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学定教,同伴互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那就是“教育走向生本”。“生本”,顾名思义即以学生为本,相对的是“师本”。师本教育是为教师“好教”而设计教学,生本课堂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思路,只有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课堂才称得上生本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才能走出教育困境。所以,教育应当走向生本。
关键词:教育困境;生本教育;以学定教;同伴互助
“以学定教,同伴互助”的课堂实践其实是“生本教育”改革下的一种尝试。“生本”是一种理念,这理念需要课堂模式,但不必局限于模式。“以学定教”的前提必定是学生先学,学生肯不肯先学?这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同伴互助”的做法是“兵教兵”,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教,学生能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自然省时省力,提高了课堂效率。那么学生肯不肯教呢?这仍然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改变教育困境,我们的困境是:学生求知欲不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低,对教师的尊重程度低,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听课效率低,课堂上睡觉的现象屡禁不止,从小学到高中学困生的面积逐年增大,一天天一年年下来依旧热爱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少。
面对这一困境,人们往往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为教师的教学水平低,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笔者认为,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必定要经历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教师的成长需要时间。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提出疑问,有没有一种课堂,可以让学生热爱学习,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其实,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已经做出了响亮回答,而在广州、深圳、山东、江苏等地进行的轰轰烈烈的课堂改革也已用事实证明了教育的生机就在于改变课堂。
改变课堂的关键是什么?是变“师本”为“生本”!理由如下:
一、教育走向生本是人本主义哲学对教育的投射
“生本”这个词化用至“人本”,原词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又译人本学。这个概念,是19世纪才在西方出现,以德国的费尔巴哈和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哲学上的人本主义,泛指直接从人本身出发,研究人的本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强调人的地位、作用及价值的一般学说。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属于这种理论范围。它肇始于19世纪中期,主要包括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论,以狄尔泰、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和以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它成为一个广泛的哲学思潮,对西方社会的各个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然,对教育也影响深远。既然我们同意人的一切活动都应“以人为本”,那么教育不是显而易见应以“生”为本吗?
以上赘述可见,在教育领域,“生本”这个理念由来已久,只不过从前它的名字叫“人本”,直到现在人们才给它正名——“生本”。所以说,教育走向生本是人本主义哲学对教育的投射。对人本主义哲学有兴趣的同志,可以阅读相关著作,以做深入具体的了解。
二、教育走向生本是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教育的要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的经济体制已经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向了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思想也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服从安排、听从分配,转变成了市场经济时代的崇尚张扬个性、自主选择。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自由选择的性格,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人们体会到了自由的幸福感。于是人们不再安于被安排、被分配。一旦被安排、被分配得不符合个性,人们就感到别扭,就要提出各种意见。
我们的学生正是这样。传统课堂的组织形式是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切以教师为准,一切听从上级安排。但是如今的学生已在经济生活中尝到了自由选择的乐趣,来到课堂上,再要他事事服从安排、听从分配,他就感到倍受束缚,学习积极性越来越低。因此,我们的课堂应一改以往课堂中的“师本”,而代之以“生本”,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像在经济生活中一样当主人,他们才能延续幸福感,才会喜欢课堂。
三、教育走向生本是教育本身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人们一再把评判的锋芒指向教育体制,指责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的人才存在各种缺陷,“高分低能”者比比皆是,“考试失利跳楼”消息屡屡传出,“分分,学生的命根”,让人们不禁质疑,难道成绩真是检验学生成才的唯一标准吗?不,绝对不是,多年来,我们看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发展,并非当年成绩好的学生,就能成为今后的“人中龙凤”。
既然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那么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究竟是怎样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呢?这个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广泛而深入的思考,为了真正实现这个宗旨,全国自南至北,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教学改革,不论是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课堂模式,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还是郭思乐教授在广州深圳珠海各个学校的实验成果,都让我们看到了课改所取得的令人惊喜的成果。取得这一切成果的秘诀,归根结底,在于“生本”二字,即以生为本,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引导者、促进者,真正让每个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获得发展,体验成功的快乐,真正实现教育的宗旨。学生享受着自己的成长,教师享受着见证学生成长的快乐,师生同乐,课堂和谐,这不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缩影吗?
