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持续快速推进,无论是创业的人数和活动规模都取得了较大增长。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形式日趋多样化,但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过程受限于各种情况,实践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如何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创新创业项目落地,是今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实践;实施路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继续前行的国家战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下一步的重点方向应考虑如何更好地推进“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与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对创新创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着力打造产学研用协同、校企深度融合的新格局,全力服务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一、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实施的现状
要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离不开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当前许多高校也建立了包括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实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基地、创新实验室、仿真实验室等各种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但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上,大部分教师只满足在课堂上花式教创业,多数学生只需在纸上写创业,学生们喜欢嘴上练创业,他们撰写创业论文及参与创业大赛的热情高涨,但实际真正进行创业实践的并不多,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有效开展,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优化路径
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调查研究,与相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对各个高校的不同做法、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实施路径。
(一)树立超前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各有不同,有的侧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有的考虑让更多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但大多只着眼眼前,缺乏明确而长远的规划与目标。创新创业教育除了教授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要铸造创新创业所必要的素质和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不应只是任务和流程,还是一种理想信念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学生应着眼未来,理解和包容新思想与新观念,要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中,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需要。
(二)创造立体式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政府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能够在政策法律的制定、服务体系、资金支持、舆论导向等多方面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宏观层面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顺利进行。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除得到政府支持外,还应得到社会各类组织的大力协助。其中,企业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他们是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最直观的感受和奋斗目标,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企业应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支持,与高校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家和专业人才可定期与学生开会交流,提供技术支持;人才交流中心除服务学生的就业外,对准备和正在创新创业中的学生,应积极提供低收费甚至免费的场地与设施;商会和行业协会可通过举办研讨会、联谊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为意向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创业者还可组成的志愿顾问团,为创新创业学生分析和解决难题。通过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式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生态圈。
(三)因地制宜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复制。因此,高校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应从顶层设计开始,找准定位,凸显办学特色与办学优势。对于实力强、知名度高、学生素质能力强、创业预期值也相对较高的综合性高校,可考虑从纵向和横向系统性安排课程。即纵向上,从创业酝酿、模式探索、企业初创、企业运营、企业上市等阶段进行实践课程设置,从入学到就业的全程引导,将不同类型的实践课程和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设置,为学生创造贯穿整个过程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环境。而对于实力一般、知名度不高、学生创业预期值也相对较低的普通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要避免千篇一律,不应盲目攀比随大流,应抓住自身强项细分领域深耕,办出特色。此类高校可结合本校学科特点、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当地特色产业、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等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如紧靠工业区、高新区的高校,实践课程应与园区内的高科企业共同开发;位于风景名胜区的高校,可围绕服务业开设实践课程;处于三四线城市的高校,实践课程可考虑与农业、物流业密切关联。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只有根植于高校实际,合理地开设,才能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和理念得以落实和实现。
(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实践平台,它不仅为创新创业的实践环节提供场所,还可以专注于创新创业领域的研究及开展外延拓展活动。因此,高校要大力提升实践基地自主发展的潜力与空间,让其成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多功能载体。在教学方面,基地应进行归口管理,全校的创新创业课程须由基地统一开设,师资队伍应确保稳定,经费要给予保障,要配备专门的场所和充足的人员。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师要有明确的激励机制与考核制度,通过给予奖励、培养明星创业导师、教师深度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除此之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管理体系应层次分明,要跨越人为划分的学科边界和管理模式,打破传统的学术边界,打通与其他组织的信息共享渠道,共同开发创新创业教育合作项目,发挥实践基地的孵化作用。
三、结论
总之,重视创新创业实践环节,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不能简单地利用创新创业数据、经济指标来衡量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有效性。除上述实施路径外,今后还需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及学籍管理的升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优化、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的打造等多方面入手,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只有着眼于长远,构建政府、企业、院校紧密协作的创新创业实践生态系统,才能使创新创业成果走出高校,服务社会,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钱骏吴心怡.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 , (13) :102-103
[2]刘玉威毛江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7, (2) :64-67
[3]梁坤倫,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模式创新[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5,(6) :116-118
