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2年12月19日,美国“阿波罗17号”宇宙飞船溅落太平洋,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后一艘登月载人飞船。当时的登月行动指令长说“再过一段时间才会回来,但我相信不会太久”,然而,已跨越了45年,人类为何再也没有重返月球?
各种猜想与“外星文明”有关
在之后的40多年时间里,人类的科学技术已经大踏步前进,美国人却一次也不去月球了。究竟是为何原因,各种猜想纷纷出炉,而所有的猜想都是围绕“外星文明”的。
第一个版本是关于“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的。最经典的一种说法是:阿姆斯特朗在自传里表示,在1969年进行完月球漫步,于月球返回地球的途中,他真实地感受到有外星文明在注视着自己,并表示自己的队友都看见了在眼前突然消失的不明飞行物。
有人透露,早在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那一刻的前6小时,“阿波罗11号”的登月艇“老鹰号”其实就已经着陆了,同舱的另一名宇航员艾德林曾目击不明光源,他还因此崩溃大喊:“看到突然消失的不明物体!”关于这个说法,到目前没有任何官方证据证明。
第二个版本是关于“阿波罗18号”的。在这个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深深相信——其实“阿波罗17号”之后,美国还进行过一次登月,那就是“阿波罗18号”。
按照他们的说法,1974年12月,美国发射了“阿波罗18号”,不仅发射了,而且还顺利登陆了月球,只是在月球上遭遇了神秘的“外星文明”。
當然,关于“阿波罗18号”的说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给予了大量的驳斥。其中一个例证是,“阿波罗17号”上的科学家哈里森·施密特原来就是计划跟随“阿波罗18号”登月的,但“阿波罗18号”任务被取消,所以他就只能登上“阿波罗17号”了。
第三个版本还是来自美国宇航员。在“阿波罗”探月过程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当时两名宇航员回到指令舱后,登月舱突然失控坠毁在月球表面,设置在离坠落点72公里处的地震记录仪,记录到了持续15分钟的震荡声,这种声音犹如一口大钟和大锣鼓所发出的声响。而在“阿波罗12号”探月时,碰撞月球所发出的回声还持续了4小时——如果月球是实心的,这种声音只能持续一分钟左右。
此外,科学家在月球上还发现了有类似地震那样的月震。月震的震级很弱,最大的月震也只相当于地震的一二级,但震动持续时间却很长。所有这一切似乎证明了“月球是空心的”。但现在已经有不少科学家指出:月震持续时间比地震长,原因在于月球上没有水和表面松散的沉积层,正是由于水和松散沉积层对地震有一定的吸收作用,才使地震波很快衰减。有的科学家还认为,月球的内部结构与地球完全相同,是由月核、月幔及月壳组成,而并非空心的。
第四个版本来自美国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苏联。瑞典曾有科学杂志报道说早在1964年,苏联发射的“月球9号”探测器就在月球背面拍到了“一个飞碟基地和由形状奇特的高大建筑物组成的城市”。
1968年12月25日,当“阿波罗8号”飞船载着指令长弗拉克·鲍曼及两名助手进入月球背面用肉眼探察时,据说也曾发现飞碟降落。比起苏联的发现,更让人怀疑的是,苏联的探月工程居然几乎和美国同时中止。这两个国家当初都叫嚷着要进行“太空竞争”,一个率先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和探测器月球着陆,另一个实现了载人登月。然后,两个国家忽然都停止了登月计划。
于是难免有这样一种说法:美国和苏联都受到了“外星文明”的警告。不过,更令人信服的说法是——至少苏联方面确实是在后期被美国拖垮了,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上,就是迈不过最后这道载人登月的门槛,和“外星文明”的警告没有什么关系。
美国停止探月工程的真实原因
那么真正让美国停止探月工程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目前比较可信的说法,还是时代的变迁,使得美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先看当时为什么登月,为什么能登月。
首先,是政治环境逼出来的。20世纪60到70年代初期,是“美苏太空争霸”的高潮时期,苏联人要面子,美国人也要面子。1966年,美国宇航局获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政府预算拨款,这笔拨款占到当年美国联邦政府预算开支总额的4.5%,合计59.33亿美元(大约相当于今天的430亿美元)。
有了大把的钱,才能办好登月的事。其次,政治环境需要美国争气,经济环境也给了美国底气。1961年,“阿波罗计划”获得了批准。当时,美国正处于西方经济学家公认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从1961年的5000多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000多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接近18%的速度增长。1970年的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0%,钢产量的25%。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个人。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
这样经济的底气,也让美国宇航局有资格获得那么多的预算。
