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认识到:课程是学生生活的全部,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工作,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途径和载体,只有深入领会课程的内涵,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又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途径。
《提升教师课程研发实施能力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被我们作为《校际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的子课题提了出来,作为托管弱校的强校,只有提升了自己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才能帮助弱校的教师实现专业的提升,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修炼自身,提升素养。
一、依据校情,规划学校课程体系
根据国家课程设置的要求,严格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校情,建设学校的本土课程,创造更为宽松、开放的校本课程,建构独具文一特色的乐享课程体系。基于此,我们将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为: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两大类。拓展型课程与基础型课程构成了新的课程体系,是基础型课程的延伸与补充,也是为学生将来进行探究性学习做好准备和铺垫;
基础课程包括国家课程设置的要求的国家级课程。拓展课程为学校依据校情,开设的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我们初步将拓展课程划分为发展课程和自主课程,两种课程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互相交叉并存。并将学校课程体系的实施途径确定为以下四点:(1)国家课程校本;(2)校本课程师本化;(3)师本课程生本化;(4)生本课程自主化。
二、师生合作,构建乐享课程体系
在进行学校的规划课程时,我们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功能、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让广大师生在我们的课程中快乐享受,幸福成长,就成了进行课程规划的关键所在,于是,“乐享课程体系”脱颖而出,即为我校的课程体系的名称。
1、明确一个教育理念。我们鼓励教师成为课程建设的开发者、参与者和研究者,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需求,认可学生的差异,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课程实施的效益,更是我们进行课程建设的主旨,即课程是建立在学生的“真实 兴趣 关注”的基础上的。
2、成立一个梯级团队。我校最初的课程研发团队就是我们班子成员和各教研组的组长,这也是我们的第一级课程研发团队,学校初步的课程框架就是由这个团队共同研发的,课程建设中,我们不仅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更提倡教师自主开发课程,提升开发意识。这学期,我们的发展型课程设置了三大类,35门课程,自主型课程设置了六大类,20门课程。
3、打破一个传统模式。目前,我校的拓展课程统一安排在周五下午,上课的地点打破传统的固定班级方式,采取走班与原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自主型课程可采取走班制,发展型课程可以在本班教室上。走班的自主型课程成员我们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来确定,每个社团人员大概在30-40人不等,人员相对固定,每一个社团有固定的活动地点,将学校所有的功能教室全部利用起来,每周五下午,学生们就按课程的设置,去到相应的地点参加拓展课程。
三、全面实施,完善乐享课程体系
依据学校的“让生命幸福成长” 的办学理念,我们制订出学校的整体课程框架后,就要进行学校的实施阶段,我们几经探讨,成立了学校的第一级课程研发团队——班子成员,大家达成共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主动性,自主开发来自老师群体的课程或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这样的课程才是鲜活的、灵动的课程。于是,我们决定将全体教师动员起来,人人承担,人人做课程,课程的开设可以让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特长来进行选择。
1、安排好课时与师资。我们利用周五下午的时间,来进行全校的拓展课程。将地方和校本课的时间调整到周五下午,整个周五下午就成了我校的拓展课程时间,并统一安排进学校的大课表中,实现学校课程的统一实施。
2、做好课程设置。我们设计出了学校的特色课程申报表,先让老师们自己进行申报将要开设的特色课程名称,写出初步的课程构想,这是就要发挥第二级课程研发团队——教研组的作用,同教研组老师在一起商量,提倡老师们有自己独特的课程开发思路和课程构想,鼓励大家申报多样的课程。了解了学生的课程需求与教师的课程意愿,结合学校的课程资源状况,采取自愿申报与学校调整的双向结合的方式,确定老师的实施课程。
3、突破传统授课模式。我们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采取走班与原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发展型课程(特语和特数)可以在本班教室上,自主型课程(社团课程)可采取走班制。
4、完善规范课程建设。从2012年的2月至今,我们将已有的课程进行了调整,前期老师开发的课程,属于课程研发的初始阶段,老师们在初步的开发中,未有过多的考虑,有些课程经过一个学期的实施,存在着无法往下进行的问题,或有课程资源枯竭等问题,再加之有些老师的课程研发能力有限,课程质量难以保证。我们就召集学校的二级课程研发团队——教研组长,在组内进行调研,了解老师们在课程研发中的问题,并召集了分学科的课程研发会议,将现有的校本课程进行了调整,使之更规范,也便于老师们继续开发下去。
5、探索课程评价。在课程建设的起始阶段,评价只是看课程开设的情况,只要老师上就行,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会把评价的标准也提高,不仅要上,还要上的饶有兴趣,让学生乐上、乐学,在本学期的最后一次课,要上成学期的展示汇报课,组成专门的评委会,从课程内容、学生参与热情、课程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学期末,我们还组织学校的第二级课程研发团队——各教研组,将学期的课程建设情况在八分钟的时间内向全校教师做汇报,这项活动也是我校的惯例。我们还评选出文化路一小第一届的品牌课程9个、精品社团7个及课程研发奖37个。
