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是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学习项目,也是很多学生在本科目中较为薄弱的一项,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对作文写作的态度以及认识,所以教师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从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指导、生活经验积累以及作文教学评价等几方面系统地、全面的做好作文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习作环境,实现作文教学的高效进行!
关键词:小学 语文 作文 教学 兴趣 能力 环境 积累 经验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很多教师感觉作文教学确实难:学生难学,教师难教。其实是因为他们忽略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培养,有了兴趣,何愁学生不想写、没东西写、不知道怎么写?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是第一位的:
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外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是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五彩缤纷的图画有极大的兴趣,三年级学生手中已经拥有各种画报、儿童读物、看图作文等课外资料。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料,充分发挥它们的使用价值,来对学生进行作文前的准备训练,提高学生对作文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其次也要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处于农村学校,学生手中的资料毕竟有限,但如今网络这么发达,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因为习作与每一个单元的课文是密不可分的。而教材上的课文,不乏名家名篇,都是典范之作,诸如《荷花》、《富饶的西沙群岛》、《庐山的云雾》等等,学生在欣赏到这些课件里美丽的图片的同时,不但充实了学生的头脑,也为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也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往往喜欢做游戏,喜欢活动,尤其是充满新意的游戏。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利用迁移原理,把他们的兴趣中心引向写作,并及时加以巩固,使他们形成持久的、稳定的、广泛的而又有中心的兴趣爱好。如在三年级作文教学《我喜欢的一种游戏》时,我在上课时就先给学生们列举了几项活动,如“反面人”、“写字王”等游戏,我把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要求都做了说明。充满欢乐、笑声而又有紧张气氛的活动把学生的兴趣提到最高点,在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时,我又及时把学生的兴趣中心引导迁移:活动过程中玩得开不开心?你能不能把游戏的过程、同学们的动作、神态说一说?问题一提出,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你一言我一语地把刚才的场面描述下来。然后学生根据所描述的进行习作,这样通过活动激发了兴趣,利用兴趣迁移,克服了学生的害怕心理,学生学到了方法,提高了习作水平。
二、做好学生的写作指导
回忆我们以前的习作指导,首先老师提出作文要求,然后以一个题目为例详细指导第一步怎么写,第二步怎么写,第三步怎么写,最后让学生仿造老师所说的写。学生的习作思路完全被教师锁定,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题材、写法不新颖,学生的创造性也在这“千篇一律”中被扼杀。这样写作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多大帮助,也容易让学生养成懒惰的坏毛病。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呢?
我根据写作内容在写作前两三天或者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提出写作要求,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在生活中广泛寻找写作题材,或与家人、朋友、同学先讨论该如何写。然后采用“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自改或互改→誊写→师再点评→生再改……”的教学模式,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拟稿、自改、互改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张扬了个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将教师的指导环节融于对具体习作的点评之中,并置于学生拟稿之后。这样让教师在指导前可以通过学生初稿,了解到最真实具体的情况,而后相应采用有针对性的、具有实效的点评方案加以指导,让学生的作文越写越精彩。这样有针对性的、具体形象的习作指导,学生很容易接受,写出来的文章也各具特色
三、引导学生的知识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运用在作文教学中显得再妥帖不过了,只有拥有了充足的素材积累,学生才能够有东西可写,作文才能“有血有肉”,显得更加丰富,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知识的积累。
比如要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贴近社会生活,注重生活的积累。小学生的作文材料来源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因此,教师要树立新语文教学观,采取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游览、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欣赏画面……使小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提取素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写日记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好办法。教师要注意培养兴趣,教给方法,养成习惯。日记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要做到内容真实,勤于练笔即可。事实证明:持之以恒写日记的学生作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还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注重语言积累。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文质兼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把那些规范的生动优美的语言信息储存于儿童头脑之中,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并且在摘抄本上摘录好词好句。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大量阅读名篇佳作,既拓宽了学生视野,又使学生的写作材料不断充实。
四、注重学生的作文评价
批改作文是需要教师写上评语的,评语是否具有艺术性将直接影响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重视作文批改中的评语。写出读者的感受,让评语走近学生。还要关注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一切教育之源。语文教师看学生作文,首先是一个读者,是学生作品的分享者,其次才是知识、技能方面的指导者。以读者的眼睛去看,就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感受,写评语便是平等的交流,是跟学生的一种纸上谈心。教育要做到无痕,让评语走进学生心灵。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在你教育时,学生感觉不到你在教育。在作文批语中,有时教师尽管只是短短的一句话,或许就是点睛之笔,是爱的教育的自然流淌。采用精美的语言,让评语为学生示范。此外,给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要少一些“中心明确,用词准确,条理清晰”等抽象、空洞的评语,更不要“错别字太多,语句不通”之类直接、无情的指责,要努力做到如叙家常般的交流与谈心,乃至要言不烦、恰到好处的评价。
