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院校婚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好婚礼庆典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提高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为不同风格和主题的婚礼选择独具特色的整场婚礼音乐曲目,因此音乐的鉴赏审美能力就尤为重要。
1 高职院校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音乐审美鉴赏的培养
音乐审美能力主要通过先天的审美感受与后天的培养两种途径。音乐审美鉴赏培养是通过引导学生领略不同时期音乐作品,通过同时代文学思潮、社会主体的发展,使学生脑海中描绘出一幅景象,沉浸其中从而体验音乐家的情感变化的思维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音乐教育是塑造的重要手段,能给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
2 音乐审美鉴赏培养的重要性和学生现状
音乐鉴赏课程标准最重要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审美心理因素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在教学中与之相关的主要问题有:
2.1 缺乏审美兴趣的关注
音乐的美育功能主要是为了丰富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在给高职院校婚庆服务专业的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需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拓展对音乐风格的广泛了解,使其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参与到音乐作品中。
2.2 缺乏音响感知的基础能力
音乐鉴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需要审美主体有捕捉审美对象的所蕴含的审美信息的能力,从而感知音乐的美。音乐感知的基础离不开音乐要素,从目前所教的学生的现状来看,学生音乐基础浅,经过对一个年级的学生了解得知,只有20%的学生学习过乐器能够看懂五线谱,少部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上过音乐课,对于节奏、节拍、力度、时值等基本能力比较陌生。因此在鉴赏课程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课外拓展等方面的需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制定,使学生由浅至深自然地融入其中,增添西方古典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教学中的应用
3.1 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
讲解不同时期的作曲家、演奏家的优美有代表性的作品,以优美的易于学生接受的音乐进行试听,讲解这一时代文学思潮和文学家的代表作品,尽可能的使学生与之产生思维的碰撞。将音乐与相关文化关系进行横向和系统的整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进行具有对比性的教学,让学生认知和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以及最基本的尝试,是提高学生音乐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选择旋律优美的古典音乐,通过音乐鉴赏的方法来带动学生的音乐情感,例如:舒伯特的《小夜曲》以优美的旋律情感细腻,整首曲调优柔婉转、美轮美奂,其极高的艺术境界,无论是从曲目的旋律上来看,还是从旋律所表达出的情感上来看,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这种旋律与情感的有机融合,作曲家使用了全新的创作手法,将诗意、精致、自然以及创作者的即兴表演融合得恰到好处,在充满着浪漫色彩和神秘情怀的过程当中,让听众感受到了作者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于爱情的美好憧憬。乐曲采用的是全新的室内音乐创作手法,通过对声乐同伴奏间的结合进行深入的对话,歌曲从1- 4小节开始,就运用钢琴演奏出了六弦琴的模仿,而随后的9进行了进一步的声乐模仿,然后采用一波三折的回声效果,但仔细聆听却发现钢琴伴奏所演绎出来的回声效果能够很好地演绎出曲目所营造的静谧祥和的色彩,另外一个方面极大强度地渲染了主人公内心思想情感的变化,具有强烈的感人效果。首先,通过作品的试听,鼓励学生表达个人的主观情感也是浪漫主义时期作品的特色之一。从而将音乐要素中的节拍,节奏,力度,旋律结合到作品分析中,教师带领学生边听音乐边学习练习音乐要素,使學生感受音乐的律动沉浸到音乐当中。其次,《小夜曲》是一首吟唱爱情的作品,爱情是人类生命当中最灿烂最美妙的旋律。在《小夜曲》当中,舒伯特根据自己对歌曲独特的理解以及心理的探索,用浪漫诗意的方式对曲目的旋律进行了丰富的描述和艺术的升华,并对自己心目当中完美爱情的形象进行了深刻的演绎。与此同时他巧妙地借助了和声伴奏的调节和渲染,最终对音乐场景以及氛围进行了巧妙的融合。在《小夜曲》的前两部分,其曲调都运用了相同的旋律,这种旋律犹如春风一样,缓缓徐来,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非常舒服。曲子的第一段运用了d强调,表现出歌者对于爱情的向往,对心爱的姑娘的真挚倾诉,而到了后半段,则转向了D大调,当我们聆听曲调时,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种变化,此时歌者的情绪高涨,一时激动起来,当然,这也就很自然的过渡到了整个曲子的第一个高潮。虽然满腔热血,但是仍然无法得到姑娘的芳心,由于没有得到喜欢的女孩的正面回应,求爱者内心非常痛苦,备受煎熬,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仍然用一颗期待的心去憧憬爱情,期许爱情的美好。所以在第二段开始时,继续用d小调展开断断续续的情愫,随后又转为D大调,同样是d转D调,但是这次与上一次不同,这一次,情绪更加跌宕起伏,成为了整首曲目的第二次高潮。然而由于两小节歌曲之间的节奏区别,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了自己徜徉在夜曲的旋律当中。教师通过这一段曲子小调转为大调的音响效果,鼓励学生表达音乐带给他们的情绪,为什么会有这种的听觉转换,从而引出音乐要素的调式,和声。 