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记忆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panphil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糖“打”出来
  “打糖”是麦芽糖的一种,和打糍粑(年糕)一样,都是为过年准备的年货。这些事情都在腊月完成,据说用腊水熬出的打糖味道更甜,也更经留,不容易溶化。
  “我20多岁的时候,父亲就开始教我打糖,现在我都60岁了。”打了30多年糖的福建武夷山吴屯乡后乾村村民占希财,是占家“打糖”的第五代传人了。
  “打糖”是武夷山年货之一,糖里面包裹着花生、芝麻,一口咬下去,满嘴尽是香甜。对于打糖,占希财是再熟悉不过的,他告诉记者“打糖”的六步曲。第一步,发芽。先将小麦浸泡后让其发芽到三四厘米长。每天要将小麦过水两次,大约六天后才可以使用。第二步,发酵。把洗好的糯米倒进锅里焖熟并与切碎的麦芽搅拌均匀,让它发酵3个小时~4个小时。第三步,熬煮。发酵结束后,取出汁液进行熬煮,用大火熬煮7个小时~8个小时。熬煮时用棍子不停地搅动,当熬煮的糖可以挂住停留3秒~5秒不掉下来,麦芽糖就煮好了。第四步,打糖。打糖必须用上两根木棒,把琥珀色的糖块拉至银白色。第五步,加料。打好的糖放在铺了米粉的桌子上,压成长条形之后加入花生、芝麻,再包裹起来搓成长条。第六步,剪糖。把搓好的长条用大剪子剪成一粒粒小的糖果。
  “打糖”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拉糖,拉糖可是一件重体力活,一团糖足有10多斤,加上很黏,要拉好必定要付出体力。现在,占希财都是和儿子两人轮番上阵拉糖。占希财说,他最高兴的就是看到儿子肯学打糖。“人老啦,没有从前有力气了,现在得教会儿子打糖。他是第六代,以后还得有第七代、第八代。”
  年货里的芝麻香
  芝麻片是武夷山过年必备的小吃之一,过新年前的一个月,武夷山农村的很多户人家就会开始做芝麻片,大街小巷也都会看到卖芝麻片的小摊。
  做芝麻片的材料有糯米、黑芝麻、花生、麦芽糖。首先,在冬天最冷的几天,将浸泡了十几个小时的糯米,上锅蒸熟后放在室外冷冻,制作成冻米;其次,按一定的比例将炒熟的黑芝麻、花生和冻米混合在一起;再其次,便是熬糖,将大块的麦芽糖放入锅内,小火熬制粘稠。
  “芝麻片我都做了30多年,每年都要做上百来斤的。”55岁的武夷山洋庄乡四渡村伞街自然村村民林玉英边用锅铲搅动着糖水边对我们说,“煮糖水啊要慢慢煮,要不停地搅还要用小火,要不然一不小心就煮焦了哦,不过这个煮糖水,我有个土办法。”这时候林玉英舀了一瓢冷水,把一小勺糖汁迅速放进水里,“能很快冻成糖块,还有点软软的,糖就可以啦。”
  糖汁煮好了之后,把之前混合好的黑芝麻、花生和冻米全部倒进锅里,快速地搅动,让糖汁和黑芝麻、花生、冻米充分融合后倒在木板上,趁热滚压成型后便开始切片。“切片一定要趁热,要不然冷了就切不动啦;等芝麻片放凉了,放到的箱子里装好,明天就可以去街上卖咯。”林玉英笑呵呵地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不会制作芝麻片,他们也不学芝麻片制作,芝麻片制作这一传统技艺将渐渐失去。
  “药引”土榨板糖
  “老祖宗传下的东西不能丢,我们做的板糖是可以当药引子的,吃了对身体很有好处,现在一起榨糖的多是村里的邻居以及亲朋好友。”在福建南平市浦城县莲塘镇山桥村,现年60岁的板糖制作传人祖菊孙说,他已经做了40年的板糖,如今还在用祖上的传统技艺制糖。
  祖菊孙说,当地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语“一靠糖,二靠树”,糖指的就是产于当地的板糖,树指的是浦城的丹桂树。山桥村的土质适合甘蔗生长,当地产的甘蔗含糖量高,制作出的板糖质量高。板糖的制作在当地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祖菊孙向记者介绍了制糖的整个流程。他说,先要到地里挑选榨糖的原料蔗糖,然后将选好的蔗糖放到榨汁机里榨汁,并将榨好的蔗糖汁液倒入锅里煮。这个环节要适量添柴把握好火候,还要用大勺子搅拌均匀,糖蔗原汁的熬煮要10个小时左右才能完成。最后,将熬好的糖汁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木质模板里,放到干燥通风处晾干,板糖便制作完成。
  祖菊孙说,他现在只种一亩糖蔗,可榨出500多公斤板糖,每500公斤板糖在市场上卖1万元,山桥村村民种植蔗糖的面积在逐年减少,现在只有种植几十亩,已经远远不如历史上制糖鼎盛时期的几千亩。如今,市场用红粉糖加工成的板糖占很大的比重,且价格低廉。手工作坊制作的板糖不仅耗时长,还需要大量的人力,且产量不高,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据了解,山桥村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种植蔗糖的都是留守老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浦城板糖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其他文献
