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海地区杨树烂皮病发生情况调查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凌海地区杨树烂皮病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烂皮病一般发生在3月下旬,当温度达4~5 ℃时,菌丝开始活动,病害开始发生;不同杨树品种对烂皮病的感病性具有显著差异,108杨和辽育3号发病程度最重,发病率分别为25.4%和20.3%,感病指数分别为13.6和11.5;造林密度越大,烂皮病发生越重,发病程度与造林密度呈正相关;108杨生长到5~6年生时发病最重,发病率分别为24.9%和25.2%;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公路旁杨树烂皮病发病率最高。
  关键词 杨树烂皮病;品种;造林密度;林龄;立地条件
  中图分类号 S7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09-014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9.042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Cytospora canker in Linghai are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ytospora canker generally was in late march in the spring,when the temperature was 4-5 ℃,the hyphae began to move,the disease began to happen.The susceptibility of different poplar varieties to Cytospora canker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108 poplar and Liaoyu No.3 had the most serious incidence,with the morbidity of 25.4% and 20.3% respectively,and the susceptibility index of 13.6 and 11.5 respectively.The higher the density of forest,the more serious Cytospora canker,the incidenc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fforestation density.The incidence of poplar was the highest when the trees were 5 to 6 years old,which was 24.9% and 25.2% respectively. Under different site conditions,the incidence of Cytospora canker was the highest along the highway.
  Key words Cytospora canker;Varieties;Afforestation density;Forest age;Site conditions
  楊树(Populus spp.)生长快,适应性强,木材用途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树种[1]。杨树轮伐期短,在工业和生活上具有多种用途,在环保和绿化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建立速生丰产林的主要树种,是调节水分、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的理想树种[2-4]。杨树烂皮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林业生产的林木病害,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为真菌性病害,是杨树常见病害之一。杨树烂皮病传染性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在东北尤为严重[5-8]。近年来,随着杨树新品种的广泛应用,人工纯林面积也不断扩大,杨树烂皮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生程度和受害损失不断升高,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笔者对凌海地区杨树烂皮病发病规律及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旨在为杨树烂皮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概况
  凌海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理位置为120°42′~121°45′E、40°48′~41°26′N,地处北温带,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0~8.7 ℃,年≥10 ℃活动积温3 400~3 600 ℃,年降水量550~620 mm,无霜期160~180 d,年日照时数2 804 h。
  1.2 调查方法
  2013年4月下旬至6月下旬,根据实地踏查结果,分别在不同品种、林分因子和不同立地条件的林分中设立标准地,使病情调查具有充分的代表性。调查时根据林地面积的大小和形状确定取样数量,采用隔行或隔株的方法进行取样,一般每块标准地取样100株左右[5]。以株为单位进行详细记录,计算发病率与感病指数[9]。发病率与感病指数计算方法:
  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株数×100%
