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电子学术期刊的基本概念与现状
电子出版物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有知识性、思想性内容的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固定物理形态的磁、光、电等介质上,通过电子阅读、显示、播放设备读取使用的大众传播媒体,包括只读光盘(CD-ROM、DVD-ROM等)、一次写入光盘(CD-R、DVD-R等)、可擦写光盘(CD-RW、DVD-RW等)、软磁盘、硬磁盘、集成电路卡等,以及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其他媒体形态。“电子出版”与“电子出版物”的界定虽然各有差别,但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了信息载体、传播与接受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特征。在电子出版体系内,电子学术期刊着重以连续刊发形式,为科学研究领域,提供发表、刊出、检索与交互的平台。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与发展,目前我国不仅逐步构建起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等纸质学术期刊的电子化数据库,同时也出现了难以统计确切数量的无镜像、无纸质的纯电子学术期刊网站,但是以“电子学术期刊”为命题对象的研究却是零散而偶发性的,并且这些研究中还包含了许多无效研究和伪命题。电子学术期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印刷刊物网络化和电子化,另一类则是投稿、审稿、修改、排版、刊发全程电子化操作的完全无纸本的纯电子学术刊物。在学术研究领域内,第~类的引用率和学术地位远远大于第二类,第二类则在时效性、原创性和丰富性层面占有优势。在本文的命题范畴内,笔者着重讨论第二类无印刷纸本的纯电子学术期刊。
与纸质学术期刊网络化过程必然要面临的版责问题相同,纯电子学术期刊在规模数量上膨胀扩张的时间,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论文在刊发过程中,严谨的审核环节的缺失是当下影响纯电子学术期刊公信度和学术形象的核心问题。在大部分电子学术网站运作过程中,传统期刊发表模式中的中间人、期刊编辑或审稿委员会等一度缺位。这种发表机制节约了纸质期刊所必须经历的3-6个月漫长的审稿周期,这使电子学术期刊具有了纸质期刊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刊发快速、时效性强、学术敏感度高、出版成本低等等。但是,也正是这种高效率但并不严谨的发表运作,导致了无镜像纸本电子学术期刊的重大缺陷。
首先,过度地贴近当下热点命题。与纸质学术期刊相比,为了突出和张扬便捷快速的发表优势,电子学术期刊更加强调学术的快速反应,也倾向于发表具有较高学术反映灵敏性的论文。例如在新闻与传播学研究领域内,比较《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纸质期刊和“中华传媒网·学术网”电子刊物的选题,可以发现,后者在媒介重大事件、突发性事件、新媒体研究、新概念阐释等方向的研究选题率,远远高于前者。在本质上,学术研究活动的终极目的和价值意义在于,通过对现象的认识与梳理,分析总结其中隐含潜藏的原因和规律,得出对未来社会生活有预测性和有效参考价值的研究结论。但是,过度地贴近当下的社会生活,研究者很容易被事物表面呈现的纷繁复杂的现象所迷惑,难以进行沉静、独立而深入的思考,得出的结论甚至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颠覆。例如2003年2月春节前后,关于非典型肺炎的各种消息泛滥流传的时候,广州几家媒体以“控制及时得当”为核心观点进行了辟谣。同时,一些新闻与传播学研究者以“危机传播理论”和“集合行为理论”,分析了非正常社会秩序现象发生时正统媒体辟谣之必要性,并迅速地发表在网络电子刊物上。但是,很快在两个月后,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告知民众当时非典型性肺炎蔓延的严重性……这种难以接受社会生活事实考验的研究结论,不仅伤害了电子学术期刊本身的公信力,从而影响刊物的利用率,更为严重的是对真相的误导以及由此可能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这种现象,正是学术界强调学术沉淀而力图避免的。学者或研究人员应当与社会保持适当的距离,除非特别学科,知识界都惯例会避开当下史的写作,也是基于这种立场和考量。
