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方邂逅西方
7月20日,张红梅“超越绘画”个展在山东省博物馆展出。一入展厅,浓烈的色彩、独特的艺术语汇、大胆颠覆性的构思,伴随着一幅幅鸿篇画作缓缓铺陈开来。我们看到,《丝路》中那鲜红道路裹挟着绚烂至极的中华文明,以泼墨之势抛洒向世界和远方,《静水深流》谱就的是一首光与影的奏鸣曲,《忆长安》抒写了繁华落尽、铅华洗尽之后的极简之魅……扑面而来的浓烈、饱和的色彩,彰显着当代艺术家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塑造了颇具个性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世界渴望了解和倾听中国,中国当代艺术家亦积极地探寻让世界读懂中国的特有路径,期待找到融合中国传统经验与世界性意识的“独门秘籍”。张红梅自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又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织物艺术并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她远赴意大利,在米兰理工大学进修艺术和设计研究。虽然骨血里涌动的是传统和东方,但海外游学的经历,使她能在文化差異与乡愁中回味故土,从系统外面来审视传统的民间文化。于是,她较早地开始了在异域文化语境中把中国民间传奇融入当代语汇的艺术探索。
在正式开展前,《山东画报》编辑记者一行先行去到了张红梅工作室。工作室坐落于闹市之中,在环绕纠缠的都市气息中,这里绵延不绝的传统馨香以及翻飞跳跃的现代艺术思维,构筑起闹市里一个特别的世界。
在铿锵有力的现代节奏中,有那么一群当代艺术家用当代的艺术思维、灵动敏感的心绪,点染了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化魂灵。张红梅就是其中之一。其“中国印”系列、“意象山水”系列等,无不闪烁着醒目的中国元素。每一个主题,中国文化从未“缺席”。“中国印”系列讲述的是中国传统印章符号,“意象山水”系列则用现代绘画材料抒发中国的文人情怀。
张红梅找到了传统文化基因于当代转换的“开关”,开拓了中国民间艺术语言形式在当代语境下传承和提炼的“路径”。她深谙中国文人画中的写意精神,但她又不甘安安分分地创作水墨;她熟稔“计黑当白”“墨分五色”等传统技法和规矩,又毫不吝惜地将它们抛弃。在这个过程中,她从始至终坚守的唯有自己的内心:作品必须烛照和贯彻自己的内心所向。有了这些“为”与“不可为”,她就有点儿“肆无忌惮”了,将实形和虚形都收进来,从形式语言、材料上对传统界域大胆地拓展与扬弃,融通了多种元素,终于塑造出她想要的她满意的中国水墨气质。
国际知名策展人、意大利国家文化艺术中心主席桑弗·温琴佐如此评价张红梅:她重新解读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像,极其敏感地在作品中插入具有强烈表现力的色彩元素,并借此创造一个整体,一个介于造型和抽象之间的独特新颖的艺术形式。
在张红梅的《意象山水》系列中,总是有中国花布飘扬其中,一块、两块、若干块,彰显着独特的东方风韵和中国之魅。选这块布,在张红梅看来,是偶然为之,又是必然之选。这块布对中国人来说,有着极强的沟通感,是“70后”家里的被面,是“80后”艳羡的巩俐穿过的那件旗袍;对外国人来说,一眼看到它就一眼看到了中国。
看过《意象山水》的人,总会有种过目不忘的感觉。张红梅成就和塑造了独特的、只属于她自己的艺术风格。就像国际知名策展人温琴佐·桑弗先生说的那样,张红梅的作品不属于任何一个流派,她的作品就是她自己的。
反叛中跨界
《超越绘画》现场,参观者贴近作品仔细观瞧,竟然发现画作是布料拼贴而成的!特别是《魔法森林》系列、《色彩的节奏》系列、《意象空间》系列里跳跃、律动、不安分的几何线条,兵马俑雕塑脸上斑驳、撕裂,带有摇滚调性的浓烈色块,都是由五彩斑斓的织物构成的。这些布块像精灵一样地存在着,自在地展示艺术存在的无限性,原来,绘画可以用任何形式表达!
