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3年繁峙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采取“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单位帮扶、社会参与”的机制。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县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绩,今年确定的45个重点推进村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全县农村面貌显著改观。
[关键词] 推进 社会主义 新农村 建设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08-02
一、加强领导,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
1.是各级重视,给力新农村建设
县委、县政府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半年召开新农村建设推进会、促进会共10余次,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县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定期听取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作出针对性指导意见。实行了四大班子领导、各成员单位、乡镇干部包乡、包村,并组织150多人开展“进百村访千户”大调研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215条。县委书记范波涛、县长曹爱民经常下乡指导督促检查新农村建设工作,对哪条路没有硬化,哪盏路灯不亮,哪棵树没栽好,都能了如指掌。县人大、政协组织代表和委员深入农村进行视察,对推进现代农业、强化产业支撑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前瞻性的意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监督和支持。县乡村领导扎实的工作作风,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2.是结对帮扶,聚力新农村建设
在工作推进机制上繁峙县实行结对帮扶责任制,今年,有45个单位、50个企业分别与45个村结对帮扶,绝大多数帮扶单位都给结对村在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进行了切实有效的帮扶。截至目前,各单位、企业已有44个企业共出资1100余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在结对帮建新农村过程中,各单位、企业,充分考虑所帮建村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坚持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按照“一村一品”的模式,帮助农村选择确定主导产业,并给予技术、信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帮扶;支持村庄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和公益事业发展。经过多年的创新和实践,我县结对帮建工作从内容上看正在呈现“三个转变”:一是由单纯的资金和物资帮建向资金、物资、智力、技术、信息等全方位帮建转变。南关村以前是一个传统的纯农业村,自从被列入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以后,县福兴矿业有限公司不仅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30万元的帮助,而且从北京购置了先进的豆制品加工设备,专门加工五香豆腐干,现在豆制品加工业已成为南关村的一项支柱产业,产品远销太原、北京等超市。二是由帮建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向扶持发展主导产业,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转变;县辉煌奶牛养殖公司是一家养殖业龙头企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驻村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而投资,近年来,他们转向扶持农村养殖户的发展壮大,现在中虎峪村的规模养殖户已达15家,养猪数量达千余头,养牛数量300头。三是由企业单向帮建向村企共建项目,实现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互利双赢转变。繁峙华茂磁选有限公司原来只有一个单纯的铁选厂,2008年他们与所在村协商建成占地规模达500余亩的大型钢铁厂,不仅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而且为所在村解决了200余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农村面貌,实现了村企共赢。
3.是多渠道投入,助力新农村建设
加大投入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措施,今年,县委、政府克服财政紧张的困难,积极增加财政投入,投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达到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6%,乡村两级投入的资金188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7%。并捆绑使用全县各项支农资金6000余万元,用于试点村、推进村、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保证县级财政专项投入的同时,还积极致力于融资的政策平台,激活县内沉淀资金,引导广大企业家把资金投向一产和三产,扶持二产企业实现二次创业,在这方面银河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成为我县二产企业成功转型的典范。此外,我县发动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新农村建设,全县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一点、集体挤一点、企业帮一点、单位助一点、能人捐一点、群众出一点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4.是新农民培养,添力新农村建设
今年繁峙县开设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班”培训乡村干部200人,县委组织部对401村的支部书记进行了新农村专题培训,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抽调100多名县乡年轻干部到各村指导帮助新农村建设工作,从整体上提高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素质。县新农办组织农业、畜牧、宣传等部门的科技、政工干部深入全县13个乡镇,对全县所有村支书、村委主任、会计进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集中培训,历时15天,共培训1000人次。今年春季,结合市政府“四送一训”春潮行动,又对全县13个乡镇,120个村,1050户, 8500人次进行培训服务,发放宣传资料8500份,新农村建设宣传画8000余张。8月份又组织乡村干部及农民到阳高参观高效农业培训温室大棚的种植技术。通过培训,从整体上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健康、文明、向上、和谐的新风尚正在形成。
