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工作。大学生素质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切实以个体素质发展为核心,对学生进行分类培养,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完善大学生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分类培养 个体素质
所谓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教育层次,更需加强对大学生的个体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一、大学生个体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1.培养大学生个体素质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信息化的到来,各国经济、综合国力竞争将更加激烈。要抢占竞争制高点,关键是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而大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高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必须针对这种差异性,发挥其个性特长。
2.培养大学生个体素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个性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已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提高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使之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培养大学生个体素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严格说来,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应有各自独特的发展目标,因此教育要考虑到个体间的差别,要符合学生个体的自身发展,符合人类发展的要求。
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个体素质
在目前已有的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中,专门针对素质培养的计划很少。而且高校的连年扩张导致在校学生数激增,高校的教师资源与学生数严重不成比例。因此为有效地开展大学生个体素质的培养工作,我们要根据学生个体基本特征的不同进行分类,通过采用归类养成的方式,有针对地培养学生的个体素质。
根据目标设置理论的观点,设置清晰的、明确的、具体的、有挑战性的目标,并配合以适当的反馈,能有效激励个体进行自我调整。目标设置理论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埃德温·洛克(E.A.Locke)于1968年最早正式提出的,属于引导行为方向的激励过程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决定个体行为方面,其直接作用的是个人本身为自己设定的具体目标,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它能把人的需要转化为动机,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使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沿着特定的轨道进行,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目标设置理论认为,影响绩效的首要因素是目标的明确度和难度。有研究发现,设置明确的、有挑战性的目标,完成工作的绩效水平最高;设置模糊的、有挑战性的目标,完成工作的效果次之;设置模糊的、没有挑战性的目标,完成工作的效果最差,导致最低工作绩效。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渴望成功的愿望,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但由于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心理状态还不稳定,遇到挫折或诱惑时容易出现偏差,需要很好的引导。如果在大学阶段设有具体而明确的目标,就有利于激励大学生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奋发努力。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目标设置理论,建立大学生个体素质的分类培养计划,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个人素质培养的指导方向。大学生的个体素质培养计划要贯穿始终,涵盖全面,不仅要包括学业目标、技能要求,还要涉及身体素质和德育的要求,并重点突出素质培养的目标。
三、个体素质分类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个体素质分类培养要注意时间延续性。
大学生个体素质的培养工作必须以大学生与学校发生关系的时间先后顺序为主线,将大学生的心理认知过程与个体素质培养工作的阶段性特征相结合。下面以大学生入校的纵向时间为依托,具体介绍个体素质培养的阶段性工作。
入学之前:基于学生个体先天条件不同,为科学养成学生的良好素质,培养工作必须自学生的录取之日即拉开序幕。高校要充分利用新生档案资料,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初、高中阶段的学习、工作情况,为帮助学生制订个人素质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入学教育:在学生刚入校不久,组织学生撰写个人自传,自传的内容可以涉及学生的家庭经历、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及目前的发展目标。通过自传的撰写,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成长背景、成长经历等第一手真实信息,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学校要安排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便于掌握学生的基本心理状态。通过开学典礼、专题讲座、参观学校展览、新老生交流会等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自身专业特点及就业前景,帮助他们为未来职业及人生定位做好必要的观念准备并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志趣和个性特点制订个人素质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的制定要具体、明确、可行。
大一第一学期期末:由于学生档案反映的内容难免有偏差,并且随着学生对学校环境的熟悉,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其个体素质也在不断发展,因此素质培养计划也应允许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在个人素质培养计划执行过程中,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和适应,学生已经对个体素质培养计划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学校可以按学期组织学生对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在学期末,建议每位学生对一个学期以来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剖析个人能力,适时修订个人的素质培养计划。
大一下学期至毕业:这一阶段的重点主要是督促学生严格执行自己的个人素质培养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形成自觉的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本阶段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素质培养计划具体安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例如制定每周的学习计划,每天的时间安排,以及课外实践的培养计划等。每个学期末对个体素质培养计划进行自我小结,并进行适当修订。通过个人素质计划的制定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形成互带互帮的学习氛围,逐步实现规划,产生成就感,进而强化动机意识,形成良性运转。
2.个体素质分类培养要调动各方力量,全体动员。