一直以来,张红梅在不断创新当代艺术语言的同时,也不断探索和实验更多的形式和材质。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织物艺术专业的她,对纤维材料的熟悉程度自然不言而喻。所有的学习经历都成为她今天绽放艺术华彩的精彩伏笔。
张红梅显然是一个善于用创新方式讲述中国故事的艺术家。比如在“中国记忆”系列中,她将几十年前的老家谱收纳其中。当它们再现在新的艺术体系里时,竟然既熟悉又陌生,既复古又新潮。看到兵马俑雕塑时,每个观者都会吃惊于这种艺术的呈现方式。但不能否认的是,她确实以一种现代的方式、新奇的方式将其渐趋沉睡的艺术魅力给“激活”和“唤醒”了。她抽象化的语言风格与鲜艳明快的色彩表现,成为她的另一个自我。
“我的作品是对过往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在与西方艺术相遇、相知时的反思。”张红梅对人民艺术、民间美术的反思尤为看中,如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皮影艺术等。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张红梅的母校、民间艺术学术重镇——山东工艺美院,曾给她带来了深沉濡染。基于一个民艺热爱者的责任和担当,她又努力地用自己的方式和语言,把民间艺术带入当代语境,并“重构”和“转译”出来。
这种“重构”和“转译”,是张红梅用对传统或现代的质疑的独特方式。这种全新、现代的表达,不见得马上就会被观众所理解,更多的是留给观者惊讶和诧异,从而引发深度思考。无外乎《超越绘画》展览策展人、国际知名策展人、意大利国家文化艺术中心主席桑弗·温琴佐在展览开幕式上说出了这样的开场白,“本次做和接受这样的展览同样都是需要勇气的,这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展览,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在中国这样有创造性的展览也是不多见的。因为我看到很多艺术家更多的是不停地模仿别人。”
其实,纵观中国历史上这些艺术大师,哪一个不是反叛才能被时代记住。青年艺术家李岩在看了张红梅的作品后坦言,“不夸张地说,颠覆了我对传统中国画的狭义的认知”。但其坚定地认为,“传统就是创新”。李岩说,从我们现在看到的留存下来的历朝历代传统中国画作品中,无论是当时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还是南宋梁楷的不拘法度、洒脱自如,无论是石涛、八大的笔随时代、格法多变,还是后来的大千白石的泼墨重彩、变形抽象,他们的笔墨一定是摆脱了自然再现的羁束,是自我主观精神的表现,是发现到再现的进步,是再现到表现的飞跃,在当时看来就是现代和另类的。 在张红梅工作室里,翻看她早些年的作品,不难发现,她对油画、丙烯和水墨画颜料的运用都很娴熟,而今天的她却选择使用五彩斑斓的织物作为艺术表达的语言特征,这也就形成了她今天自己独有的风格。对于这种艺术尝试,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先生则将其总结为“跨界”,他说,“艺术家一定要跨界,跨界的思维,就是艺术的创造源泉。红梅把自己的专业和自己对艺术的理解进行对接,有的时候借助材料,有的时候借力工艺,有的时候借用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就形成了艺术的跨界,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拓展,非常有意义。”
致敬中创新
在每个艺术家的成长道路上,都有对其影响至深的不朽“高峰”。张红梅也有众多榜样、标杆和标志的人物,埃贡·席勒、蒙德里安、索尼娅·德劳内等世界大师级人物,带给她巨大的艺术熏染。从研究生时代开始,张红梅就在大师们的启发与影响下坚持创作,并开启了由借鉴而创新表现之路,开始了一场场与大师深度对话、躬身致敬的尝试。
研究生时代的张红梅,把大把时光留在了图书馆里。在海量的艺术浏览与涉猎中,埃贡·席勒冲击着张红梅的艺术嗅觉,给她带来强烈的艺术刺激和震撼。若干年后,人们从张红梅的画作中读出席勒的味道,那夸张的造型,大胆放纵、富有激情的线条,破碎斑驳、极富个性的色彩,以“生涩”笔触对物象的夸张……不仅如此,张红梅桀骜不逊的艺术个性以及对绘画成规的颠覆与反抗,也与她的偶像埃贡·席勒异曲同工。
