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的户内、户外活动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学生安全地开展各项活动。据了解,我国每年因各种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儿童死于非命,同时,非致命意外伤害也在折磨着更多的少年儿童及其父母亲友。这些安全事故以血和生命的代价一次次敲响了安全教育的警钟。中小学生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然而,当今生活环境的千变万化,社会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家庭的过多保护,使许多学生面对具体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尽管学校天天抓安全教育,老师日日讲安全教育,许多学生对安全问题往往还是“听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关键时候忘掉”。鉴于此,我们认为只有让学生拥有安全自护的钥匙——增加安全意识,培养自救自护能力,才能使学生避免伤害,健康成长。
针对当前学生安全问题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一、预防性教育,培养学生安全防护的习惯
中小学生生性好动,活动欲望强烈,如果采取限制学生的活动而达到保护其安全的目的,那么他们不但会在保护中失去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的机会,同时他们的探索精神与创造才能也会在成人的限制中日渐消失。因此,我们应一方面放飞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则应让学生对危险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和防护准备,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1.建立规则
规则作为教育手段,可以起到规范引导行为方向的作用,能保证学生的各种活动井然有序,从而避免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建构主义的道德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规则、秩序和道德情感,不是通过成人来宣讲的,不是预先确定下来然后要求幼儿去遵守的,而是在共同的活动中生成的,是在日复一日的类似的情景中不断重复、不断交叉建构的产物。因此,在学生安全自护教育中,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要求来约束学生,而要结合学生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讨论,制定规则。如发现学生上下楼梯经常发生碰撞,教师就组织学生制定出上下楼梯都靠右边走的规则;针对学生放学时的拥挤现象,制定出了分班级、按路队回家的规则(同一个方向的学生划为一个路队小组)……这些规则是师生共建的,学生们对规则有认同感,都会很乐意去遵守,即使有时忘了,同学之间则会互相提醒,共同遵守。
2.找寻危险
安全隐患不可根除,时时刻刻隐含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因此,我们应经常让学生们去发现隐藏在自己身边的危险,以提高学生对危险的预见性。我们带学生对学校的角落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找出了转弯角、水泥地、裸露的电线、楼梯、窗户玻璃下、桌椅的角、栏杆、洗手池边的湿地等处的安全隐患。教师应在寻找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各种危险隐患,以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防范。
二、有意性教育,提高学生安全自护的能力
教育学家鲁宾斯坦认为,游戏交往、学习和生活劳动是伴随儿童成长发展的三大主要活动。儿童通过活动掌握各种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发展各种能力。因此,在学生安全自护教育中,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安全自护的实际操作能力。
1.游戏活动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生动、形象地获取知识。如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遵守交通规则,学会安全地过马路,我们设计了游戏“大马路”,布置了过马路的模拟场景:在操场上画出了大马路、人行道、斑马线、制作了红绿灯,让幼儿模拟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我们还让学生在“方便的电话”游戏中巩固了对“110”“119”“120”等特殊电话号码的认识;在“火场脱险”游戏中,学生们通过“着火”情景模拟演练,懂得了如何求援,练习了一些基本的逃生动作或自救技能,如假装滚灭身上的火苗、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用毛巾捂住口鼻等。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在这样的游戏情景中提高自我保护技能。
2.学习活动
对学生安全自护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危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面对危险。我们经常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渗透安全自保的内容,通过设定的事件和设定的情景让幼儿体验某些突发事件,从而获得有益的应对经验。在校本教材《不跟陌生人说话》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产懂得了怎样应对陌生人的诱骗;在《调皮鬼蛋蛋》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明白了怎样安全地玩耍;在《小宝找妈妈》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知道了和父母走失后该怎么办……这种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学习情景中,使学生的自护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高。