其次,严谨审核环节的缺位,使得论文的学术质量得不到科学检测,从而在整体上影响纯电子期刊和网站获得学术身份和公允的评价。在异常短暂的时间内,期刊网站除了对论文选题方向、学术规范、引文标注等方面进行大致的审核之外,选题的学术价值、论文中包含的数据模型、假设的科学性以及结论的有效性问题则难以详细地考察。目前,无论是纸质期刊还是电子期刊,绝大部分期刊社都采用论文网络投稿、审稿与修改的全程电子化操作模式,这种运作方式在极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大大加重了编辑与专家的工作量。对于传统纸质学术期刊来说,受到刊物篇数、容量和出版周期的限制,初审编辑会根据刊物的栏目设置和对论文质量的初步判断,迅速地对投稿文章进行初级分类和过滤。这个过程正是库尔特·卢因在把关人理论中,核心强调的把关人对信息的过滤与控制作用。但是,对于电子学术刊物来说,每天接受的电子论文投稿几乎可以海量规模来形容,而网站本身受到种种条件限制尚未建立起能够与纸质期刊一样成熟的论文审核与反馈修改体制,只要论文在政治方向上不存在大的问题,几乎都可以刊发,结果导致期刊论文优劣混杂、深浅不分,影响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学术认可度。所以,在当下的学术界有不成文的惯例,纯电子期刊论文的观点、数据、结论一般只能作为研究构思阶段参考,而不能被正式地引用到研究的论证过程,一些科研机构在评估中也不把纯电子期刊引文视作为科学有效的论据。
二 把关人理论
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研究的基础性理论之一,把关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信息在群体或组织传播过程中,会经过有意的过滤环节,而把关人(政府组织机构、媒介传播机构、编辑、记者、审稿人等等)就是这个环节中的重要力量。在纸质印刷时代,把关人出于某种特定的规定政策、意识形态、价值立场、认知结构和意图动机,而利用垄断的权力,左右信息的传播、流动和扩散,从而造成信息的损耗折扣以及对受众的不平等,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把关人是较为负面性意义的故意操纵,而将把关人理论引入到传播学研究中,也是为了揭示在信息控制环节的具体机制和和信息的削弱程度。
网络时代的到来极大地削弱了群体传播中把关人的垄断权力,民众获得了与传播者同等的信息知情权。但是,在短暂的欢呼之后,随着把关人缺位和自由化的信息传播衍生的是更加混乱的传播状况,难辨真伪的海量信息、个人化意图的张扬、超文本化的信息存在方式、模糊的信息扩散路径、粗鄙低俗的话语表述方式等等,反而从反向的现实层面证明了在网络化生存时代,把关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学术出版层面,印刷学术期刊在长时间的积累中,已经构建起了一整套成熟有效的把关模式:作者一论文一初审 一专家审稿(双向匿名评审)一主编终审。正是经过这样一个严谨的审核体系,学术论文的论证过程、学术价值和数据模型才能获得科学的验证。纯电子学术期刊与其他网络信息传播一样,存在无秩序把关的现象,把关人是模糊而缺失的。很大程度上,网站编辑就是把关人,投稿论文除了在政治方向没有纰漏之外几乎都可以发表。所以,提高纯电子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形象,除了继续保持其出版时效性和便捷性优势之外,还应当增强把关人在学术质量控制层面的作用。
三 电子学术期刊与把关人机制
强化纯电子学术期刊把关人的作用,首先要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把关体系,并在实践运作中对这种体系进行修改和调整。在当下现存的纯电子学术期刊中,很大部分刊物归属于各个学科的研究学会、学术团体、大学研究机构或者以专业方向为划分的学术活动。在稿源上,绝大部分来自于这个研究领域的青年研究者,专家约稿非常少。因为对已经具有学术声誉的研究者来说,还是倾向于通过纸质期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所以,这些纯电子学术期刊的技术与文字编辑也基本上是由相关专业的青年研究者甚至在读研究生管理的。青年学者受到知识储备、人生经验和学术历练的制约,面对海量的论文信息,在判断和把握上终究力不从心。建立完整的把关体系,既要加强学术电子网站青年研究学者的学术基本功,更为重要的是要借鉴纸质学术期刊的成熟经验,组织本专业的研究领军人和知名专家,组成规范的审查委员会,定期将经过初选的投稿论文,交由专家审稿并提出修改意见,经过作者修改之后,而发表在相应的专栏中。总之,为学术质量把关,是构建完整的把关体系的最终诉求。
相对延长纯电子学术期刊的审稿周期,为把关人检验论文预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纸质学术期刊来说,国内惯例审稿周期是3-6个月,国外惯例是6-12个月,有些侧重于基础性研究的权威刊物的审稿周期,甚至超过了一年。对于这种漫长的审稿周期,论文作者和学术研究界多有批评,认为会造成优质稿源流失、一稿多投等等问题。而纯电子期刊的审稿周期的有一周左右,有的甚至是即投即发,这虽然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但却无法保证学术质量。纯电子学术期刊在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把关人体系之后,其中各个环节的运转与操作,都需要时间来消化。适当地延长审稿周期,为专家检验论文的具体细节提供充分的时间是必要的,因为学术研究在本质上是对事物规律的认知活动,这个认知活动成果的正确与否,必须要经历时间与历史的检验。