在生活中,张红梅是个言谈随和、谦恭有度的人,在艺术上,她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行者。她不需要每一个人都能听懂,却使听懂者内心激荡、心潮澎湃。她的个性卓越、她的艺术语言,让她已然在国际艺术领域崭露头角。从2000年开始,张红梅屡次参加重要的国际展览,包括国际纤维艺术展,萨比奥内塔双年展,美国迈阿密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影像艺术展,以及意大利、美国、埃及、墨西哥等地的其他展览和个人艺术展。她的作品以充满魔幻色彩的当代东方笔墨与艺术大师们同台共舞,并获得了世界上众多藏家关注,成为国际艺术届中展现与弘扬当代中国艺术精神的典范。
张红梅在形式构成与色彩表现上,还吸取了非具象绘画创始人蒙德里安抽象色彩构成的表现语言。潘鲁生高度肯定这种艺术语言的使用,“这使得作品在色彩和造型方面都获得了一种秩序感,完成从工艺设计到当代语言的转换。”2010年,美国记者Cortney Lane Stell亦对这种风格的运用表示赞赏,他在当地媒体发表文章介绍张红梅时说道,张红梅的“记忆系列”作品,在内涵上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形式上很明显地受到了蒙德里安的影响,在色彩上传承了中国古典建筑中所运用的色彩,用几乎固定的几何形式来界定古典人物的面部特征。通过这两个方面——传统形象色彩和抽象几何形式,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关系的思考。
看过张红梅展的人,对布贴画这一形式,往往感到十分惊奇,其实早在1912年,法国立体派先锋艺术家乔治·布拉克就开始了贴画创作。他试图通过一系列拼贴而成的抽象图形,来强化画面的构成效果。受好友布拉克的影响,毕加索也开始把报纸广告剪裁下来,并以立体主义风格拼贴出一幅静物作品。
这些往往被人们视为不具有艺术品质的材料,在艺术先锋实践者们这里却带来了传奇般的际遇。不同于布拉克、毕加索只随意而单纯地采用纸片拼贴,张红梅在材料技法试验上花费了不少精力,她对软质纤维、纸品以及诸类硬质材料的跨界使用十分得当,在创作风格上形成了浓郁的装饰意味和艺术张力。虽然融合了毕加索和布拉克拼貼画的创作理念,但她用来自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大红、翠绿、明黄来调和画面,在视觉表现上形成了典型化的符号语言。
在张红梅的心里,索尼娅·德劳内也是不可小觑的一位艺术领路人。2013年,张红梅去法国做展览的时候“偶遇”索尼娅·德劳内,花了20欧元千里迢迢把她的一本画册抱回中国。索妮亚·德劳内作为杰出的抽象派画家、超群的色彩主义者,通过生动而色彩斑斓的绘画、时尚、设计作品,在当时的巴黎风尚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与索尼娅·德劳内的邂逅,让张红梅更加坚定将创意超越绘画扩展到设计界。她希望,她能像她的偶像那样走得更远。她将《意象山水》系列扩展至陶瓷作品、雕塑组照,又将其扩展至艺术衍生品的首饰设计。眼看着自己的设计作品变成了手饰、箱包、丝巾、鞋子以及家具,张红梅觉得欣慰而幸福,所有的努力和辛苦都值得。
7月20日,张红梅“超越绘画”个展在山东省博物馆展出。一入展厅,浓烈的色彩、独特的艺术语汇、大胆颠覆性的构思,伴随着一幅幅鸿篇画作缓缓铺陈开来。我们看到,《丝路》中那鲜红道路裹挟着绚烂至极的中华文明,以泼墨之势抛洒向世界和远方,《静水深流》谱就的是一首光与影的奏鸣曲,《忆长安》抒写了繁华落尽、铅华洗尽之后的极简之魅……扑面而来的浓烈、饱和的色彩,彰显着当代艺术家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塑造了颇具个性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世界渴望了解和倾听中国,中国当代艺术家亦积极地探寻让世界读懂中国的特有路径,期待找到融合中国传统经验与世界性意识的“独门秘籍”。张红梅自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又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织物艺术并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她远赴意大利,在米兰理工大学进修艺术和设计研究。虽然骨血里涌动的是传统和东方,但海外游学的经历,使她能在文化差異与乡愁中回味故土,从系统外面来审视传统的民间文化。于是,她较早地开始了在异域文化语境中把中国民间传奇融入当代语汇的艺术探索。
在正式开展前,《山东画报》编辑记者一行先行去到了张红梅工作室。工作室坐落于闹市之中,在环绕纠缠的都市气息中,这里绵延不绝的传统馨香以及翻飞跳跃的现代艺术思维,构筑起闹市里一个特别的世界。
在铿锵有力的现代节奏中,有那么一群当代艺术家用当代的艺术思维、灵动敏感的心绪,点染了来自历史深处的文化魂灵。张红梅就是其中之一。其“中国印”系列、“意象山水”系列等,无不闪烁着醒目的中国元素。每一个主题,中国文化从未“缺席”。“中国印”系列讲述的是中国传统印章符号,“意象山水”系列则用现代绘画材料抒发中国的文人情怀。
