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资源在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分配非常不合理,这在我国教育界是一直都存在的问题,导致我国农村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教学设备等和城市相比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也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资源,更为农村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缩小了农村和城市的教学差距,对城乡教育的优质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对“互联网+”推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对“互联网+”在城乡教育中的深入应用有一定推动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前言:“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实现了优质教育理念提倡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也实现了传统教育理念中的规模化发展。因此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使每个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学习机会,接受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成为可能。“互联网+”为我国教育界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资源,农村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了发展的机会,缩小了和城市的差距,对我国教育界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我国城乡教育现状
(一)师资力量的不平衡发展
中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5年4月1日举行了第十一次会议,会议上对农村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强调要让农村接受和城市同等的教育,要积极发展农村教育,提升农村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并审议通过了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受艰苦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师范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都倾向于城市,愿意留守农村的优秀教师少之又少。除了难以吸引优秀教师以外,农村教师在进行和培训上的机会也比城市教师少了很多。这两点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并且在不断加大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差距。
(二)教学质量的巨大差异
在城市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中,除了有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还有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设置的辅助课程。在城市的中小学,除了对素质教育非常重视以外,还重视学生个性、爱好、特长的培养,以学生的爱好为基础设置了不同的特色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培养作用[1]。而我国农村因为受到了资源、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除了基本素质教育课程,无力为学生提供类似城市的课程内容,并且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因师资力量的原因和城市有着比较大的差别,整体的教学质量和城市相比差异巨大。
二、“互联网+”对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互联网+”为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提供了有优质的共享资源
通过“互联网+”可以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消除地域、学校、师资力量等因素对农村教育资源的影响,推动了教育的公平发展,在教育的基础上实现了农村学生社会阶层的提升。“微课”和“慕课”是“互联网+”时代两种主要网络课程形式,其中蕴含着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农村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应用这两种网络课程可以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近年随着我国对微课等网络课程重视度的不断提升,网络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覆盖面积获得极大拓展,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互联网+”打破了传统限制
首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互联网教育环境提供了形成的基本条件,而互联网教学环境也打破了学校教育的限制,学生因此获得了更加宽松的学习时间和更具根性化的课程选择,时间和地点因此不再对教学有任何限制。其次,“互联网+”改变的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使教学有了更明显的合作性和探究性[2]。最后,“互联网+”为没有实验室的农村提供了网络模拟实验室,使农村的学生可以通过真实的模拟体验各种实验,另外丰富的网络图书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阅读的机会,可拓展农村学生的视野。
(三)“互联网+”改变了农村落后的教育观念
家庭和学校的良好合作可明显提升学校教学效果,我国农村因为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和城市相比都比较落后,因此导致教学观念也没有城市那么先进,很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农村孩子在学习上比不过城市孩子。但是随着“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传统教育中的地区因素已经不再对农村教育有任何限制,“互联网+”带来的新型教育模式为农村学生提供了更新鲜的学习方法,有效激发了学习热情。新的教学模式离不开互联网,农村的学生通过互联网来可获得和称城市同等的教学资源,教师可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水平。
三、“互联网+”在农村教育中的有效实施
(一)利用网络强化教学质量
利用网络强化教学质量可以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城乡的共同提升。国家对信息化教育做出“三通”的发展规划,即校校通宽带、班班有资源、人人通网络,以此为基础实现了教学对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并推动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利用网络提升的教学质量需要将教学空间和网络平台作为出发点,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合理利用摆脱传统教学中时间、地点和有限教学资源的限制,实现精准帮扶,为众多城乡教师提供更多新鲜、实用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实现教师教师之间、教师和专家之间更好的交流,并创建交流和探讨的平台,为提升城乡教师的水平创造条件。
(二)整合资源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互联网+”自2012年首次提出到现在获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很多政府机关、教育机构、企业组织都对“互联网+”的研究头投入大量资源,并且通过“互联网+”获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对农村中小学的而言,应在本地资源的基础上,积极联合企业和政府,通过征服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流通[4]。农村的学校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和城市学校使用同一种资源共同学习,以此拓展农村学生的视野。农村学校要也可以和城市高校进行合作,通过高校的送学下乡、在线指导等活动提升教师水平,缩小和城市在师资水平上的差距,让农村不但能办学,更能办好学,从而实现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三)加强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设施
党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7月11日推出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建设标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配置标准,实现县辖区域内义务教育以及城乡基本公共教育的均衡发展。当前农村和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上水平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果想让“互联网+”真正在农村叫教学中发挥作用,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工作就是完善农村学校的信息建设。只有在具备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等必须的设备以后才能通过网络和城市共享教育资源,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公平教育。
结束语: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将获得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實现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而我国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目标也将最终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宁邦,徐博.互联网+教育均衡背景下城市优质教学资源乡村创新共享应用模式[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9,09(02):90-96.