把关人体系的构建与审稿周期的延长,只是在把关人理论运用层面的基本性构建,增强纯电子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还需要从把关意识、把关技术与具体环节上在实践中获得落实。只有将其一一运用到电子学术期刊的运作中,并不断地调整,电子学术期刊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为本学科或研究方向的发展做出具有有效建树性的贡献。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电子出版物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有知识性、思想性内容的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固定物理形态的磁、光、电等介质上,通过电子阅读、显示、播放设备读取使用的大众传播媒体,包括只读光盘(CD-ROM、DVD-ROM等)、一次写入光盘(CD-R、DVD-R等)、可擦写光盘(CD-RW、DVD-RW等)、软磁盘、硬磁盘、集成电路卡等,以及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其他媒体形态。“电子出版”与“电子出版物”的界定虽然各有差别,但都无一例外地强调了信息载体、传播与接受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特征。在电子出版体系内,电子学术期刊着重以连续刊发形式,为科学研究领域,提供发表、刊出、检索与交互的平台。经过十几年的积累与发展,目前我国不仅逐步构建起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等纸质学术期刊的电子化数据库,同时也出现了难以统计确切数量的无镜像、无纸质的纯电子学术期刊网站,但是以“电子学术期刊”为命题对象的研究却是零散而偶发性的,并且这些研究中还包含了许多无效研究和伪命题。电子学术期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印刷刊物网络化和电子化,另一类则是投稿、审稿、修改、排版、刊发全程电子化操作的完全无纸本的纯电子学术刊物。在学术研究领域内,第~类的引用率和学术地位远远大于第二类,第二类则在时效性、原创性和丰富性层面占有优势。在本文的命题范畴内,笔者着重讨论第二类无印刷纸本的纯电子学术期刊。
与纸质学术期刊网络化过程必然要面临的版责问题相同,纯电子学术期刊在规模数量上膨胀扩张的时间,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论文在刊发过程中,严谨的审核环节的缺失是当下影响纯电子学术期刊公信度和学术形象的核心问题。在大部分电子学术网站运作过程中,传统期刊发表模式中的中间人、期刊编辑或审稿委员会等一度缺位。这种发表机制节约了纸质期刊所必须经历的3-6个月漫长的审稿周期,这使电子学术期刊具有了纸质期刊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刊发快速、时效性强、学术敏感度高、出版成本低等等。但是,也正是这种高效率但并不严谨的发表运作,导致了无镜像纸本电子学术期刊的重大缺陷。
首先,过度地贴近当下热点命题。与纸质学术期刊相比,为了突出和张扬便捷快速的发表优势,电子学术期刊更加强调学术的快速反应,也倾向于发表具有较高学术反映灵敏性的论文。例如在新闻与传播学研究领域内,比较《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等纸质期刊和“中华传媒网·学术网”电子刊物的选题,可以发现,后者在媒介重大事件、突发性事件、新媒体研究、新概念阐释等方向的研究选题率,远远高于前者。在本质上,学术研究活动的终极目的和价值意义在于,通过对现象的认识与梳理,分析总结其中隐含潜藏的原因和规律,得出对未来社会生活有预测性和有效参考价值的研究结论。但是,过度地贴近当下的社会生活,研究者很容易被事物表面呈现的纷繁复杂的现象所迷惑,难以进行沉静、独立而深入的思考,得出的结论甚至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颠覆。例如2003年2月春节前后,关于非典型肺炎的各种消息泛滥流传的时候,广州几家媒体以“控制及时得当”为核心观点进行了辟谣。同时,一些新闻与传播学研究者以“危机传播理论”和“集合行为理论”,分析了非正常社会秩序现象发生时正统媒体辟谣之必要性,并迅速地发表在网络电子刊物上。但是,很快在两个月后,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告知民众当时非典型性肺炎蔓延的严重性……这种难以接受社会生活事实考验的研究结论,不仅伤害了电子学术期刊本身的公信力,从而影响刊物的利用率,更为严重的是对真相的误导以及由此可能造成的严重社会后果。这种现象,正是学术界强调学术沉淀而力图避免的。学者或研究人员应当与社会保持适当的距离,除非特别学科,知识界都惯例会避开当下史的写作,也是基于这种立场和考量。
其次,严谨审核环节的缺位,使得论文的学术质量得不到科学检测,从而在整体上影响纯电子期刊和网站获得学术身份和公允的评价。在异常短暂的时间内,期刊网站除了对论文选题方向、学术规范、引文标注等方面进行大致的审核之外,选题的学术价值、论文中包含的数据模型、假设的科学性以及结论的有效性问题则难以详细地考察。目前,无论是纸质期刊还是电子期刊,绝大部分期刊社都采用论文网络投稿、审稿与修改的全程电子化操作模式,这种运作方式在极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大大加重了编辑与专家的工作量。对于传统纸质学术期刊来说,受到刊物篇数、容量和出版周期的限制,初审编辑会根据刊物的栏目设置和对论文质量的初步判断,迅速地对投稿文章进行初级分类和过滤。这个过程正是库尔特·卢因在把关人理论中,核心强调的把关人对信息的过滤与控制作用。但是,对于电子学术刊物来说,每天接受的电子论文投稿几乎可以海量规模来形容,而网站本身受到种种条件限制尚未建立起能够与纸质期刊一样成熟的论文审核与反馈修改体制,只要论文在政治方向上不存在大的问题,几乎都可以刊发,结果导致期刊论文优劣混杂、深浅不分,影响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学术认可度。所以,在当下的学术界有不成文的惯例,纯电子期刊论文的观点、数据、结论一般只能作为研究构思阶段参考,而不能被正式地引用到研究的论证过程,一些科研机构在评估中也不把纯电子期刊引文视作为科学有效的论据。
