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峰,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诗人,画家。现工作、生活于河南商丘。出版作品有《当代中国油画(河南卷)·李峰》《速写研读》等。策划展览有“抽象之相——2018中国商丘抽象艺术国际邀请展”“本色·共在——2017商丘油画新艺术计划”等。
许多艺术家热衷于描绘精神废墟的场景,就这点来说,李峰并不时髦。但在他的系列创作中,我们更多地看到这样一种宣言:艺术并不能挽救这个世界,但是可以让世界看起来更值得挽救。
“意义的崩塌”与“图像的创新”是今天许多画家成功的新捷径。对李峰而言,他的作品并没有刻意的“图像上的创新”,也没有太多“个人风格的追求”,甚至并没有“相对固定”的语言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家如何面对这个时代做出自己的反应、如何“成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比“创作了什么”更重要。李峰通过诗意的栖息、个人空间秩序的构建、对诗歌与绘画语言的探索,构建了一个既有个人化情感又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场域。
我们在李峰的作品中看到艺术家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例如《江湖》《可能的困境》中所描绘的冷峻又荒谬的社会景观。我们也在作品中觉察出艺术家在这一时代中的自我定位,《封闭的窗》予人封闭感,《想念》中的灯光营造了疏离感,艺术家似乎把自己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我们同时可以看到艺术家以什么样的姿态栖居在当下,《我总是一个人独自难过》、装置绘画“私密空间”系列中,个人意志与时代潮流是在对抗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能通过作品看到艺术让人的观念变得更加复杂、感受更加细腻。
李峰在作品中构建了私密的空间,营造了疏离的情感氛围,但是并没有走向纯粹的个人化,其作品流露的观念有着普遍意义,同时这种普遍性又是超越当代的,我们在任何时代都可能面临着日常生活的腐蚀,却期待着诗意的栖息。
作为一个诗人与画家,李峰作品中人的价值就体现在如何面对社会的异化、权力的压制,人的主体性就体现在如何与社会中劣质文化抗争、决裂。
我们在李峰的作品中看到浪漫的反抗。当观者在其作品的无边际的寂寥中被淹没时,我们知道那是艺术家对信息时代中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茧房”与“孤岛”的表现。李峰作品中人的挣扎与宣泄,影射了科技造就的新媒体与新的传播平台并没有让人获得更大的解放。作品中阴冷的建筑体把人围困,反映的是在现实中人成为社会生产与商业时代的庞大体系中的一个零部件。
李峰十分注重对日常生活的画面塑造。他的作品既没有对宏大叙事的解构,也没有历史性、纪念碑式的景物和奇诡瑰丽的景观,从普通人物到楼宇建筑,作品中几乎全是那些平凡、琐碎甚至有些无聊的生活场景。“日常生活”是社会秩序的根本,同时也是束缚我们精神与规训我们肉身的重复行为。作为社会人,我们需要学习与遵从传统的习俗、经验、常识,这些重复性的实践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塑造着我们的人格与行为。
李峰描绘的日常生活没有节庆狂欢,因为不需要在比日常生活更热烈的节庆狂欢中获得生机与勇气,也没有视觉的奇观,因为奇观是由技术与资本塑造的。李峰通过描绘一种凋零、废墟化、诗性、浪漫主义的日常生活,试图超越被权力与资本所定义的世俗日常对我们的压抑与异化。艺术家把审美理想与日常生活景致结合起来,把人们从工具理性与资本权力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批判日常生活的同时,也通过另一个空间的塑造来完成一种救赎。
当李峰把这些日常生活描绘出来的时候,事实上就是在尝试摆脱此种无聊刻板生活对我们的异化。当日常生活成为审美对象,过于“理性”的生活、平庸而单调的生活或者被规训的生活都是不值得过的。李峰试图通过展现日常生活的场景来重塑日常生活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之外,李峰还在作品中塑造了空间的概念。李峰的作品指向的是空间的文化意义、空间对人的塑造、空间的生产力。在“手机屏幕”系列中,虚拟的新媒体空间让世界变得扁平化,看似缤纷多姿的空间与其说表现了平等与多元化,不如说凸显了等级制与消费主义,新媒体塑造的空间并没有如我们想象中那样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潛在真相。《万达广场》《手提袋》是一个商业资本营造出来的空间,梦幻、精致的空间掩盖了生活的不堪,也给人们提供了理想生活的典范,千篇一律的商业空间也在提示着我们全球化与消费主义之下审美的单一与单薄。《想念》中的灯光把昏暗、温暖的房间切割得支离破碎,缺位的主人的肉身与精神都无处安放。《封闭的窗》《白沙发》等作品中频频出现的冰冷的建筑体,塑造了一个冷漠、僵化、空洞的空间。
如果说空间由各种权力塑造,李峰其实也在尝试争取塑造空间的权力。他试图在作品中解放被异化的空间,而作品中营造出来的“私人空间”,则成为诗意栖居的最后场所。
