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加大自主研发创新的力度,并实现了由开始的重引进、轻消化,到目前的重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转变,促使了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创新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最流行的关键词。
一、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自主创新
随着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我国许多产业特别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空洞化现象相当令人关注。其主要原因是,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许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包括核心技术和自主强势品牌比较少。这一问题在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表现最为明显。汽车行业在关键技术上,不能自主生产,主要是在发动机及其他关键零部件(包括汽车电子设备)等方面缺乏自主创新能力。2006年我国生产汽车700多万辆,其中轿车近80%是靠组装生产的,其他车辆中高端也都是被外资垄断,汽车工业出现了明显的“空洞化”。如果700万辆汽车都是或大多数是自主生产的,那么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增长,特别是就业的增长将非常大,可以显著地解决我国当前就业难的问题。所以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能力及自主强势品牌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巨大隐忧。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上升阶段,在未来10~15年内我国经济要想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并确立大国的竞争优势,必须在汽车、装备、钢铁、化工业领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而这些产业竞争力的主要体现是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200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7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出口为969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2%。在这些出口中,2006年机电产品出口为54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8%,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达到56.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8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达到2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机械及设备出口1866亿美元,增长24.7%;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2275亿美元,增长32%。出口的强劲增长,一部分体现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另一部分则是我国的自主创新。像海尔、联想、宝钢等许多有竞争实力企业的自主创新,在企业的品牌上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中国未来10~20年期间发展的重点是创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取决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及自主强势品牌的形成。这一点明显不同于工业化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决定于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模仿能力及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但是,当工业进入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阶段,竞争优势决定于以下四个因素:即投资能力、营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品牌影响力。在这四个因素中,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更重要。如果中国企业在未来20年期间通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形成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那么中国不仅将完成基本工业化的任务,而且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二、自主创新必须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75%靠技术进步,2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而我国的情况则相反。目前,主要行业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基本依赖进口,这种状况不改变,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在自主创新上必须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一)企业家的自主创新意识
我国有两个主要问题经常影响企业家自主创新意识。一是条件不足,如创新基础差、能力弱,缺乏创新型技术人才;二是激励不足,企业缺乏创新热情,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原有企业发展模式的依赖很强。在我国,规模较大企业开展科技活动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不足已成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问题,也是“空洞化”的关键所在。
(二)健康的市场环境
这是大规模创新活动产生的基础。创新对市场环境要求有四条:首先有真正的市场主体,企业能基于内外环境的变化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其次,充分规范的竞争环境,越是竞争充分的行业和地区创新越活跃,垄断和竞争无序会扼杀创新;第三,公平的发展机会,在“暴利”和寻租盛行时代企业很难安心创新,在优待外资、排挤内资的不公平环境下,很难调动本国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第四,完善的法律环境。其中最重要的财产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三)良好的产业环境
在产业基础好、产业规模较大、产业组织合理的地方自主创新较为顺利。如果又有上下游层层加压、相互提升的产业集群,有发达的科研院所、服务商等各类相关支持性机构聚集的产业,这自然是自主创新的动力。相反,在恶劣的产业环境下,企业不愿创新。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大幅提升,与产业环境的改善关系极大。
(四)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创新信心
尽管我国有一些大企业有创新的信心,但相当大的层面上,创新信心不足是造成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低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发展是一种信心,创新发展就是一种创新的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核心要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坚信自己做得到,能做得更好。2005年3月,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星微公司开发的“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星光”芯片,以近400项专利和专有技术占据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市场的60%的份额。随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催生一批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如方舟、龙芯、爱国者、星光网芯、展讯等。
(五)正确的政府角色
创新风险过大会吓跑企业,政府干预过多则会扼杀企业的创新精神,政府在创新活动中越位和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企业创新。政府越位表现为对企业行政干预仍过多,一些地方政府在创新活动中违反创新规律,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甚至给企业下达创新任务、由政府确定创新项目等做法,对企业创新造成极大伤害。政府越位可能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将本应由市场驱动的创新活动扭曲为政府主导的创新。政府缺位表现为在一些重大领域的技术创新中政府未能有效分担相应风险,未能给本国企业提供足够的创新机会,未能提供完善的基础开发、教育、金融等基础性环境。
三、我国自主创新的策略选择