3.生活活动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同样,生活是学生安全自护教育实施必不可少的现实背景,学生们除了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习得。因此我们将把学生的安全自护教育结合到学生的生活活动中,适时随机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如开学初,二(2)班一名小朋友因走路太猛,不小心碰到了课桌,鼻子流血了。这时好多学生围上来观看,有的害怕,有的惊呼,教师一边安抚,一边帮学生止血,随即就引导他们讲讲这名学生为什么会摔跤,应该怎样做就不会受伤?鼻子出血了怎么办?通过讨论,同学们知道了平时走路要慢慢的,眼睛看清前面,不东张西望,如果不小心摔倒了要用手撑住身体,尽量使头部不着地、不碰到硬的物体等。这样可以使学生们从身边看到听到的事件中,掌握一些力所能及的安全自护的方法。
4.文艺活动
唱歌、跳舞等文艺活动能让中小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精彩,是中小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之一,也是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项目。利用这一平台,我们将文艺活动和安全教育有效结合起来,编写了一首“安全教育七字歌”:生食腐食不能沾,暴饮暴食有弊端。手持利器有隐患,危险游戏不准玩。互相谦让心地宽,课间文明不追赶。集会守纪心要专,解散队伍不争先。路队整齐向前看,马路有车不横穿。吹风檐下不能玩,学校栏杆不准翻。人人都来讲安全,争当安全小模范。这样,同学们既享受了歌谣的乐趣,又从中明白了许多自救自护的知识。
三、互动性教育,扩展学生自护教育的空间
学生的安全自护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及教师的任务,家长应在培养学生安全自护能力的过程中共同担负起教育的责任,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因此,我们除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外,还积极指导学生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家校互动交流效应。
1.放飞学生
较多的学生至今仍被学生家长过度保护着,因此我们应要求学生转变观念,在关注学生、保护学生的同时,教给学生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自我保护的能力。彻底改变“以保代教”的观念,不因噎废食,束缚学生好动、好奇、好探索、好冒险的天性;也不应害怕孩子出事故,对孩子管头管脚,让孩子处于被动的地位。要放飞学生,让他们在摸、爬、滚、打中养成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2.重视教育
我们要求家长通过日常随机设置主题困难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自护教育。如做饭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火除了可以做饭,还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照明、取暖等,但火也很容易给人们带来危险,如火灾,让他们不要玩火;带领孩子到河边时,不妨告诉他们,虽然小河里有可爱的小鱼小虾,但是绝对不能去捉,让他们知道小朋友一个人跑到河边的危险性等。我们还请家长设置父母出门在外时陌生人敲门、逛超市和父母走失等情景,让学生的自护能力在“实战”练习中得到提高。
当然,对学生进行安全自护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单方面的教育,只有大家坚持不懈、共同担负起学生安全教育的重任,学生们才会拥有自护的钥匙,健康快乐地成长。
针对当前学生安全问题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一、预防性教育,培养学生安全防护的习惯
中小学生生性好动,活动欲望强烈,如果采取限制学生的活动而达到保护其安全的目的,那么他们不但会在保护中失去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的机会,同时他们的探索精神与创造才能也会在成人的限制中日渐消失。因此,我们应一方面放飞学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则应让学生对危险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和防护准备,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1.建立规则
规则作为教育手段,可以起到规范引导行为方向的作用,能保证学生的各种活动井然有序,从而避免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建构主义的道德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规则、秩序和道德情感,不是通过成人来宣讲的,不是预先确定下来然后要求幼儿去遵守的,而是在共同的活动中生成的,是在日复一日的类似的情景中不断重复、不断交叉建构的产物。因此,在学生安全自护教育中,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要求来约束学生,而要结合学生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讨论,制定规则。如发现学生上下楼梯经常发生碰撞,教师就组织学生制定出上下楼梯都靠右边走的规则;针对学生放学时的拥挤现象,制定出了分班级、按路队回家的规则(同一个方向的学生划为一个路队小组)……这些规则是师生共建的,学生们对规则有认同感,都会很乐意去遵守,即使有时忘了,同学之间则会互相提醒,共同遵守。
2.找寻危险
安全隐患不可根除,时时刻刻隐含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因此,我们应经常让学生们去发现隐藏在自己身边的危险,以提高学生对危险的预见性。我们带学生对学校的角落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找出了转弯角、水泥地、裸露的电线、楼梯、窗户玻璃下、桌椅的角、栏杆、洗手池边的湿地等处的安全隐患。教师应在寻找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各种危险隐患,以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我防范。
