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告诉我们,儿童的认识发展是从其不断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在创设保教环境中,教师应将幼儿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孩子的需要,充分给予孩子自主权,引导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地获得有益于一生发展的经验。
在教学实践中和观摩交流活动中,我也有相同的感受。每个班各具特色,大家边看边听边思考、边交流、边学习,思想的火花在瞬间碰撞,互相吸纳各班级的优点,指出还可以调整改进的地方,带着交流、学习的心态让我对环境创设又有了新的思考。
1.环境支持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每一个主题环境的创设,不仅是课程内容的体现、教学活动的反映,更是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在创设环境时,教师会根据课程内容、幼儿水平预设一部分任务,添加一些操作内容,启发幼儿充分想象、自由表现,让他们共同参与,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如:大1班的“人类的朋友”主题墙,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探究小动物情感这一特性,围绕人类的朋友“鸟”,预设了三个块面的内容“我喜欢的小鸟”“鸟的本领”“珍惜鸟种”通过师生、生生、家园互动,共同参与共同完成,为孩子在主题学习中做好认知储备。
教师创设布置的环境应该是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墙饰不是摆设,它应当是为幼儿提供学习的材料,墙面环境的布置应随着活动的展开而逐渐生成、拓展和完善。因此,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教师应重视环境的利用,让环境说话,让墙饰成为课程搭建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不断通过观察、倾听、询问,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判断可以融入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获得有益的经验。如:大3班的区域活动“身体的测量”是围绕“测量需要用什么”“测量的方法”让幼儿通过操作、讨论、体验谁的手最大?谁的脚最大?谁的头最大?等五个小活动,有意引导幼儿学习运用不同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这些来自幼儿的信息又对幼儿起到提示、强化和反馈的作用,不断丰富、扩展和建构着他们的知识框架。
幼儿与环境的互动过程是我们了解幼儿的主要途径。观察环境、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判断环境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是老师争取适宜教育的主要前提。在此基础上,我们有意识地创设环境,引发和支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
2.提供操作性强的半成品,让幼儿有创作的空间。大1班的环境创设不仅体现“动物大世界”主题活动内容,在创设的环境中更要蕴含其教育价值。如:环境材料呈现的可变性,是随主题需要而变化。有摆放的、有垂挂的;在制作形式上不仅是教师的制作,更多的是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即教师与幼儿共同设计完成,教师完成大的框架,幼儿参与其中的制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给孩子留有空白,给孩子创作想象的空间,这样,在增强互动的同时幼儿的能力也得到发展。另外, 该班的教师在展现与主题配套的挂饰和作品时,还特别注意所用材料的风格统一,因为统一格调给人以和谐之美,避免出现不伦不类的现象。
3.环境激发幼儿同伴之间的互动,环境为幼儿的合作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幼儿的问题往往会引发同伴的共同探索。幼儿的发现学习可以独自进行,但有时可以让幼儿在合作中共同探索、发现学习,其教育意义更大。如:大2班的“动植物角”依托“今天你喂过食了吗?”和“它们吃什么?”这两个任务形式的问题引发孩子观察动物的状况。在小动物出现的不同情况时,小朋友将独自的活动变成了共同探索、发现的学习活动。
总之,通过这次班级的环境创设交流,我从各位老师对保教环境的创设理念中又有了新的认识: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而是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幼儿和社区资源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墙面环境。因此科学地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在日常教学中至关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和观摩交流活动中,我也有相同的感受。每个班各具特色,大家边看边听边思考、边交流、边学习,思想的火花在瞬间碰撞,互相吸纳各班级的优点,指出还可以调整改进的地方,带着交流、学习的心态让我对环境创设又有了新的思考。
1.环境支持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每一个主题环境的创设,不仅是课程内容的体现、教学活动的反映,更是幼儿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在创设环境时,教师会根据课程内容、幼儿水平预设一部分任务,添加一些操作内容,启发幼儿充分想象、自由表现,让他们共同参与,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意识。如:大1班的“人类的朋友”主题墙,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探究小动物情感这一特性,围绕人类的朋友“鸟”,预设了三个块面的内容“我喜欢的小鸟”“鸟的本领”“珍惜鸟种”通过师生、生生、家园互动,共同参与共同完成,为孩子在主题学习中做好认知储备。
教师创设布置的环境应该是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墙饰不是摆设,它应当是为幼儿提供学习的材料,墙面环境的布置应随着活动的展开而逐渐生成、拓展和完善。因此,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教师应重视环境的利用,让环境说话,让墙饰成为课程搭建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不断通过观察、倾听、询问,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点,判断可以融入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获得有益的经验。如:大3班的区域活动“身体的测量”是围绕“测量需要用什么”“测量的方法”让幼儿通过操作、讨论、体验谁的手最大?谁的脚最大?谁的头最大?等五个小活动,有意引导幼儿学习运用不同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这些来自幼儿的信息又对幼儿起到提示、强化和反馈的作用,不断丰富、扩展和建构着他们的知识框架。
幼儿与环境的互动过程是我们了解幼儿的主要途径。观察环境、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判断环境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是老师争取适宜教育的主要前提。在此基础上,我们有意识地创设环境,引发和支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
2.提供操作性强的半成品,让幼儿有创作的空间。大1班的环境创设不仅体现“动物大世界”主题活动内容,在创设的环境中更要蕴含其教育价值。如:环境材料呈现的可变性,是随主题需要而变化。有摆放的、有垂挂的;在制作形式上不仅是教师的制作,更多的是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即教师与幼儿共同设计完成,教师完成大的框架,幼儿参与其中的制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给孩子留有空白,给孩子创作想象的空间,这样,在增强互动的同时幼儿的能力也得到发展。另外, 该班的教师在展现与主题配套的挂饰和作品时,还特别注意所用材料的风格统一,因为统一格调给人以和谐之美,避免出现不伦不类的现象。
3.环境激发幼儿同伴之间的互动,环境为幼儿的合作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幼儿的问题往往会引发同伴的共同探索。幼儿的发现学习可以独自进行,但有时可以让幼儿在合作中共同探索、发现学习,其教育意义更大。如:大2班的“动植物角”依托“今天你喂过食了吗?”和“它们吃什么?”这两个任务形式的问题引发孩子观察动物的状况。在小动物出现的不同情况时,小朋友将独自的活动变成了共同探索、发现的学习活动。
总之,通过这次班级的环境创设交流,我从各位老师对保教环境的创设理念中又有了新的认识: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而是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幼儿和社区资源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墙面环境。因此科学地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在日常教学中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