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件装置艺术作品处于空间中,并不是作品被动地放置于空间之中,它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处置所占有的空间,并给予空间新的定义,甚至创造出它所需的空间。展出的空间其本身是一个已知的量,艺术品服从于这个已知的量,但艺术的形式与空间是可以塑造的,不断变化的。装置艺术与空间的关系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它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的产生,其本身就是一种量变后产生的一个质变表现。
处于这样的一个互动关系,使得空间中的装置作品不能孤独地存在,更要有一个量的积累来捕捉所处的空间个性,并且加以改变。当然这样的改变是相互的。这种与空间相互呼应的结果使得作品本身产生了质的改变,而这样的改变是装置艺术独有的。
例如我们看到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刘建华的作品《日常易碎》,曾在多个空间中进行过展出,每一次展出,作品都会与空间有着不同的互动形式,正如刘建华在对作品《日常易碎》的自述中所说:“在转换了一种方式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空间、不同的置放组合方式、不同的观者经历给人又产生截然不同的想象、快乐、痛苦、兴奋、梦幻、隐秘、恐惧等”。
这样的呈现是装置艺术在形式上的一种突破,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一种表现,我们不难看出,装置艺术的空间处理方式同样是合理合法的。
无论各种量变之间与空间进行着什么样的交流——无论某种质量怎样高于装置艺术中的量变与质变,但在其转换的过程中都会受到空间的制约,这一点在安东尼的作品《土地》以及刘建华的作品《义乌调查》中可以清楚地体会到。
量变质变与空间的关系,形成了两种相处的方式。第一种,空间自由自在地围绕在作品的周围,不去触碰量过程中产生的形式;第二种,量变质变与空间的曲线结合起来,两者融入那起伏变换的空间中,局部之间的表现不再明显,成为质变表现形式中的一个环节,不同的空间特点,被艺术家选作变形的依据——已创作出各种装置艺术中量变质变的形式,这种不断的变换,遵循着作品与空间相处的规律,蕴含着不同寻常的生命力。它欢迎人物和事物进入它的形式中,但并没有让人物式的事物占据主导地位,相反是将他们进行吸收和同化。……雷切尔,维利特(RachelWhiteread 2005 2006)作品《筑堤》(Embankment)以及刘建华作品《梦想》,均能深刻地体会到作品本身对周围环境的控制力。
这样的现象在国内外很多的艺术作品中出现过,他们的作品中有一种不能用具体的词语来描述的共同点。例如中国艺术家艾未未的作品《一亿粒瓜子》。2010年10月12日,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厅一千多平米的展厅里,地面上潮涌一般铺满了一亿颗“葵花籽”。这是由中国景德镇1600名熟练瓷工历时2年多完成的瓷质巨作。一亿颗瓷葵花籽,每一颗都惟妙惟肖,每一颗都互不相同。
空间中的量变,如果只是作品的一个背景,那么它是可见的或是遮蔽的;空间中的质变如果是作品的一种支撑,那么它在这个空间中是稳定的或是融入观者的脑海中。空间中的形式,如果它是作品传达出的一种千变万化的图像,那么这个图像在千变万化的外形下,始终保持着统一性和固定性,或是被空间所决定。所以,任何艺术形式都是来源于生活体会的抽离,是想象力的源泉,是艺术不断前进的动力。装置艺术的形成从属艺术形式的空间,并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拥有着这个空间,这个空间不是我们理解的生命空间,而是艺术内部质变空间。
装置艺术对空间把握的独特之处是长时间实践、总结的结果。
因为就本质来说,它的欲望就是要在一个真正的空间内发挥自身的作用,这个空间就是我们文化的空间,生活的空间,行走的空间,和我们身体占据的空间。在这里只谈装置艺术如何在空间进行互动,以及对这个空间的改变。装置作品的三度空间,不单是作品的处所,其中材料的应用也很重要。将三度空间统一在一件作品中的关联性,绝对不是一个偶然,更不是预先所能决定的。在处理的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赋予形式新的涵义。根据空间的恰当计算来重新塑造空间,这一点在2011年第五十四届威尼斯双年展瑞士馆的作品中尤为突出。
一件装置艺术作品并不是其表面、体积、数量上的集合,而是多种媒介的集合体,它们的材质、体积、内容以一种积累的方式相互协调,构成一种全新的形式,传递出一种量变后生成的质变。
装置艺术是由单一体块组成,也是多种媒介的综合体。考虑空间与装置艺术作品之间的协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并不意味着空间就能决定一切问题,装置作品有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产生出新的形式和其它的视觉效果,即便失去最理想的空间环境,它也会展现出优于其它艺术形式的可变性,仍然会找出所在空间中的特性,看上去就像是与生俱来的一样,在空间中显得十分统一,这一点在前面也谈到过,装置作品可以改变空间,甚至是创造出自己需要的空间。
结论
量变不是单纯的轮廓、外形和形式的简单追求,而是一种生活的情感的表达。它处于不断升华与变换之中,从而将不断变化和运动的概念升华为质的改变。
量变质变不是笼统的所指作品中的某些变化,无论想法、技术、材料之间进行过怎样的交流,无论形式的变化和表达的方式如何转变,量变质变,首先要受到它自身发展的独特领域的限制,并非简单地取决于创作者的主观动机,即一厢情愿地抛开各种情况,只看量变到质变的发展。