二、有意性教育,提高学生安全自护的能力
教育学家鲁宾斯坦认为,游戏交往、学习和生活劳动是伴随儿童成长发展的三大主要活动。儿童通过活动掌握各种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发展各种能力。因此,在学生安全自护教育中,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安全自护的实际操作能力。
1.游戏活动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学生可以直观、生动、形象地获取知识。如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遵守交通规则,学会安全地过马路,我们设计了游戏“大马路”,布置了过马路的模拟场景:在操场上画出了大马路、人行道、斑马线、制作了红绿灯,让幼儿模拟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我们还让学生在“方便的电话”游戏中巩固了对“110”“119”“120”等特殊电话号码的认识;在“火场脱险”游戏中,学生们通过“着火”情景模拟演练,懂得了如何求援,练习了一些基本的逃生动作或自救技能,如假装滚灭身上的火苗、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用毛巾捂住口鼻等。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在这样的游戏情景中提高自我保护技能。
2.学习活动
对学生安全自护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危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面对危险。我们经常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渗透安全自保的内容,通过设定的事件和设定的情景让幼儿体验某些突发事件,从而获得有益的应对经验。在校本教材《不跟陌生人说话》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产懂得了怎样应对陌生人的诱骗;在《调皮鬼蛋蛋》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明白了怎样安全地玩耍;在《小宝找妈妈》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知道了和父母走失后该怎么办……这种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学习情景中,使学生的自护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高。
3.生活活动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同样,生活是学生安全自护教育实施必不可少的现实背景,学生们除了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习得。因此我们将把学生的安全自护教育结合到学生的生活活动中,适时随机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如开学初,二(2)班一名小朋友因走路太猛,不小心碰到了课桌,鼻子流血了。这时好多学生围上来观看,有的害怕,有的惊呼,教师一边安抚,一边帮学生止血,随即就引导他们讲讲这名学生为什么会摔跤,应该怎样做就不会受伤?鼻子出血了怎么办?通过讨论,同学们知道了平时走路要慢慢的,眼睛看清前面,不东张西望,如果不小心摔倒了要用手撑住身体,尽量使头部不着地、不碰到硬的物体等。这样可以使学生们从身边看到听到的事件中,掌握一些力所能及的安全自护的方法。
4.文艺活动
唱歌、跳舞等文艺活动能让中小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精彩,是中小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之一,也是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项目。利用这一平台,我们将文艺活动和安全教育有效结合起来,编写了一首“安全教育七字歌”:生食腐食不能沾,暴饮暴食有弊端。手持利器有隐患,危险游戏不准玩。互相谦让心地宽,课间文明不追赶。集会守纪心要专,解散队伍不争先。路队整齐向前看,马路有车不横穿。吹风檐下不能玩,学校栏杆不准翻。人人都来讲安全,争当安全小模范。这样,同学们既享受了歌谣的乐趣,又从中明白了许多自救自护的知识。
三、互动性教育,扩展学生自护教育的空间
学生的安全自护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及教师的任务,家长应在培养学生安全自护能力的过程中共同担负起教育的责任,进行一致性的教育。因此,我们除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外,还积极指导学生家长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家校互动交流效应。
1.放飞学生
较多的学生至今仍被学生家长过度保护着,因此我们应要求学生转变观念,在关注学生、保护学生的同时,教给学生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自我保护的能力。彻底改变“以保代教”的观念,不因噎废食,束缚学生好动、好奇、好探索、好冒险的天性;也不应害怕孩子出事故,对孩子管头管脚,让孩子处于被动的地位。要放飞学生,让他们在摸、爬、滚、打中养成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2.重视教育
我们要求家长通过日常随机设置主题困难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自护教育。如做饭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火除了可以做饭,还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照明、取暖等,但火也很容易给人们带来危险,如火灾,让他们不要玩火;带领孩子到河边时,不妨告诉他们,虽然小河里有可爱的小鱼小虾,但是绝对不能去捉,让他们知道小朋友一个人跑到河边的危险性等。我们还请家长设置父母出门在外时陌生人敲门、逛超市和父母走失等情景,让学生的自护能力在“实战”练习中得到提高。
当然,对学生进行安全自护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单方面的教育,只有大家坚持不懈、共同担负起学生安全教育的重任,学生们才会拥有自护的钥匙,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