[2]杜树杰.统筹城乡创新提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7,23(19):15-16.
关键词:“互联网+”;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前言:“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实现了优质教育理念提倡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也实现了传统教育理念中的规模化发展。因此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使每个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学习机会,接受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成为可能。“互联网+”为我国教育界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资源,农村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了发展的机会,缩小了和城市的差距,对我国教育界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我国城乡教育现状
(一)师资力量的不平衡发展
中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5年4月1日举行了第十一次会议,会议上对农村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强调要让农村接受和城市同等的教育,要积极发展农村教育,提升农村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并审议通过了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受艰苦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师范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都倾向于城市,愿意留守农村的优秀教师少之又少。除了难以吸引优秀教师以外,农村教师在进行和培训上的机会也比城市教师少了很多。这两点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并且在不断加大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差距。
(二)教学质量的巨大差异
在城市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中,除了有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还有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设置的辅助课程。在城市的中小学,除了对素质教育非常重视以外,还重视学生个性、爱好、特长的培养,以学生的爱好为基础设置了不同的特色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培养作用[1]。而我国农村因为受到了资源、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除了基本素质教育课程,无力为学生提供类似城市的课程内容,并且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因师资力量的原因和城市有着比较大的差别,整体的教学质量和城市相比差异巨大。
二、“互联网+”对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互联网+”为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提供了有优质的共享资源
通过“互联网+”可以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消除地域、学校、师资力量等因素对农村教育资源的影响,推动了教育的公平发展,在教育的基础上实现了农村学生社会阶层的提升。“微课”和“慕课”是“互联网+”时代两种主要网络课程形式,其中蕴含着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农村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应用这两种网络课程可以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近年随着我国对微课等网络课程重视度的不断提升,网络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覆盖面积获得极大拓展,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互联网+”打破了传统限制
首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互联网教育环境提供了形成的基本条件,而互联网教学环境也打破了学校教育的限制,学生因此获得了更加宽松的学习时间和更具根性化的课程选择,时间和地点因此不再对教学有任何限制。其次,“互联网+”改变的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使教学有了更明显的合作性和探究性[2]。最后,“互联网+”为没有实验室的农村提供了网络模拟实验室,使农村的学生可以通过真实的模拟体验各种实验,另外丰富的网络图书资源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阅读的机会,可拓展农村学生的视野。
(三)“互联网+”改变了农村落后的教育观念
家庭和学校的良好合作可明显提升学校教学效果,我国农村因为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和城市相比都比较落后,因此导致教学观念也没有城市那么先进,很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农村孩子在学习上比不过城市孩子。但是随着“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传统教育中的地区因素已经不再对农村教育有任何限制,“互联网+”带来的新型教育模式为农村学生提供了更新鲜的学习方法,有效激发了学习热情。新的教学模式离不开互联网,农村的学生通过互联网来可获得和称城市同等的教学资源,教师可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水平。
三、“互联网+”在农村教育中的有效实施
(一)利用网络强化教学质量
利用网络强化教学质量可以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城乡的共同提升。国家对信息化教育做出“三通”的发展规划,即校校通宽带、班班有资源、人人通网络,以此为基础实现了教学对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并推动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利用网络提升的教学质量需要将教学空间和网络平台作为出发点,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合理利用摆脱传统教学中时间、地点和有限教学资源的限制,实现精准帮扶,为众多城乡教师提供更多新鲜、实用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实现教师教师之间、教师和专家之间更好的交流,并创建交流和探讨的平台,为提升城乡教师的水平创造条件。
(二)整合资源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互联网+”自2012年首次提出到现在获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很多政府机关、教育机构、企业组织都对“互联网+”的研究头投入大量资源,并且通过“互联网+”获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对农村中小学的而言,应在本地资源的基础上,积极联合企业和政府,通过征服建立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流通[4]。农村的学校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和城市学校使用同一种资源共同学习,以此拓展农村学生的视野。农村学校要也可以和城市高校进行合作,通过高校的送学下乡、在线指导等活动提升教师水平,缩小和城市在师资水平上的差距,让农村不但能办学,更能办好学,从而实现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发展。
(三)加强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设施
党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7月11日推出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建设标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的配置标准,实现县辖区域内义务教育以及城乡基本公共教育的均衡发展。当前农村和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上水平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果想让“互联网+”真正在农村叫教学中发挥作用,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工作就是完善农村学校的信息建设。只有在具备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等必须的设备以后才能通过网络和城市共享教育资源,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公平教育。
结束语: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还比较落后,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将获得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實现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而我国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目标也将最终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宁邦,徐博.互联网+教育均衡背景下城市优质教学资源乡村创新共享应用模式[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9,09(02):90-96.
[2]杜树杰.统筹城乡创新提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7,23(19):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