地名长乐,居者安之”,长乐市地处东海之滨,闽江南岸,早在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从长乐启航,庞大的舟师犁开了万顷碧波,多少吴航儿女随舟而行,把经商的理念融进激情奔流的血管。  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长乐县商会成立,长乐人依靠商会组织,兴办起鞋业、布商业、渔货业、杂货业、碾米业、金银业、杉木业等行业协会,开辟河下街、潭头、营前、玉田、首占等码头通往福州、南平、浙江省沿海各地。  长乐乡贤 情系故土
期刊
长乐市委书记王绍知指出,长乐作为福州新区的核心区和主攻方向,要着眼于快成规模、快出成效,全力推动“数字福建”产业园、临空经济区、瀛洲炎山片区、海湾新城、首占营前新区、鹤上综合物流园区、松下港区等七大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这七大重点区域,宛如点缀在长乐这块沃土上的璀璨明珠,极大地提升了城镇化水平,也改善了城市形象,更加开放、美丽、和谐、幸福的滨海新城逐渐形成。  同时,长乐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大农业发展
期刊
在缅甸曼德勒市南部的阿马拉布拉市,当地居民、僧人、孩童、旅客都从这种柚木做的桥上走过。
期刊
长乐市委、市政府将2013年确定为城镇化建设启动年,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目前,长乐市18个乡镇(街道)都已全面启动城镇化建设,其中有两个乡镇分别被列为省、福州市级示范点。  在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推动统筹发展的同时,长乐市加强中心镇建设,并以江田、古槐、金峰、漳港、文武砂等5个镇(街道)作为全市城镇化建设试点示范,构建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努力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
期刊
相传,光饼是明朝嘉靖年间,戚继光在福建、浙江一带抗倭时发明的,用作日常补给的干粮。后来,人们为纪念戚继光抗倭,就称小饼为“光饼”,称大饼为“征东饼”。  在福州,人们通常把饼面没有芝麻的叫“光饼”,有芝麻的叫“福清饼”。但在距福州60公里的福清市,人们则把饼面有芝麻的叫“光饼”。要论“津津有味”,比较起来,还是福清人做的光饼略胜一筹。福州人做光饼,从前一向用木炭烘炉,现在为图省事,多半改用电烘箱烤
期刊
糍粑也称年糕,在过年的时候制作食用,过年前制作糍粑是福建乡村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糍粑由糯米蒸熟,再通过特质石材凹槽冲打而成,手工打糍粑很费力,但是做出来的糍粑柔软细腻,味道极佳。  1:在福建武夷山,外国游客被当地传统小吃制作——打糍粑所吸引,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2:糍粑,是用优质糯米经水泡后,放进饭甑蒸熟后倒进石臼,一人用木杵舂,一人翻动,一上一下地“打”,直舂到米饭粘稠如泥状,挑起不断为
期刊
在看过Will Burrard-Lucas的作品之前,别说你看过真正的野生动物摄影作品。来自英国的Will及Matt捕捉到动物们自然栖息的模样。当然,这并非这对兄弟伪装做得太好,而是他们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拍到不同以往的生态视角,让人不由得感叹:“原来野生动物可以这样拍!”  提起野生动物拍摄,一般人会立刻联想到各路长枪大炮,超远距离摄影几乎成了野生动物摄影的代名词。想想也不难理解,远距离拍摄一方面不
期刊
闽西八大干是闽西地区有风味特色的八种干制食品,除了宁化老鼠干外,还包括连城地瓜干、武平猪胆干、明溪肉脯干、上杭萝卜干、永定菜干、清流笋干及长汀豆腐干。  长汀豆腐干  长汀豆腐干始于唐朝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豆腐食品营养丰富,老幼皆宜,已成为我国人民的家常美肴。“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这是瞿秋白在长汀狱中所写《多余的话》中的最后一句。瞿秋白对豆腐的赞语,与他在狱中
期刊
“汀州(闽西)八大干”是闻名海内外的客家传统风味,其中“宁化老鼠干”最具传奇色彩,一直是海内外客家人热衷的佳肴。每年冬季,是福建宁化农民捕鼠、制作客家人传统风味“老鼠干”的最好时机,记者特意赴福建宁化县,一探究竟。  捕鼠靠一双“火眼金睛”  据说,每年的10月下旬立冬到12月冬至期间是捕鼠旺季。福建省宁化县城郊乡连屋村双茶亭自然村农民张运辉,乐此不彼地操起了捕捉田鼠、山鼠的秋后增收活计。  张运
期刊
万物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文化亦是如此。近年来,从文化场馆的投入兴建到文化活动的策划举办,长乐市多方引导、广泛发动全社会参与,从而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场馆等基础设施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辐射带动农村文化建设,促进了城乡和谐发展,谱写了一曲以文化涵养发展的精彩乐章。  文化硬件设施惠民  近年来,长乐市新建了60多座公共文化场馆、200多个文化主题公园。市人民会堂、市博物馆、金源科技大厦、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