再看为什么现在不登月了。第一,政治意义大减。“冷战”结束了,对手崩溃了,美国的登月计划意义就减小了许多。据说到了“阿波罗”15、16、17号的时候,发射直播不是每个人都有兴趣看了。
第二,还是经济。从1973年的“石油危机”开始后,美国的经济就再也没有回到过“黄金时代”,美国宇航局的预算开始逐年减少,根本无力支撑起登月那么庞大的计划了。
据统计,当时“土星五号”火箭发射13次,总共花了65亿美元,平均每次5亿美元。总耗费相当于现在的1500亿美元,每次仅发射就耗费115亿美元(可以造一艘超级航母)。
2001至2014财年,美国在反恐上耗费的预算是1.6万亿美元,这也是一个侧面原因。
第三,还是要看经济投资回报比。如果耗费巨大,但有回报,也可以接受。但从目前来看,登月的耗费成本实在太大,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获得经济回报。所以曾有人说,如果现在人类具备了月球开发和居住能力,谁先上去就立刻能瓜分月球地盘开始殖民,瞬间就会有10个以上的国家拥有登月能力。
基于此,美国宇航局的重心发生了转变——他们不是不再探索太空了,而是抢在苏联人之前出完风头之后,就换方向了:在有限的预算里,美国宇航局把投入的重点转向了天空实验室、航天飞机研发以及大量的无人探测器和卫星。
人类还会重登月球吗
那么,人类还会重新登上月球吗?其实每个人都相信,答案是肯定的。
正如“阿波罗17号”的指挥长尤金·塞尔南曾说过的一段话:“我们即将从陶拉斯-利特罗地区离开月球,正如我们从这里踏上月球。上帝保佑,我们将会回到这里,带着所有人类的和平与希望。”“我相信不会太久”。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玛丽·尤肯达修女1970年写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恩斯特·斯图林格博士的那封信,以及博士那封著名的回信。
在信中,修女问:“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你们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
而博士的那封回信列举了很多太空项目在民生科技上的应用和提升(当时的数据是每年有1000项技术用于民生),其实我们现在熟悉的红外线耳温枪(原来是用来测量星球温度的)、人造假肢、婴儿食品、冷冻脱水蔬菜等,都是因太空探索诞生的发明和应用。
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博士回信中的最后一段:“太空探索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它还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挑战和进取精神,以及面对严峻现实问题时依然乐观自信的心态。”
太空探索让人类知道了自己的渺小,知道了地球家园的可贵,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渴望。所以,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永远不会止步。
(《历史的温度》张玮/著,中信出版社)
各种猜想与“外星文明”有关
在之后的40多年时间里,人类的科学技术已经大踏步前进,美国人却一次也不去月球了。究竟是为何原因,各种猜想纷纷出炉,而所有的猜想都是围绕“外星文明”的。
第一个版本是关于“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的。最经典的一种说法是:阿姆斯特朗在自传里表示,在1969年进行完月球漫步,于月球返回地球的途中,他真实地感受到有外星文明在注视着自己,并表示自己的队友都看见了在眼前突然消失的不明飞行物。
有人透露,早在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那一刻的前6小时,“阿波罗11号”的登月艇“老鹰号”其实就已经着陆了,同舱的另一名宇航员艾德林曾目击不明光源,他还因此崩溃大喊:“看到突然消失的不明物体!”关于这个说法,到目前没有任何官方证据证明。
第二个版本是关于“阿波罗18号”的。在这个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深深相信——其实“阿波罗17号”之后,美国还进行过一次登月,那就是“阿波罗18号”。
按照他们的说法,1974年12月,美国发射了“阿波罗18号”,不仅发射了,而且还顺利登陆了月球,只是在月球上遭遇了神秘的“外星文明”。
當然,关于“阿波罗18号”的说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给予了大量的驳斥。其中一个例证是,“阿波罗17号”上的科学家哈里森·施密特原来就是计划跟随“阿波罗18号”登月的,但“阿波罗18号”任务被取消,所以他就只能登上“阿波罗17号”了。
第三个版本还是来自美国宇航员。在“阿波罗”探月过程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当时两名宇航员回到指令舱后,登月舱突然失控坠毁在月球表面,设置在离坠落点72公里处的地震记录仪,记录到了持续15分钟的震荡声,这种声音犹如一口大钟和大锣鼓所发出的声响。而在“阿波罗12号”探月时,碰撞月球所发出的回声还持续了4小时——如果月球是实心的,这种声音只能持续一分钟左右。
此外,科学家在月球上还发现了有类似地震那样的月震。月震的震级很弱,最大的月震也只相当于地震的一二级,但震动持续时间却很长。所有这一切似乎证明了“月球是空心的”。但现在已经有不少科学家指出:月震持续时间比地震长,原因在于月球上没有水和表面松散的沉积层,正是由于水和松散沉积层对地震有一定的吸收作用,才使地震波很快衰减。有的科学家还认为,月球的内部结构与地球完全相同,是由月核、月幔及月壳组成,而并非空心的。
第四个版本来自美国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苏联。瑞典曾有科学杂志报道说早在1964年,苏联发射的“月球9号”探测器就在月球背面拍到了“一个飞碟基地和由形状奇特的高大建筑物组成的城市”。
