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现实需求,分析了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优化专业结构,服务地方发展;明晰培养目标,满足学生需求;建立协同机制,拓宽育人路径;完善支持体系,服务学生发展。同时,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对职业学校主动融入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践举措进行了探析,以期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职业学校;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研究专项”2019年度开放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区域现代职教共同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CJRH2019012)
作者简介:黄小璜,男,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务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潘雪涛,男,常州工学院光电工程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和高等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0)08-0052-05
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1],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社会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加速,产教融合不断深入,对人才供给提出了新需求,赋予了技术技能型人才新的内涵。职业教育应推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壮大,产业创新发展趋势明显,转型升级下的产业群,呈现出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走向。这一转型,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能力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企事业单位需要能够在生产一线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高素质技术工人,也需要“一技之长”和生产管理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对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关联的职业学校来说,如何通过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也成为亟待破解的命题。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重大文件,都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2]。因此,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需直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根据自己的传统、特色、优势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手段和方式,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调整专业布局,培养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接、相匹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化。面对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的不断加快以及社会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职业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缓解,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此外,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类型和发展需求也呈多样化发展态势。例如,部分三年制中专学生和五年一贯制大专学生会直接就业,而与高等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通过“3+3”“3+4”方式贯通培养的学生需要转段升学进一步深造。这就要求职业学校要建立适应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例如,合理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结构、校企协同开放多样的人才培养实施路径、服务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等。
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专业群与产业链匹配度不高。由于学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没有很好对接,专业链与产业链不能协调发展,导致专业教学难以很好地适应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专业建设水平不能实现可持续提高。二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不高。一些职业学校由于忽视了学生类型及其需求多元化的实际情况,没有能够兼顾学生的差异性,导致其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千篇一律”,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毕业生就业优势不明显。三是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徑比较单一。现有校企、校地对接基本上是一种松散型对接,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社会、行业、企业等结合度不够,未能有效进行开放式办学和协同育人。这导致学校的人才培养往往基于理论上的设定,缺乏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精准把握”,造成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的错位,影响了办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服务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不完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思想观念还没有落实到课程、实习实训等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不够精准,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和团队建设仍显薄弱,教师的专业实践经验需要丰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三、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一)优化专业结构,服务地方发展
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应当紧紧围绕地方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链和新兴产业,按照“强优、育新、调弱”的原则,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专业发展战略,着力打造若干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优势专业群,以期实现与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对接[3],有效彰显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本质特征。职业学校还可以通过实施“优势专业建设计划”等举措,加大对重点优势专业的投入,着力建设一批教学条件好、办学水平高、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专业,并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面对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职业学校还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应变、准确研判,适当举办社会急需、就业前景良好的新专业;对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契合度不高、招生和就业质量不理想的专业必须及时通过减招、停办等举措予以调整。只有这样,职业学校才能形成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良好发展格局,为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及技术支持,实现既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又保证毕业生有较高就业质量的“双赢”局面;学校也才能获得社会更广泛的认可和更有力的支持,为改革发展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 (二)明晰培养目标,满足学生需求
为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职业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并分别制订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直接就业的学生,学校应根据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双证融通”的思路,组织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展市场调研,熟悉各个专业范畴的技术与市场的现状及其發展趋势,准确知晓与每个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上岗条件和工作标准[4];在此基础上,确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和培养规格,制定配套的课程标准。对于“3+4”“3+3”贯通培养的学生,职业学校应与后续合作院校一起进行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建立“本(专)科+(预备)技师(行业执业资格)”无缝衔接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5]。7年(6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做到既整体协同又分段实施,学生的专业能力必须能够实现由解决一般技术问题到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提升,职业能力由岗位胜任能力到首次就业岗位胜任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并重的提升。
(三)建立协同机制,拓宽育人路径
