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人们对历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存在模糊的认识,一种是把教师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则是客体,认为教学过程完全由教师确定,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另一种是把学生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则是客体,由学生自由学习。这两种观点都未弄清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间的辩证关系及交往互动本质,把师生人为的对立起来。这样,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不利于师生共同发展,历史教学中师生如何定位?如何体现师生的双主体性?下面对此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二、师生定位
双主体性教学是师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互动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历史教学就是探究问题的活动,师生皆为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有意识地展示历史问题的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各种能产生真实感的历史情境中;并恰当地指导帮助学生,给学生创造反省活动过程和再认历史事实的机会,以提高学生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及评价历史事实的能力;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主动参与探讨历史问题的活动,形成历史概念,探索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反复思考、领悟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与偶然的联系,辨别现象与本质的区别,并能提出问题,获得新的洞察力。师生在教学活动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形成了民主、和谐的“学习共同体”,在其中,师生关系平等,人格独立,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相互信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一种稳定可靠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不迷失方向。
三、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师生的双主体性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要掌握历史知识,全面认识历史事件,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历史,这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一方面鼓励学生尽可能去针对教材自提问题、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主反省;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是不成熟的主体,对一些难点抽象问题难以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有序的氛围,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用探索性语言代替结论性陈述,引导并促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师生互动,体现师生的双主体性。
1、引导学生大胆自学、自主探索
学生要自学,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力求做到精、新、深。“精”即精讲基础知识、重难疑点;“新”指教师有选择的介绍新观点、新成果;“深”指在学生接受的前提下,对学生设置一个学习“障碍”,驱动他们的“内部诱因”。如《明治维新》的学习,学生对亚洲强国日本的起步历史很感兴趣,教师精点出背景、经过和影响等教学要点后,然后设置“障碍”:为什么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有何启示?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于是他们在书上介绍的明治维新成功原因中发现忽略了其成功的经济因素,即日本明治维新前就很发达,导致维新派力量很强。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究表示赞赏并提出新观点:明治维新成功了,日本从此成了亚洲强国。戊戌变法失败了,中国仍继续半殖民半封建的历史。它给后人的启示:改革开放是正确之路;要不怕起点低,困难多;要抓住历史机遇。接着要求学生找出与明治维新同一时期世界上的重大事件,看看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找出主要有德意志统一﹑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学生一时看不出来什么问题,教师此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自主探索,最终学生认识到此时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开辟道路,因此走资本主义道路在当时是强国之路。亚洲只有日本成功了,所以它才成为亚洲强国。亚洲其他国家包括中国继续走封建老路,所以落伍于世界,尽管学生不能轻而易举地发现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经过独立思考和探索有了“发现”,这的确能大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让学生掌握到了学习历史基础知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我们在讲评时,尤其鼓励那些敢于发表自己见解和看法的学生,使学生体会到自主探索、大胆自学的成就感。
2、创设疑问,激发学生兴趣和帮助学生解决富有挑战性的开放问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结合各章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地设置疑问。这些疑问必须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联结点和学生的兴奋点,它既要概括教材的知识点,更要切合教材的重难点,能唤起学生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感知新课的兴趣。如《鸦片战争》,我们设计疑问:(1)有人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林则徐禁烟破坏了中英间的贸易伙伴关系。”此看法对吗?(2)现行法律规定贩运多少毒品要判死刑?林则徐为何非要“禁烟”?二者有何区别?(3)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悟出什么道理?这些问题虽具有挑战性,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认真阅读并独立思考问题,如果有争议的问题可生生讨论或师生正面交锋,最后由教师评价或总结问题。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运用理论知识和相关史实,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颇有裨益,同时也充分体现师生的双主体性。
3、尊重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学生群体具有个体差异性,教师应积极主动地观察、分析、思考个体所反映出的差异,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要。
教学中,在问题情境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时,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要求,安排不同程度的练习,供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师生互动,体现师生的选择性)。教师应多采取分组学习、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教学方式,应到学生中去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学习(师生互动,体现教师的选择性与主动性,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采取不同的标准,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应及时进行鼓励和肯定,应看到其“闪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人们对历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存在模糊的认识,一种是把教师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则是客体,认为教学过程完全由教师确定,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另一种是把学生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则是客体,由学生自由学习。这两种观点都未弄清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间的辩证关系及交往互动本质,把师生人为的对立起来。这样,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不利于师生共同发展,历史教学中师生如何定位?如何体现师生的双主体性?下面对此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二、师生定位