最后,在乐曲的后半部分,曲调进入了焦急渴望的冲动。尤其是在曲目的67- 68小结的演奏过程当中,爱的呼唤在钢琴演绎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回旋了两次,不但有效地形成了音乐作品本身的平衡感,更重要的是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种袅袅飘逸的审美感受。在其后的69- 76小结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三次反复回旋的回声效应,让我们感受到了演唱者的情真意切以及对爱人的浓浓眷恋,对于爱情的强烈愿望和憧憬,通过这一部分试听,给学生们讲解曲式,使学生沉浸在音乐中,适当学习音乐中的术语和学习看五线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和鉴赏音乐的动力。一般而言,婚庆专业学生使用的音乐鉴赏课程教材,主要是以相同艺术形式的专题性音乐作品和题材欣赏为主,对音乐及其相关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横向和系统的整合较少。例如教学中增加音乐和芭蕾舞剧、音乐和戏剧、音乐与歌剧等艺术形式的结合,不仅能让学生扩展音乐知识,全面了解与音乐艺术紧密联系的其他艺术内容,拓宽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视野。而对艺术知识的拓展与熟悉,音乐文化素养的提高,也将在潜移默化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 3.2 挖掘作品的情感
情感在审美心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音乐艺术有着鲜明、独特、生动的形象,是一种时间与情感交融的艺术,是集想象、感知与感情以及分析理解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因此,音乐鉴赏教学中,除了对构成音乐的旋律、节奏、音阶、音色等基本要素做讲解和比较;还需要对曲作者、音乐家作品的内容、形式、背景及其风格进行阐述分析,摒弃重复和简单的内容讲解的局限性,科学引导学生在聆听乐曲的同时释放自己的情感,去感受音乐艺术之美,去触摸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从音乐的表现形式或体裁对教材进行整合,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歌曲”的鉴赏,深入分析挖掘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从音乐的内在情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挖掘;从诗的性情和乐曲的精雅等方面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之感悟音乐艺术之美。而在乐器鉴赏方面,可以进行一些“室内乐器”的欣赏和简单的操作,通过体验让学生对具有个性魅力的乐器有所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3 将音乐要素的培养融入到作品中
音乐的要素是音乐鉴赏作为重要的基石,脱离了音乐要素很难让学生正确鉴赏音乐作品。因此要在教学中加强音乐基础理论的培养,音乐语言的要素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调式、调性等。 例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由双簧管呈现出明亮的第一主题,充满着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音乐在平静安宁的气氛中进行。第二乐章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音乐有如清澈的溪流,舒缓平静,偶有熏风微拂,水面上荡起轻微的涟漪,扭动了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树影。远处的树林好像在做着深呼吸,音乐的律动微微开合,暗示着一种生命的韵律涵养在博大廖廓的大自然。第四乐章狂风呼啸,裹挟着雷电排山倒海般袭来,转瞬间便笼罩了一切,弦乐刮起一阵阵旋风,倍大提琴发出沉重的怒号,短笛凄厉的尖啸像是狂风的呼哨,铜管和定音鼓的霹雳令大地震颤。通过视频欣赏带领学生认识乐器,了解乐器的声音和在乐曲中的情景。
3.4 丰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高職学生相对于艺术高校学生来说,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弱一些,学习热情和专注度也因此较低。因此,提升学生审美力的前提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需要在了解学生鉴赏水平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参照新课标的教学内容,依据最新版本的高职音乐教材教授,并结合相关的资料对高职音乐鉴赏课程教 学内容进行拓展。其次,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来说也很重要。应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这样既能开拓学生的音乐文化,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如教师在讲解瓦格纳的《罗恩格林》歌剧剧情调动学生的兴趣,结合任务介绍,分析其中《婚礼进行曲》的旋律和音调。然后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课堂表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婚礼进行曲》的魅力。使学生充分地了解和感受到这个乐曲的情感,在脑海中构思音乐的联想,再达成情感上的共鸣与沟通,最后形成音乐认识,所以它是一个由外及里的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鉴赏水平与层次不断提高,情感也不断升华。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则使得这个过程更加的丰富,情感交流更加的轻松与细腻,基于情感的交流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