(一)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既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企业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先天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的条件。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研发经费虽然已占总经费的60%,从数字上看似乎已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但实际上,这些经费绝大部分用于购买技术,确切地说是购买生产线,我国企业引进和消化之比为1:0.08,而这一比例在韩国为1:5~1:8。由此可见,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如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多年来一直不到1%,拥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75%企业没有一个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35%的企业没有研发活动。只有当企业发挥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成为自主创新的投资者和实施者时,这样的自主创新才最有可能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
(二)要从发展战略上解决关键性的难题
中国是一个大国,有着自身特定的需求,我们不可能指望别人来帮我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实际上,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冷战时期,美国等17个西方国家通过“巴统”协定,限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列入清单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近年来,针对我国持续发生的美国劳拉公司和休斯公司火箭发射事件、以色列预警机事件、美国SMIC公司对华投资建设芯片生产厂受阻事件,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等,都反映出一些西方国家已经把对华技术控制作为扼制企业崛起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更加主动地利用对外开放的环境,在对外开放又自主创新中获得最大收益,实现自主创新的大战略。事实上,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很难通过正常贸易得到的。在核心技术领域,一个伟大自尊的民族决不能幻想别人的恩赐。
(三)打造相互合作的创新环境
目前中国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创新不可能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而应在全球化的大背影下谋划和行动,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闭关锁国、闭门造车,而是意味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创新要以人为本,加入到全球竞争环境中,打开眼界,扬长避短。我国高举自主创新大旗的企业,如华为、奇瑞等,正是最主动地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最积极走向国际市场的企业。这说明,科技上的对外开放,决不只是靠着对国外的技术引进,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合作,只能是竞争对手之间的博弈。
(四)实施品牌优先战略,扶持自主品牌发展
一个产品或一个行业,没有自主品牌作支撑,其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地位就只能是“低层”的地位,甚至是依附的地位。例如我国的汽车产业,汽车不像其他产品,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因此,要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导者或有地位的竞争者,就是要有自主品牌,不是靠贴牌,更不是靠将国外署名品牌本土化。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战略转换点,要加大国内具有自主品牌企业支持力度,同时加大从法律上保护国内品牌的力度,防止跨国公司利用垄断权力压制国内品牌的成长。没有品牌的产品难以自主,有了自主品牌才可能有自主产业链,所有的外商品牌都有自主独立的零部件供应链,国内零部件企业仍难打入其产业链,即使可以打入,它们也会对其实行严格控制。所以汽车自主品牌的形成,要形成强势的整车品牌及自主的零部件生产链,而不是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仅融入全球汽车的供应生产链。
(五)完善体制和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激励
体制会给企业和社会提供十分强有力的创新刺激、制度激励,包括合理规范的法律和政策措施。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至今也仍难说完全到位,单一产权或一般强大的产权结构以及相应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使自主创新压力不足。因此,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尤其是要打破垄断特别是行政性垄断,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效的内部促进机制。技术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活动是有较强的外部性,在知识产权保护比较弱的环境中更是如此,而侵犯别人的自主创新权力,又构成了很强的负外部性。对此,要制定严格的法律和相关政策,加强对专利权和其他权利的保护,使我国的自主创新形成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
(作者单位:长春大学经济学院)
一、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自主创新
随着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我国许多产业特别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空洞化现象相当令人关注。其主要原因是,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许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包括核心技术和自主强势品牌比较少。这一问题在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表现最为明显。汽车行业在关键技术上,不能自主生产,主要是在发动机及其他关键零部件(包括汽车电子设备)等方面缺乏自主创新能力。2006年我国生产汽车700多万辆,其中轿车近80%是靠组装生产的,其他车辆中高端也都是被外资垄断,汽车工业出现了明显的“空洞化”。如果700万辆汽车都是或大多数是自主生产的,那么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增长,特别是就业的增长将非常大,可以显著地解决我国当前就业难的问题。所以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能力及自主强势品牌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巨大隐忧。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上升阶段,在未来10~15年内我国经济要想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并确立大国的竞争优势,必须在汽车、装备、钢铁、化工业领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而这些产业竞争力的主要体现是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200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7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出口为969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2%。在这些出口中,2006年机电产品出口为54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8%,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达到56.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8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达到2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机械及设备出口1866亿美元,增长24.7%;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2275亿美元,增长32%。出口的强劲增长,一部分体现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另一部分则是我国的自主创新。像海尔、联想、宝钢等许多有竞争实力企业的自主创新,在企业的品牌上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中国未来10~20年期间发展的重点是创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取决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及自主强势品牌的形成。这一点明显不同于工业化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决定于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模仿能力及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但是,当工业进入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阶段,竞争优势决定于以下四个因素:即投资能力、营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品牌影响力。在这四个因素中,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更重要。如果中国企业在未来20年期间通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形成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那么中国不仅将完成基本工业化的任务,而且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二、自主创新必须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75%靠技术进步,2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而我国的情况则相反。目前,主要行业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基本依赖进口,这种状况不改变,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在自主创新上必须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一)企业家的自主创新意识
