的石板路,就听见笑语喧哗,循声望去,只见几个小姑娘席地而坐,抓一把白沙高高举起,让沙粒从手中自由落下,疏影横斜,白沙上跳跃着细碎的阳光。  另一片沙地上则是另一番景象——几个孩子或坐或跪,合作挖一个沙坑。随着带着湿气的沙子被一把一把掏出,坐着和跪着已经够不到里面了,一个男孩干脆趴
为摆脱物理教学中出现“偏难怪错”题的痼疾,物理教学工作者曾提出了“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的导向作用、物理教材编写知识面拓展以及物理错误试题的归纳与整理等思路。然而仍
阅读为我打开一扇窗  林清玄有段话说: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对我而言,阅读是镜子,也是窗子。  我是1993年大学毕业到中学任教的。工作的前十年几乎每天都繁忙、辛苦又劳累。我一边享受着小奖状、小荣誉带给我的满足,一边越来越感受到琐碎、平庸和倦怠。有一天备课时,我突然发现,除了中考的考点、专业知外,脑子一片空白。在大学的学习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