双主体性教学是师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互动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历史教学就是探究问题的活动,师生皆为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有意识地展示历史问题的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各种能产生真实感的历史情境中;并恰当地指导帮助学生,给学生创造反省活动过程和再认历史事实的机会,以提高学生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及评价历史事实的能力;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主动参与探讨历史问题的活动,形成历史概念,探索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反复思考、领悟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与偶然的联系,辨别现象与本质的区别,并能提出问题,获得新的洞察力。师生在教学活动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形成了民主、和谐的“学习共同体”,在其中,师生关系平等,人格独立,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相互信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一种稳定可靠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不迷失方向。
三、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师生的双主体性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要掌握历史知识,全面认识历史事件,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历史,这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一方面鼓励学生尽可能去针对教材自提问题、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主反省;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是不成熟的主体,对一些难点抽象问题难以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师应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有序的氛围,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用探索性语言代替结论性陈述,引导并促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师生互动,体现师生的双主体性。
1、引导学生大胆自学、自主探索
学生要自学,必须要有教师的指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力求做到精、新、深。“精”即精讲基础知识、重难疑点;“新”指教师有选择的介绍新观点、新成果;“深”指在学生接受的前提下,对学生设置一个学习“障碍”,驱动他们的“内部诱因”。如《明治维新》的学习,学生对亚洲强国日本的起步历史很感兴趣,教师精点出背景、经过和影响等教学要点后,然后设置“障碍”:为什么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有何启示?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于是他们在书上介绍的明治维新成功原因中发现忽略了其成功的经济因素,即日本明治维新前就很发达,导致维新派力量很强。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究表示赞赏并提出新观点:明治维新成功了,日本从此成了亚洲强国。戊戌变法失败了,中国仍继续半殖民半封建的历史。它给后人的启示:改革开放是正确之路;要不怕起点低,困难多;要抓住历史机遇。接着要求学生找出与明治维新同一时期世界上的重大事件,看看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找出主要有德意志统一﹑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学生一时看不出来什么问题,教师此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自主探索,最终学生认识到此时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为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开辟道路,因此走资本主义道路在当时是强国之路。亚洲只有日本成功了,所以它才成为亚洲强国。亚洲其他国家包括中国继续走封建老路,所以落伍于世界,尽管学生不能轻而易举地发现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经过独立思考和探索有了“发现”,这的确能大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让学生掌握到了学习历史基础知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我们在讲评时,尤其鼓励那些敢于发表自己见解和看法的学生,使学生体会到自主探索、大胆自学的成就感。
2、创设疑问,激发学生兴趣和帮助学生解决富有挑战性的开放问题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结合各章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地设置疑问。这些疑问必须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联结点和学生的兴奋点,它既要概括教材的知识点,更要切合教材的重难点,能唤起学生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感知新课的兴趣。如《鸦片战争》,我们设计疑问:(1)有人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林则徐禁烟破坏了中英间的贸易伙伴关系。”此看法对吗?(2)现行法律规定贩运多少毒品要判死刑?林则徐为何非要“禁烟”?二者有何区别?(3)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悟出什么道理?这些问题虽具有挑战性,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认真阅读并独立思考问题,如果有争议的问题可生生讨论或师生正面交锋,最后由教师评价或总结问题。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运用理论知识和相关史实,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颇有裨益,同时也充分体现师生的双主体性。
3、尊重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学生群体具有个体差异性,教师应积极主动地观察、分析、思考个体所反映出的差异,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要。
教学中,在问题情境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时,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要求,安排不同程度的练习,供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师生互动,体现师生的选择性)。教师应多采取分组学习、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教学方式,应到学生中去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学习(师生互动,体现教师的选择性与主动性,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采取不同的标准,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应及时进行鼓励和肯定,应看到其“闪光点”,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