参考文獻:
[1]谭新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初探《湖南教育:综合版》2002 第4期
[2]魏桂申.搞好小学作文教学之思考《教育艺术》2011 第1期
关键词:小学 语文 作文 教学 兴趣 能力 环境 积累 经验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很多教师感觉作文教学确实难:学生难学,教师难教。其实是因为他们忽略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培养,有了兴趣,何愁学生不想写、没东西写、不知道怎么写?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是第一位的:
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外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是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五彩缤纷的图画有极大的兴趣,三年级学生手中已经拥有各种画报、儿童读物、看图作文等课外资料。有效利用现有的资料,充分发挥它们的使用价值,来对学生进行作文前的准备训练,提高学生对作文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其次也要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处于农村学校,学生手中的资料毕竟有限,但如今网络这么发达,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因为习作与每一个单元的课文是密不可分的。而教材上的课文,不乏名家名篇,都是典范之作,诸如《荷花》、《富饶的西沙群岛》、《庐山的云雾》等等,学生在欣赏到这些课件里美丽的图片的同时,不但充实了学生的头脑,也为习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也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往往喜欢做游戏,喜欢活动,尤其是充满新意的游戏。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利用迁移原理,把他们的兴趣中心引向写作,并及时加以巩固,使他们形成持久的、稳定的、广泛的而又有中心的兴趣爱好。如在三年级作文教学《我喜欢的一种游戏》时,我在上课时就先给学生们列举了几项活动,如“反面人”、“写字王”等游戏,我把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活动要求都做了说明。充满欢乐、笑声而又有紧张气氛的活动把学生的兴趣提到最高点,在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时,我又及时把学生的兴趣中心引导迁移:活动过程中玩得开不开心?你能不能把游戏的过程、同学们的动作、神态说一说?问题一提出,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你一言我一语地把刚才的场面描述下来。然后学生根据所描述的进行习作,这样通过活动激发了兴趣,利用兴趣迁移,克服了学生的害怕心理,学生学到了方法,提高了习作水平。
二、做好学生的写作指导
回忆我们以前的习作指导,首先老师提出作文要求,然后以一个题目为例详细指导第一步怎么写,第二步怎么写,第三步怎么写,最后让学生仿造老师所说的写。学生的习作思路完全被教师锁定,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题材、写法不新颖,学生的创造性也在这“千篇一律”中被扼杀。这样写作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多大帮助,也容易让学生养成懒惰的坏毛病。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呢?
我根据写作内容在写作前两三天或者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提出写作要求,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在生活中广泛寻找写作题材,或与家人、朋友、同学先讨论该如何写。然后采用“学生初写→师生评点习作→自改或互改→誊写→师再点评→生再改……”的教学模式,这样把习作前的观察与构思,拟稿与初步的修改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在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拟稿、自改、互改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张扬了个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将教师的指导环节融于对具体习作的点评之中,并置于学生拟稿之后。这样让教师在指导前可以通过学生初稿,了解到最真实具体的情况,而后相应采用有针对性的、具有实效的点评方案加以指导,让学生的作文越写越精彩。这样有针对性的、具体形象的习作指导,学生很容易接受,写出来的文章也各具特色
三、引导学生的知识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运用在作文教学中显得再妥帖不过了,只有拥有了充足的素材积累,学生才能够有东西可写,作文才能“有血有肉”,显得更加丰富,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知识的积累。
比如要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贴近社会生活,注重生活的积累。小学生的作文材料来源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因此,教师要树立新语文教学观,采取多种渠道引导学生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游览、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欣赏画面……使小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提取素材,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写日记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好办法。教师要注意培养兴趣,教给方法,养成习惯。日记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要做到内容真实,勤于练笔即可。事实证明:持之以恒写日记的学生作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还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注重语言积累。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文质兼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把那些规范的生动优美的语言信息储存于儿童头脑之中,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并且在摘抄本上摘录好词好句。同时,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大量阅读名篇佳作,既拓宽了学生视野,又使学生的写作材料不断充实。
四、注重学生的作文评价
批改作文是需要教师写上评语的,评语是否具有艺术性将直接影响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重视作文批改中的评语。写出读者的感受,让评语走近学生。还要关注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一切教育之源。语文教师看学生作文,首先是一个读者,是学生作品的分享者,其次才是知识、技能方面的指导者。以读者的眼睛去看,就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感受,写评语便是平等的交流,是跟学生的一种纸上谈心。教育要做到无痕,让评语走进学生心灵。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在你教育时,学生感觉不到你在教育。在作文批语中,有时教师尽管只是短短的一句话,或许就是点睛之笔,是爱的教育的自然流淌。采用精美的语言,让评语为学生示范。此外,给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要少一些“中心明确,用词准确,条理清晰”等抽象、空洞的评语,更不要“错别字太多,语句不通”之类直接、无情的指责,要努力做到如叙家常般的交流与谈心,乃至要言不烦、恰到好处的评价。
参考文獻:
[1]谭新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初探《湖南教育:综合版》2002 第4期
[2]魏桂申.搞好小学作文教学之思考《教育艺术》2011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