5.是责任考核,施力新农村建设
在工作中,我们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树立全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按照县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制定的职责分解意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沟通配套,切实把新农村建设的职责任务落实到实处。县新农办把新农村各项建设及任务特别是示范村、重点推进村建设任务,倒排时间表,落实责任单位,明确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从而确保了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同时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年中检查进度,年底全面考核。对完成任务的乡、村和部门给予表彰,对完不成任务的乡、村和部门通报批评。 二、规划先行,加大力度,全面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规划为龙头,以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农村脏、乱、差为切入点,在“四化四改”、“五个一工程”中求突破,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统筹考虑、科学规划。为了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县委、县政府在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全县进行综合调研之后,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的原则,制定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完成了《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并经县人大常委会通过,省级专家论证评审。目前,今年45个重点村的规划编制工作也已完成,并通过评审验收。在规划的编制中,我们充分尊重民意,按照编制的有关要求,聘请了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参与了编制设计,然后经所在地村民讨论,并由市县新农办及有关专家评审和论证通过。全县13个乡镇也全部制定了各自的规划。二是持续加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上级要求“四化四改”的基础上,我县又自加压力,增加了庭院美化、管理民主化,改电、改路等项内容。今年确定的45个重点推进村和8个县级示范村的“四化四改”已全部完成,其中主街巷道硬化72.1公里,完成率达100%;主街亮化工程完成45个村,并投入使用,完成率达100%;主街绿化4.02万株,完成率达100%。主街设立143个垃圾池,并有专人打扫。自来水入户工程全部完成,完成率达100%。 “五个一工程”也全部完成,新、改建标准化学校45所、达标卫生所45个、建设休闲广场45个、建设便民超市45个、建设科技文化活动室45个。此外,全县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部免除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使适龄儿童全部受到了教育;新型合作医疗覆盖全县。
三、因地制宜,突出增收,培育农业主导产业
繁峙县从实际出发,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县情,效果良好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1.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在高效特色产业建设方面,今年重点发展了设施农业园区建设,全县已建和在建的日光温室2400座,计亩数4919亩;大棚466个,计亩数513亩。种植黄瓜、西葫芦、西红柿、青椒、芹菜等反季节蔬菜。效益好的温室收入可达3万元/座,大棚收入可达1万元/亩。二是粮食高产创建,指导全县玉米种植33.5万亩,建成集义庄乡万亩部级亩产玉米800kg高产方一个,辐射带动全县建成万亩以上高产方5个,千亩以上高产示范村25个。建设果园、山会、下浪涧、横涧等村10个3000亩以上丰产方示范方。指导全县小杂粮种植17.5万亩,建成以杏园乡南关村为主的优质小杂粮产业基地5.8万亩,培育千亩以上种粮大户13户。三是围绕特色产业种植,建成古家庄瓜菜园区3000亩;笔峰红薯种植园区1900亩;东山大葱种植园区3100亩;培育赵庄村白水杏、杨树湾红富士、平型关中药材等特色高效产业和一村一品专业村33个,其中种植业专业村达15个,面积2万余亩,亩经济收入3000元以上,较高可达到1.5万元,为本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组织作用,推进“一村一品”向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全年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1个,特别是赵庄的杏业合作社、南关村的晋谷专业合作社、笔峰的红薯专业合作社等为农民特色种植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四是建成南关优质小杂粮、建平稀特优精品农业、古家庄设施栽培、笔峰红薯高产、果园玉米丰产、赵庄小宗水果,海丰农牧场等9个示范园区,园区面积达1170亩。园区共引进新品种68个,实施新技术8项,应用新材料2项。五是建设繁峙县环城经济圈新农村连片建设示范区,建成以赵庄为中心的小宗水果经济林8000余亩,设施农业200余亩。这些示范区既是全县“三新”材料的试验、示范基地,也是科普教育基地和农民增收宝地。
2.抓好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重点构建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三大服务体系。通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业科技信息、科技人员下乡等形式向农民提供各种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全面加强了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农委建成了忻州农业信息网繁峙网站,全年发放农业信息100余条。全县各乡镇也建起了农业信息网,让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依靠网络学技术,谈生意,逐步实现城乡信息资源共享。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今年建设无公害示范基地2万亩。
3.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我们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转移就业能力。全年培训农民工达到4.3万人次,新增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人次,人均劳务收入达1100元以上。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充分利用集体的各种资源,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兴办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村集体的收入,增强了村集体为农民服务的实力。
