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问这些?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he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历史事件线索,概念解读,教学技能,史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03-0012-04
  2013年10月底,为期三天的安徽省高中历史新课程优质课大赛在淮北实验高中举办,全省近50名选手参加赛事。他们用极短的时间对自己的课题谋篇布局,各展才华,亮点迭出。各地教研员和历史教师近200人听课观摩。
  作为评委,我听取了8节说课和5节现场教学。本组选手抽到的课题分别是《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发达的(中国)古代农业》《启蒙运动》和《解放战争》。与其他组的课题一样,评委们事先约定,选取平时教学中比较难以处理的课目,有意“为难”选手,期待有亮点或突破。
  受评委组指定,我负责对8位选手说课之后作简短提问。问题虽即兴提出,然而反映的则是自己对当前历史教学现状、教科书以及教师素养的惯性思考。以下就所提问题与自己的思考简要实录,供讨论指正。
  围绕题为《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说课,我分别提出以下四个问题:
  1.你对教科书知识的讲解是清楚的,但请问你是如何理解教科书对重大历史事件前因后果的侧重,继而在教学中又是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的?
  现行人教版教科书,侧重前因后果的交代,对过程和事件本身则有意简化,体现的是一种追寻历史脉络,注重联系,逐步淡化知识铺陈罗列的导向。记问之学,本不足为师。教师若只作为拓展和解读知识的角色而存在,那无限的知识则会让教师和课堂的重心迷失方向。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本应走出知识教学的丛林,引领学生探寻历史规律。而历史发生的因果、必然与偶然、结果与影响、内在脉络的延续与变化,才是历史教与学的核心。就如同本课,战争过程、条约内容,以及教科书对历史事件的定论式评价,学生可以自行阅读和记忆。若教师仅是在这些领域打转转,玩些知识整合的技巧,没有深化和内在拓展,那么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领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了。
  2.传统历史教学观念之下,我们注重中国近代史中屈辱、仇恨一面的知识再认、再现。据知,在日本相关的历史教学中,却设计未来若干年后日中会有一战,继而问学生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将来”式战局。请问你应如何理解?
  不忘耻辱,这是历史教学与现实价值中经常强调和重申的。然而,仅仅记住被侵略的细节,牢记不平等条约的危害,重申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抽象概念,以及指责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战败的根本原因,等等,对历史的记忆掌握有用,但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育、对现世价值的培养则没有太大意义。总是在以考定教的不变认识中循环,历史教育的借鉴功能、面向未来的价值从何而来,如何实现?我们过于习惯以传统的知识与过去的经验教育面向未来的儿童。加德纳批判当代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为了过去”,而不是为了未来的未知世界培育学生。
  3.请围绕本课或晚清中国史,回忆自己最近三五年阅读了哪些历史专著,有哪些感受与思考?
  历史教科书相对是滞后的。而我们的教科书,由于种种原因还是相当简约的,甚至有概念化、标签化和教条化的倾向。都说要用教材教而不能只是教教材,但若没有相当的历史阅读与思考作前提,历史教师的视野如何拓展?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往往超越教科书的程式化描述甚至另有史论;教科书中一带而过的概念和结论,背后往往有深意甚至歧义;给历史人物所贴的标签也需要教师来辅助解读;而教科书中的一些说法与定论,其实在史学界也值得推敲,更何况历史研究的新成果每天都在递进。作为历史教师,说是“用教材教”,而现实的操守中又重复着昨天的“教教材”的故事,历史学习的兴趣、历史的真谛和价值只会离师生渐行渐远。读书,是历史教师最好的备课。教有余力时,读一些相关的专著,拓展知识,深化认知,构建自己越来越深广的历史思维,形成质疑和思辨的思考力,才能渐渐真正成长为与时俱进、具有面向未来意识的历史教育领域的良师。
  4.作为一名来自合肥的选手,请问应如何将乡土历史与晚清史、尤其是本课教学内容作有机的结合?