为更好地集聚资源,拓宽育人路径,形成育人合力,职业学校必须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院校等,以组织、平台、项目、活动为载体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双方应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开设校企一体化专业课程,联合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共同开展教育教学评价活动等。学校可以与地方政府、工业园区等构建“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在工业制造、动漫产业、社会服务等领域共建一批融实习实训、教师培养、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综合性产教融合基地,实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的双赢。学校还必须从合作企业聘请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和兼职教师,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如开展课程讲授、专业讲座、课程建设以及指导学生企业实习、技能训练等,引导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学校还可以与合作的本科(高职)院校构建区域现代职教共同体,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四)完善支持体系,服务学生发展
为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职业学校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建立完善的学生发展支持体系[6],至少应包括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学业指导体系、教师发展体系、质量监控体系等五大方面。
1.优化课程体系。实施课程建设“三级责任制”,校级层面主要负责通识类、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专业系层面主要负责专业群平台课程建设,教研室层面主要负责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同时,课程体系力求实现模块化。职业学校应着力构建“横向分类、纵向分层,学段衔接、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并能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置模块化课程,从知识、素质、能力等各方面制定课程标准,进而促进培养目标的达成。
2.强化实践育人。职业学校应实施课内外协同的“阶梯式”实践育人,根据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构建分层分类的课内实践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认知实习、课内实验、综合实训、技能训练、技能大赛等,同时,针对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在实践技能培养上应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不搞“一刀切”,体现“多元化”。课外实践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制度、组织管理、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等模块,“学校、专业、班级、实践基地”等平台,“教室、社团、宿舍、网络”等载体,分年级、分层次搭建多样化、个性化“菜单式”服务平台和载体,培养学生理解交流、应用分析、组织管理等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学业指导。职业学校应积极推进“学业指导方式和指导人员的多样化”,力求实现“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学校可以通过全面实施学业导师制,成立校系两级学业指导中心,开设职业规划与发展、就业指导等课程,搭建网络学业指导平台;设立学业咨询室、学生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技能训练中心等举措,在学生入学教育、专业学习、职业规划等环节,精准服务学生发展,支持学生成长、成才。
4.促进教师发展。职业学校应当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建立以“转变观念、提升能力、示范引领”为主要维度的教师发展体系,通过多种路径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实现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三位一体。例如,通过开展教学思想大讨论、名师大讲堂、教学沙龙和工作坊、青年教师论坛、系列教研活动等举措促使教师转变观念;通过教师培训、教学名师培育、企业(实务部门)挂职锻炼、教师境外研修等举措帮助教师提升人才培养能力;通过设立教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举办名师公开课、资深教师公开课、青年教师公开课等举措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此外,学校还需要在政策导向、支持保障、评奖评优、宣传展示等方面支持教师发展,让有成绩的教师获得幸福感。
5.完善质量监控。为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职业学校必须构建“学校、专业、联合培养单位”三级管理体制,“政府、学校、专业机构、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多维评价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逐步完善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学校可以独立设置督导评估部门,成立由校内外专家、技术人员等组成的教学督导组,通过听课、检查、评教、座谈等方式,及时掌握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把质量监控由校内向校外(合作企业、院校等)进行延伸,实现全过程管理。学校还应当实施多样化学习成果评价机制,以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建立学生学业综合评价体系[7],并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表现与成果列入综合测评的重要指标,把学生学习评价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增强评价的科学性。
四、职业学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近年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为刘高职)以“坚持地方性、突出复合型、着力特色发展”为指导思想,积极探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在专业规划方面,围绕常州市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链和十大新兴产业,刘高职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类等传统专业进行了改造升级,增设了环境艺术设计、工业机器人技术等新专业,停办了模具设计与制造、商务英语专业。通过优化整合,学校架构了立足二产、联动三产的五大专业群,进一步提高了优势特色专业的集中度,使其与常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契合。学校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成为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计算机网络技术等7个高职专业为江苏省高职校品牌特色专业。 在培养目标方面,对直接就业的学生,刘高职明确提出了“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符合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技能精、素质强、会管理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对“3+4”“3+3”贯通培养的学生,刘高职与合作高等院校确立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学士+准技师”的培养要求,加大了中職阶段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比重,提高了本科阶段技能培训和实践环节教学的比重。
在协同育人方面,刘高职逐步完善产教融合、校企联合的体制机制,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校企融合育人模式。如:与常州航天创胜有限公司共建“校中厂”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实训车间,与汉得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电子产品生产车间,与江苏宝尊投资集团、上汽通用汽车集团合作推行“三融四共”的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双方共建了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联合申报了省、市级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及创新创业工作室。通过以上举措,学校实现了育人路径的多样化,提高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学生就业质量明显提升。
在支持体系方面,刘高职各专业构建了“双核驱动(懂技术、会管理)、双轨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念下的“平台+方向”的课程体系[4],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以模块化方式整合各类课程,实现了课程群与岗位群、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3]。例如,学校引进德国胡格教学模式课程、美国通用汽车ASEP系列课程等,开发了满足项目教学、案例教学需要的优质课程资源。刘高职明确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对应岗位规定的最低技能要求,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和技能大赛。学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教学大赛、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以及专业技术成果等方面成绩显著。学校以“工匠精神”塑造师魂、以“名师工程”提升师能、以“制度创新”凝聚师智[8],通过校企共建师资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产品开发中心等举措,建成了由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组成的动态“兼职教师库”,基于产学研融合逐步提高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学校改革发展的实践为职业学校主动融入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EB/OL].[2020-06-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10/c_127195118.htm.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2015-11-03.