环境是影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正揭示了环境对于一个人成长受教的重要影响。而这里所说的环境通常包括家庭、学校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及通过媒体等获取的信息)。
(1)家庭的影响。家庭作为孩子最早学习和获得知识的地方,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家庭在社会生活制度中的特殊地位,它在某些方面的教育作用几乎是其他教育机构所永远不能替代的。家庭在指导孩子的人生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志趣等方面都起重要作用。离异和缺损的家庭对子女的影响表现更为明显,并且呈现为两个极端。因而,素质培养计划的实施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辅导员和班主任应经常性地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
(2)学校的影响。学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个体素质的最直接的途径。学校通过日常课堂教学,开展各种课外活动,积极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学校教育不仅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培养他们最终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学校的一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及行政相关人员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学生个体素质的培养工作,因此各方要协调一致,共同努力做好素质养成每一阶段的工作。
(3)社会的影响。大学生远离家乡父母,除了在学校接受规定的教育外,大多的时间都在与社会接触。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大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望强,对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有着未知的渴望。因此,社会主流的思想观念、媒体的信息传播尤其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优良的社会风气,积极、客观的媒体传播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体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个体素质分类培养要讲方法,重原则。
素质培养工作要注重方法讲究原则,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个体素质。高校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个体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严格按照计划督促学生完成各阶段的目标。对骨干型的学生要全程关注,重点培养,并要发挥骨干学生的示范作用,由点到面带动全体学生自觉完成个体素质的培养工作。对有特殊专长和个别问题的学生个体还应给予及时的关注,通过对话、谈心等形式积极促使其进步。要结合“集体表扬和个别批评”的教育方式来激励学生,大学生自尊心强,在公共场合,绝不能轻易进行批评,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4.个体素质分类培养要有制度的保障。
任何一项工作的实施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个体素质的培养工作也是如此。学校要建立一套与素质培养计划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规章制度。可以将学分制的方法应用到个体素质培养计划中,并规定按学年、学期应达到的学分数,以提高学生对个体素质培养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还要明确学生所在院系及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在素质培养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使个体素质培养工作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王学军.高校学生素质养成实践.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2]宋春香.高校对话型全员德育新体系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关键词: 大学生 分类培养 个体素质
所谓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教育层次,更需加强对大学生的个体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一、大学生个体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1.培养大学生个体素质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信息化的到来,各国经济、综合国力竞争将更加激烈。要抢占竞争制高点,关键是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而大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高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必须针对这种差异性,发挥其个性特长。
2.培养大学生个体素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个性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已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热点。提高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使之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3.培养大学生个体素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严格说来,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应有各自独特的发展目标,因此教育要考虑到个体间的差别,要符合学生个体的自身发展,符合人类发展的要求。
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个体素质
在目前已有的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中,专门针对素质培养的计划很少。而且高校的连年扩张导致在校学生数激增,高校的教师资源与学生数严重不成比例。因此为有效地开展大学生个体素质的培养工作,我们要根据学生个体基本特征的不同进行分类,通过采用归类养成的方式,有针对地培养学生的个体素质。
根据目标设置理论的观点,设置清晰的、明确的、具体的、有挑战性的目标,并配合以适当的反馈,能有效激励个体进行自我调整。目标设置理论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埃德温·洛克(E.A.Locke)于1968年最早正式提出的,属于引导行为方向的激励过程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决定个体行为方面,其直接作用的是个人本身为自己设定的具体目标,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它能把人的需要转化为动机,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使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沿着特定的轨道进行,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目标设置理论认为,影响绩效的首要因素是目标的明确度和难度。有研究发现,设置明确的、有挑战性的目标,完成工作的绩效水平最高;设置模糊的、有挑战性的目标,完成工作的效果次之;设置模糊的、没有挑战性的目标,完成工作的效果最差,导致最低工作绩效。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渴望成功的愿望,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但由于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心理状态还不稳定,遇到挫折或诱惑时容易出现偏差,需要很好的引导。如果在大学阶段设有具体而明确的目标,就有利于激励大学生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奋发努力。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目标设置理论,建立大学生个体素质的分类培养计划,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个人素质培养的指导方向。大学生的个体素质培养计划要贯穿始终,涵盖全面,不仅要包括学业目标、技能要求,还要涉及身体素质和德育的要求,并重点突出素质培养的目标。