  历史无处不在,历史课程资源有时就在你我身边。明清以降素有“皖人能治国”之说,何况本课内容多与李鸿章及淮军将领相关,说课者所在的合肥一中前身为庐州中学堂,乃李鸿章嗣子李经方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创办。与乡土结合的历史教学,自然会从感情上拉近师生间、学生与历史教学内容间的距离,利于教学流程的推进和教学目标实现。现实中有历史教师习惯性地把乡土历史当作一套,把教科书“正史”当作另一套,人为地将二者隔离,何况还有《安徽历史》《某市历史》的支撑,一如教科书将历史用必修与选修来编排。若受此种惯性引导,恰是误入了知识排列单一性的歧路。
  围绕题为《发达的(中国)古代农业》的说课,我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
  1.在教科书表述中,关于中国古代农业有落后、分散和封闭性的负面评价,却又在标题中用了“发达”一词,请问你如何理解看似矛盾的评价?
  在一般意义下,学生可以自行阅读教科书。但由于我们教科书简约化的编写特征,其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和结论,则需要教师的深入解读,以帮助和提升学生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如何理解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比较彻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之“活跃”、罗马法与教科书所述近代法治到底有什么内在关联、德意志第二帝国代议制的保守性,等等。如本题,就需要将这一对应评价放到特定的历史时空对比中把握。“发达”与“落后”,均是在特定历史时空下的相对而言。
  2.请问你在教学中应当如何解读“封建土地制度”这一经济史概念?换言之,中国古代土地主要属于哪些人?
  封建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制度以及封建某某制度,是教科书和其他历史书中反复出现的经济概念。其中,除了“封建”是一个古今不同的概念需要解释之外,任何一组概念都需要教师的导读式解释,否则学生在理解中会一头雾水,从而在运用时混淆。概念的厘清是逻辑思辨的基础,这应该引起越来越多的同仁高度重视。   3.对比外国史,请问为什么中国古代会产生“小农经济”?又为什么会长期固化并发展?
  为什么中国生而长成的是“小农经济”,而欧洲中世纪是庄园制经济,白人在拉美建立的是大地产制,北美出现种植园经济。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感觉其中原因太过多样且复杂。中国因素包含了地理、地形、河流、周边环境、文化和政治架构等多方面的因素。
  提出这些问题的本意,不在于在短暂的时间内能够寻找到选手中完美、恰当的回答,只在于交流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对历史教学领域的关注点。当然,以芜湖朱俊老师为代表的精彩回答,也使我们眼前一亮。换言之,满意的回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优秀教师的素质。根据后来的反馈,这些问题总体也还是值得大家探讨和思考的。
  听课,本身就是在实践中的共同学习。以下就笔者听课的感受和思考,结合与会期间同评委及部分听课教师的交流,对本组教师总体表现,发表观感,供指正。
  在知识教学方面,教师们都能凭借讲述、课件和“学案”对教科书内容作比较充分的解读。如亳州王申伟老师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中用“一个背景,两场战争,三张示意图,四个问题,五个探究”贯穿全课;《启蒙运动》一课,教师们普遍对启蒙思想作表格化的归纳和比较;而对《解放战争》一课,大家都能运用地图辅助教学,解读战争进程。值得探讨的是:知识教学固然是历史教学展开的基本,然而据笔者理解,这“基本”,在当下信息时代,或称大数据时代只能理解为“前提”,它既不是历史教学任务的全部,也不是重点。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育,甚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深层次目标,则需要教师走出知识教学的丛林,凌驾于知识教学这个“基本”或“前提”之上,通过尽可能求真的历史再认再现,符合课程标准主旨的主流价值的较高立意去实现。
  多媒体辅助成为教师们的不二之选,反映了现代教育技术潮的不可阻挡。笔者对当下这种几乎抛弃板书的现状,不免有些隐忧。多媒体课件局限在PPT层次,其弊端不容忽视。例如教师在事先制作的课件中对教学流程的相对固化,往往使其自身失去了课堂即兴发挥、处理和灵动的自由;对提出问题的答案事前想象下的单一化预设,会束缚师生对答案的充分探讨和拓展;而对知识内容课件式排列的贪多不烂,则可能使知识和问题的传递限于浅表化、机械化,不免使师生对部分教学过程有如浮云掠过之感。有一点像国画艺术中的空灵与充实之间,由于课件的固化流程和答案的事前约定,导致有些课堂教学环节中“预设”有余而“生成”不足。