在新农村建设中,繁峙县虽然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他们深知,所做的工作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兄弟县市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下一步,将再接再厉,借鉴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不断研究新情况,积极探索新机制,努力解决新问题,把新农村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推向新的高潮。
[关键词] 推进 社会主义 新农村 建设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08-02
一、加强领导,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
1.是各级重视,给力新农村建设
县委、县政府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半年召开新农村建设推进会、促进会共10余次,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县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定期听取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作出针对性指导意见。实行了四大班子领导、各成员单位、乡镇干部包乡、包村,并组织150多人开展“进百村访千户”大调研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215条。县委书记范波涛、县长曹爱民经常下乡指导督促检查新农村建设工作,对哪条路没有硬化,哪盏路灯不亮,哪棵树没栽好,都能了如指掌。县人大、政协组织代表和委员深入农村进行视察,对推进现代农业、强化产业支撑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前瞻性的意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监督和支持。县乡村领导扎实的工作作风,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2.是结对帮扶,聚力新农村建设
在工作推进机制上繁峙县实行结对帮扶责任制,今年,有45个单位、50个企业分别与45个村结对帮扶,绝大多数帮扶单位都给结对村在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进行了切实有效的帮扶。截至目前,各单位、企业已有44个企业共出资1100余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在结对帮建新农村过程中,各单位、企业,充分考虑所帮建村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坚持把生产发展放在首位,按照“一村一品”的模式,帮助农村选择确定主导产业,并给予技术、信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帮扶;支持村庄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和公益事业发展。经过多年的创新和实践,我县结对帮建工作从内容上看正在呈现“三个转变”:一是由单纯的资金和物资帮建向资金、物资、智力、技术、信息等全方位帮建转变。南关村以前是一个传统的纯农业村,自从被列入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以后,县福兴矿业有限公司不仅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30万元的帮助,而且从北京购置了先进的豆制品加工设备,专门加工五香豆腐干,现在豆制品加工业已成为南关村的一项支柱产业,产品远销太原、北京等超市。二是由帮建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向扶持发展主导产业,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转变;县辉煌奶牛养殖公司是一家养殖业龙头企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驻村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而投资,近年来,他们转向扶持农村养殖户的发展壮大,现在中虎峪村的规模养殖户已达15家,养猪数量达千余头,养牛数量300头。三是由企业单向帮建向村企共建项目,实现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互利双赢转变。繁峙华茂磁选有限公司原来只有一个单纯的铁选厂,2008年他们与所在村协商建成占地规模达500余亩的大型钢铁厂,不仅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而且为所在村解决了200余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变了农村面貌,实现了村企共赢。
3.是多渠道投入,助力新农村建设
加大投入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措施,今年,县委、政府克服财政紧张的困难,积极增加财政投入,投入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达到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6%,乡村两级投入的资金1880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7%。并捆绑使用全县各项支农资金6000余万元,用于试点村、推进村、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保证县级财政专项投入的同时,还积极致力于融资的政策平台,激活县内沉淀资金,引导广大企业家把资金投向一产和三产,扶持二产企业实现二次创业,在这方面银河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成为我县二产企业成功转型的典范。此外,我县发动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新农村建设,全县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一点、集体挤一点、企业帮一点、单位助一点、能人捐一点、群众出一点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4.是新农民培养,添力新农村建设
今年繁峙县开设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培训班”培训乡村干部200人,县委组织部对401村的支部书记进行了新农村专题培训,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抽调100多名县乡年轻干部到各村指导帮助新农村建设工作,从整体上提高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素质。县新农办组织农业、畜牧、宣传等部门的科技、政工干部深入全县13个乡镇,对全县所有村支书、村委主任、会计进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集中培训,历时15天,共培训1000人次。今年春季,结合市政府“四送一训”春潮行动,又对全县13个乡镇,120个村,1050户, 8500人次进行培训服务,发放宣传资料8500份,新农村建设宣传画8000余张。8月份又组织乡村干部及农民到阳高参观高效农业培训温室大棚的种植技术。通过培训,从整体上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健康、文明、向上、和谐的新风尚正在形成。
5.是责任考核,施力新农村建设