三、个体素质分类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个体素质分类培养要注意时间延续性。
大学生个体素质的培养工作必须以大学生与学校发生关系的时间先后顺序为主线,将大学生的心理认知过程与个体素质培养工作的阶段性特征相结合。下面以大学生入校的纵向时间为依托,具体介绍个体素质培养的阶段性工作。
入学之前:基于学生个体先天条件不同,为科学养成学生的良好素质,培养工作必须自学生的录取之日即拉开序幕。高校要充分利用新生档案资料,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初、高中阶段的学习、工作情况,为帮助学生制订个人素质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入学教育:在学生刚入校不久,组织学生撰写个人自传,自传的内容可以涉及学生的家庭经历、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及目前的发展目标。通过自传的撰写,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成长背景、成长经历等第一手真实信息,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学校要安排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便于掌握学生的基本心理状态。通过开学典礼、专题讲座、参观学校展览、新老生交流会等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自身专业特点及就业前景,帮助他们为未来职业及人生定位做好必要的观念准备并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志趣和个性特点制订个人素质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的制定要具体、明确、可行。
大一第一学期期末:由于学生档案反映的内容难免有偏差,并且随着学生对学校环境的熟悉,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其个体素质也在不断发展,因此素质培养计划也应允许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在个人素质培养计划执行过程中,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和适应,学生已经对个体素质培养计划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学校可以按学期组织学生对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在学期末,建议每位学生对一个学期以来的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剖析个人能力,适时修订个人的素质培养计划。
大一下学期至毕业:这一阶段的重点主要是督促学生严格执行自己的个人素质培养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形成自觉的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本阶段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素质培养计划具体安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例如制定每周的学习计划,每天的时间安排,以及课外实践的培养计划等。每个学期末对个体素质培养计划进行自我小结,并进行适当修订。通过个人素质计划的制定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形成互带互帮的学习氛围,逐步实现规划,产生成就感,进而强化动机意识,形成良性运转。
2.个体素质分类培养要调动各方力量,全体动员。
环境是影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正揭示了环境对于一个人成长受教的重要影响。而这里所说的环境通常包括家庭、学校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及通过媒体等获取的信息)。
(1)家庭的影响。家庭作为孩子最早学习和获得知识的地方,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家庭在社会生活制度中的特殊地位,它在某些方面的教育作用几乎是其他教育机构所永远不能替代的。家庭在指导孩子的人生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志趣等方面都起重要作用。离异和缺损的家庭对子女的影响表现更为明显,并且呈现为两个极端。因而,素质培养计划的实施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辅导员和班主任应经常性地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
(2)学校的影响。学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个体素质的最直接的途径。学校通过日常课堂教学,开展各种课外活动,积极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学校教育不仅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培养他们最终形成良好的个人素质。学校的一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及行政相关人员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学生个体素质的培养工作,因此各方要协调一致,共同努力做好素质养成每一阶段的工作。
(3)社会的影响。大学生远离家乡父母,除了在学校接受规定的教育外,大多的时间都在与社会接触。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大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望强,对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有着未知的渴望。因此,社会主流的思想观念、媒体的信息传播尤其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优良的社会风气,积极、客观的媒体传播对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体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个体素质分类培养要讲方法,重原则。
素质培养工作要注重方法讲究原则,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个体素质。高校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个体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严格按照计划督促学生完成各阶段的目标。对骨干型的学生要全程关注,重点培养,并要发挥骨干学生的示范作用,由点到面带动全体学生自觉完成个体素质的培养工作。对有特殊专长和个别问题的学生个体还应给予及时的关注,通过对话、谈心等形式积极促使其进步。要结合“集体表扬和个别批评”的教育方式来激励学生,大学生自尊心强,在公共场合,绝不能轻易进行批评,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4.个体素质分类培养要有制度的保障。
任何一项工作的实施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个体素质的培养工作也是如此。学校要建立一套与素质培养计划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规章制度。可以将学分制的方法应用到个体素质培养计划中,并规定按学年、学期应达到的学分数,以提高学生对个体素质培养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还要明确学生所在院系及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在素质培养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使个体素质培养工作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王学军.高校学生素质养成实践.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2]宋春香.高校对话型全员德育新体系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