  在教法(或学法)的探索中,参赛教师均设计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等环节推进课堂教学流程。教法,讲到底就是学法。教师如何教,至少是直接关乎课堂的时空内学生如何学,因为目前的课堂依然是教师在主导。教师们对于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意识了然于心,但“大班化”、公开课前提下的合作探究终无一例外、不同层次地停在表面。这一方面因班额所限,另一方面也与教师提出问题的不具探究性不无关系。探究的核心,是问题具有开放性。答案若具唯一性或具有模式化、教条化的倾向,都不可能实现有效的探究。从理想的效果上看,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应当呈现争论交锋、答案拓展,即出现意外的课堂生成。而小组合作的有效,与课桌排放、教师所给时间有关。一个班五六十人,以报告会式的布局面向教师排排坐,即兴的讨论小组如何诞生?合作如何展开?当然,这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教育体制和现实层面的问题。
  无论说课、上课环节,教师们都尽可能引用教科书以外的图文、甚至视频资料佐证教学,拓展课程资源。如六安姜华民摘录蒋介石邀毛泽东赴渝的三封电文,安庆孙林引用毛泽东五篇诗词,合肥肖琼对容尚谦日记的征引;在《启蒙运动》一课中教师对思想家格言的普遍引用和解读,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中教师们对漫画、油画、照片以及战争形势图的选用等等,都是对课程资源以及教科书内容的拓展甚至重构,都是值得肯定的做法。然而有些对摘录文字材料的单一性引用和解读,是冲着预设问题答案而来的;对毛泽东诗词、尤其是对一些连教师们都没有印象的冷僻诗词通篇引用,很难在课堂上真正发挥有效的辅助之功,更有信息冗余之嫌。有教师在引用侵华漫画时用“赏漫画”为题,措辞显然欠考虑。
  选手们通过对教科书内容重构,创新教学思路和流程的做法,普遍提升了课堂教学的魅力。如合肥肖琼以留美幼童“容尚谦(1863—1954年,1872年赴美留学,后任职北洋)日记”贯穿本课教学,可谓匠心独运;芜湖朱俊以“平光镜下的古代农业,显微镜下的古代农业,放大镜下的古代农业”引领学生对“发达的古代农业”一课条分缕析,彰显了选手驾驭教科书和教学流程的能力;合肥何劲松、滁州程晶均以“探究启蒙之源,感受理性之光,品启蒙之果,回响人文之魂”串联《启蒙运动》一课教学,精巧而清晰。然而,一位选手以“揭穿狼的真面目,见证打狼的全过程,探究打狼成功的原因,品味打狼胜利的意义”个性化解读《解放战争》一课的做法,值得商榷,也在课后引发评委和同仁们不小的争议。将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形容为狼,对“四大家族”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掠夺的大加挞伐,过分强调阶级斗争史观的非黑即白,则有妖魔化国民党之嫌。况且“四大家族”之提法,近年史学界也多有新论。仅录一则为证:“随着历史真相的不断揭示,人们已知蒋家、陈家并没有多少财产,而断定孔、宋两家特别是宋美龄拥有巨额私人财富。现在看来,宋美龄并没有多少私产。至于宋子文,其第一手史料已可在史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查询,史实也会逐渐披露。所谓的‘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家族个人资本,国营资本,还是二者兼而有之?这一提法是就经济意义而言,还是蒙上了更多的政治色彩?这些都需要今天的学者们去重新考虑、分析、研究。”①
  当然,两年一度的省赛,各市所推选手是近年成长起来的新锐,优点、特点和亮点自然纷呈,瑕不掩瑜。以上探讨,乃一己反思,绝无贬低同仁意,不当之处,多请指正。
  【作者简介】李代贵,男,1966年生,安徽马鞍山人,中学特级教师,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育与德育。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明代党争之盛行始自万历,其后才有东林、阉党之争,乃至复社运动。此前洪武、永乐所谓诸党,即以胡蓝之案、建文遗臣为“奸党”,乃是出于维护皇权专制需要的加罪之词,其实并无朋党之实。明代朋党之兴起,实因明中后期皇权专制之衰落,士大夫以结党而求发展势力以自固。弘治二年(1489年)两京御史案以治朋党为立案之本,当为明代党争之始,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朋党势力。万历时期党争勃兴,此后朋党政治逐渐成为明廷政治主流
[关键词]高考试题,政治制度,清代  [中国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7-0037-04    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3题引起一些议论。试题如下: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
你是否乐观地认为人工智能(AI)将会影响转型?你是否认为企业正在从以数据驱动决策为基础的辅助型智能向下一代的增强型智能过渡?对于后者,企业需要设计能够强化人类智能与交互的机器。一切皆有可能,但是前提是人,没有人就一切皆无可能。文化是由人来推动的。  我们需要设定愿景、启用跨功能的协作、设计企业文化,因为愿景、合作和文化是创建世界一流人工智能“卓越中心”的三大支柱。无论你是对标准化与集成,利用数据资
