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谈“虎豹”——守护“脆弱”的野生猛兽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z2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虎从何来rn虎,是目前地球上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额头黑色花纹像“王”字,被称为“百兽之王”.200万年前,虎的祖先起源于东亚,即今天中国华南虎的分布区域,后逐渐进化为9个亚种,即:华南虎、西伯利亚虎、孟加拉虎、印支虎、马来虎、苏门答腊虎、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20世纪中叶,里海虎、爪哇虎、巴厘虎已灭绝.中国分布有华南虎、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孟加拉虎、印支虎(东南亚虎)、里海虎(新疆虎、已灭绝)等5个亚种.
其他文献
地球上已知的所有生命都是以碳元素为有机物质基础的生物.约38亿年前,地球早期的碳基生命于海洋深处诞生.如今,碳广泛地存在于我们身边,并活跃于地球表面各个圈层的物质交换中.在广袤无垠的海洋中,真光层(指水层中有光线透过的部分)的浮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然后以被滤食、沉降等形式进入深海,在美丽的珊瑚礁的物质组成中也有碳酸根的存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海洋在储碳、固碳方面有着哪些出众表现吧.
期刊
科学考察,从“知彼”开始rn位于地球最南端的南极是地球上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也是风暴最频繁、风力最大的大陆,风速每小时100千米以上的大风在南极十分常见,因此南极又被称为“风极”.rn低温和强风给各项科学考察活动带来极大的限制.因此,开展南极气象观测并摸清当地气候特点,是人们在南极开展各项科考活动的先决条件.长期连续的气象观测,可以有效增强南极天气气候监测能力,可以提高南极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评估准确度,从而保障科学考察的安全性.
为减缓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科学家提出一个构想:植树造林——希望能在2030年前,通过全球的努力,种1万亿棵树,从而达到遏制土地退化和增加碳汇的目的,以此应对气候变化.那么,种1万亿棵树,能逆转气候变化吗?
期刊
减排的第一步rn化石燃料燃烧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长期依赖以煤炭、石油等为主的化石燃料,对中国碳排放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中国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占能源总量的85.1%.其中,煤炭占化石能源的57%.化石燃料燃烧是中国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
期刊
滑冰一点都不简单!rn你有观察过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起滑动作吗?由于冰刀往前滑很容易,而往左右两边滑行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力,所以起滑时为了推动自己前进,运动员需要将刀尖外转,用冰刀内刃用力蹬冰,随着速度增加,出刀角度逐步缩小,渐渐过渡到滑行状态.
我们生活的蔚蓝色地球,相较于荒芜的月球、黑色虚空的宇宙,是那么宝贵又那么特别.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拥有遨游九天的梦想.2022年1月28日,中国第5部航天白皮书——《2021中国的航天》正式发布.
期刊
太空中航天员的出舱活动被称为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员穿着舱外天服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进入太空的行为.一般分为两类:基于太空轨道的出舱活动,如空间站和载人飞船;基于地外星球的出舱活动,如登陆月球、火星等.出舱活动是载人航天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
期刊
孔明先生也犯难rn古人预测天气主要依靠天气现象,比如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借东风”的情节:蜀汉丞相诸葛亮通过连续观测,结合史书上对长江流域天气变化的记载推算规律,准确地预测出东风的到来.他的操作即为标准的天气预报原理:从历史观测中总结规律,再结合临近的观测数据,然后预报未来的天气变化.
期刊
我与气象二三事rn回想起来,我似乎从小就与地球科学结下了缘分——家中一本和地理有关的图册陪伴了我刚识字的时光.到了小学高年级,我每次去阅览室都会寻找相关书籍,读起来觉得十分有趣.高中时,我遇到了一位幽默风趣的地理老师,他不仅教授我知识,还让我对地球科学的兴趣持续增加,学习热情高涨.最终,我大学本科选择了大气科学专业,踏上了气象这条路.
期刊
[目的]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镉污染的问题,选取3种不同植物基生物炭(木炭、竹炭、谷壳炭)作为吸附剂探究其对水溶液中NH4+和Cd(II)的吸附性能和机理.[方法]运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光谱(XRD)等技术手段对3种植物基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了其理化结构特性.同时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了吸附时间和溶液初始pH值等不同条件对吸附的影响,并利用吸附等温线、动力学模型以及一系列表征手段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3种植物基生物炭对NH4+的吸附量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