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有句话叫作——“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你有这种情况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聆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的演讲。
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年出生,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相关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最终以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命名该粒子。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正如丁肇中先生所说:“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演讲词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它的基本结构一般是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演讲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结束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其特点是:第一,有的放矢,考虑听众对象。第二,观点集中、鲜明。第三,理論联系实际。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阅读这篇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结构,了解缜密的思维
作为演说词,文章思路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开头交代背景,并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然后作者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并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经验三个方面分析真正“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令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全文思路清晰,脉络分明,显示出科学大家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明确方法,区别论证的技法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要注意区分作者是“印证”还是在“论证”自己的观点。《现代汉语词典》对“印证”动词义项的解释是:“证明与事实相符”。对“论证”动词义项的解释是:“论述并证明。”“证明”具有保真性,而“印证”只能提供相信某理由的例子,却不能保证这个道理必然为正确的道理。文中共有两个例子,一个是王阳明“格”竹子的例子;一个是作者自己的例子。第一个例子论述“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道理,第二个例子论述“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第二个例子作者说“个人的经验为证”,是典型的“印证”而非证明。因为,仅仅凭王阳明的例子和“我”一个人的经验,只能为论点提供证据,但不能保证结论必然为真。阅读时,要区别本文和一般议论文论证的科学性、严密性的区别。
3.通俗朴实,赏析语言的风格
作为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所作的演讲,一般人认为应该是专业的、学术的,一般的读者是很难理解和参悟的。然而阅读本文,我们却感觉不到那种“大家”之气。有的是简短精要,朴实通俗,有的是深入浅出,明白如话,读来亲切,没有说教气息。究其原因,这与作者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样分不开。文中作者除了通俗的举例,还运用了对比、引用等多种修辞。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与科学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的,新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突出实验精神的可贵。阅读时,同学们要学习这种语言技巧。
瞭望(liào) 缅怀(miǎn)
中庸(yōng) 彷徨(páng huáng)
丁肇中(zhào)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4.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阅读丁肇中的文章,文中作者指出传统儒家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偏颇,难道儒家倡导的这种理念是错误的吗?阅读下面的文章,写出你的探究。
怎样“格物致知”?
吴金铭
学习儒学,想要学习明德,匡扶天下,最基本的功夫就是“格物”。《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那么怎样才是格物呢?各家的解释就不一样了,让人难以适从。可是如果根本不立,如何得到正确的认识呢?没有正确的认识,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笑谈了。所以这个格物如何“格”法,还真的是学习儒学第一个要清楚的。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格物致知”的意思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这个解释把儒学当作自然科学了。研究自然科学就能够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很明显,科学研究和心性修养及国、家管理是两回事。
北宋朱熹说:“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我们看到里面有个逻辑错误:格物就是为了致知,如果已经有知了,知道了事物的道理了,还要格物吗?我们如果不知道事物的道理,怎么能穷其理?可见,朱子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
《说文解字》说:格,木长貌。格的本意就是长长的树枝。古人用格制造了栅栏、尺子、容器、箭靶等,格后来引申为法式、标准、规格之义,这都是名词用法。做动词的主要含义是:阻止、搁置、纠正、衡量等。这些含义还不是格的古意。《字汇·木部》:“格,感通也。”《宋略·乐志叙》:“先王作乐崇德,以格神人。”如果把格理解为感,格物致知就比较好解释了。格物就是用心感觉事物背后的道德。这个理解,也和古人对宇宙万物的认识相符。古代智慧的中国人认为,道生成了宇宙万物。那么,宇宙万物也具备了不同的道德属性。人要学道,要认识宇宙中这个最根本的道,就要感悟万物,从中得道。 怎么用心感觉事物背后的道德呢?我们举个例子。
古人认为,梅兰竹菊是花中四君子。古人如何格梅的呢?古人看到梅花以清逸见长,就感悟到了做人要隐逸淡泊、坚贞自守,在逆境当中,也不要退缩,坚持自己的原则。知道了这个道理,学习梅花不畏艰苦的特性,是不是心就正了?自己也去做到不畏艰苦,这就是修身。对家庭来说,如果家境不好,比较贫穷,就好像严冬一样。君子学习梅花的坚忍,保持自己的德性,这样家庭也同样会感到温馨。坚忍对治国和管理企业也同样重要,它提醒管理者无论环境多么艰苦,一定不要泄氣,要保持自己的特色,才能傲立群雄。认识这些道理,并把这些好的道理阐发出来,让天下人都明白,这就是明明德于天下。
树木、山河、飞禽走兽诸般万物都可以这样格物致知。认识其中的道理,引导自己的修行和工作实践。这些物质还都具有自己的形象,看得见摸得着,比较好参悟。还有一类物质无形无相就更难格物了,比如我们熟知的“天地”。儒家祭拜的牌位一般就是“天地君亲师”。古人结婚的时候要拜天地,可是现在却很少有人明白天地是什么含义了。古人如何格天地的呢?《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我们做人要学天的刚健,每天都要不厌其烦周而复始地履行自己的天命;学习大地,可以生养万物而不自居。天地还有其他格法:天圆地方,天阳地阴,天动地静,天尊地卑。每个格法背后都有很深的道理。
(文章有删节)
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告诉我们在自然科学上的“格物致知”就是具有实验精神。虽然他认为儒家的“格物致知”有失偏颇,但并没有否定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阅读本文,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儒家认识世界的智慧。阅读这两篇文章,你获得了怎样的阅读启迪?