  感病指数=∑(各级发病株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病害分级标准,按实测病斑长、宽和病斑最宽处的树干周长,根据杨树烂皮病对寄主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病斑横向扩展的速度和范围,以病斑大小占发病部位树干周长的比值作为分级标准[10](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凌海地区杨树烂皮病发生规律
  凌海地区杨树烂皮病一般发生在翌年3月下旬,当温度达4~5 ℃时,菌丝开始活动,病害开始发生;当温度达到7~12 ℃时,病原菌开始生长发育产生分生孢子开始传播;当温度升至15 ℃以上时,病害发展最快,病斑扩展最快,新病斑增多;7月,当温度达27 ℃以上时,烂皮病的发生开始迅速减弱,病斑扩散停止。烂皮病发病初期树干病斑部位树皮变色,偶见水渍状,边缘略微凸起,内侧凹陷。随后树皮棕褐色加深,颜色发亮,边缘略扩大,最后病斑横向扩展。当病斑环绕树干一周时,疏导组织被破坏,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的供应被切断,树木死亡,病斑边缘黑褐色,随后长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突起为分生孢子器,最后分生孢子器遇雨后挤出橘黄色分生孢子角。不同杨树品种发病症状略有差异。   2.2 不同影响因子对杨树烂皮病发生的影响
  2.2.1 杨树品种。凌海市杨树栽培品种主要有辽宁杨、108杨、辽育3号、中辽1号杨和沙兰杨。所调查5个杨树品种树龄均为5~6年生。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杨树品种对烂皮病的感病性具有明显差异,108杨和辽育3号发病程度最重,发病率分别为25.4%和20.3%,感病指数分别为13.6和11.5,且这2个品种树干大部分有冻裂破腹现象,烂皮病病菌常在冻裂位置开始生长,甚至有的病斑大小环绕树体一周,引起病株濒临死亡。沙兰杨和中辽1号杨发病率较低,分别为10.4%和3.2%。辽宁杨感病性居中(图1)。
  2.2.2 造林密度。
  选取不同造林密度的108杨人工林,调查不同造林密度的杨树烂皮病发生情况。调查密度分别为2 m×3 m、3 m×3 m、2 m×6 m、3 m×6 m和4 m×6 m,林龄5年。每种密度调查100株。结果显示,不同造林密度杨树烂皮病的发病情况具有显著差异,密度越大,烂皮病发生越重,发病程度与造林密度呈正相关。当造林密度为2 m×3 m时,杨树烂皮病发病率达24.8%,感病指数达15.5;密度越大,杨树树干出现冻裂破腹现象越严重,当密度为2 m×3 m时,树干基本上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冻裂,树木生长势较弱,杨树烂皮病泛滥(图2)。
  2.2.3 林龄。在108杨人工林中,共调查5个龄级杨树烂皮病的发生情况,分别为1年生、2年生、5年生、6年生和8年生,每个龄级调查100株。结果表明,1年生烂皮病发病率为18.5%,感病指数为10.2,2年生烂皮病发病情况较轻,当树木为5~6年生时发病最重,发病率分别为24.9%和25.2%,感病指数分别为14.3和15.2,个别病株病斑已绕树干一周,疏导组织被破坏,树木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供应被切断,导致树木死亡。另外,病斑主要出现在冻裂部位,多位于树体西南方向(图3)。
  2.2.4 立地条件。共调查河岸地、村庄旁、农田地和公路边4种地形,每种地形调查100株。结果表明,不同地形对杨树烂皮病的发病情况具有一定差异。公路旁杨树烂皮病发病率最高,达23.9%,感病指数为11.3,其次是农田地,发病率为16.7%。河岸地和村庄旁由于土壤水分和养分较充足,栽植密度相对较小,烂皮病发病率均较低,其中以河岸地发病率和感病指数最低,分别为6.7%和1.9(图4)。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杨树品种对烂皮病的感病性具有明显差异。调查发现108杨和辽育3号发病程度最重,发病率分别为25.4%和20.3%,感病指数分别为13.6和11.5。且这2个品种树干大部分均有冻裂现象,烂皮病病菌常在凍裂位置开始生长,甚至有的病斑将环绕树体一周,引起病株濒临死亡。凌海地区主栽的杨树品种中108杨居多,该品种抗寒性较差,未做到适地适树原则,容易发生冻害。
  不同造林密度杨树烂皮病的发病情况具有明显差异,密度越大,烂皮病发生越重,发病程度与造林密度呈正相关。当密度为2 m×3 m时,杨树烂皮病发病率达24.8%,感病指数达15.5。密度越大,树干出现冻裂破腹现象越严重,主要原因在于造林密度过大,尤其是速生品种3年左右树冠已相接,光照和通风等明显受到影响。密度过大导致营养空间不足,林木间竞争激烈,生长发育不良,树势较弱。杨树烂皮病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它仅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树木。因此,杨树冻害是导致杨树烂皮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因素,烂皮病在树体受到冻害后暴发性危害,在东北地区以初冬和早春最为严重。
  在调查的108杨林分中,5~6年生时杨树烂皮病发病最重。不同地形对杨树烂皮病的发病情况具有一定差异,公路边杨树烂皮病发病率最高,主要是由于公路边杨树栽植密度较大,导致单株营养面积不足,树势较弱。
  杨树烂皮病是一种生态性病害,所谓生态性病害是指病害的发生与流行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当寄主的生长受到胁迫或外界环境不利于寄主生长时,就有利于病害的侵染和发生。就单个因素而言,品种、林龄、栽植密度和地形均会对杨树烂皮病的发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杨树烂皮病的发病程度往往是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引起烂皮病发生的主导因素。总之,选用抗病品种,加之合理的栽培与管理可以显著减少杨树烂皮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纬英.杨树[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 刘巍,蔄胜军,纪纯阳,等.我国杨树枝干病害研究进展[J].林业科技开发,2013,27(1):1-4.
