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哀范君三章》和跋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z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十八日,鲁迅写了《范爱农》。在文中说,得到范爱农的死讯后,“只做了四首诗,后来曾在一种日报上发表,现在是将要忘记完了。只记得一首里的六句。”一九三四年,杨霁云先生编《集外集》,请鲁迅把记得的六句写出,再补作两句,收入《集外集》,加上个题目叫《哭范爱农》。
  一九三八年,许广平编《集外集拾遗》时,在《新苗》第十三册上看到许寿裳《怀旧》中记录了鲁迅的哀诗三首,在《宇宙风》第六十七期周作人《关于范爱农》中记录了《哀范君三章》。这才知道是三首诗。许广平根据《怀旧》中的说法,把题目定为《哀诗三首(悼范爱农)》。周作人的文章里,还记录了鲁迅写的跋,说:
  我于爱农之死,为之不怡累日,至今未能释然。昨忽成诗三章,随手写之,而忽将鸡
  虫做入,真是奇绝妙绝,辟历
  一声,群小之大狼狈。……
  一九五七年《集外集》注释本把
  
  诗题改作《哀范君三章》,注里说:“这里是根据周作人《关于范爱农》一文中所记当时在绍兴《民兴日报》发表时的原题。”又把周作人记录的鲁迅跋文收在注里。大概因为没有看到鲁迅跋文的原稿,怕周作人的记录不可靠,所以没有把跋文附在诗后,把它收在注内,这是谨慎的做法。
  一九七七年编注征求意见本《集外集拾遗补编》上卷里收了《<哀范君三章>稿后附言》,把这篇跋收进去了,那时已经看到了鲁迅手迹,作“辟历一声,速死豸大狼狈”。查《鲁迅诗稿》作“速死豸之大狼狈”,不知何以删去“之”字?从这里看到周作人擅改鲁迅原文,把“速死豸之大狼狈”改为“群小之大狼狈”,见得一九五七年注释本不把跋文收入诗下的慎重做法是对的。周作人为什么这样改呢?可能他不懂,不改怕人家问他不好回答吧。其实“速死豸”并不难懂。鲁迅在《阿Q正传》里提到有人打阿Q时,说是“人打畜生”,阿Q说:“打虫豸,好不好?”虫豸比畜生更低,“速死豸”相当于该死的畜生。周作人把它改为“群小”,还是把他们提高了。
其他文献
每当提起一个伟大人物的许多不平凡的生活小故事,常常给人启发,引起人们深思。  在南京水师学堂时,喜爱书籍的鲁迅却没有书读,这是多么不幸的事呵。为了省钱买书,年青的鲁迅就以烧饼充饥,穿夹衣吃辣椒以御寒,把吃穿的钱尽量节省下来买书。  由于他勤勤恳恳地刻苦攻读,学习成绩优异,知识丰富,在学校里几次得到金质奖章和银质奖章。但鲁迅并不把它作为炫耀自己的招牌,而是毫不怜惜地用来换取心爱的书籍。在他心目中,书
期刊
最近我们党反复强调了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使他们懂得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且从小懂得关心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具有崇高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革命的献身精神,树立一代新风。我们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十分重要,非常及时。这一代青少年是继往开来的一代,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期刊
日本出版界一瞥    去年九月,在东京车站南口的八重洲,新建了一家日本最大的书店——“八重洲书籍中心”。它的规模仅次于伦敦的“福伊尔书店”和莫斯科的“图书之家”而居于世界第三位。门市部上架的图书共二十万种,包括库存共达一百万册。它的最大特点是经售日本出版的所有书籍,甚至包括个人自费出版的书刊。每天约有一万五千至二万顾客,日销量约为二万册。  这家书店,是根据已故国会议员、鹿岛建设公司的总负责人鹿岛
期刊
美国的出版事业十分繁荣,每年要出版各种书籍四万多种,光是小说就出版三、四千种,其中重版书约占三分之一。据统计,1977年出版的小说共计3681种。要在这许多书中挑选值得一看的好书,确如大海捞针,一般读者往往不得不求助于报刊的书评、出版商的广告和读书会之类的组织的推荐。美国有个“每月一书读书会”,在国内拥有大量会员,会员买书受优待,可以廉价选购该会所挑选的作品,任何书籍一旦被它选中,即能在全国畅销。
期刊
罗德里希·贝奈狄克斯这个无赖出版了一部关于“莎士比亚狂热病”的臭气熏天的厚书,书中极为详尽地证明,莎士比亚不能和我国的伟大诗人,甚至不能和现代的伟大诗人相提并论。……〔其实,〕单是《风流娘儿们》的第一幕就比全部德国文学包含着更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性。单是那个兰斯和他的狗克莱勃就比全部德国喜剧加在一起更具有价值。    ——《恩格斯致马克思》(1873年12月10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第1
期刊
新璋先生:  大扎并尊译稿均陆续收到。René与Atala均系二十一二岁时喜读,归国后逐渐对浪漫派厌倦,原著久已不翼而飞,无从校阅,尚望惠寄。惟鄙人精力日衰,除日课外尚有其他代人校订工作,只能排在星期日为之,而友朋见访又多打扰,尊稿必须相当时日方能细读,尚盼宽假为幸。  鄙人对自己译文从未满意,苦闷之处亦复与先生同感。传神云云,谈何容易!年岁经验愈增,对原作体会愈增,而传神愈感不足。领悟为一事,用
期刊
莎士比亚的《全集》    一九七八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一卷本的《莎士比亚全集》。其中前十卷包括三十七个剧本,第十一卷是诗歌。这是第一次把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  莎士比亚是举世公认的伟大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产生于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的英国,但其意义和影响远远超越了他的时代和国土。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一百多种语言,并被广泛地搬上舞台和银幕。莎士比亚也深为中国人民所熟悉和喜爱。早在本世
期刊
我国的图书文物浩如烟海,虽然是珠玉和糠杂陈,可是其中蕴藏着祖国文化遗产无数可宝贵的资料。经过历代累次的变乱,书籍多有散失,所谓“书有七厄”,损失是严重的。然经过有心人士的辛勤搜辑,仍能在祖国历史上发生了异彩,成为研究的重要依据,不过要有人把他整理出来。  在1935年间,蒋帮政府曾以“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的名义,以备战为名,把这些古物书籍在伦敦展览,回国之后运到广西,后来又运送到台湾。解放
期刊
胡从经    《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    《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是不定期出版的外国哲学史刊物第一辑的中心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有王若水、贺麟、陈元晖、陈启伟、叶秀山、杨一之、汝信、王树人、余丽嫦和薛华等同志论述黑格尔、康德、费尔巴哈的文章。此外有读书札记一篇。  本《集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重读《清代文字狱档》    最近,重读了《清代文字
期刊
最近,读了于光远同志的《谈谈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问题》,感到很受启发,应该推荐。  作者在这本书里,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见解。这个见解,对于驳斥“四人帮”诋毁按劳分配,以及正确理解按劳分配都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得先从什么是所有制谈起。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讲到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