二 把关人理论
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研究的基础性理论之一,把关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信息在群体或组织传播过程中,会经过有意的过滤环节,而把关人(政府组织机构、媒介传播机构、编辑、记者、审稿人等等)就是这个环节中的重要力量。在纸质印刷时代,把关人出于某种特定的规定政策、意识形态、价值立场、认知结构和意图动机,而利用垄断的权力,左右信息的传播、流动和扩散,从而造成信息的损耗折扣以及对受众的不平等,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把关人是较为负面性意义的故意操纵,而将把关人理论引入到传播学研究中,也是为了揭示在信息控制环节的具体机制和和信息的削弱程度。
网络时代的到来极大地削弱了群体传播中把关人的垄断权力,民众获得了与传播者同等的信息知情权。但是,在短暂的欢呼之后,随着把关人缺位和自由化的信息传播衍生的是更加混乱的传播状况,难辨真伪的海量信息、个人化意图的张扬、超文本化的信息存在方式、模糊的信息扩散路径、粗鄙低俗的话语表述方式等等,反而从反向的现实层面证明了在网络化生存时代,把关人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学术出版层面,印刷学术期刊在长时间的积累中,已经构建起了一整套成熟有效的把关模式:作者一论文一初审 一专家审稿(双向匿名评审)一主编终审。正是经过这样一个严谨的审核体系,学术论文的论证过程、学术价值和数据模型才能获得科学的验证。纯电子学术期刊与其他网络信息传播一样,存在无秩序把关的现象,把关人是模糊而缺失的。很大程度上,网站编辑就是把关人,投稿论文除了在政治方向没有纰漏之外几乎都可以发表。所以,提高纯电子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形象,除了继续保持其出版时效性和便捷性优势之外,还应当增强把关人在学术质量控制层面的作用。
三 电子学术期刊与把关人机制
强化纯电子学术期刊把关人的作用,首先要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把关体系,并在实践运作中对这种体系进行修改和调整。在当下现存的纯电子学术期刊中,很大部分刊物归属于各个学科的研究学会、学术团体、大学研究机构或者以专业方向为划分的学术活动。在稿源上,绝大部分来自于这个研究领域的青年研究者,专家约稿非常少。因为对已经具有学术声誉的研究者来说,还是倾向于通过纸质期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所以,这些纯电子学术期刊的技术与文字编辑也基本上是由相关专业的青年研究者甚至在读研究生管理的。青年学者受到知识储备、人生经验和学术历练的制约,面对海量的论文信息,在判断和把握上终究力不从心。建立完整的把关体系,既要加强学术电子网站青年研究学者的学术基本功,更为重要的是要借鉴纸质学术期刊的成熟经验,组织本专业的研究领军人和知名专家,组成规范的审查委员会,定期将经过初选的投稿论文,交由专家审稿并提出修改意见,经过作者修改之后,而发表在相应的专栏中。总之,为学术质量把关,是构建完整的把关体系的最终诉求。
相对延长纯电子学术期刊的审稿周期,为把关人检验论文预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纸质学术期刊来说,国内惯例审稿周期是3-6个月,国外惯例是6-12个月,有些侧重于基础性研究的权威刊物的审稿周期,甚至超过了一年。对于这种漫长的审稿周期,论文作者和学术研究界多有批评,认为会造成优质稿源流失、一稿多投等等问题。而纯电子期刊的审稿周期的有一周左右,有的甚至是即投即发,这虽然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但却无法保证学术质量。纯电子学术期刊在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把关人体系之后,其中各个环节的运转与操作,都需要时间来消化。适当地延长审稿周期,为专家检验论文的具体细节提供充分的时间是必要的,因为学术研究在本质上是对事物规律的认知活动,这个认知活动成果的正确与否,必须要经历时间与历史的检验。
把关人体系的构建与审稿周期的延长,只是在把关人理论运用层面的基本性构建,增强纯电子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还需要从把关意识、把关技术与具体环节上在实践中获得落实。只有将其一一运用到电子学术期刊的运作中,并不断地调整,电子学术期刊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为本学科或研究方向的发展做出具有有效建树性的贡献。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