我国有两个主要问题经常影响企业家自主创新意识。一是条件不足,如创新基础差、能力弱,缺乏创新型技术人才;二是激励不足,企业缺乏创新热情,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原有企业发展模式的依赖很强。在我国,规模较大企业开展科技活动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不足已成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问题,也是“空洞化”的关键所在。
(二)健康的市场环境
这是大规模创新活动产生的基础。创新对市场环境要求有四条:首先有真正的市场主体,企业能基于内外环境的变化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其次,充分规范的竞争环境,越是竞争充分的行业和地区创新越活跃,垄断和竞争无序会扼杀创新;第三,公平的发展机会,在“暴利”和寻租盛行时代企业很难安心创新,在优待外资、排挤内资的不公平环境下,很难调动本国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第四,完善的法律环境。其中最重要的财产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三)良好的产业环境
在产业基础好、产业规模较大、产业组织合理的地方自主创新较为顺利。如果又有上下游层层加压、相互提升的产业集群,有发达的科研院所、服务商等各类相关支持性机构聚集的产业,这自然是自主创新的动力。相反,在恶劣的产业环境下,企业不愿创新。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大幅提升,与产业环境的改善关系极大。
(四)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创新信心
尽管我国有一些大企业有创新的信心,但相当大的层面上,创新信心不足是造成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低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发展是一种信心,创新发展就是一种创新的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核心要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坚信自己做得到,能做得更好。2005年3月,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星微公司开发的“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星光”芯片,以近400项专利和专有技术占据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市场的60%的份额。随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催生一批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如方舟、龙芯、爱国者、星光网芯、展讯等。
(五)正确的政府角色
创新风险过大会吓跑企业,政府干预过多则会扼杀企业的创新精神,政府在创新活动中越位和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企业创新。政府越位表现为对企业行政干预仍过多,一些地方政府在创新活动中违反创新规律,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甚至给企业下达创新任务、由政府确定创新项目等做法,对企业创新造成极大伤害。政府越位可能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将本应由市场驱动的创新活动扭曲为政府主导的创新。政府缺位表现为在一些重大领域的技术创新中政府未能有效分担相应风险,未能给本国企业提供足够的创新机会,未能提供完善的基础开发、教育、金融等基础性环境。
三、我国自主创新的策略选择
(一)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既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企业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先天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的条件。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研发经费虽然已占总经费的60%,从数字上看似乎已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但实际上,这些经费绝大部分用于购买技术,确切地说是购买生产线,我国企业引进和消化之比为1:0.08,而这一比例在韩国为1:5~1:8。由此可见,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如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多年来一直不到1%,拥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75%企业没有一个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35%的企业没有研发活动。只有当企业发挥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成为自主创新的投资者和实施者时,这样的自主创新才最有可能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
(二)要从发展战略上解决关键性的难题
中国是一个大国,有着自身特定的需求,我们不可能指望别人来帮我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实际上,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冷战时期,美国等17个西方国家通过“巴统”协定,限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列入清单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近年来,针对我国持续发生的美国劳拉公司和休斯公司火箭发射事件、以色列预警机事件、美国SMIC公司对华投资建设芯片生产厂受阻事件,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等,都反映出一些西方国家已经把对华技术控制作为扼制企业崛起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更加主动地利用对外开放的环境,在对外开放又自主创新中获得最大收益,实现自主创新的大战略。事实上,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很难通过正常贸易得到的。在核心技术领域,一个伟大自尊的民族决不能幻想别人的恩赐。
(三)打造相互合作的创新环境
目前中国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创新不可能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而应在全球化的大背影下谋划和行动,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闭关锁国、闭门造车,而是意味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创新要以人为本,加入到全球竞争环境中,打开眼界,扬长避短。我国高举自主创新大旗的企业,如华为、奇瑞等,正是最主动地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最积极走向国际市场的企业。这说明,科技上的对外开放,决不只是靠着对国外的技术引进,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合作,只能是竞争对手之间的博弈。
(四)实施品牌优先战略,扶持自主品牌发展
一个产品或一个行业,没有自主品牌作支撑,其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地位就只能是“低层”的地位,甚至是依附的地位。例如我国的汽车产业,汽车不像其他产品,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因此,要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导者或有地位的竞争者,就是要有自主品牌,不是靠贴牌,更不是靠将国外署名品牌本土化。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战略转换点,要加大国内具有自主品牌企业支持力度,同时加大从法律上保护国内品牌的力度,防止跨国公司利用垄断权力压制国内品牌的成长。没有品牌的产品难以自主,有了自主品牌才可能有自主产业链,所有的外商品牌都有自主独立的零部件供应链,国内零部件企业仍难打入其产业链,即使可以打入,它们也会对其实行严格控制。所以汽车自主品牌的形成,要形成强势的整车品牌及自主的零部件生产链,而不是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仅融入全球汽车的供应生产链。
(五)完善体制和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激励
体制会给企业和社会提供十分强有力的创新刺激、制度激励,包括合理规范的法律和政策措施。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至今也仍难说完全到位,单一产权或一般强大的产权结构以及相应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且使自主创新压力不足。因此,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尤其是要打破垄断特别是行政性垄断,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效的内部促进机制。技术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活动是有较强的外部性,在知识产权保护比较弱的环境中更是如此,而侵犯别人的自主创新权力,又构成了很强的负外部性。对此,要制定严格的法律和相关政策,加强对专利权和其他权利的保护,使我国的自主创新形成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
(作者单位:长春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