教师的专业成长包含着方方面面,学校校本课程的研发仅只是其中的一种能力,当然,老师能够站在课程的高度上去研究和提升,就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下一步,如何让老师在现有课程开发的基础之上深入地做下去,是我们要进行的工作,如何让学校的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达到互相补充、互相扩展的效果,同时又能够保证课程的有序进行,也是我们下一步要协调的问题。
《提升教师课程研发实施能力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被我们作为《校际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的子课题提了出来,作为托管弱校的强校,只有提升了自己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才能帮助弱校的教师实现专业的提升,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修炼自身,提升素养。
一、依据校情,规划学校课程体系
根据国家课程设置的要求,严格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校情,建设学校的本土课程,创造更为宽松、开放的校本课程,建构独具文一特色的乐享课程体系。基于此,我们将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为: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两大类。拓展型课程与基础型课程构成了新的课程体系,是基础型课程的延伸与补充,也是为学生将来进行探究性学习做好准备和铺垫;
基础课程包括国家课程设置的要求的国家级课程。拓展课程为学校依据校情,开设的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我们初步将拓展课程划分为发展课程和自主课程,两种课程贯穿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互相交叉并存。并将学校课程体系的实施途径确定为以下四点:(1)国家课程校本;(2)校本课程师本化;(3)师本课程生本化;(4)生本课程自主化。
二、师生合作,构建乐享课程体系
在进行学校的规划课程时,我们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功能、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让广大师生在我们的课程中快乐享受,幸福成长,就成了进行课程规划的关键所在,于是,“乐享课程体系”脱颖而出,即为我校的课程体系的名称。
1、明确一个教育理念。我们鼓励教师成为课程建设的开发者、参与者和研究者,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需求,认可学生的差异,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课程实施的效益,更是我们进行课程建设的主旨,即课程是建立在学生的“真实 兴趣 关注”的基础上的。
2、成立一个梯级团队。我校最初的课程研发团队就是我们班子成员和各教研组的组长,这也是我们的第一级课程研发团队,学校初步的课程框架就是由这个团队共同研发的,课程建设中,我们不仅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更提倡教师自主开发课程,提升开发意识。这学期,我们的发展型课程设置了三大类,35门课程,自主型课程设置了六大类,20门课程。
3、打破一个传统模式。目前,我校的拓展课程统一安排在周五下午,上课的地点打破传统的固定班级方式,采取走班与原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自主型课程可采取走班制,发展型课程可以在本班教室上。走班的自主型课程成员我们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来确定,每个社团人员大概在30-40人不等,人员相对固定,每一个社团有固定的活动地点,将学校所有的功能教室全部利用起来,每周五下午,学生们就按课程的设置,去到相应的地点参加拓展课程。
三、全面实施,完善乐享课程体系
依据学校的“让生命幸福成长” 的办学理念,我们制订出学校的整体课程框架后,就要进行学校的实施阶段,我们几经探讨,成立了学校的第一级课程研发团队——班子成员,大家达成共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主动性,自主开发来自老师群体的课程或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这样的课程才是鲜活的、灵动的课程。于是,我们决定将全体教师动员起来,人人承担,人人做课程,课程的开设可以让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特长来进行选择。
1、安排好课时与师资。我们利用周五下午的时间,来进行全校的拓展课程。将地方和校本课的时间调整到周五下午,整个周五下午就成了我校的拓展课程时间,并统一安排进学校的大课表中,实现学校课程的统一实施。
2、做好课程设置。我们设计出了学校的特色课程申报表,先让老师们自己进行申报将要开设的特色课程名称,写出初步的课程构想,这是就要发挥第二级课程研发团队——教研组的作用,同教研组老师在一起商量,提倡老师们有自己独特的课程开发思路和课程构想,鼓励大家申报多样的课程。了解了学生的课程需求与教师的课程意愿,结合学校的课程资源状况,采取自愿申报与学校调整的双向结合的方式,确定老师的实施课程。
3、突破传统授课模式。我们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采取走班与原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发展型课程(特语和特数)可以在本班教室上,自主型课程(社团课程)可采取走班制。
4、完善规范课程建设。从2012年的2月至今,我们将已有的课程进行了调整,前期老师开发的课程,属于课程研发的初始阶段,老师们在初步的开发中,未有过多的考虑,有些课程经过一个学期的实施,存在着无法往下进行的问题,或有课程资源枯竭等问题,再加之有些老师的课程研发能力有限,课程质量难以保证。我们就召集学校的二级课程研发团队——教研组长,在组内进行调研,了解老师们在课程研发中的问题,并召集了分学科的课程研发会议,将现有的校本课程进行了调整,使之更规范,也便于老师们继续开发下去。
5、探索课程评价。在课程建设的起始阶段,评价只是看课程开设的情况,只要老师上就行,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会把评价的标准也提高,不仅要上,还要上的饶有兴趣,让学生乐上、乐学,在本学期的最后一次课,要上成学期的展示汇报课,组成专门的评委会,从课程内容、学生参与热情、课程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学期末,我们还组织学校的第二级课程研发团队——各教研组,将学期的课程建设情况在八分钟的时间内向全校教师做汇报,这项活动也是我校的惯例。我们还评选出文化路一小第一届的品牌课程9个、精品社团7个及课程研发奖37个。
教师的专业成长包含着方方面面,学校校本课程的研发仅只是其中的一种能力,当然,老师能够站在课程的高度上去研究和提升,就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下一步,如何让老师在现有课程开发的基础之上深入地做下去,是我们要进行的工作,如何让学校的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达到互相补充、互相扩展的效果,同时又能够保证课程的有序进行,也是我们下一步要协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