[3]张大良.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 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23-29.
[4]黄小璜,刘维俭,杨燕.高职“双核驱动、双轨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6):23-25.
[5]周嘉禾,潘雪涛.中本衔接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常州工学院及五所合作中职校为例[J].职教论坛,2017(20):41-45.
[6]潘金林.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服务的大学:博耶的本科教育质量观及其启示[J].江苏高教,2015(5):42-45.
[7]黄小璜.提升五年制高职校课堂质量的策略与机制——基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视角[J].江苏教育,2019(84):24-27.
[8]黄小璜,王传金.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24):145-148.
[责任编辑 刘素萍]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Training High 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s
——Taking Changzhou Liu Guojun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as an Example
HUANG Xiaohuang, PAN Xuetao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actical needs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or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personnel,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schools,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optimizing the professional structure to serve the local development; clarifying the cultivation objectives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establishing a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to broaden the path of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support system to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Taking Changzhou Liu Guojun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actical measures of vocational schools actively integrating into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local industrie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schools.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 talent cultivation
关键词:职业学校;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研究专项”2019年度开放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区域现代职教共同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CJRH2019012)
作者简介:黄小璜,男,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务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潘雪涛,男,常州工学院光电工程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工程和高等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0)08-0052-05
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1],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社会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加速,产教融合不断深入,对人才供给提出了新需求,赋予了技术技能型人才新的内涵。职业教育应推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壮大,产业创新发展趋势明显,转型升级下的产业群,呈现出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走向。这一转型,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能力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企事业单位需要能够在生产一线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高素质技术工人,也需要“一技之长”和生产管理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对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关联的职业学校来说,如何通过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也成为亟待破解的命题。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重大文件,都对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2]。因此,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需直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根据自己的传统、特色、优势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手段和方式,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调整专业布局,培养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接、相匹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发生了变化。面对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的不断加快以及社会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职业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缓解,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此外,职业学校的学生培养类型和发展需求也呈多样化发展态势。例如,部分三年制中专学生和五年一贯制大专学生会直接就业,而与高等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通过“3+3”“3+4”方式贯通培养的学生需要转段升学进一步深造。这就要求职业学校要建立适应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例如,合理的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结构、校企协同开放多样的人才培养实施路径、服务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等。
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专业群与产业链匹配度不高。由于学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没有很好对接,专业链与产业链不能协调发展,导致专业教学难以很好地适应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专业建设水平不能实现可持续提高。二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不高。一些职业学校由于忽视了学生类型及其需求多元化的实际情况,没有能够兼顾学生的差异性,导致其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千篇一律”,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毕业生就业优势不明显。三是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徑比较单一。现有校企、校地对接基本上是一种松散型对接,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社会、行业、企业等结合度不够,未能有效进行开放式办学和协同育人。这导致学校的人才培养往往基于理论上的设定,缺乏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精准把握”,造成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的错位,影响了办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服务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不完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思想观念还没有落实到课程、实习实训等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不够精准,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和团队建设仍显薄弱,教师的专业实践经验需要丰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三、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一)优化专业结构,服务地方发展
