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对建筑质量、建筑成本、建筑效益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建筑工程招投标的概念,而后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接着阐述了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借此帮助建筑工程在招投标过程合理拟定造价。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招投标;影响因素;问题;解决对策
建筑项目招投标是建筑工程造价的起始环节,对建筑工程造价存在关键性的影响作用。但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显著降低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效力,导致工程造价出现失控。为了优化建筑工程造价,必须对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求有效的对策。
1建筑工程招投标概念
建筑工程招投标由工程招标、工程投标两个部分组成。工程招标的内容如下:建设单位拟建工程项目,通过合法的途径使多个承包单位参与竞争,建设单位从中选出最合适的施工单位并与之签订法律合同,施工单位得到工程建设任务。必须注意的是,工程招标过程所有的行为都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工程投标则是指承包单位通过建设单位审查且得到投标资格后在规定时间内,在满足招标文件提出要求的条件下,向招标单位填报投标书争取中标的法律行为。
2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表1概括了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
建设单位是建筑工程的出资人,在招投标过程具有较大选择权,一些建设单位过于追求利益,可能会选择一些并不符合承包要求的承包单位。中介机构是建设单位与承建方二者的沟通桥梁,若无法及时对二者的意见、建议进行相互沟通,容易导致二者信息不对称,使得承建方无法及时更改造价,造成造价失控。建筑管理机构是建筑招投标的合法性、公正性、公平性的主要保证,若其缺乏权威性的监管机制,将导致招投标过程不能有效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使很多施工单位在投标过程难以获取有效信息。
3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问题
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存在的问题可概括为两大类,即造价过高和造价过低,表2将这两类问题的存在原因进行了概括,以便探寻有效的解决对策。
3.1造价过高
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一类重要问题就是造价过高,以至于超过建设单位要求,造成投标失败。建筑投标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是通过中介机构进行沟通的,无法直接沟通。为此,投标单位如果没有清楚了解建设单位对方案设计的具体要求,拟定的工程造价就容易大大超出建设单位的预计造价,无法中标。承建方与建设单位二者信息不对称很容易造成这一问题。通常情况下,承建方拟定建筑工程造价都是以招标人员提供的信息为依据的,若招标人员不能将建设单位的思想要求準确传递给承建方,就会导致承建方拟定的建筑工程造价过高。
3.2造价过低
建筑市场中目前仍存在十分突出的压价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渐转移到造价成本。一些承建方通过不合制度的方式获取建设单位满意的工程造价,而后在投标方案中拟定低于此造价的造价值,以获得承包机会。同时,各个竞标单位为了能中标会进行不合理的压价行为。这些行为使得工程造价成本被不合理地压低,为建筑工程建设埋下安全隐患。
4解决对策
首先,应建立健全工程招投标制度,并落实到位。相关部门应制定并贯彻落实完善的招投标制度,使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行为建立在这一制度之上。在建筑项目招投标过程,应合理规范建设单位、中介机构、建筑单位三方的招投标行为,对建筑工程造价实现全面管控,有效防止建筑市场出现工程垄断现象。建筑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应通过良性竞争方式获取工程承包资格,以免不合理地压低造价为工程建设埋下安全隐患。其次,承包商应合理拟定造价。拟定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时,承建方应综合评估建筑方案,确保工程造价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筑企业应以建筑质量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一味的压低工程造价。不合理的压低造价也许能为建筑企业带来一时的承建机会,得到短期的利益,但长此以往,过低的造价必然会影响建筑质量,导致建筑工程无法满足要求,使企业失去竞争条件。最后,促进承建方、中介机构、建设单位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流,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等。中介机构是建设单位与承建方的沟通桥梁,在招投标过程中是这两者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为此,中介结构应做到将建设单位的招标要求准确地传递给承建方。同时,建设单位应注重对承建方的信息支持,通过合理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实现与承建方的沟通交流。这三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建筑工程造价拟定值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保障。
5小结
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使得目前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存在造价过高和造价过低这两种现象。过高的拟定值和不合理压价造成的过低拟定值都不利于建筑施工,必须寻求有效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吴飞.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6):642-642.
