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尖锐。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广泛普及、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数量猛增,导致就业问题越发严重。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高校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探讨高校教育优化措施以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阐述
近年来,就业困难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较为复杂,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结构调整、人才流向不合理,导致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高校盲目扩招,大学生数量大量增长,用人单位与人才市场之间的矛盾加剧,最终造成了当前大多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主要地位,此类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偏向于熟练工人,对高校人才的需求较少,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长的原因之一;第二,我國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相对发达的北上广、珠三角、长三角、沿海城市等地区,大学生扎堆现象严重,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在西部地区却存在人才短缺的现象;第三,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不断加快,高校大量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人才需求增长相对缓慢,“僧多粥少”的现象较为普遍,也是造成就业率逐年下降的原因之一;第四,人才市场混乱,高校未能在校招中严格把关,导致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意义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率低下的形势下,高校发展前景受到一定的影响,因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就业能力”,即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在当前社会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由于高校发展直接受到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决定了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同时决定了高校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校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在大学生难以就业的情况下,大学生的理想、抱负、自我价值难以实现,只有全面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使其树立现实的理想与奋斗目标,才能提升大学生的自身实力,使其在社会上具备竞争力,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重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能使大学生为社会带来更多回报,创造更多价值,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稳定。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1.全面促进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比起学历,企业更注重个人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1)针对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兴趣爱好,结合社会经济环境帮助其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并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目标,在校期间加强自我锻炼与实践,做好就业准备。(2)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客观、准确地认识社会,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与实践能力。高校可以开展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确定就业目标,并为之奋斗,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3)落实科学的教学理念,加强大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立足现实、结合实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就业,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养。
2.进行学科教育优化,提高学生的就业专业性。高校应基于供给侧,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人才质量。高校必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1)准确判断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革新课程。优化课程教学,将社会需求融入课程内容,保证教育方向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同时,优化完善社交、面试等课程,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增设选修课内容。加强实践教学,丰富校内实践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综合素质。(2)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合理规划就业指导阶段,强化大学生的社交技巧、道德素质,提供就业咨询、就业指导服务,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给予帮助,提升面试技能。
3.政府加强引导,加大大学生就业扶持力度。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强对高校的宏观指导,高校应当适时结合相关政策,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做好基础服务。(1)应该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与我国综合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优化相关就业政策,从基础上保障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力度。(2)加快大学生就业服务市场建设,构建完善的就业信息网与就业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帮助大学生快速、准确、全面获取企业招聘信息。同时,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信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3)扶持第三产业、新兴产业,优化人才需求结构,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全面加强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其较好地适应不同岗位的要求。
4.用人单位积极配合,强化大学生就业的实践性。企业与人才之间是紧密相关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提高企业综合实力的基础。因此,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1)加强校企联合,积极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案的制订,在教学内容、课程计划中融入相关技能培养,根据社会需求不断优化完善实践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2)用人单位可以与校方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掘大学生的潜能,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高校未来发展树立良好的口碑,为用人单位提供更优秀的人才。
在当前供给侧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政府、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政府应完善政策,加强引导,避免人才扎堆的现象,使大学生在西部或其他偏远地区寻找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同时,改善产业结构,优化人才需求结构,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用人单位与高校应在大学阶段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合理规划自身职业生涯,全方位提升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为企业发展、高校发展、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莉,管理要.供给侧改革中的大学生就业劳动力要素分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3).
[2]李莉,管理要.人才供给侧改革与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6(2).
[3]李莉,管理要.人才供给侧改革下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6(6).
[4]李莉,何树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5]夏继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创新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3).
[6]高俊民,赵硕.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究[J].人民论坛,2013(29).
[7]江游,张新岭,孙友然,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就业能力理论研究的发展路径[J].理论与改革,2016(4).
(责任编辑:黄天骏 王 瑜)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阐述
近年来,就业困难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较为复杂,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结构调整、人才流向不合理,导致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高校盲目扩招,大学生数量大量增长,用人单位与人才市场之间的矛盾加剧,最终造成了当前大多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主要地位,此类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偏向于熟练工人,对高校人才的需求较少,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长的原因之一;第二,我國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相对发达的北上广、珠三角、长三角、沿海城市等地区,大学生扎堆现象严重,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在西部地区却存在人才短缺的现象;第三,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不断加快,高校大量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人才需求增长相对缓慢,“僧多粥少”的现象较为普遍,也是造成就业率逐年下降的原因之一;第四,人才市场混乱,高校未能在校招中严格把关,导致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意义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率低下的形势下,高校发展前景受到一定的影响,因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就业能力”,即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在当前社会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由于高校发展直接受到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决定了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同时决定了高校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校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在大学生难以就业的情况下,大学生的理想、抱负、自我价值难以实现,只有全面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使其树立现实的理想与奋斗目标,才能提升大学生的自身实力,使其在社会上具备竞争力,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重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能使大学生为社会带来更多回报,创造更多价值,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稳定。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1.全面促进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比起学历,企业更注重个人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1)针对大学生的自身能力、兴趣爱好,结合社会经济环境帮助其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并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目标,在校期间加强自我锻炼与实践,做好就业准备。(2)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客观、准确地认识社会,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与实践能力。高校可以开展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确定就业目标,并为之奋斗,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3)落实科学的教学理念,加强大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立足现实、结合实际,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就业,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养。
2.进行学科教育优化,提高学生的就业专业性。高校应基于供给侧,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人才质量。高校必须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1)准确判断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标革新课程。优化课程教学,将社会需求融入课程内容,保证教育方向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同时,优化完善社交、面试等课程,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增设选修课内容。加强实践教学,丰富校内实践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综合素质。(2)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合理规划就业指导阶段,强化大学生的社交技巧、道德素质,提供就业咨询、就业指导服务,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给予帮助,提升面试技能。
3.政府加强引导,加大大学生就业扶持力度。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强对高校的宏观指导,高校应当适时结合相关政策,为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做好基础服务。(1)应该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与我国综合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优化相关就业政策,从基础上保障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力度。(2)加快大学生就业服务市场建设,构建完善的就业信息网与就业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帮助大学生快速、准确、全面获取企业招聘信息。同时,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信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3)扶持第三产业、新兴产业,优化人才需求结构,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全面加强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其较好地适应不同岗位的要求。
4.用人单位积极配合,强化大学生就业的实践性。企业与人才之间是紧密相关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提高企业综合实力的基础。因此,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1)加强校企联合,积极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案的制订,在教学内容、课程计划中融入相关技能培养,根据社会需求不断优化完善实践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2)用人单位可以与校方合作建立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掘大学生的潜能,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高校未来发展树立良好的口碑,为用人单位提供更优秀的人才。
在当前供给侧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政府、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政府应完善政策,加强引导,避免人才扎堆的现象,使大学生在西部或其他偏远地区寻找更多就业创业的机会;同时,改善产业结构,优化人才需求结构,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用人单位与高校应在大学阶段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合理规划自身职业生涯,全方位提升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为企业发展、高校发展、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莉,管理要.供给侧改革中的大学生就业劳动力要素分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3).
[2]李莉,管理要.人才供给侧改革与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6(2).
[3]李莉,管理要.人才供给侧改革下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6(6).
[4]李莉,何树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5]夏继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创新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3).
[6]高俊民,赵硕.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究[J].人民论坛,2013(29).
[7]江游,张新岭,孙友然,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就业能力理论研究的发展路径[J].理论与改革,2016(4).
(责任编辑:黄天骏 王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