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为民是北京市一名普通的反扒民警。自从成为一名反扒警察后,他已经成功抓获了近200名小偷;但是,没有一个小偷因为被他抓获而打击报复他。也许没有人会相信,他抓进监狱的小偷会感激他。张为民是怎么做到的呢?每抓到一名扒手,张为民总是会去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如果是因为家里有困难才走上犯罪道路,张为民会或多或少地提供帮助,甚至会对有的人进行长期帮助。在节假日里,他会带上水果等物品去监狱看望被他抓住送进去的扒手,并鼓励他们好好改造,重新做人。每年的除夕夜,张为民家里的电话就会响个不停,电话多数都是从监狱里打来的。那些被张为民抓住送进监狱的扒手,除夕夜每个人只有三分钟给外界打电话的时间,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电话打给张为民,送上新年的祝福。
我们可以从一个案例看出张为民为何赢得如此尊重。一天,张为民和一位同事照常在车站蹲点,看到扒手得手,他迅速扑了过去。他的同事大吼一声:“别动,警察!”扒手推倒一位乘客,撒腿就跑,他和同事在后面追,最后在一个死胡同将扒手抓住了。他一手把扒手按在身下,一手到腰间拿手铐,突然,他看到扒手的另一只手也在腰间摸索着。他感觉到,扒手腰间带的是匕首,他死死按着那只手,同时大喊:“我不会让你把刀子拔出来!绝对不会!”他的话音刚落,同事赶来了,两个人制服了扒手。扒手恶狠狠地看着他,目光里满是仇恨。张为民说:“知道我为什么不让你把匕首拔出来吗?不是我怕你伤了我。你要是把匕首拔出来,就算不伤人,犯罪的性质也变了,至少要在监狱多蹲几年。”听完了他这番话,扒手终于低下了头。
从张为民的事迹反观我们当今的教育,能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
教育是一项为未来的社会培养人、造就人的工作,和警察工作相比,教育是更能体现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的事业,然而,目前的教育和谐却严重缺失。现实中,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及家校之间的冲突甚至暴力冲突有上升的趋势,恶性事件开始见诸报端。教师不堪承受教学竞争的压力,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家长厌管,教育场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面对新的复杂的教育问题,教师、家长甚至相关的教育部门常感到无所适从。
究其原因,正如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所说,过去30年,在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发展战略中,经济领域的管理理念、价值取向对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产生了消极的作用,即把经济领域的绩效管理,模式化地、片面地应用于教育管理之中,加剧了教育领域以升学为第一要务的极端功利主义倾向。“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按升学成绩高低对学校和教师进行奖惩,按升学绩效对局长、校长、教师工作岗位进行调整,使教育缺失了最重要的人文精神,教育离育人越来越远,中小学成了制造大学生的‘工厂’,教师失去了对学校教育的幸福感。”
张为民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对他人的关爱和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现在,那个被张为民奋力阻止拔出匕首的扒手已经成了民营企业家,他工厂里的许多工人是经过改造的犯人。他对张为民说:“其实,在进监狱之前,我已经被您改造过了,当您说完为什么不让我拔匕首的那句话时,我心里就要重新做人。我真遗憾没有早几年被您抓住,让我早一些获得拯救。”
可能人们知道警察的职责是惩治犯罪,却忽视在惩治犯罪的同时拯救犯罪者的灵魂。同样,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充满人性、人情的注重人格的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能受益一辈子的经历,让学生在和同伴、教师的交往中体会到快乐,有自己施展才华的领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也提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让真的教育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从心里发出,打到心灵深处。”但愿我们的教育也能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作者单位:江苏武进鸣凰中学)
责任编辑 邓明茜
我们可以从一个案例看出张为民为何赢得如此尊重。一天,张为民和一位同事照常在车站蹲点,看到扒手得手,他迅速扑了过去。他的同事大吼一声:“别动,警察!”扒手推倒一位乘客,撒腿就跑,他和同事在后面追,最后在一个死胡同将扒手抓住了。他一手把扒手按在身下,一手到腰间拿手铐,突然,他看到扒手的另一只手也在腰间摸索着。他感觉到,扒手腰间带的是匕首,他死死按着那只手,同时大喊:“我不会让你把刀子拔出来!绝对不会!”他的话音刚落,同事赶来了,两个人制服了扒手。扒手恶狠狠地看着他,目光里满是仇恨。张为民说:“知道我为什么不让你把匕首拔出来吗?不是我怕你伤了我。你要是把匕首拔出来,就算不伤人,犯罪的性质也变了,至少要在监狱多蹲几年。”听完了他这番话,扒手终于低下了头。
从张为民的事迹反观我们当今的教育,能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
教育是一项为未来的社会培养人、造就人的工作,和警察工作相比,教育是更能体现人文关怀、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的事业,然而,目前的教育和谐却严重缺失。现实中,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及家校之间的冲突甚至暴力冲突有上升的趋势,恶性事件开始见诸报端。教师不堪承受教学竞争的压力,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家长厌管,教育场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面对新的复杂的教育问题,教师、家长甚至相关的教育部门常感到无所适从。
究其原因,正如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所说,过去30年,在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发展战略中,经济领域的管理理念、价值取向对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产生了消极的作用,即把经济领域的绩效管理,模式化地、片面地应用于教育管理之中,加剧了教育领域以升学为第一要务的极端功利主义倾向。“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按升学成绩高低对学校和教师进行奖惩,按升学绩效对局长、校长、教师工作岗位进行调整,使教育缺失了最重要的人文精神,教育离育人越来越远,中小学成了制造大学生的‘工厂’,教师失去了对学校教育的幸福感。”
张为民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着对他人的关爱和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现在,那个被张为民奋力阻止拔出匕首的扒手已经成了民营企业家,他工厂里的许多工人是经过改造的犯人。他对张为民说:“其实,在进监狱之前,我已经被您改造过了,当您说完为什么不让我拔匕首的那句话时,我心里就要重新做人。我真遗憾没有早几年被您抓住,让我早一些获得拯救。”
可能人们知道警察的职责是惩治犯罪,却忽视在惩治犯罪的同时拯救犯罪者的灵魂。同样,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充满人性、人情的注重人格的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能受益一辈子的经历,让学生在和同伴、教师的交往中体会到快乐,有自己施展才华的领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也提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让真的教育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从心里发出,打到心灵深处。”但愿我们的教育也能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作者单位:江苏武进鸣凰中学)
责任编辑 邓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