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体制是市场信心的保证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准普尔下调美国国债信誉的短期效应非常明显,包括中国股市在内的全球金融市场出现了恐慌,导致股票价格集体下跌。但这种短期反应应该不会持续太久,我们宜用长远眼光来看待这件事情。
  不得不指出,标准普尔只是一个指数标准,而这个标准在历史上的表现也并不总是值得信任的。例如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前,标普的表现就乏善可陈。所以,评级是不是唯一一个评价标准,这值得我们打个大问号。尽管从当前的市场反应而言,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影响较大,但这可能是一种短期的反应。正如一个人听到坏消息的第一反应肯定会很大,这类似于目前全球股市的直接表现,但过后,听到坏消息的人会回头去理性地分析,并进行补救,正因如此,恐慌并不会是市场的常态。所以,从长期来看,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美国经济的具体运行情况,而不是短期降级的评价。
  在中美经济领域内,要抛弃一种冷战思维。经济上的合作往往能给各方带来更大的收益,这也是全球化带来的益处。但困扰部分决策者的冷战思维的确存在,他们往往只看到美国的境遇变差,或是只考虑到,在维持中国经济境况不变的情况下,中国会拉近与美国的差距。却没有意识到,美国的境况变差,对于中国而言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对于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而言,会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因为,美国经济情况的恶化,会使得美国国内的就业遭受影响,更进一步导致美国的消费购买力下降,如此一来,其长远的影响是,最终导致中国出口下降的恶劣后果,然后损害中国经济的长远增长,进一步使得“中美国”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这种冷战思维对经济领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危害,部分决策者如果不能跳出这种桎梏,容易引出多种形式的阴谋论。
  因此,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美国的国债问题呢?或者说,中国是否要抛售美国国债,还是要继续持有美国国债以支持美国?
  正如前面说过的,如果中国在市场上抛售美国国债,将会进一步降低美国国债的价格,这也会使得中国持有的剩余美国国债的价值缩水。同时,相对于美国国债而言,欧洲的选择也并不是很多,甚至欧元区的经济状况可能更为恶劣。意大利和西班牙在未来一年多时间内要筹集资金以解决市场的困境,可能会进一步拖累欧洲的整体经济。如此一来,在中国内部市场严重分割的情况下,欧美本来是中国向外投资的重要选项,但如果比较两个情况都差的市场,相对较优的就可能成为中国的选项。而继续支持和持有美国国债,真的会造成特别大的问题吗?恐怕也未必见得。因为中国可以在这个时候以低价买入,对美国经济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支持,这不仅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同样也有助于全球市场的信心提振,对于中国而言,可能在未来收获巨大的回报。这其实还是一个短期的视角。
  更长远地看,中国继续持有美国国债,真的能帮助美国吗?或者说中国应该通过何种途径,来改善目前的困境,与此同时,美国又该怎么做?
  事实上,此前,中国的经济学家就指出,中国汇率体系朝市场化方向改革,将会有助于中美两国在经济上的平衡。但有一点可能被忽视的是,由于受选民的影响,美国对本国企业的保护,也导致美国市场并没有全面地对中国开放。在国际经济领域,开放对双方带来的好处早就被历史实践证明,因此,中国在进一步改革汇率制度的时期,美国也的确应该放开中国资本进入美国市场的诸多限制,允许中国以美债来购买美国的企业。这种互相的开放,不仅利在双方,同时还对整体市场有溢出效应。
  美国真的走向没落了吗?尽管对这个问题的预判还是很困难,但重要的是看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能激励企业家创新,以及这种创新是否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正如熊彼特所说的那样,资本主义是一个不断创造性毁灭的过程,如果企业家的此类创新能源源不断地被激发出来,下一波增长点可能会很快到来。
  就目前而言,市场的短期恐慌效应会被放大,但如果支持企业家创新的体系存在,那么市场的理性成分会继续对这一体系进行支持。而对于中国而言,真正的困难实际上在于本国内部的体制是否支持企业家的持续创新。不管是对政治体制,还是具体的金融体系,都是如此。
  体制性的问题是更长久的问题,对经济体制的比较性研究也显示,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体制更有利于企业家的创新。如果要对未来做长远的准备,那就是建立一个能够保障创新的制度,这将会给市场带来信心。因此不要被短期反应吓坏,须知风物长宜放眼量。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