[2]武文锋.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7,(31):184.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招投标;影响因素;问题;解决对策
建筑项目招投标是建筑工程造价的起始环节,对建筑工程造价存在关键性的影响作用。但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显著降低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效力,导致工程造价出现失控。为了优化建筑工程造价,必须对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求有效的对策。
1建筑工程招投标概念
建筑工程招投标由工程招标、工程投标两个部分组成。工程招标的内容如下:建设单位拟建工程项目,通过合法的途径使多个承包单位参与竞争,建设单位从中选出最合适的施工单位并与之签订法律合同,施工单位得到工程建设任务。必须注意的是,工程招标过程所有的行为都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工程投标则是指承包单位通过建设单位审查且得到投标资格后在规定时间内,在满足招标文件提出要求的条件下,向招标单位填报投标书争取中标的法律行为。
2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表1概括了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
建设单位是建筑工程的出资人,在招投标过程具有较大选择权,一些建设单位过于追求利益,可能会选择一些并不符合承包要求的承包单位。中介机构是建设单位与承建方二者的沟通桥梁,若无法及时对二者的意见、建议进行相互沟通,容易导致二者信息不对称,使得承建方无法及时更改造价,造成造价失控。建筑管理机构是建筑招投标的合法性、公正性、公平性的主要保证,若其缺乏权威性的监管机制,将导致招投标过程不能有效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使很多施工单位在投标过程难以获取有效信息。
3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问题
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存在的问题可概括为两大类,即造价过高和造价过低,表2将这两类问题的存在原因进行了概括,以便探寻有效的解决对策。
3.1造价过高
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一类重要问题就是造价过高,以至于超过建设单位要求,造成投标失败。建筑投标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是通过中介机构进行沟通的,无法直接沟通。为此,投标单位如果没有清楚了解建设单位对方案设计的具体要求,拟定的工程造价就容易大大超出建设单位的预计造价,无法中标。承建方与建设单位二者信息不对称很容易造成这一问题。通常情况下,承建方拟定建筑工程造价都是以招标人员提供的信息为依据的,若招标人员不能将建设单位的思想要求準确传递给承建方,就会导致承建方拟定的建筑工程造价过高。
3.2造价过低
建筑市场中目前仍存在十分突出的压价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渐转移到造价成本。一些承建方通过不合制度的方式获取建设单位满意的工程造价,而后在投标方案中拟定低于此造价的造价值,以获得承包机会。同时,各个竞标单位为了能中标会进行不合理的压价行为。这些行为使得工程造价成本被不合理地压低,为建筑工程建设埋下安全隐患。
4解决对策
首先,应建立健全工程招投标制度,并落实到位。相关部门应制定并贯彻落实完善的招投标制度,使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行为建立在这一制度之上。在建筑项目招投标过程,应合理规范建设单位、中介机构、建筑单位三方的招投标行为,对建筑工程造价实现全面管控,有效防止建筑市场出现工程垄断现象。建筑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应通过良性竞争方式获取工程承包资格,以免不合理地压低造价为工程建设埋下安全隐患。其次,承包商应合理拟定造价。拟定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时,承建方应综合评估建筑方案,确保工程造价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筑企业应以建筑质量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一味的压低工程造价。不合理的压低造价也许能为建筑企业带来一时的承建机会,得到短期的利益,但长此以往,过低的造价必然会影响建筑质量,导致建筑工程无法满足要求,使企业失去竞争条件。最后,促进承建方、中介机构、建设单位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流,避免出现信息不对等。中介机构是建设单位与承建方的沟通桥梁,在招投标过程中是这两者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为此,中介结构应做到将建设单位的招标要求准确地传递给承建方。同时,建设单位应注重对承建方的信息支持,通过合理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实现与承建方的沟通交流。这三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建筑工程造价拟定值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保障。
5小结
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使得目前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存在造价过高和造价过低这两种现象。过高的拟定值和不合理压价造成的过低拟定值都不利于建筑施工,必须寻求有效的对策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吴飞.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6):642-642.
[2]武文锋.建筑工程造价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7,(3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