张红梅找到了传统文化基因于当代转换的“开关”,开拓了中国民间艺术语言形式在当代语境下传承和提炼的“路径”。她深谙中国文人画中的写意精神,但她又不甘安安分分地创作水墨;她熟稔“计黑当白”“墨分五色”等传统技法和规矩,又毫不吝惜地将它们抛弃。在这个过程中,她从始至终坚守的唯有自己的内心:作品必须烛照和贯彻自己的内心所向。有了这些“为”与“不可为”,她就有点儿“肆无忌惮”了,将实形和虚形都收进来,从形式语言、材料上对传统界域大胆地拓展与扬弃,融通了多种元素,终于塑造出她想要的她满意的中国水墨气质。
国际知名策展人、意大利国家文化艺术中心主席桑弗·温琴佐如此评价张红梅:她重新解读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像,极其敏感地在作品中插入具有强烈表现力的色彩元素,并借此创造一个整体,一个介于造型和抽象之间的独特新颖的艺术形式。
在张红梅的《意象山水》系列中,总是有中国花布飘扬其中,一块、两块、若干块,彰显着独特的东方风韵和中国之魅。选这块布,在张红梅看来,是偶然为之,又是必然之选。这块布对中国人来说,有着极强的沟通感,是“70后”家里的被面,是“80后”艳羡的巩俐穿过的那件旗袍;对外国人来说,一眼看到它就一眼看到了中国。
看过《意象山水》的人,总会有种过目不忘的感觉。张红梅成就和塑造了独特的、只属于她自己的艺术风格。就像国际知名策展人温琴佐·桑弗先生说的那样,张红梅的作品不属于任何一个流派,她的作品就是她自己的。
反叛中跨界
《超越绘画》现场,参观者贴近作品仔细观瞧,竟然发现画作是布料拼贴而成的!特别是《魔法森林》系列、《色彩的节奏》系列、《意象空间》系列里跳跃、律动、不安分的几何线条,兵马俑雕塑脸上斑驳、撕裂,带有摇滚调性的浓烈色块,都是由五彩斑斓的织物构成的。这些布块像精灵一样地存在着,自在地展示艺术存在的无限性,原来,绘画可以用任何形式表达!
一直以来,张红梅在不断创新当代艺术语言的同时,也不断探索和实验更多的形式和材质。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织物艺术专业的她,对纤维材料的熟悉程度自然不言而喻。所有的学习经历都成为她今天绽放艺术华彩的精彩伏笔。
张红梅显然是一个善于用创新方式讲述中国故事的艺术家。比如在“中国记忆”系列中,她将几十年前的老家谱收纳其中。当它们再现在新的艺术体系里时,竟然既熟悉又陌生,既复古又新潮。看到兵马俑雕塑时,每个观者都会吃惊于这种艺术的呈现方式。但不能否认的是,她确实以一种现代的方式、新奇的方式将其渐趋沉睡的艺术魅力给“激活”和“唤醒”了。她抽象化的语言风格与鲜艳明快的色彩表现,成为她的另一个自我。
“我的作品是对过往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在与西方艺术相遇、相知时的反思。”张红梅对人民艺术、民间美术的反思尤为看中,如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皮影艺术等。之所以能如此,是因为张红梅的母校、民间艺术学术重镇——山东工艺美院,曾给她带来了深沉濡染。基于一个民艺热爱者的责任和担当,她又努力地用自己的方式和语言,把民间艺术带入当代语境,并“重构”和“转译”出来。
这种“重构”和“转译”,是张红梅用对传统或现代的质疑的独特方式。这种全新、现代的表达,不见得马上就会被观众所理解,更多的是留给观者惊讶和诧异,从而引发深度思考。无外乎《超越绘画》展览策展人、国际知名策展人、意大利国家文化艺术中心主席桑弗·温琴佐在展览开幕式上说出了这样的开场白,“本次做和接受这样的展览同样都是需要勇气的,这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展览,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在中国这样有创造性的展览也是不多见的。因为我看到很多艺术家更多的是不停地模仿别人。”
其实,纵观中国历史上这些艺术大师,哪一个不是反叛才能被时代记住。青年艺术家李岩在看了张红梅的作品后坦言,“不夸张地说,颠覆了我对传统中国画的狭义的认知”。但其坚定地认为,“传统就是创新”。李岩说,从我们现在看到的留存下来的历朝历代传统中国画作品中,无论是当时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还是南宋梁楷的不拘法度、洒脱自如,无论是石涛、八大的笔随时代、格法多变,还是后来的大千白石的泼墨重彩、变形抽象,他们的笔墨一定是摆脱了自然再现的羁束,是自我主观精神的表现,是发现到再现的进步,是再现到表现的飞跃,在当时看来就是现代和另类的。 在张红梅工作室里,翻看她早些年的作品,不难发现,她对油画、丙烯和水墨画颜料的运用都很娴熟,而今天的她却选择使用五彩斑斓的织物作为艺术表达的语言特征,这也就形成了她今天自己独有的风格。对于这种艺术尝试,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先生则将其总结为“跨界”,他说,“艺术家一定要跨界,跨界的思维,就是艺术的创造源泉。红梅把自己的专业和自己对艺术的理解进行对接,有的时候借助材料,有的时候借力工艺,有的时候借用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就形成了艺术的跨界,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拓展,非常有意义。”