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应当紧紧围绕地方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链和新兴产业,按照“强优、育新、调弱”的原则,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专业发展战略,着力打造若干优先发展、重点扶持的优势专业群,以期实现与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对接[3],有效彰显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本质特征。职业学校还可以通过实施“优势专业建设计划”等举措,加大对重点优势专业的投入,着力建设一批教学条件好、办学水平高、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专业,并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面对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职业学校还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应变、准确研判,适当举办社会急需、就业前景良好的新专业;对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契合度不高、招生和就业质量不理想的专业必须及时通过减招、停办等举措予以调整。只有这样,职业学校才能形成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良好发展格局,为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及技术支持,实现既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又保证毕业生有较高就业质量的“双赢”局面;学校也才能获得社会更广泛的认可和更有力的支持,为改革发展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 (二)明晰培养目标,满足学生需求
为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职业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并分别制订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直接就业的学生,学校应根据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双证融通”的思路,组织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开展市场调研,熟悉各个专业范畴的技术与市场的现状及其發展趋势,准确知晓与每个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上岗条件和工作标准[4];在此基础上,确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和培养规格,制定配套的课程标准。对于“3+4”“3+3”贯通培养的学生,职业学校应与后续合作院校一起进行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建立“本(专)科+(预备)技师(行业执业资格)”无缝衔接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5]。7年(6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做到既整体协同又分段实施,学生的专业能力必须能够实现由解决一般技术问题到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提升,职业能力由岗位胜任能力到首次就业岗位胜任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并重的提升。
(三)建立协同机制,拓宽育人路径
为更好地集聚资源,拓宽育人路径,形成育人合力,职业学校必须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院校等,以组织、平台、项目、活动为载体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双方应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开设校企一体化专业课程,联合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共同开展教育教学评价活动等。学校可以与地方政府、工业园区等构建“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在工业制造、动漫产业、社会服务等领域共建一批融实习实训、教师培养、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综合性产教融合基地,实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的双赢。学校还必须从合作企业聘请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和兼职教师,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如开展课程讲授、专业讲座、课程建设以及指导学生企业实习、技能训练等,引导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学校还可以与合作的本科(高职)院校构建区域现代职教共同体,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四)完善支持体系,服务学生发展
为全方位、全过程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职业学校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建立完善的学生发展支持体系[6],至少应包括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学业指导体系、教师发展体系、质量监控体系等五大方面。
1.优化课程体系。实施课程建设“三级责任制”,校级层面主要负责通识类、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专业系层面主要负责专业群平台课程建设,教研室层面主要负责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同时,课程体系力求实现模块化。职业学校应着力构建“横向分类、纵向分层,学段衔接、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并能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置模块化课程,从知识、素质、能力等各方面制定课程标准,进而促进培养目标的达成。
2.强化实践育人。职业学校应实施课内外协同的“阶梯式”实践育人,根据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构建分层分类的课内实践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包括认知实习、课内实验、综合实训、技能训练、技能大赛等,同时,针对基础、能力不同的学生,在实践技能培养上应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不搞“一刀切”,体现“多元化”。课外实践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制度、组织管理、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等模块,“学校、专业、班级、实践基地”等平台,“教室、社团、宿舍、网络”等载体,分年级、分层次搭建多样化、个性化“菜单式”服务平台和载体,培养学生理解交流、应用分析、组织管理等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学业指导。职业学校应积极推进“学业指导方式和指导人员的多样化”,力求实现“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学校可以通过全面实施学业导师制,成立校系两级学业指导中心,开设职业规划与发展、就业指导等课程,搭建网络学业指导平台;设立学业咨询室、学生工作室、创新创业工作室、技能训练中心等举措,在学生入学教育、专业学习、职业规划等环节,精准服务学生发展,支持学生成长、成才。
4.促进教师发展。职业学校应当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建立以“转变观念、提升能力、示范引领”为主要维度的教师发展体系,通过多种路径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实现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三位一体。例如,通过开展教学思想大讨论、名师大讲堂、教学沙龙和工作坊、青年教师论坛、系列教研活动等举措促使教师转变观念;通过教师培训、教学名师培育、企业(实务部门)挂职锻炼、教师境外研修等举措帮助教师提升人才培养能力;通过设立教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举办名师公开课、资深教师公开课、青年教师公开课等举措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此外,学校还需要在政策导向、支持保障、评奖评优、宣传展示等方面支持教师发展,让有成绩的教师获得幸福感。