在婚庆专业学生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音乐教育工作中,通过灵活的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作品,巧妙地把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紧密交融,深入浅出地培养学生更多的审美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1 高职院校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音乐审美鉴赏的培养
音乐审美能力主要通过先天的审美感受与后天的培养两种途径。音乐审美鉴赏培养是通过引导学生领略不同时期音乐作品,通过同时代文学思潮、社会主体的发展,使学生脑海中描绘出一幅景象,沉浸其中从而体验音乐家的情感变化的思维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音乐教育是塑造的重要手段,能给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
2 音乐审美鉴赏培养的重要性和学生现状
音乐鉴赏课程标准最重要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审美心理因素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在教学中与之相关的主要问题有:
2.1 缺乏审美兴趣的关注
音乐的美育功能主要是为了丰富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在给高职院校婚庆服务专业的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需要调动学生的兴趣,拓展对音乐风格的广泛了解,使其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参与到音乐作品中。
2.2 缺乏音响感知的基础能力
音乐鉴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需要审美主体有捕捉审美对象的所蕴含的审美信息的能力,从而感知音乐的美。音乐感知的基础离不开音乐要素,从目前所教的学生的现状来看,学生音乐基础浅,经过对一个年级的学生了解得知,只有20%的学生学习过乐器能够看懂五线谱,少部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上过音乐课,对于节奏、节拍、力度、时值等基本能力比较陌生。因此在鉴赏课程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课外拓展等方面的需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制定,使学生由浅至深自然地融入其中,增添西方古典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信。
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教学中的应用
3.1 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
讲解不同时期的作曲家、演奏家的优美有代表性的作品,以优美的易于学生接受的音乐进行试听,讲解这一时代文学思潮和文学家的代表作品,尽可能的使学生与之产生思维的碰撞。将音乐与相关文化关系进行横向和系统的整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进行具有对比性的教学,让学生认知和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以及最基本的尝试,是提高学生音乐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选择旋律优美的古典音乐,通过音乐鉴赏的方法来带动学生的音乐情感,例如:舒伯特的《小夜曲》以优美的旋律情感细腻,整首曲调优柔婉转、美轮美奂,其极高的艺术境界,无论是从曲目的旋律上来看,还是从旋律所表达出的情感上来看,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这种旋律与情感的有机融合,作曲家使用了全新的创作手法,将诗意、精致、自然以及创作者的即兴表演融合得恰到好处,在充满着浪漫色彩和神秘情怀的过程当中,让听众感受到了作者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于爱情的美好憧憬。乐曲采用的是全新的室内音乐创作手法,通过对声乐同伴奏间的结合进行深入的对话,歌曲从1- 4小节开始,就运用钢琴演奏出了六弦琴的模仿,而随后的9进行了进一步的声乐模仿,然后采用一波三折的回声效果,但仔细聆听却发现钢琴伴奏所演绎出来的回声效果能够很好地演绎出曲目所营造的静谧祥和的色彩,另外一个方面极大强度地渲染了主人公内心思想情感的变化,具有强烈的感人效果。首先,通过作品的试听,鼓励学生表达个人的主观情感也是浪漫主义时期作品的特色之一。从而将音乐要素中的节拍,节奏,力度,旋律结合到作品分析中,教师带领学生边听音乐边学习练习音乐要素,使學生感受音乐的律动沉浸到音乐当中。其次,《小夜曲》是一首吟唱爱情的作品,爱情是人类生命当中最灿烂最美妙的旋律。在《小夜曲》当中,舒伯特根据自己对歌曲独特的理解以及心理的探索,用浪漫诗意的方式对曲目的旋律进行了丰富的描述和艺术的升华,并对自己心目当中完美爱情的形象进行了深刻的演绎。与此同时他巧妙地借助了和声伴奏的调节和渲染,最终对音乐场景以及氛围进行了巧妙的融合。在《小夜曲》的前两部分,其曲调都运用了相同的旋律,这种旋律犹如春风一样,缓缓徐来,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非常舒服。曲子的第一段运用了d强调,表现出歌者对于爱情的向往,对心爱的姑娘的真挚倾诉,而到了后半段,则转向了D大调,当我们聆听曲调时,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种变化,此时歌者的情绪高涨,一时激动起来,当然,这也就很自然的过渡到了整个曲子的第一个高潮。虽然满腔热血,但是仍然无法得到姑娘的芳心,由于没有得到喜欢的女孩的正面回应,求爱者内心非常痛苦,备受煎熬,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仍然用一颗期待的心去憧憬爱情,期许爱情的美好。所以在第二段开始时,继续用d小调展开断断续续的情愫,随后又转为D大调,同样是d转D调,但是这次与上一次不同,这一次,情绪更加跌宕起伏,成为了整首曲目的第二次高潮。然而由于两小节歌曲之间的节奏区别,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了自己徜徉在夜曲的旋律当中。教师通过这一段曲子小调转为大调的音响效果,鼓励学生表达音乐带给他们的情绪,为什么会有这种的听觉转换,从而引出音乐要素的调式,和声。 最后,在乐曲的后半部分,曲调进入了焦急渴望的冲动。