装置艺术中的量变到质变,不仅仅是独立自主,而且会塑造它自身所处的环境,赋予这个环境一种新的变化,所以我们不能只是研究它自身的量变质变,更要追踪作品赋予环境的变化,同时也去研究作品收入自身框架中的所有内容,此时一个完整全面,虽被分割为无数个空间区域但依然整体协调的装置艺术就会出现在眼前。
处于这样的一个互动关系,使得空间中的装置作品不能孤独地存在,更要有一个量的积累来捕捉所处的空间个性,并且加以改变。当然这样的改变是相互的。这种与空间相互呼应的结果使得作品本身产生了质的改变,而这样的改变是装置艺术独有的。
例如我们看到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刘建华的作品《日常易碎》,曾在多个空间中进行过展出,每一次展出,作品都会与空间有着不同的互动形式,正如刘建华在对作品《日常易碎》的自述中所说:“在转换了一种方式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空间、不同的置放组合方式、不同的观者经历给人又产生截然不同的想象、快乐、痛苦、兴奋、梦幻、隐秘、恐惧等”。
这样的呈现是装置艺术在形式上的一种突破,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一种表现,我们不难看出,装置艺术的空间处理方式同样是合理合法的。
无论各种量变之间与空间进行着什么样的交流——无论某种质量怎样高于装置艺术中的量变与质变,但在其转换的过程中都会受到空间的制约,这一点在安东尼的作品《土地》以及刘建华的作品《义乌调查》中可以清楚地体会到。
量变质变与空间的关系,形成了两种相处的方式。第一种,空间自由自在地围绕在作品的周围,不去触碰量过程中产生的形式;第二种,量变质变与空间的曲线结合起来,两者融入那起伏变换的空间中,局部之间的表现不再明显,成为质变表现形式中的一个环节,不同的空间特点,被艺术家选作变形的依据——已创作出各种装置艺术中量变质变的形式,这种不断的变换,遵循着作品与空间相处的规律,蕴含着不同寻常的生命力。它欢迎人物和事物进入它的形式中,但并没有让人物式的事物占据主导地位,相反是将他们进行吸收和同化。……雷切尔,维利特(RachelWhiteread 2005 2006)作品《筑堤》(Embankment)以及刘建华作品《梦想》,均能深刻地体会到作品本身对周围环境的控制力。
这样的现象在国内外很多的艺术作品中出现过,他们的作品中有一种不能用具体的词语来描述的共同点。例如中国艺术家艾未未的作品《一亿粒瓜子》。2010年10月12日,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厅一千多平米的展厅里,地面上潮涌一般铺满了一亿颗“葵花籽”。这是由中国景德镇1600名熟练瓷工历时2年多完成的瓷质巨作。一亿颗瓷葵花籽,每一颗都惟妙惟肖,每一颗都互不相同。
空间中的量变,如果只是作品的一个背景,那么它是可见的或是遮蔽的;空间中的质变如果是作品的一种支撑,那么它在这个空间中是稳定的或是融入观者的脑海中。空间中的形式,如果它是作品传达出的一种千变万化的图像,那么这个图像在千变万化的外形下,始终保持着统一性和固定性,或是被空间所决定。所以,任何艺术形式都是来源于生活体会的抽离,是想象力的源泉,是艺术不断前进的动力。装置艺术的形成从属艺术形式的空间,并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拥有着这个空间,这个空间不是我们理解的生命空间,而是艺术内部质变空间。
装置艺术对空间把握的独特之处是长时间实践、总结的结果。
因为就本质来说,它的欲望就是要在一个真正的空间内发挥自身的作用,这个空间就是我们文化的空间,生活的空间,行走的空间,和我们身体占据的空间。在这里只谈装置艺术如何在空间进行互动,以及对这个空间的改变。装置作品的三度空间,不单是作品的处所,其中材料的应用也很重要。将三度空间统一在一件作品中的关联性,绝对不是一个偶然,更不是预先所能决定的。在处理的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赋予形式新的涵义。根据空间的恰当计算来重新塑造空间,这一点在2011年第五十四届威尼斯双年展瑞士馆的作品中尤为突出。
一件装置艺术作品并不是其表面、体积、数量上的集合,而是多种媒介的集合体,它们的材质、体积、内容以一种积累的方式相互协调,构成一种全新的形式,传递出一种量变后生成的质变。
装置艺术是由单一体块组成,也是多种媒介的综合体。考虑空间与装置艺术作品之间的协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并不意味着空间就能决定一切问题,装置作品有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产生出新的形式和其它的视觉效果,即便失去最理想的空间环境,它也会展现出优于其它艺术形式的可变性,仍然会找出所在空间中的特性,看上去就像是与生俱来的一样,在空间中显得十分统一,这一点在前面也谈到过,装置作品可以改变空间,甚至是创造出自己需要的空间。
结论
量变不是单纯的轮廓、外形和形式的简单追求,而是一种生活的情感的表达。它处于不断升华与变换之中,从而将不断变化和运动的概念升华为质的改变。
量变质变不是笼统的所指作品中的某些变化,无论想法、技术、材料之间进行过怎样的交流,无论形式的变化和表达的方式如何转变,量变质变,首先要受到它自身发展的独特领域的限制,并非简单地取决于创作者的主观动机,即一厢情愿地抛开各种情况,只看量变到质变的发展。
装置艺术中的量变到质变,不仅仅是独立自主,而且会塑造它自身所处的环境,赋予这个环境一种新的变化,所以我们不能只是研究它自身的量变质变,更要追踪作品赋予环境的变化,同时也去研究作品收入自身框架中的所有内容,此时一个完整全面,虽被分割为无数个空间区域但依然整体协调的装置艺术就会出现在眼前。