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检测头孢曲松低敏的淋球菌中青霉素结合蛋白2(PBP2)模式,探讨其是否与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有关.方法 将11株头孢曲松低敏和2株头孢曲松敏感的淋球菌penA基因全基因测序,通过BLASTn与BLASTx分析,研究penA基因的碱基插入和置换情况及PBP2中氨基酸插入和置换模式.结果 13株淋球菌的penA基因中有多个碱基置换或插入,PBP2中共发现5种模式的氨基酸插入或置换模式,没有
【机 构】
: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皮肤科,230001,合肥,210042,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210042,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210042,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头孢曲松低敏的淋球菌中青霉素结合蛋白2(PBP2)模式,探讨其是否与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有关.方法 将11株头孢曲松低敏和2株头孢曲松敏感的淋球菌penA基因全基因测序,通过BLASTn与BLASTx分析,研究penA基因的碱基插入和置换情况及PBP2中氨基酸插入和置换模式.结果 13株淋球菌的penA基因中有多个碱基置换或插入,PBP2中共发现5种模式的氨基酸插入或置换模式,没有发现PBP2镶嵌状结构模式.结论 PBP2的镶嵌状结构可能不是导致淋球菌对头孢曲松敏感性下降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我们于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为获得痤疮发生、发展规律及影响痤疮的环境相关因素方面的资料,我们对来自全国各地、对调查理解及配合程度均较好、年龄为17~25岁的医学专业军校大学生进行了痤疮患病情况的调查。
粟丘疹亦称白色痤疮,系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潴留性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常见于眼睑周围、面颊、包皮、阴囊等处,疏散分布;或继发于皮肤炎症后等.现将本科2年来就诊的10例耳廓群集性粟丘疹患者报道如下。
患者女,37岁,因面部红斑20余年,左下唇肿物半年入院.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红斑,日晒后更明显,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SLE,予以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病情一直控制较平稳.一年前在家务农时,自诉下唇部不慎沾染农药,以后局部出现破溃、糜烂,皮损经久不愈。
目的 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血清抗BP180分子不同表位的自身抗体量.方法 制备BP180分子NC16A片段的不同抗原表位区NC16A-1、NC16A-2和NC16A-3,利用柱亲和层析的方法从10例BP患者血清中分别纯化抗不同表位区的自身抗体,定量,并用硫氰酸盐洗脱法测定抗NC16A-1、抗NC16A-2和抗NC16A-3自身抗体的相对亲和力.结果 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针对BP180-N-
患者女,62岁.下唇斑块伴轻度瘙痒2年就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唇中部出现一硬化、增厚的黄豆大小斑疹,轻度瘙痒,少许片状脱屑,无糜烂、渗液及结痂。
2007年3月3-11日,我市环县地区出现寒流天气,据环县气象部门提供资料表明,此时气温较往年同期明显下降,最低气温零下5.8℃,20日县疾控中心报告环县部分乡镇学校发生群发性手足红斑病例,我们配合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开展调查工作。
喜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水疱性与脓疱性皮肤病的彩色图谱与概要).该书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靳培英教授主编.靳教授治学严谨,博览群书,医术高明,患者至上,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十大名医之一.靳教授从医五十余载,特别对大疱性及脓疱性皮肤病有很深的造诣,本书是她丰富临床经验
患者女,63岁.反复头面部丘疹、坏死伴发热2年.2年前无诱因于面部出现水肿性紫红色斑丘疹、丘疹.部分丘疹中央坏死或上附鳞屑.伴发热,无明显溃疡、渗出、瘙痒、疼痛和畏寒等不适.皮疹成批出现,反复发作,数目逐次增多.外用复方酮康唑软膏(皮康王)可控制,坏死的丘疹消退后,有萎缩、凹陷、结痂或瘢痕.半月前,停用皮康王1周后,于面部又成批出现类似皮疹,下唇明显坏死,自觉疼痛,并于枕后新起类似皮疹.伴发热,以
编者按 作者报道的病例很有意思,但缺乏足够的证据,①该患者被仙人掌扎伤3年后才出现"刺"样皮损,时间太长;②刺样皮损与原来扎伤的部位不符,3年前患者双手指、手掌多处被仙人掌刺伤,3年后在背部、上臂部有"刺"样的东西,且反复有新"刺"在其他部位出现,即使植物细胞可以在人体内生存,难道会在体内转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