5.完善质量监控。为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职业学校必须构建“学校、专业、联合培养单位”三级管理体制,“政府、学校、专业机构、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多维评价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逐步完善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学校可以独立设置督导评估部门,成立由校内外专家、技术人员等组成的教学督导组,通过听课、检查、评教、座谈等方式,及时掌握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把质量监控由校内向校外(合作企业、院校等)进行延伸,实现全过程管理。学校还应当实施多样化学习成果评价机制,以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为核心建立学生学业综合评价体系[7],并将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表现与成果列入综合测评的重要指标,把学生学习评价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增强评价的科学性。
四、职业学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近年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为刘高职)以“坚持地方性、突出复合型、着力特色发展”为指导思想,积极探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在专业规划方面,围绕常州市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链和十大新兴产业,刘高职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类等传统专业进行了改造升级,增设了环境艺术设计、工业机器人技术等新专业,停办了模具设计与制造、商务英语专业。通过优化整合,学校架构了立足二产、联动三产的五大专业群,进一步提高了优势特色专业的集中度,使其与常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契合。学校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成为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计算机网络技术等7个高职专业为江苏省高职校品牌特色专业。 在培养目标方面,对直接就业的学生,刘高职明确提出了“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符合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技能精、素质强、会管理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对“3+4”“3+3”贯通培养的学生,刘高职与合作高等院校确立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学士+准技师”的培养要求,加大了中職阶段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的比重,提高了本科阶段技能培训和实践环节教学的比重。
在协同育人方面,刘高职逐步完善产教融合、校企联合的体制机制,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校企融合育人模式。如:与常州航天创胜有限公司共建“校中厂”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实训车间,与汉得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电子产品生产车间,与江苏宝尊投资集团、上汽通用汽车集团合作推行“三融四共”的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双方共建了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联合申报了省、市级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及创新创业工作室。通过以上举措,学校实现了育人路径的多样化,提高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学生就业质量明显提升。
在支持体系方面,刘高职各专业构建了“双核驱动(懂技术、会管理)、双轨融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念下的“平台+方向”的课程体系[4],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以模块化方式整合各类课程,实现了课程群与岗位群、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3]。例如,学校引进德国胡格教学模式课程、美国通用汽车ASEP系列课程等,开发了满足项目教学、案例教学需要的优质课程资源。刘高职明确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对应岗位规定的最低技能要求,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和技能大赛。学校师生在各级各类教学大赛、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以及专业技术成果等方面成绩显著。学校以“工匠精神”塑造师魂、以“名师工程”提升师能、以“制度创新”凝聚师智[8],通过校企共建师资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产品开发中心等举措,建成了由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组成的动态“兼职教师库”,基于产学研融合逐步提高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学校改革发展的实践为职业学校主动融入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EB/OL].[2020-06-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10/c_127195118.htm.
[2]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2015-11-03.
[3]张大良.把握“学校主体、地方主责”工作定位 积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10):23-29.
[4]黄小璜,刘维俭,杨燕.高职“双核驱动、双轨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6):23-25.
[5]周嘉禾,潘雪涛.中本衔接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常州工学院及五所合作中职校为例[J].职教论坛,2017(20):41-45.
[6]潘金林.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服务的大学:博耶的本科教育质量观及其启示[J].江苏高教,2015(5):42-45.
[7]黄小璜.提升五年制高职校课堂质量的策略与机制——基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视角[J].江苏教育,2019(84):24-27.
[8]黄小璜,王传金.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7(24):145-148.
[责任编辑 刘素萍]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Training High 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in Vocational Schools
——Taking Changzhou Liu Guojun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as an Example
HUANG Xiaohuang, PAN Xuetao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actical needs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or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personnel,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schools,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optimizing the professional structure to serve the local development; clarifying the cultivation objectives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establishing a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to broaden the path of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support system to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Taking Changzhou Liu Guojun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actical measures of vocational schools actively integrating into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local industrie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schools.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 talent cul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