致敬中创新
在每个艺术家的成长道路上,都有对其影响至深的不朽“高峰”。张红梅也有众多榜样、标杆和标志的人物,埃贡·席勒、蒙德里安、索尼娅·德劳内等世界大师级人物,带给她巨大的艺术熏染。从研究生时代开始,张红梅就在大师们的启发与影响下坚持创作,并开启了由借鉴而创新表现之路,开始了一场场与大师深度对话、躬身致敬的尝试。
研究生时代的张红梅,把大把时光留在了图书馆里。在海量的艺术浏览与涉猎中,埃贡·席勒冲击着张红梅的艺术嗅觉,给她带来强烈的艺术刺激和震撼。若干年后,人们从张红梅的画作中读出席勒的味道,那夸张的造型,大胆放纵、富有激情的线条,破碎斑驳、极富个性的色彩,以“生涩”笔触对物象的夸张……不仅如此,张红梅桀骜不逊的艺术个性以及对绘画成规的颠覆与反抗,也与她的偶像埃贡·席勒异曲同工。
在生活中,张红梅是个言谈随和、谦恭有度的人,在艺术上,她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行者。她不需要每一个人都能听懂,却使听懂者内心激荡、心潮澎湃。她的个性卓越、她的艺术语言,让她已然在国际艺术领域崭露头角。从2000年开始,张红梅屡次参加重要的国际展览,包括国际纤维艺术展,萨比奥内塔双年展,美国迈阿密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影像艺术展,以及意大利、美国、埃及、墨西哥等地的其他展览和个人艺术展。她的作品以充满魔幻色彩的当代东方笔墨与艺术大师们同台共舞,并获得了世界上众多藏家关注,成为国际艺术届中展现与弘扬当代中国艺术精神的典范。
张红梅在形式构成与色彩表现上,还吸取了非具象绘画创始人蒙德里安抽象色彩构成的表现语言。潘鲁生高度肯定这种艺术语言的使用,“这使得作品在色彩和造型方面都获得了一种秩序感,完成从工艺设计到当代语言的转换。”2010年,美国记者Cortney Lane Stell亦对这种风格的运用表示赞赏,他在当地媒体发表文章介绍张红梅时说道,张红梅的“记忆系列”作品,在内涵上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在形式上很明显地受到了蒙德里安的影响,在色彩上传承了中国古典建筑中所运用的色彩,用几乎固定的几何形式来界定古典人物的面部特征。通过这两个方面——传统形象色彩和抽象几何形式,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艺术关系的思考。
看过张红梅展的人,对布贴画这一形式,往往感到十分惊奇,其实早在1912年,法国立体派先锋艺术家乔治·布拉克就开始了贴画创作。他试图通过一系列拼贴而成的抽象图形,来强化画面的构成效果。受好友布拉克的影响,毕加索也开始把报纸广告剪裁下来,并以立体主义风格拼贴出一幅静物作品。
这些往往被人们视为不具有艺术品质的材料,在艺术先锋实践者们这里却带来了传奇般的际遇。不同于布拉克、毕加索只随意而单纯地采用纸片拼贴,张红梅在材料技法试验上花费了不少精力,她对软质纤维、纸品以及诸类硬质材料的跨界使用十分得当,在创作风格上形成了浓郁的装饰意味和艺术张力。虽然融合了毕加索和布拉克拼貼画的创作理念,但她用来自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大红、翠绿、明黄来调和画面,在视觉表现上形成了典型化的符号语言。
在张红梅的心里,索尼娅·德劳内也是不可小觑的一位艺术领路人。2013年,张红梅去法国做展览的时候“偶遇”索尼娅·德劳内,花了20欧元千里迢迢把她的一本画册抱回中国。索妮亚·德劳内作为杰出的抽象派画家、超群的色彩主义者,通过生动而色彩斑斓的绘画、时尚、设计作品,在当时的巴黎风尚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与索尼娅·德劳内的邂逅,让张红梅更加坚定将创意超越绘画扩展到设计界。她希望,她能像她的偶像那样走得更远。她将《意象山水》系列扩展至陶瓷作品、雕塑组照,又将其扩展至艺术衍生品的首饰设计。眼看着自己的设计作品变成了手饰、箱包、丝巾、鞋子以及家具,张红梅觉得欣慰而幸福,所有的努力和辛苦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