摘 要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前夕,苏区最高领导层围绕反“围剿”战略方针产生严重分歧,并对根据地反“围剿”准备造成直接负面影响,如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将可能造成反“围剿”作战的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反AB团扩大化就具有了某种可理解的“合理性”,并成为引发富田事变的导火索。为确保反“围剿”作战全局胜利,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对富田事变作出果断处置,无异于“壮士断腕”。  关键词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
彭德怀,原名彭得华,家兄三人,都以华为字,本无含义。彭德怀给自己起的号叫“石穿”,鼓励自己要有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的精神。后来他依据《论语》中“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的说法,改名彭德怀,意为自己不想升官发财、置办土地,而要做一个有道德、多为人民办好事的人。1959年庐山会议时,康生说:“你早年叫彭得华,不就是想一人得到中华吗?说你是野心家,一点儿不冤枉。还叫石穿,水滴石穿,搞阴谋嘛。”毛泽东也如是说。
[关键词]学术研究,历史理论,高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7-0015-04    2010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陕西、湖南等省的高考,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的试卷。高考之后,历史教师和众多考生对文综试卷第40题颇多议论。这道历史试题,无论从材料本身、设问角度和相关答题内容都涉及中国明清之际有无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
【摘要】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派是最早在中国传播唯物史观的主体,其对唯物史观的理解、选择和建构过程具有特殊的方式。其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想是他们取舍唯物史观的意义中枢;中国传统文化观念是他们理解唯物史观的思想媒介;公式化和工具化是他们对唯物史观意义建构的理论与价值取向。资产阶级民主派对唯物史观认知方式表明,一种新的社会理论进入一个新的情境,其传播与认知都不是纯粹的。主体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时
[关键词]转型,商业革命,理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3—0014—06  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体现在宋朝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影响直接渗透到近现代社会。王国维认为:“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陈寅恪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
摘 要 本文主要对西欧中世纪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就业状况进行考察,期望从一个侧面认识转型时期西欧社会智识的发展状况。从总体上来看,中世纪的大学赋予了从古代继承下来的知识等级观念以制度形式,不仅系统地讲授了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构建了新的学科体系,扩大了西欧整个社会的智能容量;还对学生进行了严格的逻辑分析训练,这些持续的学术训练培养了欧洲受教育阶层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从而为西欧的社会转型提供了人才
[关键词]新政,预备立宪,教学简单化,概念化,程式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3-0029-03    最近,笔者听了若干节高中新课程“辛亥革命”一课的课堂教学,还连续观摩了具有竞赛性质的省、市级同题优秀课,笔者翻阅整理听课笔记时发现,这些课在设计处理和讲述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条件时,有一个惊人的雷同问题,即将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两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