李峰未必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艺术家,一如他的诗句所言“不再像一个画家那样辛苦”,他只是在努力完成作为一个人的使命。◆
许多艺术家热衷于描绘精神废墟的场景,就这点来说,李峰并不时髦。但在他的系列创作中,我们更多地看到这样一种宣言:艺术并不能挽救这个世界,但是可以让世界看起来更值得挽救。
“意义的崩塌”与“图像的创新”是今天许多画家成功的新捷径。对李峰而言,他的作品并没有刻意的“图像上的创新”,也没有太多“个人风格的追求”,甚至并没有“相对固定”的语言形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家如何面对这个时代做出自己的反应、如何“成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比“创作了什么”更重要。李峰通过诗意的栖息、个人空间秩序的构建、对诗歌与绘画语言的探索,构建了一个既有个人化情感又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场域。
我们在李峰的作品中看到艺术家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例如《江湖》《可能的困境》中所描绘的冷峻又荒谬的社会景观。我们也在作品中觉察出艺术家在这一时代中的自我定位,《封闭的窗》予人封闭感,《想念》中的灯光营造了疏离感,艺术家似乎把自己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我们同时可以看到艺术家以什么样的姿态栖居在当下,《我总是一个人独自难过》、装置绘画“私密空间”系列中,个人意志与时代潮流是在对抗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能通过作品看到艺术让人的观念变得更加复杂、感受更加细腻。
李峰在作品中构建了私密的空间,营造了疏离的情感氛围,但是并没有走向纯粹的个人化,其作品流露的观念有着普遍意义,同时这种普遍性又是超越当代的,我们在任何时代都可能面临着日常生活的腐蚀,却期待着诗意的栖息。
作为一个诗人与画家,李峰作品中人的价值就体现在如何面对社会的异化、权力的压制,人的主体性就体现在如何与社会中劣质文化抗争、决裂。
我们在李峰的作品中看到浪漫的反抗。当观者在其作品的无边际的寂寥中被淹没时,我们知道那是艺术家对信息时代中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茧房”与“孤岛”的表现。李峰作品中人的挣扎与宣泄,影射了科技造就的新媒体与新的传播平台并没有让人获得更大的解放。作品中阴冷的建筑体把人围困,反映的是在现实中人成为社会生产与商业时代的庞大体系中的一个零部件。
李峰十分注重对日常生活的画面塑造。他的作品既没有对宏大叙事的解构,也没有历史性、纪念碑式的景物和奇诡瑰丽的景观,从普通人物到楼宇建筑,作品中几乎全是那些平凡、琐碎甚至有些无聊的生活场景。“日常生活”是社会秩序的根本,同时也是束缚我们精神与规训我们肉身的重复行为。作为社会人,我们需要学习与遵从传统的习俗、经验、常识,这些重复性的实践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塑造着我们的人格与行为。
李峰描绘的日常生活没有节庆狂欢,因为不需要在比日常生活更热烈的节庆狂欢中获得生机与勇气,也没有视觉的奇观,因为奇观是由技术与资本塑造的。李峰通过描绘一种凋零、废墟化、诗性、浪漫主义的日常生活,试图超越被权力与资本所定义的世俗日常对我们的压抑与异化。艺术家把审美理想与日常生活景致结合起来,把人们从工具理性与资本权力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批判日常生活的同时,也通过另一个空间的塑造来完成一种救赎。
当李峰把这些日常生活描绘出来的时候,事实上就是在尝试摆脱此种无聊刻板生活对我们的异化。当日常生活成为审美对象,过于“理性”的生活、平庸而单调的生活或者被规训的生活都是不值得过的。李峰试图通过展现日常生活的场景来重塑日常生活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之外,李峰还在作品中塑造了空间的概念。李峰的作品指向的是空间的文化意义、空间对人的塑造、空间的生产力。在“手机屏幕”系列中,虚拟的新媒体空间让世界变得扁平化,看似缤纷多姿的空间与其说表现了平等与多元化,不如说凸显了等级制与消费主义,新媒体塑造的空间并没有如我们想象中那样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潛在真相。《万达广场》《手提袋》是一个商业资本营造出来的空间,梦幻、精致的空间掩盖了生活的不堪,也给人们提供了理想生活的典范,千篇一律的商业空间也在提示着我们全球化与消费主义之下审美的单一与单薄。《想念》中的灯光把昏暗、温暖的房间切割得支离破碎,缺位的主人的肉身与精神都无处安放。《封闭的窗》《白沙发》等作品中频频出现的冰冷的建筑体,塑造了一个冷漠、僵化、空洞的空间。
如果说空间由各种权力塑造,李峰其实也在尝试争取塑造空间的权力。他试图在作品中解放被异化的空间,而作品中营造出来的“私人空间”,则成为诗意栖居的最后场所。
李峰未必是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艺术家,一如他的诗句所言“不再像一个画家那样辛苦”,他只是在努力完成作为一个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