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走向生本是教育本身发展的趋势,是教育活动从不和谐逐渐发展到和谐的必然成果。
综上所述,教育走向生本是时代的呼唤,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是早就被我们时代的先驱者们论证过的。课堂只有真正以生为本,才能改变以上困境。当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发挥作用、实现价值、彰显个性、真正当课堂的主人,他还有什么理由不参与不热爱课堂?尽管目前我们还没能探索出一条康庄道路,参与其中的方法是“以学定教,同伴互助”,但只要牢记一点——教育当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学生,真正把自己摆在引导者、促进者的位置,我相信,在踏踏实实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终将踏平坎坷成大道。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教育困境;生本教育;以学定教;同伴互助
“以学定教,同伴互助”的课堂实践其实是“生本教育”改革下的一种尝试。“生本”是一种理念,这理念需要课堂模式,但不必局限于模式。“以学定教”的前提必定是学生先学,学生肯不肯先学?这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同伴互助”的做法是“兵教兵”,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教,学生能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自然省时省力,提高了课堂效率。那么学生肯不肯教呢?这仍然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改变教育困境,我们的困境是:学生求知欲不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低,对教师的尊重程度低,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听课效率低,课堂上睡觉的现象屡禁不止,从小学到高中学困生的面积逐年增大,一天天一年年下来依旧热爱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少。
面对这一困境,人们往往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为教师的教学水平低,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笔者认为,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必定要经历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教师的成长需要时间。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提出疑问,有没有一种课堂,可以让学生热爱学习,让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其实,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已经做出了响亮回答,而在广州、深圳、山东、江苏等地进行的轰轰烈烈的课堂改革也已用事实证明了教育的生机就在于改变课堂。
改变课堂的关键是什么?是变“师本”为“生本”!理由如下:
一、教育走向生本是人本主义哲学对教育的投射
“生本”这个词化用至“人本”,原词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又译人本学。这个概念,是19世纪才在西方出现,以德国的费尔巴哈和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哲学上的人本主义,泛指直接从人本身出发,研究人的本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强调人的地位、作用及价值的一般学说。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属于这种理论范围。它肇始于19世纪中期,主要包括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论,以狄尔泰、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和以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它成为一个广泛的哲学思潮,对西方社会的各个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然,对教育也影响深远。既然我们同意人的一切活动都应“以人为本”,那么教育不是显而易见应以“生”为本吗?
以上赘述可见,在教育领域,“生本”这个理念由来已久,只不过从前它的名字叫“人本”,直到现在人们才给它正名——“生本”。所以说,教育走向生本是人本主义哲学对教育的投射。对人本主义哲学有兴趣的同志,可以阅读相关著作,以做深入具体的了解。
二、教育走向生本是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教育的要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的经济体制已经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向了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思想也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服从安排、听从分配,转变成了市场经济时代的崇尚张扬个性、自主选择。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自由选择的性格,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人们体会到了自由的幸福感。于是人们不再安于被安排、被分配。一旦被安排、被分配得不符合个性,人们就感到别扭,就要提出各种意见。
我们的学生正是这样。传统课堂的组织形式是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切以教师为准,一切听从上级安排。但是如今的学生已在经济生活中尝到了自由选择的乐趣,来到课堂上,再要他事事服从安排、听从分配,他就感到倍受束缚,学习积极性越来越低。因此,我们的课堂应一改以往课堂中的“师本”,而代之以“生本”,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像在经济生活中一样当主人,他们才能延续幸福感,才会喜欢课堂。
三、教育走向生本是教育本身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人们一再把评判的锋芒指向教育体制,指责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的人才存在各种缺陷,“高分低能”者比比皆是,“考试失利跳楼”消息屡屡传出,“分分,学生的命根”,让人们不禁质疑,难道成绩真是检验学生成才的唯一标准吗?不,绝对不是,多年来,我们看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发展,并非当年成绩好的学生,就能成为今后的“人中龙凤”。
既然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那么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究竟是怎样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呢?这个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广泛而深入的思考,为了真正实现这个宗旨,全国自南至北,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教学改革,不论是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课堂模式,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还是郭思乐教授在广州深圳珠海各个学校的实验成果,都让我们看到了课改所取得的令人惊喜的成果。取得这一切成果的秘诀,归根结底,在于“生本”二字,即以生为本,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引导者、促进者,真正让每个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获得发展,体验成功的快乐,真正实现教育的宗旨。学生享受着自己的成长,教师享受着见证学生成长的快乐,师生同乐,课堂和谐,这不也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缩影吗?
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走向生本是教育本身发展的趋势,是教育活动从不和谐逐渐发展到和谐的必然成果。
综上所述,教育走向生本是时代的呼唤,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是早就被我们时代的先驱者们论证过的。课堂只有真正以生为本,才能改变以上困境。当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发挥作用、实现价值、彰显个性、真正当课堂的主人,他还有什么理由不参与不热爱课堂?尽管目前我们还没能探索出一条康庄道路,参与其中的方法是“以学定教,同伴互助”,但只要牢记一点——教育当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学生,真正把自己摆在引导者、促进者的位置,我相信,在踏踏实实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终将踏平坎坷成大道。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