  [3] 刘巍,蔄胜军,张妍.不同种类杨树品种光合特性及生长性状的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15(5):23-28.
  [4] 姜岳忠,李善文,秦光华,等.黑杨派无性系区域化试验初报[J].林业科学,2006,42(12):143-147.
  [5] 徐明.江苏杨树烂皮病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0.
  [6] 高国平,唐玲,王月,等.2种杨树烂皮病害早春症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39(9):123-125.
  [7] 陈原,杨旺.北京杨溃疡病抗病性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16(2):51-57.
  [8] 曾大鹏.我国杨树病害的研究现状与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2002,21(1):20-26.
  [9] 高国平,李庚,祁金玉,等.新民地区主要速生杨树品种及其病害调查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09(5):27-28,51.
  [10] 刘清虎,史兆兰,王明利,等.杨树烂皮病发生情况调查初报[J].吉林林业科技,2003,32(2):22-24.
其他文献
十多年前,我和我的伙伴们从美国来到杭州创新创业。我们做医药创新,新药创制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情。初来的时候大家觉得很难,前景堪忧,找钱也很困难。但是十年后我们成功了,成功研发了中国第一个小分子靶向药,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十多万晚期肺癌病人用了,得到病人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到现在为止,已经销售30多亿,纳税8亿多,市场占有率超过了进口药。同时我们还赠送了大量的药品,应该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特别明显。  去
广义进化综合理论将社会系统的重大转变分为三种类型,按照这种划分方法,我国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政策的制定属于E分叉类型,而其后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则兼具T分叉和E分又两种基
660多年前,元朝。桐江两岸,霜林染丹;江岸边、沙洲上,荻花遇秋,蒹葭沉淀了季节的风雨后,如雪般飞扬、飘洒。深秋的江南也会有枯藤、老树和昏鸦,更有小桥、流水和江南人家独有的风情。  雪白的荻花丛中、清灵的江水旁、斑斓的山林里和崎岖的古道上,一位“鹑衣垢面白发垂”的老翁,背着一只旧皮袋,袋内插着笔墨画具,每当看见一处好景或有怪异的树时,便即刻拿出描笔来。他在富春江边晨出暮归,迎风遇雨,他用手中的笔沥
许多年前,我曾有幸读到过著名作家路遥先生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虽过去多年,但时至今日仍然记忆犹新。之所以让我如此难忘,倒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独特或发人深省。只是因为作家用极其朴实的文字,真实地记录了他那老农耕地般艰辛的创作生活。让我们這些曾受益于他作品的读者从中感悟到:作家的成功或荣誉背后,是血与汗的付出。世上,真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我虽非路遥先生那样的名人大家,但从职业上讲算是同行。
目的:探讨阴道炎五联检验对阴道炎患者白带清洁度的检测及对患者病原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25例阴道炎患者视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集所有患者的阴道后穹隆处分泌物,随机将研
10月18日,由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和拱墅区区委、区政府联合出品的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国之大运》,在拱宸桥土特产旅游码头举行了开机仪式。纪录片《国之大运》将以“长河”“国脉
[目的]探明花椒窄吉丁高发期寄主植物的不同品种间挥发物组分及相对含量,为进一步筛选花椒窄吉丁生物信息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花椒窄吉丁高发期3种品
实施新课程,我们走进了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不得不去探索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课堂,如何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我以个人实践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创新,与同仁共勉,不
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养猪场所用饲料黄曲霉毒素B1污染情况,保证养殖场的正常健康生产。[方法]于2017年5—11月对安徽省内不同规模的5家养猪场共采集饲料391组,其中小猪料134组,大猪料257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含量。[结果]养猪场饲料黄曲霉毒素B1污染情况较为普遍,污染率高达99.5%,饲料黄曲霉毒素B1在飼料中的分布与季节也有一定相关,6—7月梅雨季节,黄曲霉毒素B1超标情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7项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将2015年2月-201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2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活检病理或手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