1968年12月25日,当“阿波罗8号”飞船载着指令长弗拉克·鲍曼及两名助手进入月球背面用肉眼探察时,据说也曾发现飞碟降落。比起苏联的发现,更让人怀疑的是,苏联的探月工程居然几乎和美国同时中止。这两个国家当初都叫嚷着要进行“太空竞争”,一个率先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和探测器月球着陆,另一个实现了载人登月。然后,两个国家忽然都停止了登月计划。
于是难免有这样一种说法:美国和苏联都受到了“外星文明”的警告。不过,更令人信服的说法是——至少苏联方面确实是在后期被美国拖垮了,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上,就是迈不过最后这道载人登月的门槛,和“外星文明”的警告没有什么关系。
美国停止探月工程的真实原因
那么真正让美国停止探月工程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目前比较可信的说法,还是时代的变迁,使得美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先看当时为什么登月,为什么能登月。
首先,是政治环境逼出来的。20世纪60到70年代初期,是“美苏太空争霸”的高潮时期,苏联人要面子,美国人也要面子。1966年,美国宇航局获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政府预算拨款,这笔拨款占到当年美国联邦政府预算开支总额的4.5%,合计59.33亿美元(大约相当于今天的430亿美元)。
有了大把的钱,才能办好登月的事。其次,政治环境需要美国争气,经济环境也给了美国底气。1961年,“阿波罗计划”获得了批准。当时,美国正处于西方经济学家公认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从1961年的5000多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000多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接近18%的速度增长。1970年的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0%,钢产量的25%。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个人。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
这样经济的底气,也让美国宇航局有资格获得那么多的预算。
再看为什么现在不登月了。第一,政治意义大减。“冷战”结束了,对手崩溃了,美国的登月计划意义就减小了许多。据说到了“阿波罗”15、16、17号的时候,发射直播不是每个人都有兴趣看了。
第二,还是经济。从1973年的“石油危机”开始后,美国的经济就再也没有回到过“黄金时代”,美国宇航局的预算开始逐年减少,根本无力支撑起登月那么庞大的计划了。
据统计,当时“土星五号”火箭发射13次,总共花了65亿美元,平均每次5亿美元。总耗费相当于现在的1500亿美元,每次仅发射就耗费115亿美元(可以造一艘超级航母)。
2001至2014财年,美国在反恐上耗费的预算是1.6万亿美元,这也是一个侧面原因。
第三,还是要看经济投资回报比。如果耗费巨大,但有回报,也可以接受。但从目前来看,登月的耗费成本实在太大,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获得经济回报。所以曾有人说,如果现在人类具备了月球开发和居住能力,谁先上去就立刻能瓜分月球地盘开始殖民,瞬间就会有10个以上的国家拥有登月能力。
基于此,美国宇航局的重心发生了转变——他们不是不再探索太空了,而是抢在苏联人之前出完风头之后,就换方向了:在有限的预算里,美国宇航局把投入的重点转向了天空实验室、航天飞机研发以及大量的无人探测器和卫星。
人类还会重登月球吗
那么,人类还会重新登上月球吗?其实每个人都相信,答案是肯定的。
正如“阿波罗17号”的指挥长尤金·塞尔南曾说过的一段话:“我们即将从陶拉斯-利特罗地区离开月球,正如我们从这里踏上月球。上帝保佑,我们将会回到这里,带着所有人类的和平与希望。”“我相信不会太久”。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玛丽·尤肯达修女1970年写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恩斯特·斯图林格博士的那封信,以及博士那封著名的回信。
在信中,修女问:“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你们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
而博士的那封回信列举了很多太空项目在民生科技上的应用和提升(当时的数据是每年有1000项技术用于民生),其实我们现在熟悉的红外线耳温枪(原来是用来测量星球温度的)、人造假肢、婴儿食品、冷冻脱水蔬菜等,都是因太空探索诞生的发明和应用。
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博士回信中的最后一段:“太空探索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它还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挑战和进取精神,以及面对严峻现实问题时依然乐观自信的心态。”
太空探索让人类知道了自己的渺小,知道了地球家园的可贵,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渴望。所以,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永远不会止步。
(《历史的温度》张玮/著,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