作者简介:张莉莉,女(1981-),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创业管理。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实践;实施路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继续前行的国家战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下一步的重点方向应考虑如何更好地推进“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与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对创新创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着力打造产学研用协同、校企深度融合的新格局,全力服务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一、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实施的现状
要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目标,离不开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当前许多高校也建立了包括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实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基地、创新实验室、仿真实验室等各种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但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上,大部分教师只满足在课堂上花式教创业,多数学生只需在纸上写创业,学生们喜欢嘴上练创业,他们撰写创业论文及参与创业大赛的热情高涨,但实际真正进行创业实践的并不多,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有效开展,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优化路径
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调查研究,与相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进行深入交流,对各个高校的不同做法、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实施路径。
(一)树立超前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各有不同,有的侧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有的考虑让更多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但大多只着眼眼前,缺乏明确而长远的规划与目标。创新创业教育除了教授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要铸造创新创业所必要的素质和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不应只是任务和流程,还是一种理想信念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学生应着眼未来,理解和包容新思想与新观念,要有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实践中,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需要。
(二)创造立体式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政府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能够在政策法律的制定、服务体系、资金支持、舆论导向等多方面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宏观层面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顺利进行。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除得到政府支持外,还应得到社会各类组织的大力协助。其中,企业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他们是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最直观的感受和奋斗目标,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企业应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支持,与高校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家和专业人才可定期与学生开会交流,提供技术支持;人才交流中心除服务学生的就业外,对准备和正在创新创业中的学生,应积极提供低收费甚至免费的场地与设施;商会和行业协会可通过举办研讨会、联谊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为意向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创业者还可组成的志愿顾问团,为创新创业学生分析和解决难题。通过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式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生态圈。
(三)因地制宜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复制。因此,高校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应从顶层设计开始,找准定位,凸显办学特色与办学优势。对于实力强、知名度高、学生素质能力强、创业预期值也相对较高的综合性高校,可考虑从纵向和横向系统性安排课程。即纵向上,从创业酝酿、模式探索、企业初创、企业运营、企业上市等阶段进行实践课程设置,从入学到就业的全程引导,将不同类型的实践课程和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设置,为学生创造贯穿整个过程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环境。而对于实力一般、知名度不高、学生创业预期值也相对较低的普通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要避免千篇一律,不应盲目攀比随大流,应抓住自身强项细分领域深耕,办出特色。此类高校可结合本校学科特点、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当地特色产业、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等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如紧靠工业区、高新区的高校,实践课程应与园区内的高科企业共同开发;位于风景名胜区的高校,可围绕服务业开设实践课程;处于三四线城市的高校,实践课程可考虑与农业、物流业密切关联。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只有根植于高校实际,合理地开设,才能确保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和理念得以落实和实现。
(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实践平台,它不仅为创新创业的实践环节提供场所,还可以专注于创新创业领域的研究及开展外延拓展活动。因此,高校要大力提升实践基地自主发展的潜力与空间,让其成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多功能载体。在教学方面,基地应进行归口管理,全校的创新创业课程须由基地统一开设,师资队伍应确保稳定,经费要给予保障,要配备专门的场所和充足的人员。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负责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师要有明确的激励机制与考核制度,通过给予奖励、培养明星创业导师、教师深度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切实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除此之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管理体系应层次分明,要跨越人为划分的学科边界和管理模式,打破传统的学术边界,打通与其他组织的信息共享渠道,共同开发创新创业教育合作项目,发挥实践基地的孵化作用。
三、结论
总之,重视创新创业实践环节,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不能简单地利用创新创业数据、经济指标来衡量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有效性。除上述实施路径外,今后还需从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及学籍管理的升级、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优化、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的打造等多方面入手,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只有着眼于长远,构建政府、企业、院校紧密协作的创新创业实践生态系统,才能使创新创业成果走出高校,服务社会,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钱骏吴心怡.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 , (13) :102-103
[2]刘玉威毛江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7, (2) :64-67
[3]梁坤倫,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模式创新[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5,(6) :116-118
作者简介:张莉莉,女(1981-),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创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