尤其是在曲目的67- 68小结的演奏过程当中,爱的呼唤在钢琴演绎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回旋了两次,不但有效地形成了音乐作品本身的平衡感,更重要的是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种袅袅飘逸的审美感受。在其后的69- 76小结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三次反复回旋的回声效应,让我们感受到了演唱者的情真意切以及对爱人的浓浓眷恋,对于爱情的强烈愿望和憧憬,通过这一部分试听,给学生们讲解曲式,使学生沉浸在音乐中,适当学习音乐中的术语和学习看五线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和鉴赏音乐的动力。一般而言,婚庆专业学生使用的音乐鉴赏课程教材,主要是以相同艺术形式的专题性音乐作品和题材欣赏为主,对音乐及其相关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横向和系统的整合较少。例如教学中增加音乐和芭蕾舞剧、音乐和戏剧、音乐与歌剧等艺术形式的结合,不仅能让学生扩展音乐知识,全面了解与音乐艺术紧密联系的其他艺术内容,拓宽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视野。而对艺术知识的拓展与熟悉,音乐文化素养的提高,也将在潜移默化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 3.2 挖掘作品的情感
情感在审美心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音乐艺术有着鲜明、独特、生动的形象,是一种时间与情感交融的艺术,是集想象、感知与感情以及分析理解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因此,音乐鉴赏教学中,除了对构成音乐的旋律、节奏、音阶、音色等基本要素做讲解和比较;还需要对曲作者、音乐家作品的内容、形式、背景及其风格进行阐述分析,摒弃重复和简单的内容讲解的局限性,科学引导学生在聆听乐曲的同时释放自己的情感,去感受音乐艺术之美,去触摸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从音乐的表现形式或体裁对教材进行整合,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歌曲”的鉴赏,深入分析挖掘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从音乐的内在情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挖掘;从诗的性情和乐曲的精雅等方面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之感悟音乐艺术之美。而在乐器鉴赏方面,可以进行一些“室内乐器”的欣赏和简单的操作,通过体验让学生对具有个性魅力的乐器有所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3 将音乐要素的培养融入到作品中
音乐的要素是音乐鉴赏作为重要的基石,脱离了音乐要素很难让学生正确鉴赏音乐作品。因此要在教学中加强音乐基础理论的培养,音乐语言的要素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调式、调性等。 例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由双簧管呈现出明亮的第一主题,充满着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音乐在平静安宁的气氛中进行。第二乐章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音乐有如清澈的溪流,舒缓平静,偶有熏风微拂,水面上荡起轻微的涟漪,扭动了水面上倒映的白云树影。远处的树林好像在做着深呼吸,音乐的律动微微开合,暗示着一种生命的韵律涵养在博大廖廓的大自然。第四乐章狂风呼啸,裹挟着雷电排山倒海般袭来,转瞬间便笼罩了一切,弦乐刮起一阵阵旋风,倍大提琴发出沉重的怒号,短笛凄厉的尖啸像是狂风的呼哨,铜管和定音鼓的霹雳令大地震颤。通过视频欣赏带领学生认识乐器,了解乐器的声音和在乐曲中的情景。
3.4 丰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高職学生相对于艺术高校学生来说,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弱一些,学习热情和专注度也因此较低。因此,提升学生审美力的前提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需要在了解学生鉴赏水平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参照新课标的教学内容,依据最新版本的高职音乐教材教授,并结合相关的资料对高职音乐鉴赏课程教 学内容进行拓展。其次,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来说也很重要。应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这样既能开拓学生的音乐文化,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如教师在讲解瓦格纳的《罗恩格林》歌剧剧情调动学生的兴趣,结合任务介绍,分析其中《婚礼进行曲》的旋律和音调。然后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课堂表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婚礼进行曲》的魅力。使学生充分地了解和感受到这个乐曲的情感,在脑海中构思音乐的联想,再达成情感上的共鸣与沟通,最后形成音乐认识,所以它是一个由外及里的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鉴赏水平与层次不断提高,情感也不断升华。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则使得这个过程更加的丰富,情感交流更加的轻松与细腻,基于情感的交流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
在婚庆专业学生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音乐教育工作中,通过灵活的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作品,巧妙地把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紧密交融,深入浅出地培养学生更多的审美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