在工作中,我们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树立全局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按照县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制定的职责分解意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沟通配套,切实把新农村建设的职责任务落实到实处。县新农办把新农村各项建设及任务特别是示范村、重点推进村建设任务,倒排时间表,落实责任单位,明确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从而确保了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同时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指导、检查和考核,年中检查进度,年底全面考核。对完成任务的乡、村和部门给予表彰,对完不成任务的乡、村和部门通报批评。 二、规划先行,加大力度,全面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规划为龙头,以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农村脏、乱、差为切入点,在“四化四改”、“五个一工程”中求突破,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统筹考虑、科学规划。为了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县委、县政府在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全县进行综合调研之后,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的原则,制定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完成了《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并经县人大常委会通过,省级专家论证评审。目前,今年45个重点村的规划编制工作也已完成,并通过评审验收。在规划的编制中,我们充分尊重民意,按照编制的有关要求,聘请了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参与了编制设计,然后经所在地村民讨论,并由市县新农办及有关专家评审和论证通过。全县13个乡镇也全部制定了各自的规划。二是持续加大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上级要求“四化四改”的基础上,我县又自加压力,增加了庭院美化、管理民主化,改电、改路等项内容。今年确定的45个重点推进村和8个县级示范村的“四化四改”已全部完成,其中主街巷道硬化72.1公里,完成率达100%;主街亮化工程完成45个村,并投入使用,完成率达100%;主街绿化4.02万株,完成率达100%。主街设立143个垃圾池,并有专人打扫。自来水入户工程全部完成,完成率达100%。 “五个一工程”也全部完成,新、改建标准化学校45所、达标卫生所45个、建设休闲广场45个、建设便民超市45个、建设科技文化活动室45个。此外,全县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部免除了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使适龄儿童全部受到了教育;新型合作医疗覆盖全县。
三、因地制宜,突出增收,培育农业主导产业
繁峙县从实际出发,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县情,效果良好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1.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在高效特色产业建设方面,今年重点发展了设施农业园区建设,全县已建和在建的日光温室2400座,计亩数4919亩;大棚466个,计亩数513亩。种植黄瓜、西葫芦、西红柿、青椒、芹菜等反季节蔬菜。效益好的温室收入可达3万元/座,大棚收入可达1万元/亩。二是粮食高产创建,指导全县玉米种植33.5万亩,建成集义庄乡万亩部级亩产玉米800kg高产方一个,辐射带动全县建成万亩以上高产方5个,千亩以上高产示范村25个。建设果园、山会、下浪涧、横涧等村10个3000亩以上丰产方示范方。指导全县小杂粮种植17.5万亩,建成以杏园乡南关村为主的优质小杂粮产业基地5.8万亩,培育千亩以上种粮大户13户。三是围绕特色产业种植,建成古家庄瓜菜园区3000亩;笔峰红薯种植园区1900亩;东山大葱种植园区3100亩;培育赵庄村白水杏、杨树湾红富士、平型关中药材等特色高效产业和一村一品专业村33个,其中种植业专业村达15个,面积2万余亩,亩经济收入3000元以上,较高可达到1.5万元,为本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组织作用,推进“一村一品”向品牌化、产业化发展,全年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1个,特别是赵庄的杏业合作社、南关村的晋谷专业合作社、笔峰的红薯专业合作社等为农民特色种植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四是建成南关优质小杂粮、建平稀特优精品农业、古家庄设施栽培、笔峰红薯高产、果园玉米丰产、赵庄小宗水果,海丰农牧场等9个示范园区,园区面积达1170亩。园区共引进新品种68个,实施新技术8项,应用新材料2项。五是建设繁峙县环城经济圈新农村连片建设示范区,建成以赵庄为中心的小宗水果经济林8000余亩,设施农业200余亩。这些示范区既是全县“三新”材料的试验、示范基地,也是科普教育基地和农民增收宝地。
2.抓好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重点构建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三大服务体系。通过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业科技信息、科技人员下乡等形式向农民提供各种农业科技咨询服务。全面加强了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农委建成了忻州农业信息网繁峙网站,全年发放农业信息100余条。全县各乡镇也建起了农业信息网,让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依靠网络学技术,谈生意,逐步实现城乡信息资源共享。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今年建设无公害示范基地2万亩。
3.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我们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工的转移就业能力。全年培训农民工达到4.3万人次,新增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000人次,人均劳务收入达1100元以上。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充分利用集体的各种资源,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兴办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村集体的收入,增强了村集体为农民服务的实力。
在新农村建设中,繁峙县虽然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他们深知,所做的工作离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兄弟县市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下一步,将再接再厉,借鉴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不断研究新情况,积极探索新机制,努力解决新问题,把新农村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推向新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