知识把握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2.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3.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要有努力探索的精神,能够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
4.是因为:①这是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学生的弱点决定的;②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③这是应对今天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读后一思
示例:阅读要学会批判性地接受,不能不加辨析等。
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年出生,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相关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最终以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命名该粒子。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正如丁肇中先生所说:“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演讲词
讲演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它的基本结构一般是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重点是中间部分对演讲主旨的阐述;结尾回应开头,结束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其特点是:第一,有的放矢,考虑听众对象。第二,观点集中、鲜明。第三,理論联系实际。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阅读这篇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结构,了解缜密的思维
作为演说词,文章思路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开头交代背景,并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然后作者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并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经验三个方面分析真正“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令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全文思路清晰,脉络分明,显示出科学大家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明确方法,区别论证的技法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要注意区分作者是“印证”还是在“论证”自己的观点。《现代汉语词典》对“印证”动词义项的解释是:“证明与事实相符”。对“论证”动词义项的解释是:“论述并证明。”“证明”具有保真性,而“印证”只能提供相信某理由的例子,却不能保证这个道理必然为正确的道理。文中共有两个例子,一个是王阳明“格”竹子的例子;一个是作者自己的例子。第一个例子论述“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道理,第二个例子论述“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第二个例子作者说“个人的经验为证”,是典型的“印证”而非证明。因为,仅仅凭王阳明的例子和“我”一个人的经验,只能为论点提供证据,但不能保证结论必然为真。阅读时,要区别本文和一般议论文论证的科学性、严密性的区别。
3.通俗朴实,赏析语言的风格
作为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所作的演讲,一般人认为应该是专业的、学术的,一般的读者是很难理解和参悟的。然而阅读本文,我们却感觉不到那种“大家”之气。有的是简短精要,朴实通俗,有的是深入浅出,明白如话,读来亲切,没有说教气息。究其原因,这与作者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样分不开。文中作者除了通俗的举例,还运用了对比、引用等多种修辞。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与科学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的,新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突出实验精神的可贵。阅读时,同学们要学习这种语言技巧。
瞭望(liào) 缅怀(miǎn)
中庸(yōng) 彷徨(páng huáng)
丁肇中(zhào)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4.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阅读丁肇中的文章,文中作者指出传统儒家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偏颇,难道儒家倡导的这种理念是错误的吗?阅读下面的文章,写出你的探究。
怎样“格物致知”?
吴金铭
学习儒学,想要学习明德,匡扶天下,最基本的功夫就是“格物”。《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那么怎样才是格物呢?各家的解释就不一样了,让人难以适从。可是如果根本不立,如何得到正确的认识呢?没有正确的认识,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笑谈了。所以这个格物如何“格”法,还真的是学习儒学第一个要清楚的。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格物致知”的意思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这个解释把儒学当作自然科学了。研究自然科学就能够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很明显,科学研究和心性修养及国、家管理是两回事。
北宋朱熹说:“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我们看到里面有个逻辑错误:格物就是为了致知,如果已经有知了,知道了事物的道理了,还要格物吗?我们如果不知道事物的道理,怎么能穷其理?可见,朱子的说法也是有问题的。
《说文解字》说:格,木长貌。格的本意就是长长的树枝。古人用格制造了栅栏、尺子、容器、箭靶等,格后来引申为法式、标准、规格之义,这都是名词用法。做动词的主要含义是:阻止、搁置、纠正、衡量等。这些含义还不是格的古意。《字汇·木部》:“格,感通也。”《宋略·乐志叙》:“先王作乐崇德,以格神人。”如果把格理解为感,格物致知就比较好解释了。格物就是用心感觉事物背后的道德。这个理解,也和古人对宇宙万物的认识相符。古代智慧的中国人认为,道生成了宇宙万物。那么,宇宙万物也具备了不同的道德属性。人要学道,要认识宇宙中这个最根本的道,就要感悟万物,从中得道。 怎么用心感觉事物背后的道德呢?我们举个例子。
古人认为,梅兰竹菊是花中四君子。古人如何格梅的呢?古人看到梅花以清逸见长,就感悟到了做人要隐逸淡泊、坚贞自守,在逆境当中,也不要退缩,坚持自己的原则。知道了这个道理,学习梅花不畏艰苦的特性,是不是心就正了?自己也去做到不畏艰苦,这就是修身。对家庭来说,如果家境不好,比较贫穷,就好像严冬一样。君子学习梅花的坚忍,保持自己的德性,这样家庭也同样会感到温馨。坚忍对治国和管理企业也同样重要,它提醒管理者无论环境多么艰苦,一定不要泄氣,要保持自己的特色,才能傲立群雄。认识这些道理,并把这些好的道理阐发出来,让天下人都明白,这就是明明德于天下。
树木、山河、飞禽走兽诸般万物都可以这样格物致知。认识其中的道理,引导自己的修行和工作实践。这些物质还都具有自己的形象,看得见摸得着,比较好参悟。还有一类物质无形无相就更难格物了,比如我们熟知的“天地”。儒家祭拜的牌位一般就是“天地君亲师”。古人结婚的时候要拜天地,可是现在却很少有人明白天地是什么含义了。古人如何格天地的呢?《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我们做人要学天的刚健,每天都要不厌其烦周而复始地履行自己的天命;学习大地,可以生养万物而不自居。天地还有其他格法:天圆地方,天阳地阴,天动地静,天尊地卑。每个格法背后都有很深的道理。
(文章有删节)
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告诉我们在自然科学上的“格物致知”就是具有实验精神。虽然他认为儒家的“格物致知”有失偏颇,但并没有否定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阅读本文,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儒家认识世界的智慧。阅读这两篇文章,你获得了怎样的阅读启迪?
知识把握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2.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3.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要有努力探索的精神,能够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
4.是因为:①这是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学生的弱点决定的;②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③这是应对今天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读后一思
示例:阅读要学会批判性地接受,不能不加辨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